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濯垢污 顯明清白 (之二)

為什麼皈依這麼〔重要〕?它是一個出發點,是你的一個方向。你老是脚踩兩隻船,脚踩兩隻船是一定要掉水裏去的,船不開可以,一開,脚踩兩隻船怎麽行啊?而且是歸宿啊。皈依皈依,你皈到哪兒去啊?所以這個很重要。爲什麽一開始就念,後頭也要念,顯教後頭念,密教開頭念,因為十分的重要。我們對於從外道,從氣功,這樣轉到佛法裏頭的人,我們是十分歡迎,舉起兩個手歡迎。給他慶賀,給佛教慶賀,給大家慶賀,尤其給他本人慶賀。你這是從幽谷而遷於喬木,是從一個低的地方高升到一個光明的、好的地方,但是就是不能够心掛兩頭,脚踩兩隻船。在這個地方要有一個抉擇,要好好地想一想,要有所抉擇。爲什麽我要皈依佛?因爲我們是實在地從內心崇拜,我們不能不崇拜,我們不能不皈依。

佛成佛之前,魔來搗亂,現種種的美女,但美女到了佛的面前就醜陋不堪;用種種的武器來向佛進攻,但到了佛的面前,武器的尖端都變成蓮花。一切魔的進攻都失敗了,他們很驚訝,就問釋迦牟尼佛,他那時還沒有成佛,就問說:「你這個人,是修了什麽了,你有這麽大的威力?」釋迦牟尼佛說:「你要問我的功德,地神知道。」咱們地球上這個地神,管地的神。魔就問地神,地神說:「我多少劫以來,看到咱們這個南閻浮堤(就這地球),這個地球上沒有一寸土,不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爲衆生而流過血的地方。」沒有一寸土不是這樣。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無量生中、無量劫中爲救度衆生,他自己流出鮮血來救別人,這個血是染紅了整個地球,沒有一寸土不是這樣。這是我們的導師,救過我們,就爲我們流過血。

所以這些外道練氣功的都是爲自己,我要身體好,我治病身體好,醫好了之後我要有本事,我要有功能,我要突出,大家就恭敬我。釋迦牟尼佛犧牲生命不要,不去保養這個身,而是爲衆生,這個是讓人佩服。而且更特殊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智慧,是大覺悟!我們都是在迷,佛是三覺圓滿:自覺圓滿、覺他圓滿、覺行圓滿,一切行都圓滿,所以一切種智無所不知,一切極深的智慧,那個無明是破盡了。有四十幾品無明,一品一品的破,破到等覺菩薩,還有最後的一分生相無明沒有破,佛連這一分也破盡了,所以是大覺悟的人、大智慧的人。他既然把一切的惑都破盡了,惑就是迷惑。這個三惑,第一個是「見思惑」,見思惑的見惑,頭一個惑就是「身見」。所以在迷的人就想保養這個身體,注意醫藥,我怎麽營養這個身體,我要怎麽鍛鍊,唯想要多活一天才好,這比什麽都重要,這是身見。還有許多女同志喜歡裝飾自己,如何能更美麗一點,身見。還有修煉,最近有一個修得腦袋上要出小人了,元神能出竅了,找我一個金剛同學說他想來拜師,我說我不收。這種人都有,他是身見。九轉丹成,出一個小人之後,小人長大之後,然後他又死,又換出一個來,第九轉,這樣子。這身見都是惑。

這個見思惑的思惑,就是貪瞋痴慢,還有塵沙惑。衆生有無量的根器,無量的病,要用無量的藥方來治,這是塵沙惑,你不知道這些藥方是治塵沙惑。最後還有無明惑,到菩薩還有無明惑,破一分無明,別教就稱爲菩薩了,就地上的菩薩了。四十二品無明都破盡了,那他就沒有迷惑了,「遠離顛倒夢想」啊,他就沒有顛倒了。你有惑就有顛倒,所以那些不如佛的人,他說的有顛倒的東西在裏頭。顛倒了就是把是的說成非,非的說成是,你跟那個學,那個指路牌就不準了。佛才是真正的離開顛倒,所以是「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他最後的無明都破盡了,真正是徹底證悟真如實相。這樣覺悟的人我們不依止,我們依止誰啊?還有什麽人可以跟佛相比,相並論?

我跟你們說,佛的壽命有多長,在《法華》說這個的時候,連彌勒菩薩,馬上就要來成佛的這種水平的菩薩,多少人都不知啊,佛就是突出在此,彌勒都不知啊,測不出釋迦牟尼佛成佛多久了,壽命多長。在咱們尼泊爾的這個是示現,示現成太子,出家,成佛。其實他無量劫之前就成佛了,所以要知道佛的覺悟,比彌勒又高出多少多少了。佛教這樣一個大覺,我們怎麽能不皈依呢?

皈依法,法是佛證到了真如實相,證到了一切的本際,就是我們找黃河,窮源,黃河到底發源在哪兒?一直走走走,走到頭,把這個源流找到了,你就正確了。佛是對於這一切都窮及源底的人,所以他的法,都是從真如實相,所流露出來的,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啊,是大智慧的顯現。而且因爲他這麽慈悲,所以他就要度衆生,要度衆生就要有方法,這個「法」就是方法,衆生怎麽度啊?所以現在佛不住世了,但幸虧有佛的法在這兒,我們依止佛的法,才可以出離生死。這個是佛傳下來的,以佛的大智慧、大慈悲的結晶,流傳下這一些殊勝的法,這些教化。

這兒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法的殊勝和重要大家都很熟。《金剛經》說,人拿生命拿來供養布施,這是很難的了。「初日分」,就是上午,上午拿無量的生命布施了,供養了。無量的,塵沙那麽多、河沙那麽多,河有多少沙子?一個沙是一個身體,那麽多的身體,一個一個都把他布施了;「中日分」,中午到下午這段時間,又是這樣;「後日分」,晚上了,還是這樣。這樣下去,多少多少多少年,那這功德多大了?

可是《金剛經》說,這樣的功德,底下我們念念經文吧,「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這樣以身布施,這是一種。「若復有人」,另外有人,「聞此經典」,聽了《金剛經》,「信心不逆」,就能够信,能够不逆,能够不牴觸。所以我們有時聽了、念了法,心就在那兒牴觸,「它是這樣嗎?」你牴觸。能够不牴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這個人所得的福,比那個多少萬萬劫,拿那麽多生命布施的人,比那個高。所以大家現在很多人也在念經,但是對於這個經典的殊勝之處,重視得不够啊。

「僧」呢,就是住持佛法的,佛法要存在在世間。「住」就是住世;「持」就是保持。要有出家人,才能夠有廟,在這裏有個道場,大家來做佛事,接觸到佛法。今天我們也是在廟裏面嘛,是不是,所以廟就要靠出家人,沒有在家人的廟,是不是。廟就要有僧人,出家人,僧就是住持佛法。佛法是這麽殊勝的法,要靠僧來住持,和合之衆,這也是我們必須依止的。

通願法師說了,他碰見一個居士,這個居士看不起出家人,他說:「現在出家人我都看不起,我只是兩皈依:皈依佛,皈依法,我才心悅誠服,和尚、出家人,這我不皈依。」後來通願法師給他矯正了,這個是不對的。所以我們往往受了三皈依,以爲那個傳皈依的人就是我的老師,我就皈依這一個人,這也還是很不够。他是代表,代表一切的住持佛法的僧衆。那麽對於我們所謂的僧,就是真正能够護持正法、守戒律的,這才是僧。對於破戒的比丘,佛也說了:默擯。那你還去皈依啊?當然你也不能去怎麽樣,你默擯,你跟他疏遠。

現在,剛才說了有很多邪惡知識,也不勝枚舉了。舉一兩個特殊的例子,這也不是我說,是在香港的雜誌裏頭說的。他敢登雜誌,對方也有雜誌啊,他必須要站得住理才行。有的人到了什麽程度呢?他自稱爲法王之法王,現在咱們稱活佛。現在在海外都說是法王,活佛這個名號不够響亮了。法王有很多,他說他是法王裏頭的法王。密嘛稱爲無上,無上密,他是無上中的無上。就有這樣的人,他是自個兒如此看待自己。但是他跑到了香港去,香港這個地方很特別,有一個大仙非常有名,叫黃大仙。我在美國的時候,就有人找我,請我到他佛堂裏頭去,我一聽他佛堂裏又供佛,又供黃大仙,一直從香港傳到美國,我就不去了。這位自稱爲法王之法王的,他到了香港跑去給這個黃大仙去磕頭,人家給他拍了照片,證據確鑿,哈哈哈….你這個法王還去拜大仙哪?這個現在我們一聽我們會笑,但是他的徒弟遍天下。

所以我們要學佛,學佛不是個容易事啊,學道的人如牛毛,我們必須要知道,學道的人如牛毛,得道的人像麒麟的角,一個犄角就很少,而麒麟的角誰也沒見過,更少了。已到了末法了,所以我們必須要發真實心,要走光明的正路。所以第一步我們談的是真實的皈依,要真正恭敬佛,崇拜佛,依止佛,依止佛的遺教。這個經典要很好地體會,要按著這個經典來要求自已。不是說我們把經念一遍就算完了,應該按著經典的指導,我們來調整自個兒的身心,這樣念經才有功德。不是跟值勤似的,我這完成任務了,把這個任務走走過場,把經打開,頭一篇誦到最末一篇,很響亮,就算我念了經了。這恐怕只是形式。不能走形式。

底下就是所謂真實修持啊,我們真實皈依、真實修持,這就是洗滌了。我們這個洗滌從開始就對了,而且這個皈依一直是貫徹到始終。現在就是說這個修持之中,我們就是要洗滌了,洗滌就是用釋迦牟尼佛的話:一切衆生都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問題在哪兒呢?「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毛病就在這個妄想執著上。妄想,要想排除,短期內是不行,但是執著這個病,我們必須從現在起就要開始注意,不要那麽粘著、執著。學氣功的人的通病是執著,一般學密的人的通病也是執著,他就是想:「你看看很多人爲什麽要學密?這個快呀,我很快就有威力了。」這個想快,想有威力就是執著,這個思想本身就是執著。還有的說「我出了神通好度人」。不知你是個錯誤啊,炫耀神通是佛所禁戒的事情,不許你賣弄神通。

回頭底下我要講,有人就說他要發心,他要出家,這是很有名的一個人,常常寫文章。他有了神通,他來宏揚。這是錯誤的,你走了錯路。嚴格的說,「宗門不許談境界,教下只准論功夫。」在禪宗裏頭,一切的境界,我打坐了,我怎麼清淨了,我如何如何,我看見什麽了,我得到什麽通了,這一切東西,還有比這更殊勝的境界,不許談!還許你賣弄?教下,咱們就算是教下,咱們有念經本,研究佛教,這不是禪宗,咱們是研究經教。教下只准論功夫,大家可以再研究研究,我用功是如何,你用功是如何,同樣也不談境界的,只能談到功夫爲止了。

許許多多大家自己以爲的,所以爲什麽要談一談呢,有的時候你不跟高明的人談,你會錯認。有人一打坐,打得自個兒也空了,房子也空了,床也空了,屋子也空了,唉呀,人我都空了,一切都空了,還以爲是什麽,其實這個是豁達空,取相空,不是什麽好事。所以你這個跟人家談一談,請教請教那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炫耀,你要是去炫耀說我證了什麽什麽了,那你就是大妄語,你錯誤啊!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