第一會之四 念頭死事一心 法身活理一心

【盡說相與金剛矛盾。】

可是這個底下這記得是差了一點,說是「盡說相與金剛矛盾」。就是說,看來呀《無量壽經》有人就認爲盡說的是相,盡說的是事相,就跟《金剛經》矛盾了。這個就是連法源寺的長老,明真法師他就還是這個認爲,他就跟我說:「淨土宗好是好,就是著相一點。」我不好意思跟他說,這個淨土宗都原本是不著相。我把這個夏老師會集的說了一說,我說:「看,這還著相嗎?」他說:「這就不著相了。」一般是這看法。夏老師就說到這兒,說到就是有人就覺得好像盡講的些事相,跟這個《金剛經》說的這個「無所住」,這一切一切,「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一切,這個就好像是矛盾。這個話記得沒有十分清楚,不過擱在這兒我們看得很明白;那看我這個插話也就看明白了。

黃:實相無相。錯會在無字。落在四句內就不行了。

我這兒插了一句話,因爲《金剛經》說的都是實相,一般人就認爲實相是無相。一般人認爲實相是無相,咱們《無量壽經》說了這麼些相。那麼《般若經》說的實相是無相,咱們經說了這麼多相,所以在這個「有」跟「無」之間就發現了矛盾了。這樣一個認識是一種錯會,錯誤的,可以說是誤會。誤會在什麼地方呢?就誤會在實相無相的這個「無」字上。實際上說的這個實相無相,到底是有、是無啊?這個不落在「四句」之內。什麼叫「四句」呢?說「有」是一句,東西這是有的,極樂世界是有的,咱們這個世界是有的,這說「有」是一句;說「無」、說「空」是一句,沒有,都虛妄,這是一句;當然都不對,說「有」也不對,說「沒有」也不對;再者說呢,「也有也沒有」,就是「亦有亦空」,「亦有亦無」,「也有也沒有」,這是第三句了,還是不對;再一句呢,「不是沒有不是有」,兩個都排除,還是不對,這叫四句。所以說法要離「四句」,我們體會也得離「四句」。所以上次那個法源寺講歷史的方某,現在被大家趕走,他就講「沒有極樂世界。」他跑來問我,他說:「你說極樂世界到底是有?是沒有?是怎麼個有?是真有?還是什麼什麼有?」我說:「極樂世界的『有』,不在四句裏頭。」他就沒法再跟我辯論了,哈哈哈哈…,不在這四句裏頭。但是我們這一起心動念就在這四句裏頭,你落在四句裏頭,就錯了。不落在四句裏頭,請問如何想啊?目前呢,你先別管,你先暫時承認下來,四句裏頭這不對,四句裏頭不對。那這麼樣的話嘛,就是說,你所體會的實相無相就是沒有,不是那麼講,那麼《金剛經》和咱們《無量壽經》並無矛盾。那你現在這麼接受下來,就很好。一落在四句之內,就會發生些錯誤,就會發現這跟這有矛盾。他這個四句是不對;你要倒過來,你要對了之後,四句都對。所以就不是那麼著簡單的你能理解的,這個是極爲微妙啦,說有也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也有也沒有也可以,說不是有不是沒有也可以。你要不對,你怎麼說都不對;你要對,你怎麼說都對,所以「是則總是,不是總不是。」你沒有悟之前,你怎麼說都不是;你悟了之後,你怎麼說都是。這不是不講理了嗎?他悟了的人,他怎麼說他心裏不是你所體會的那個「有」、「無」,也不是你體會那四句裏頭。所以良遂有一句話:「眾人知處良遂總知,良遂知處眾人不知。」大眾所能知道的那個知處,知道的那些地方啊,良遂我都知道;我良遂知道的那個地方啊,眾人、一切人你們不知道。所以上次跟鄭某說了一下,我說:「你知道的那個我都知道,我知道的你不知道。」他就是炸了,他就跑去跟呂某研究。呂說是,這恐怕是人家的三昧,咱們也不知道他什麼境界。其實這不是什麼三昧不三昧,就是這個良遂的話。良遂直說了,他就範圍廣了,他說眾人那就包括一切人了。那這我只說個鄭某嘛,我說:「你知道的我都知道,我知道的你不知道。」怎麼解釋啊?大家所知道的都是在生滅裏頭,你們所知道的總不就是在生滅裏頭的嗎,所以良遂總知;良遂所知道的那個東西,離開生滅,所以眾人不知。所以就是這個,眾人呢,不是就總不是;這良遂,他是就總是,就差這一點。所以這就把那個所謂《金剛經》和這個《無量壽經》這一些矛盾…,我這個插話,這個不再說了。

【經無高下,根機有高下,悟與未悟都念。】

底下呢,夏老師就說:「經都是沒有高下的。」我們剛才說了這個《華嚴》最高什麼,實際上說是沒有高下啊,到了圓人就法法都圓了;到了圓,那一切都圓了。那執定就是《華嚴》是最高,別的就低,這就不叫做圓人啦,沒有一個不圓了。但是根機有高下,修行的人根機是各個不同,但不管你怎麼樣,你悟也罷不悟也罷,你都要念經啊。

【念頭死事一心,法身活理一心。】

這底下就談到一個「死」、一個「活」。這就是咱們淨土宗的死跟活,「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就是大家常常都熟悉的。咱們念佛念到事一心,進一步念到理一心;這個就把這些話,就匯合到一塊兒了。「打得念頭死」是事一心;「許汝法身活」,大家注意啊,念頭死不是說必定法身活啊,許你法身活;在這之後才有法身活,法身活是理一心。這個也是一個死和活的問題。你沒有個念頭死,哪後頭有個法身活呢。

這個事一心、理一心,咱們稍微把它舉一點近代的事情說一下。這個作《摩訶阿彌陀經衷論》的有一個叫王耕心,是正定人。清朝末年他寫了一部書。這個人和他的師父都證到了事一心。事一心不是那麼容易,不是像居士林周某說的,那一心不亂,好像那念佛就應該這樣。哪兒那麼容易啊,他知道什麼叫事一心哪,事一心是什麼境界啊。他的師父是個比丘,很用功,修淨土,兩次閉關。第一次閉了一百二十天。現在咱們眾生的根器,想七天解決問題就不大夠,那是佛當時的時候。大家越來這個垢障越多呀,障越深,就慧越淺哪,只有比古時候要加倍用功才行,所以要得到這些境界是不容易啊。這第一個一百二十天沒有到一心,第二個一百二十天達到了事一心。到了這個時候,他的境界全不一樣了,就是極樂世界現前,自己本人這一句就這麼念下去了,自己就完全不吃飯、不睡覺。所以在第二個一百二十天之中後期達到這個境界,但他只到事一心,沒有到理一心,沒有悟。那這個是什麼呢,這個就是說念佛的這兩個,也可以說是兩關吧,進入事一心沒有達到理一心。那麼他的弟子呢,是個在家人。這個弟子呢,他那很講究,他是講得很詳細,他那房子應該是什麼樣,門應該怎麼樣,什麼人招呼,那護關得很嚴格,吃什麼什麼東西很講究,他那具體的閉關的方法都說了,一百二十天一個關。弟子就差一點兒了,弟子到第三個關,第三個關的末了才進入一心,那時間也比較短了。他自己都以爲是不行了,後來還是不管,堅決、堅持,到了第三個關出現了他師父的那些個,但是比他師父的境界又低一點。所以知道事一心不是那麼簡單,不是說你就是念的這樣子,這就念到事一心了。所以到事一心的話,見惑、思惑就要破了。

我這個猜測,夏老師在天津當時是進入理一心了。他們兩個,他們自己承認我們沒有到理一心哪,那般若就現前了。所以在禪宗方面,我這個得力,主要得力於夏老師。當然別的大德,我的師父開悟的也有,禪宗也有,密宗也有;但是關於禪的方面,夏老師對我的利益是最大的。就我說那個夢,剛剛我給大家說的那個夢,那很多人都是贊成的,有的人笑,有的人是不說話,有的人是很表揚一番,只有夏老師下了一句「還須轉一轉」,「還須轉一轉」。所以他不是過來人,哪有這個話呀,「還得轉一轉」。天津回來,夏老師一方面是證明,一方面是肯定,一方面又指出…。那王上師給我證明,就說「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汝如是我亦如是」,你是這樣,我也是這樣,「善自保任」。那就是,所以這個上師對我也是很深的恩哪,這一點給我很大的勇氣呀。那夏老師呢,夏老師還給指出你不足之處,告訴你「還大有事在,大有理在」啊。這真實,真實就有時候就是不容易認,就是這個。所以大家是天天見,所以在夏老師八十歲過生日的時候,我寫了幾句讚,我說大家都是聞名、慕名而來的,都來天天見面;雖然天天見面,不知道老師是什麼樣兒啊。他也稱讚,他是矮子看戲。大家懂這話嗎?「矮子看戲」,從前這戲臺都是站著看的,你矮子看戲,你就是人家叫好,你跟著「好!」你其實啥你也沒看見。所以說讚歎夏老師的人都是矮子看戲,你不知道好在哪兒,所以就是說啊,但是說你雖然不認識,只要見一見,聽一聽都得很多很多好處。

而且還有這樣,這他是一個三昧境界。三昧境界之後他是心相應法,你入這個三昧之中就是如此;你不入這個三昧之中那還這一切就是說,見佛見光、不吃飯、不睡覺這都不行了;你得入在這個三昧之後,這些境界就現前,所以這個叫心相應法。得了陀羅尼就不這樣了,那你就不須要,你這貪、嗔、癡,你在罵人,你在搞什麼什麼,他這一切他都現前。所以陀羅尼和三昧不一樣。所以得三昧,你要入了這個三昧,你就這個三昧之中所有特殊的東西就出現。所以事一心呢,念頭死是事一心,法身活是理一心。那麼咱們如果達到念頭死,「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啊,是不是啊,「多說一句廢一句,多念一句是一句」,那麼把法就得到了。就得到了事一心,那就是方便有餘土了;到了這理一心就實報莊嚴土了,就是菩薩;菩薩是一位一切位,就是成佛。

所以我就問過貢噶上師,我說這個密宗講即身成佛,我說往生淨土是不是即身成佛?貢噶上師說:「你說往生哪個淨土啊?」所以這個上師都了不起啊!貢噶上師了不起啊,不是一般的活佛。我的師父好些,有的我不是都是普遍一樣的,我得根據具體的情況來讚歎哪。「你是哪個淨土?」我說:「西方極樂世界。」「噢,那就是即身成佛。」你達到理一心之後,你破一分無明,你顯一分法身,你就是實報莊嚴土,圓教一地就一切地。而且就按《觀經》說,你就不得了,你當時你可以分身一切世界見一切佛,你就可以得一切陀羅尼,你就可以在一切世界跟佛這樣去度眾生,分身無量,你說這跟佛還差多少?哈哈哈…,這按《觀經》說嘛。所以這個法門它是很殊勝,很殊勝啊。

【未到家如何辦。亦經亦佛,一卷經一千佛。念佛不收心,念經能收。在大範圍內能經內保,久之不知不覺,能所根塵合流,能達到寂滅境界,如觀世音,聞薰聞修證金剛三昧。】

那麼底下夏老師給我們設想,你們沒有到家的人怎麼辦呢?既沒有事一心也沒理一心,怎麼辦呢?你也就又念經又念佛,所以這就很具體了。念一卷經,念一千佛,給大家開出了具體的數來了啊。底下還有很重要的話,念佛不容易收心哪,所以大家常常說,「我這個念佛怎麼老容易打妄想啊。」這個念佛它不容易,正因爲念佛的時候妄想容易進來,所以在打妄想的時候,我們念佛也容易進去,這事情都是有來有去的。你要必須懂得這個道理。就在你貪、嗔、癡什麼,你還可以念佛;你這不是可以念佛可以到妄想裏頭去嘛,那倒過來,你念佛的時候妄想它也容易進來嘛,這才是合理的事情嘛,所以這個念佛就不容易收心。但是念佛你可以在隨便的時候你可以念哪。你這個念經,你不坐下來,不清淨,不收收心,你怎麼能念經呢,是不是?這個法門他都有他特殊的殊勝之處。所以念佛不收心,念經能收心。所以齊大師兄說過,「我念經倒好像比念佛的時候好。」這跟夏老師是一樣的意思。念經他容易收心,因爲什麼?你隨著經文這麼念,你心就在這上頭。「在大範圍內能經內保」,這個「保」字我是費了我好久時間我才看出來,陳大師兄記了一個吃飽了那個「飽」,這個「能經內飽」是什麼?後來我琢磨琢磨恐怕是記錯了字,這是「保」,就是他能夠在大範圍之內,能夠在念經的時候來保持住收心。一般人能做到這一步,也不是絕對的。你就老念了,久之你不知不覺,你就能所就合流了,根塵也合流了,你能念所念不知不覺就忘了。根塵,塵是外面的這些色、聲、香、味等等,根是咱們眼、耳、鼻、舌等等的,這個也就合一了,合流了,那就能夠達到寂滅的境界。所以這個念的時候就是這樣,不知不覺,不知不覺啊。念經念佛,能收心不能收心,總之老念老念就能這樣,就像觀世音聞薰聞修證金剛三昧。所以就開出一個數,念經一卷,念佛一千,兩個都念哪。

【開悟爲什麼念經?佛佛相念。極樂境界,爲妙明真心所應有的東西。】

這個底下就答復了,開悟爲什麼念經啊,就是「佛佛相念」。所以佛不是一種寂然無知啊,什麼都沒有,那就錯了。所以六祖也說,「我的法門是無念爲宗,無是無一切相,念是念真如。」所以阿難問的問題,他就知道佛今兒爲什麼這麼殊勝,現這個光明啊,那麼一定是佛佛相念;今兒佛一定念佛了嘛,所以佛和佛是相念,他心是通的,他是一個。所以這就是開悟後爲什麼念經,悟也就是佛,佛佛相念,所以悟人照常念經。極樂境界,是妙明真心所應有的東西;所以極樂世界雖然是事相,但也就是妙明真心本來所有的東西。所以經中所講的都是些極樂世界的境界,《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很多。開悟的人不就是明心嘛,明心見性,你見了這個本心,那極樂這些現象就是本心啊,所以開悟的人還是念佛,還是念經嘛。

【非止。如止,知其所止。處處對比。】

底下就提到「非止」呀,這個念佛不是僅僅說是一個「止」啊。這也是很多人的一個錯覺,好像我這個念佛就是念到我什麼都不生了,止。所謂「止」和「觀」嘛,「止」就是入定不動了,「止」嘛;「觀」是觀照。所以念佛不是個「止」啊,而是什麼呢?如若說是「止」,就是「知其所止」,說這個念佛的時候我知道我心之所住,所以這兒提出來不是個「止」字,是個「知」字。當然這個文字中還恐怕是沒有十分把夏老師的文句記錄清楚,但這個裏頭念佛不僅僅是個「止」,這個完全是對的。但是底下提出一個「知」字,「如止,知其所止」,「知」!嗯,所以就整個說起來不就是一個「寂知」啊。「寂」是寂默,寂而常照那個「寂」,寂而知,說到根本這個心就是一個「寂知」。咱們就是得苦思苦想,都是動,起心動念,動才知,那就是妄動,就是妄想;這如來的境界是「寂知」,不動而知,你光說個「不動」就錯了;不動,「知」!關鍵在這兒,而「止,知其所止」,清清楚楚。

這就把這個,這裏頭談了什麼了,剛才我們就是《無量壽經》介紹了,兩個念佛的「一心」介紹了,又提出這個法門,也回答了上次的那個問題了,念佛、念經,這個開悟了幹麼還念經啊。底下就再說到了《無量壽經》的好處,處處對比,極樂世界和我們對比,讓眾生生欣厭心,這個就是前頭這一部分,都討論得很深入了。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