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大誓願第六 (十一)

下面是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這四個願在一段裡頭,所以這文字非常簡練,包括的內容非常豐富,把五種原譯精華的東西都攝集在一起。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衆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二十八、 國無不善願。 二十九、住正定聚願。 三十、樂如漏盡願。 三十一、不貪計身願。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國中無不善名」就是第二十八願,「國無不善願」,國裡頭沒有不善的名字,就是《阿彌陀經》說鸚鵡、孔雀,我這國中沒有三惡道,連名字都沒有,何況有實?這些鸚鵡等等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阿彌陀經》裡說了。「無不善名」,龍樹大士解釋,「彼尊佛剎無惡名」,阿彌陀佛這個佛剎裡頭沒有惡名,沒有所謂「三惡道」的名字。

「亦無女人惡道怖」。出家做比丘,種種這樣的來干擾,就是咱們近代的一個例子。一個人在天津講經,講得很不錯,大家是非常擁護。後來大家就找一個娘姨給他洗洗衣服、做飯。後來他就跟這個人發生了關係,就還俗了。還俗了嘛,後來他就到了北京,很苦,他就在後門那個地方賣菜。有一天,一個當年聽經的人走到那看見他,說:你在賣菜,你不是當年的那個什麼法師嗎?這一說他非常慚愧,痛哭,就回去了,不久就死了。所以就是說,他所理解的不是很淺,這是一種干擾,很大的干擾,他就是什麼都垮了。所以要「善自護持」。極樂世界沒有這事,「國無女人」它就有這個好處,都是大丈夫相,而且沒有惡名。

極樂世界還有龍樹說得很好,「無有諸趣惡知識」。我們現在就是種種的惡知識。他以善知識的面貌出現,而實際他是惡知識。現在我們修道之難,就難於你分別什麼是善知識、誰是惡知識。你要尊師重道,你尊的是什麼樣的師、你重的是什麼道,你從惡知識那兒來一點邪道你要去尊,最後就《楞嚴》所說的「師及弟子,俱陷王難,死墮無間獄。」極樂世界就是說好,沒有這一切恐怖,國中無不善名,何況有實。

龍樹再發揮,沒有女人沒有這種干擾,沒有諸趣的惡知識,天趣的、人趣的、修羅趣的、畜生趣的、鬼趣的,當然地獄趣不會成惡知識,他不自由。鬼趣的惡知識就有,現在一個大氣功師,可以隨便出入中南海,他的後台就是惡趣的惡知識。所以第一個大願「無不善」,所以沒有退緣。他為什麼沒有退緣?他從因上就給你隔離了,沒有這些問題。

底下「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這個就是第二十九願,「住正定聚願」。「生我國者」,他不但是形狀相同,都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沒有差別。不像咱們世界上,這是黑皮膚、黃皮膚、白皮膚、棕皮膚,分成人種的差別,希特勒就認為他這個人種是世界最高,就要產生差別、產生鬥爭、壓迫。極樂世界同一相。不但同一相,同一心。

「住於定聚」。「定聚」就是「正定聚」。這個「正定聚」咱們先保留一下,還談「國無不善名」。

靈峰大師這裡有一段還要介紹一下。就像他說的,極樂世界鸚鵡、迦陵頻伽等等鳥,靈峰大師的回答說,既然不是罪報所生,那麼每一個名字都表示什麼呢?那既是彌陀之所顯現,如來變化所作,既然他這個本體是如來變化所作,名字表達的就表達的是如來的究竟功德。所以白鶴就是「究竟白鶴」,這還不是性德美稱嗎!不但是沒有惡名,蕅益大師把它解釋是一種美稱。

再考證在《觀經》,《觀經》說「如意珠」,「如意珠」是摩尼珠、是寶珠,能出生一切寶,「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百種寶,就極言其眾多了、各種顏色的寶色的鳥。所以就是說極樂的依報、正報都是如來果覺所莊嚴的,是「住真實慧」所專志來莊嚴的。眾鳥是阿彌陀佛的變化,所以極樂世界從此我們可以知道,它的一個顏色、一個香味、一個微塵,任何一個名字,都表示是性德,都是「中道」,都是不可思議法界的全體大用。所以「無不善名」,不但是「無不善」,而且都是不可思議的功德。

底下我們再說「住於正定」。「正定」是「正定聚」的簡稱,「聚」就是類。眾生可以分為三類,也可以分為三聚,就是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分為三類。「正定」是一類,「邪定」是一類,「不定」是一類。這三種分類有三個提法,大乘和小乘有所不同。

一種是日本《會疏》中的提法,它都是有根據的,不是他本人這麼提的。「以必墮六趣為邪定」,你必然要墮到六趣,這個是「邪定」;一定會達到菩提、證菩提果的叫「正定」;中間上上下下沒準的叫做「不定」。這個「邪定」就很低了,必定要沉淪六趣的是「邪定」。

再一種就是說,必定證悟的是「正定」,必定不證悟的是「邪定」,你一定證悟不了了。你現在跟著這些個惡知識,修他的邪法,住他的邪定,那你還能證、還能悟嗎?不可能了,這是「邪定聚」。介乎二者之中的,這個就是「不定聚」,有緣就會證悟,沒緣就證悟不了了,這是中間的。而決定證悟不了,他已經肯定的投了邪師行他的邪法,不會回頭了,那就是「邪定聚」。

第三種,《起信論》裡說,十信以前,沒有達到十信,就是說現在很多居士,還有很多出家人,只要你還沒有達到十信都叫「邪定」,這個要求高了。這個要求高,這是大乘法,所以要求也不一樣,我們不強就一種。在十住以上才是「正定」,別教有十住,十住以上才是正定,決定成功。在十信,你在十信位是「不定」,所以十信的人就如春天,春風中的柳絮,柳絮颳來上上下下,在十信位中就如柳絮升沉不定。所以我們有的時候不要就相信我現在這個水平,你現在這個水平不見得一定增長,不但不是一定增長,而且不見得會保持得住,它如柳絮忽上忽下,這十信位。所以我們就是必須要討一個決斷,所以入正定聚很重要。

龍樹菩薩說:以信佛因緣,願意生到淨土,修行種種,以佛願力的緣故得到往生,得到往生,佛的力量來住持,你就入了大乘「正定聚」,正好解釋這一段。龍樹菩薩所說正好解釋這一段,你就入了「正定聚」,入了大乘的正定聚,也就是說,十住以上才是正定,不過你是凡夫,你也入大乘正定聚,這個是極樂世界的特色。「正定聚」是什麼?就是阿鞞跋致不退之位,所以住於定聚就是住於正定之聚,屬於「正定」之內就決定成就。

所以三種解說都是如此,雖然中間有不同,一個是必定證菩提的這叫「正定」這是一種;一種是必定證悟的叫做「正定」;一種是「十住」以上叫做「正定」,那都是。「正定」是一致的,「邪定」、「不定」的說法有不同。「正定」是一致的,那就夠了,夠解釋我們的問題了。往生都是住於「正定」。

這個裡頭再引申一下,看大家能不能同意。本經二十二品裡頭,《唐譯》裡頭的原文:「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大家注意,「若當生」,已生住於正定之聚,這剛才有了。在二十二品裡頭這裡有「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我們要考慮考慮。

「若當生」怎麼講?應當生,還沒生,咱們算不算?所以《唐譯》,後頭這二十二品裡頭所引證的話跟這段話,我們要結合起來,所以這個彌陀大願之力,雖沒有往生,可是你臨終會往生,這是「當生」,佛會來接引。你現在雖然沒有往生,你還是個人,你已經「住於正定之聚」了,你不是升沉不定了,你超過「十信位」了,這才叫「不可思議之法」,所以大恩大德啊!「若已生若當生」。

《阿彌陀經》:「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天大家發願沒發願?現在可能有人還沒發願,你只要發了願,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既然不退轉,那就是「正定聚」。所以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就是在這。

你要說它淺,剛才善導大師那兩句話誰都懂,那不是很淺嗎?你要說它深,我也沒有完全懂。善導大師就說:「此願亦具現生不退之密意」。所以善導大師是了不起啊,蓮池大師他們都欽佩,他說大家傳說這是彌陀的化身,縱然不是彌陀,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之類。那他是…,這戒行種種的,見著婦女從來不露齒笑,所有錢都拿來寫經,就是教化一切念佛,在他那個時候長安城裡頭沒有一個人不念佛。這戒行是謹嚴極了。所以這剛才說『若當生』就是指著求生的人,求生的人也入正定聚,這個是一個不共的說法,善導大師所說,別的人還沒有這麼說,所以今天這個地方也把它一塊介紹。所以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同入一個心,都入於「正定」。不光他說沒有退緣,沒有惡知識,而且都入於正定,自己的水平也達到這方面,環境是這麼好,水平這麼高。

而且「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這幾句就是第三十願是「樂如漏盡」。「熱惱」,人為苦所逼,弄得身上都發熱,心裡頭很煩惱,這叫做「熱惱」。《法華經》裡頭說「以三苦故」,有三種苦,在生死中受種種的熱惱。

在極樂世界沒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他永遠離開熱惱。它一切都是增上,一切都是殊勝、美妙、清涼,所以就永離熱惱。而且不再入三惡道了,這後頭有, 將來他就是到其他世界去了,依他的願力,他也是不退。所以他就是「永離熱惱心得清涼」,在極樂世界這一種,他所受的快樂猶如漏盡比丘。

「漏」是洩漏之義,也就是煩惱的另外一個名字。因為你煩惱在這兒存在、在活動,你的心就被它所牽引,念念都是這個,這一念又引一念、一念又引一念,這煩惱它不斷,心就跑啊,跟著煩惱跑,就像水流一樣流注,所以叫做「漏」。

你的東西它在那兒漏了,它水老往外流,你的心老跑,所以從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門,天天都在煩惱之中,所以叫做「漏」。斷盡煩惱的比丘沒有煩惱了,稱為「漏盡比丘」,就是阿羅漢。

所以這個「通」,前五種通是「有漏通」天耳天眼等等的,第六通是「漏盡通」,這才是「無漏通」。「有漏通」是其他的外道邪魔也都可以得到,唯獨「漏盡」。當然漏盡那就不叫外道,叫阿羅漢了。所以這個就是如此,他如果能得「漏盡通」,他就是阿羅漢。但他不是,他也不可能。所以「漏盡比丘」他沒有染著,這個「樂」是真樂,是大乘的法樂。所以就是說,在那兒的人雖然還是凡夫,但皆是沒有熱惱,清涼,受的快樂跟「漏盡比丘」一樣的快樂。這種所謂法樂、法喜,非世間這一切的快樂、聲色、飲食、男女等等,所能比於萬一。這是第三十願。

第三十一,「不貪計身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他們這些到那的人沒有不善名,也沒有惡趣的惡知識,都是一心住於正定,沒有煩惱,清涼,跟漏盡的阿羅漢、漏盡通的比丘一樣。

底下再說如果有人起了一種心念,他還「貪計身」,貪戀這個身,在那老考慮這個身,老為這個身做打算,「貪計身」。年歲大的有一種人,成天所關心的就是吃點什麼、練點什麼,把這個身體保養好,看種種的養生之術,就補這一堆肉,要燒啊,種種的都想著多待一會,「身見」。

極樂世界沒有這個,他要起貪計身者,沒有人起這個。「身見」是見惑的頭一樣,所以我們說要破「見思惑」,你破了見惑才證初果。所以「豎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按正規的出叫「豎出」,那是十分難哪,你要是破見惑,剛剛證初果。

「見惑」中頭一樣就是「身見」。我們在座的這一位,他從前見明心長老,明心長老就告訴他你要去破身見。這開示得很好,這練氣功的人整個在身見裡頭。外道「九轉丹成」,我脫了一個舊殼子換了一個,又出來一個「我」,屍解一次又屍解一次。我一個老同學,他的祖上見過已經三次屍解的人,他那個身體一晃就過了,你看著有個身體,手一摸,無障礙了。經過三次屍解,但是他究竟還是外道。

所以破「見惑」,「見惑」就是十樣東西,第一個是「身見」,第二個是「邊見」,總落邊,不是「有」就是「無」,善惡種種都是兩邊,是非、邪正種種。

所以老子他就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是破這個「邊見」,聖人要不死光了,大盜沒有完,大強盜沒有完哪。中國就是因為我們的基礎好,有孔子、老子之學,「世間」和「出世間」都有一定的基礎,所以佛法來,大乘佛法就是中國接受了。印度附近的鄰邦,他們都接受小乘的多,接受大乘的就是中國。所以達摩也來,東土有大乘氣象,所以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還是很光榮啊。

「邊見」,還有就是「見取」、「戒取」、「邪見」、「貪」、「瞋」、「痴」、「慢」、「疑」,懷疑,這十個都破光了。當然「貪瞋痴慢」破的是粗的,欲界的,後頭還要破色界的、無色界的,都破光了就是阿羅漢,漏盡,貪瞋痴慢。我們想想看看,我們能夠談到這十樣是破嗎?我們現在就從兩頭下手吧,第一個要破「身見」,「身見」障礙菩提心。最末「斷疑」。兩頭,抓兩頭,這十個抓兩頭,一個不要有「身見」,一個要「斷疑」。斷疑生信,要生了信了,你才能信,真正信這些無上圓頓之法。當然你信的佛法都是好的,你可能現在說他們信小乘法我們也是讚歎,但是更殊勝的是大乘,圓頓教。所以要斷「見惑」,「見惑」不斷不能入聖流,要長淪生死。

「貪計身」就是執著有一個「我」的身體而貪著計較。日本的《會疏》說,於自己的身體妄自執著,就起了有愛、有憎、有違、有順,就是這種思想。

《往生論》就說你要「發菩提心」,但是有三種是障礙「菩提心」的,你老是供養恭敬自身心、老是想保護這個身,換句話說,就是「我」。要破「我」,「無我」。所以「無我」先從身這兒開始,不要老貪計它,「貪計身」跟「無我」是矛盾的。所以「若人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人我」先要去,然後去「法我」。

極樂世界先從「貪計身」這,就大家都沒有這個了,沒有人起這個念頭了;不但沒有這個行動,「若起想念」,這個念頭一念都不動了。這個是第三十一願。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