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大誓願第六 (之七)

【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十八、十念必生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就是最有名的,所謂「第十八願」,稱為「十念必生」。臨終如果有十句名號相續,決定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所以稱為「十念必生」。

日本淨土宗古德,日本淨土宗的著作很多很多,日本現在淨土宗是五六千萬人,占它的國民人數的一半,差不多。他的古德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我這裡頭有好多都是日本書。日本人說,餘經中只有《華嚴》獨真實,這是真實之教,佛一成佛就說的。

佛是悲愍眾生,既然把自己所得所證和盤托出告訴大家,但大家不懂,連阿羅漢都如聾如盲,跟瞎子一樣、跟聾子一樣。佛就沒辦法,說我沒用了,我就涅槃吧。所以《華嚴》是「獨真實之教」。佛的大慈大悲沒有保留,大家不能接受,所以只好再委曲,開先修班吧、預備班吧,講小乘、講始教,法相什麼什麼這些,然後講終教,《大乘起信論》之類的,這種水平的 —— 當然《大乘起信論》是後人著的,這個水平的 —— 然後講什麽……,這一步一步地講下來。那麽《華嚴》是「獨真實」,「若與此經相較」,拿《華嚴》跟《無量壽經》相比,「則此經為真」。這是日本人說的話,在中國人說恐怕還要吵架,哈哈哈……,就在這個客廳裡頭,曾經幾乎要辯論,我還沒說得這麼多。

本經就是真實於《華嚴》了。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的說法是這樣,我是遵蕅益的說法,這個比較……。日本人說的這個咱們很多人不能接受,他要譭謗。咱們蕅益說《華嚴》的奧藏、《法華》的秘髓都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裡頭。這個不至於遭人反對。日本這個說法就有人接受不了。

本經要跟全部的「願」來相比較,那「願」就是真實的,餘的經文就不如這個真實。這個「願」裡頭各個「願」來比較,那就第十八願是「獨真實」。所以這個第十八願是整個釋迦牟尼一代時教中的真實裡頭的「真實」,這是日本淨土宗的評論,和咱們中國蕅益大師這個提法也是吻合的。《華嚴》、《法華》的一切精髓,都在淨土法門裡頭。

「十念必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至心」有很深的解釋。《金光明經文句》就是註解。「至心者,徹到心源」,徹底達到了你本心的源流處。「盡心實際」,心的實際全部都在內了,所以叫做「至心」。這就很深哪。

底下咱們再淺一點說,「至心信樂」是什麼情況呢?就是你以一種真實誠滿的心,很真、很實、很誠、很圓滿的心,一種很願意、很愛悅的心,很歡喜、慶幸的心,我能聞到這樣的法非常慶幸,這樣來信,這樣來感覺高興,就是「至心信樂」。

「至心」,回頭這個「至心」底下我再有點解釋,咱們現在引了兩種,一個很深,一個就是這個,還是切近於一般的情況的。所以修淨土也各種根器都有。那個「至心」那就是上品,這個就是說你以這一種至誠,誠誠實實的。「至心」,所有的善根,所修的善根,我們解釋過了,這不再說了。

「心心回向」,一心一心的、純一的心。「心心」兩個字就是純一,也是表示相續。「回者迴轉,向者趣向。」就是把自己所修的功德,把它趣向於你的目的就叫「回向」。《華嚴大疏鈔》就說,「回者轉也,向者趣也。」轉自己的萬行趣向三處,趣向到哪?趣向三個地方,一個是眾生,一個是菩提,一個是實際。把你所有功德趣向於什麼呢,回到哪裡去?回歸到眾生,我把一切功德回向,願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還有回向於菩提,求無上正覺;還要求實際,我要明心達本,這叫「回向」。

《往生論注》的「回向」就適合於咱們淨土宗,「回己功德,普施眾生。」我願意我這個修法、看經、說法、種種的布施,一切一切的功德,持戒等等,普施給眾生,讓大家「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就是這樣「回向」。這個就是說我們這的「回向」跟《往生論注》就很恰當,跟這個經就很配合,因為它是淨土經的,曇鸞大師的。

「願生我國」。那就是咱們的目的地了。「願我共一切眾生」。都生到極樂世界。十念,「乃至十念」,「乃至十念」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念得不多,乃至你只念了十念,念多就更好,「乃至」是這個意思。「十念」,《觀經》說,就是「稱南無阿彌陀佛」。後來這個第十六觀,眾生在臨終的時候看見地獄,叫他觀想,觀想不成,他說你改念「南無阿彌陀佛」,他念了十句,地獄就消滅了,他就往生了。

我一個老朋友,他的弟弟就是這個情況,那前幾十年的事情,也是地獄相現了,求他哥哥。哥哥說趕緊念佛吧;大家助念,他自己也念。這個時候我跟你說,那真誠懇啦!你地獄都看見了,你還信不信哪?轉眼油鍋裡頭就是你了、刀山上的就是你了,這時你想不想躲開?這個「念」就真誠了。他弟弟念之後,大家助念一段時間之後,說地獄沒有了,佛來接了,走了。這個就是二、三十年之內的事情,這個人姓王,他告訴我這個事情。他是名醫,中醫學院請來當輔導,是江蘇省人民代表,他弟弟的事情。所以「十念」稱阿彌陀佛就可以。

這個「十念」怎麼解釋?引證《觀經》的話,就是念阿彌陀佛。《無量壽經箋注》,這是丁福保的,他說「十念」就是「十遍稱名」,也是這個解釋。望西的解釋說,「經十念頃,專稱佛名,為十念」,也是稱佛的名字。

底下有人也可以這麼問,說經中只說「十念」,沒有說「持名」,為什麼要解釋為「持名」?念佛還有四種念佛,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這「十念」焉見得就是持名?當然我剛引了一點證據。這個《宋譯》說得很清楚,《宋譯》是《無量壽經》的原文,因為翻譯有的時候有侷限性,「所有眾生,求生我剎,念吾名號,發志誠心,堅固不退。彼命終時,我令無數比丘現前圍繞,來迎彼人。經須臾間,得生我剎。」《宋譯》這裡頭說「念吾名號」只能解釋為「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能做任何其它解釋,所以這是有根有據的。

還有《般舟經》也還說,阿彌陀佛對著菩薩說,「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如是得來生我國土。」《觀經》我們剛才說過了,也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就可以證明,這所謂的「十念」,我們可以確信無疑就是指的念阿彌陀佛名號。

但是古來有些注經家,對於這個「十念」也有不同的解釋。淨土宗,我們的善導大師是一個大德,有大的功勞,他改正了一些在他以前古人的一些錯解。古人有人認為「三輩往生」那個「上輩」是菩薩的事情,不是凡夫的事情;所以有人也就認為這說的「十念」指的是上品的事,上品他「十念」可以。因為他已經,剛才說「至心」是窮盡心源,後頭《無量壽經》也有,以「一念心」也可以往生,專指這一種,他們認為不是指下品,他不承認下品十念可以往生。他認為這「十念」是什麼呢?就是《彌勒發問經》裡頭,彌勒所問十念。

所以彌勒將來還是弘揚淨土的,大家不要以為彌勒就是法相,將來他來娑婆的時候就是說法相,不是如此。法相當然他要說,咱們《無量壽經》最後就託付給彌勒,而且彌勒所問的還是淨土法門。在《彌勒發問經》裡頭佛答覆彌勒的話,這個「十念」他講得很深,我們也簡單的說一說。

「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養國土。凡有十念。何等為十?
一者,於一切眾生,常生慈心。於一切眾生,不毀其行。若毀其行,終不得生。
二者,於一切眾生,深起悲心,除殘害意。
三者,發護法心,不惜身命。於一切法,不生誹謗。
四者,於忍辱中生決定心。
五者,深心清淨,不染利養。
六者,發一切種智心,日日常念,無有廢忘。
七者,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
八者,於世談話,不生味著心。
九者,近於覺意,深起種種善根因緣,遠離憒鬧散亂之心。
十者,正念觀佛,除去諸根。」

所以這裡頭它很深,你要除去諸根,正念觀佛。誰辦得到啊?所以《宗要》就說了,如是十念,不是凡夫所能,當知初地以上菩薩,乃能具足十念。這菩薩也往生極樂世界,無量無邊菩薩都在往生,這是指的那些說的,這樣的「十念」。如果說是阿彌陀發的這第十八願,是要這樣程度的人「十念」才能往生,那麼凡夫怎麼辦?所以這些說法不合於淨土宗普度的本義。

所以日本的義寂就說,他就是拿《觀經》下品的這個「十念」,就是念阿彌陀佛,來註解第十八願這個「十念」,這很對的。

望西他也是反對上面這種說法的,這個「十念」要這麼深,望西說,「宗家」,宗家他們稱善導,他們對於善導非常尊崇,就稱為宗家,是他們本宗,我們本家、宗家。「今之十念,但是口稱。」這是善導大師的意見,善導大師是改正了一些前人的錯誤。所以日本最尊敬善導,他們有的日本人就說阿彌陀佛是第一代,善導是第二代,他們日本就接著第三代;他們還要一個中國人,這個中國人就是善導。他們都尊稱善導,是中國和日本都共同的,說善導是彌陀化身,蓮池也說(蓮池大師,雲棲),善導縱然不是彌陀化身,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之流。

善導說這個「十念」就是指的口稱,沒有包括那麼多內容,那麼多內容要菩薩才能做得到,你就是嘴裡念南無阿彌陀佛,心裡也想著南無阿彌陀佛。

「上者」,你根器好,你一生都在念,最低的你就是只念一聲也可以往生,指臨終,臨終有一念。所以經中還有說的「一念淨心」,你達到窮盡心源,極清淨的心,發這樣的淨信,這樣念一句,這個功德也可以往生。

這就把過去有兩種不同的說法,這個「十念」到底指深指淺,我們還是歸到淨土宗彌陀、釋迦牟尼的本意,就是指的口稱就是了。

這兒說的「至心信樂」,《觀經》說的,那個人見了地獄之後告訴他念,「如是至心,令聲不絶,具足十念。」咱們這個願文說的是「至心」,《觀經》也說的「至心,令聲不絶。」大家又懷疑,這個「至心」到底指的是什麼心,到底怎麼算「十念」?這個裡頭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地方引鳩摩羅什大師的話,這個最恰當,我們就可以明白我這是不是「至心」,我怎麼叫「十念」。

他打個比方,譬如有人在曠野中,曠野荒郊,沒有人救你,碰見強盜了,他拿著槍、拿著刀要來殺你。這個人趕緊跑,「勤走」,就是趕緊跑,看見有條河,要過河,這可麻煩了,後頭有追兵,前頭有河,如果不過這個河那就命難保,這個時候就想要活命就得渡河。渡河的時候,我到了江邊 (你得體會這個,你這時是什麼心情,怎麼體會這個心情),後面有人來追,前面是條河,你這時候心裡想什麼?心裡全想著怎麼過這個河。我穿著這個和尚衣裳渡啊?不好過啊。脫,來不及了,他追上了,怎麼辦呢?所想的就是這個事,怎麼過河?沒有別的。他不再想我還有兩萬塊錢的帳人家沒有還我,我怎麼找他要帳,不會想,什麼事也不想了。他這個時候就是想渡河,就這樣的一個念頭。就是這樣的念頭,你沒有其他的念頭了。你修行念佛就是跟這個一樣,這就是對了,就是「至心」。這個很具體。不是一會又想到東、一會又想到西,一會又是這、一會又是那,就是這個,唯獨就是這麼一個想法了。就是這麼著沒有間斷的念,以至達到有十句就叫做「十念」。上頭都是鳩摩羅什的話。

底下就是我說的,「蓋謂此時心中所思」,就是怎麼樣過河,沒有別的念頭,這樣的念頭叫做 「一念」,這樣念頭累積到十個就是「十念」,這樣念佛念到第十句就是「十念」。

底下再引申一下,前頭不是說兩種嗎,把它圓融一下。《宗要》他就說了,他說現在這個經的願文裡頭說的「十念」具有「隱密」。不大明顯叫「隱密」,「顯了」,明顯,這兩個意思。顯了的「十念」,說得很明白,大家都能夠懂,就是剛才我說的羅什大師所說的「十念」,「隱密」就是上頭彌勒這十問,那樣的「十念」。

義寂他說:「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慈等十念。」這話說得很好,他就說你按照鳩摩羅什所說這樣的「十念」,你自然自然你每一念裡頭就具足了彌勒所問的十念的內容。這個意思也就是《華嚴》的意思,「一」和「多」,你真正能夠專一,那個「多」的這個就出來了,所以「寂就能照」。你真正「一」了,所謂「萬法歸一」呀。

大家老很喜歡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你現在管「一歸何處」幹什麼?你先得「歸一」再說,你萬法現在沒有「歸一」,你「歸一」!所以你真正專一,能到鳩摩羅什這樣的「十念」,那彌勒所問所說那「十念」,那些功德也都在裡頭了,「一」就是一切。你一切垢染都沒有,不念其他的事了,「無所住」了,而這個「念」還在,「生其心」,這一念生心這樣念的功德那就不可思議,就無限大。所以就在「顯了」之中,這樣的「十念」自然隱含深密之意。所以我說這句話就道破了淨土宗玄妙、微妙的意思。

世上人多喜歡談玄說妙,不知道最玄最妙的是什麼呢?最玄最妙的就在平常之中,所以宗門說「平常心是道」。所以要平平常常、老老實實、綿密的去念,自然暗合道妙。你念念之中就離念了,念而無念。

所以「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唯持名與持咒」是最容易。你要靠打坐、靠作觀,靠什麼什麼、靠看書、研究教,困難的很多啊。只有這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因念念暗合實相故。」暗合道妙了,自然契合了「無住生心」。「無住生心」要到了別教的菩薩才能達到,凡夫怎麼能做得到?凡夫如果說我能「無住生心」,我就告訴你,你犯了「大妄語戒」,那是入地獄的保證。大妄語戒,未得謂得,沒有證說是證,沒有開悟說自己開悟,大妄語戒。

那麼這個十念我們就清楚了,你真要這麼念的話,其功德不可思議。所以蓮池大師他說,《觀經》說的「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他說念念是「理一心」哪,這很難懂,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念念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要不想一想,八十億劫多麼長的時間,這個罪是什麼罪?生死重罪。八十億劫這麼長的時間所犯的無量無邊的生死重罪,一句就消滅了。

蓮池大師也是稱為彌陀化身,這是「理一心」,到了「理一心」,總之是不可思議。所以夏老師就說,有兩句,「道在平常中,惜君未曉此。」大道就在平常之中,可惜你不知道,總喜歡玄妙,不知越玄妙就越遠哪。

這又一個問題:「十念就生」。可是唯獨要除開「五逆」跟「誹謗正法」。《觀經》是「五逆」他都往生,這說「五逆」為什麼不行?這很好解釋,因為多了一個「誹謗正法」。「五逆」還可以往生,五逆再加上誹謗正法,這是除外,這一條他不適合。

「誹謗」,「誹」的意思跟「謗」一樣,就是把人家的罪惡說得過其實就叫做「謗」。別人的壞話不是不可說,但是你不要說得過實,添枝添葉,添葉就成為「謗」;你要是謗的是法、謗的是大德,你的罪就很大。

「五逆」可以往生,加上「謗正法」就不能往生。有人就設問:如果有人「謗正法、不五逆」,能不能往生?「五逆」「不謗正法」可以往生,是吧。他只「謗正法」,他沒有「五逆」,可以不可以往生啊?一般人總想這個沒有那麼嚴重,只是說說而已;這說說而已,寫寫文章而已,沒有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等等的,那麼他可以往生吧。

恰恰你想錯了,不行!這是曇鸞說的(二祖啊)。他說為什麼呢?他沒講理由,只講個事實,因為「五逆十惡」入了阿鼻地獄,剛才我們說的,這個世界要毀的時候,一個大爆炸,都沒了,地獄也空了,地獄的人也都解放了,但是在謗法的人,碰見這個情況,他照樣不解放,換一個地方,轉移了,還有那沒爆炸的地方,還有地獄,到那去受罪去。

為什麼?譭謗正法罪極重,底下講理由了。譭謗正法為什麼罪極重?佛法都是有憑有理,沒有武斷的。不是說我的法你觸犯了就怎麼,不是這個意思。你不知道,曇鸞說得很好,「五逆罪」是為什麼會犯「五逆」啊,就是因為他沒有正法嘛。如果人知道因果報應,知道為善得福、為惡要受報,要求解脫,解除這些貪瞋痴,他聞了這些正法,他就不會五逆了。所以五逆它的根源就在於沒有正法,因此你謗正法,你的罪就比五逆還重。這個地方,咱們把這個跟《觀經》的分別解釋了。

底下還一個解釋,又一個新的意思,善導大師的,他這個更慈悲了。他說這都是為了讓眾生,首先警戒他不要犯這樣重的罪,所以說你「五逆」、「譭謗正法」,因為這兩個罪太重了,就不得往生。不是說犯了這個罪的人佛就不再攝受你了,如果你造了這個罪,你還是可以懺悔,你還可以得到攝受,但是你生了之後有三種障礙:你在蓮花中不能開,你見不著佛跟聖眾;第二聽不到正法;第三你更不能出去供養諸佛,並沒有別的不好。

日本的《合讚》也宗這個說:「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什麼原因?是就沒有造的人來說的。沒有造這個罪的人說,警戒你不要造這個罪了,是一種止惡之意。但是已造者,已經造的你能夠回心向善,懺悔念佛,還是攝取,沒有遺漏,還是攝取。所以彌陀的大願是攝機無盡。他又引了善導大師的話:「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是善導大師說的。釋迦牟尼佛所以出到世間,就是要說阿彌陀本願海的功德。所以善導大師對於淨土宗的這個看法,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間的出現就是為了說這個來的,說《阿彌陀經》、說《無量壽經》、說《觀無量壽佛經》。

上面看來這兩說矛盾哪,是不是。一個說不行,一個說也還行,那到底怎麼樣呢?這個我們可以這麼看,《論注》之說就是一種抑止之意,令人千萬不要謗法,不要「五逆十惡」。《論》裡頭說:「此生愚痴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這樣愚痴的人他在那譭謗,他還會發願求生淨土嗎?沒有這個道理,所以不得往生。這話當然成立,他既然都在謗法,他怎麼能夠明白?他認為佛法都是不對的,什麼什麼…。而《觀經疏》說的是什麼?就顯這個彌陀的願力是無盡的,你五逆謗法果然臨終還能念佛,你就是懺悔發心,你還可以往生。但是這種人,億億之中,一億個億裏頭,難得有一個兩個。你想想看,他的觀點、他的思想都是不贊成,他到最後他會…,這個難得又難得了。所以兩說並存,可以並存。

最後就是讚歎這第十八願,善導大師這個話寫在裡頭。《甄解》這個話:「四十八願雖廣,悉歸第十八願。」遍攝一切。他又說:「謂由此願故」,因為第十八願,使眾生能夠生到無三惡趣的國土,沒有惡趣,也不再轉生到惡趣;而且都具相好、都有神通,而且都還得到滅度,圓一切德,消一切障,「入光壽海故」。為什麼如此?因為他入了無量光、無量壽這樣的大智慧海之故。所以此願殊勝。因為此願就是攝受眾生都能得往生的願。《箋注》也說,這一願是大願中的王。所以這個願就顯出彌陀的究竟方便,一乘願海。這個大願之海是一乘,一切眾生要讓他成佛。這個願也就指出了六字洪名,讓大家稱名,所以淨土宗就是「一乘願海,六字洪名」這個不可思議的功德。

這個名號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名號就是佛所證的實德,聲字也就是實相。「聲字皆實相」,這個是密教的話,「聲音」和「字」,也就是說在「楞嚴三昧」的境界裡頭,「首楞嚴」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先就破妄,後來地水火風空都是性德,妄也就是真,所以「聲字都是實相」。因此從你持名的功德,因為這個就是佛的果德,而且聲字就是實相,所以這個第十八願的功德不可思議。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