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功累德第八 (之二)

他就「勇猛精進」。「勇猛精進」就是沒有間斷、沒有雜亂。「一向專志」,就是心志專一。這個心是專一的、是固定的,沒有轉移。所以有的人你看看,有的心他就不固定,出家了,還俗;還俗又出家;出家過兩天可能他又還俗了,他這心志就不專一。你固定下來專一,沒有悔改,一往直前,一向專志。

「妙土」,一向專志妙土,這「精美絕倫」,這精美得沒有法子可以跟它相比的,稱為「精美絶倫」,就是美得不可思議,你就不能想像了那麼好,就稱為「妙土」。一向專志,勇猛精進,來什麼呢?來莊嚴妙土。什麼叫「莊嚴」呢,俗話說就是我們以很尊重的、很恭敬的、很正肅的,以等等的美、等等的善來給它做裝飾。現在法藏比丘(法藏大士)他有種種的妙德,這個妙德是能莊嚴,他能做這個莊嚴的事;所莊嚴之土,這個妙土是所莊嚴,拿法藏的萬德拿來莊嚴這個妙土,這就是莊嚴妙土之義。這幾句話就是這樣,我們把它解釋了,這是「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再把它連繫起來說,「住真實慧」一直到「莊嚴妙土」,乃是極樂淨土的大的根本,是《華嚴》普賢行的綱要、宗旨。這個妙土是真實慧所形成。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引證,在後頭,十方世界的人都到極樂世界去聽阿彌陀佛說法。極樂世界的人這種交流是頻繁極了,極樂世界的人也遍至十方去聽法,十方世界的菩薩也都到極樂世界,集中在講堂聽阿彌陀說法。所以咱們這個經中就有阿彌陀對來會的聖眾說的法。所以咱們這《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別的經裡頭沒有的,所以我們要很重視。將來世界上什麼經都沒有了,還剩這部經,這個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信不信由你們,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是在這個經裏頭的。

阿彌陀對十方來的這些菩薩怎麼說呢?因為大家都要成就跟阿彌陀一樣這麼度眾生,阿彌陀就給大家說法,說「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  專求淨佛土  必成如是剎」,跟這個同等意味類似的偈子還有兩、三個,我們只選一個就夠了,以後還要講。

這就是表示你能夠通達,一切法性都能通達,而知道一切皆法,一切法之中都是「空無我」啊。「無我」,是「空」啊。這個你通達了之後,你專心致志的去求清淨的佛國土,你必定成就。所以你看看,這個是以「空無我」為條件,這麼來求佛剎,得到佛剎之果。

夏老師他有一個偈子,我在天津大學的時候生重病,想到他這個偈子我的病就好了。那時我跟他說,他說:「我當年作這個就預備死了」,預備辭世。這個偈子是八句,我當時只記住四句。這八句寫完了之後,自己病也就輕了、好了。

「了知諸法空,始信一切有。」「了知諸法」都是空,我才相信極樂世界等等都是有。「西方有淨土,有佛無量壽。」這是在「了知諸法空」以後的事。你看你要成這個剎土也就是如此,你得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你這個求佛剎,你才能圓滿嘛。這「一切空無我」,你才真正是通達了真如實相。從通達了法身,從這裏可以流現一切。得到了根本。所以我們就可以把彌陀的這個話跟這兒彌陀的「住真實慧」連繫起來,「一切空無我」,還在求淨土,這是真實慧。

這個「空」和「有」,又明白了本體,又從本體起照用,這就是真實慧。所以「無我」還求淨土是真實慧。一空,就什麼都空了,就…。所以有的禪定、坐禪,坐得人都跟那個石頭連在一塊了,眼睛會動,餵他吃他還會吃,說話也不能說了。現在還有,我有一個人,他說他坐車還看見,小孩過去還拿石頭砸他,他也不會動;他也不能動了,他那個肉跟坐的石頭或者木頭長一塊了,他這個就是「頑空」。你這個從「體」還要起「用」嘛!

志求淨佛土,安住一切空,這才是真正的莊嚴國土啊。我志求佛土,可是安住一切空。無生可度,可是終日度生。你是莊嚴佛國,佛國是離相,雖然有種種妙相,而當相離相,無所染著。

所以永明大師的話,「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建了一個道場是水中之月,所作的佛事是夢中佛事,你夢並沒醒。所以我們真實的目的,咱們要醒夢。你作「夢中佛事」也就是為了幫助你醒夢,但是這個不是你最後的目的,應該是。所以這樣就遠離開「二邊」,不落「空」邊,不落「有」邊;不落「真」邊,不落「假」邊,這才契中道。這樣圓修圓證,所以「彈指圓成」,這就成功了。所以說這個是大願之本。

因為你明了「真實之體」,你才能夠產生真體的「照用」,「真實之慧」;你「安住於真實之慧」,你才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像珠子放了光,這些光先把珠體照得讓人家看見了。所以極樂世界的水鳥樹林、一塵一香、一草一木,無一不是圓明具德,沒有一個不是圓圓果海,沒有一件不是。就都是佛,都是佛身、都是佛心、都是「真實之際」。一一也都是彌陀的心,一一也都是我們在座每一位每一位您自己的妙明真心哪。不能把這一切就是談的是彌陀,諸位每一位都是彌陀啊。

我這話沒有杜撰。「一切皆成佛」,大家都成佛了,佛佛平等,我說你是彌陀,這我說錯了嗎?我要說錯了,「一切皆成佛」這句話那就不成立了。「本體」上就是如此,但是大家在錯覺之中、在妄想之中就不能顯現,也甚至於不敢承認,甚至於要反對。這就要看你那個錯覺錯的程度了,程度不一樣。錯得太深了,他聽了之後,他就拍桌子氣跑了。

正因為這樣,就是說發心念佛就是珠子放光還照珠體。所以就能廣施「真實之利」。所以這個不是說你要拜個佛、拜個神、你去念他、你給他上供,他就保佑你,就好像現在咱們走後門似的,那還了得,把佛庸俗到這個程度。那麼來的話,釋迦牟尼、十方諸佛就成為咱們世界走後門的總後台了。那不是這個道理,都是方便救度愚痴的眾生,你太愚痴了,就從那個也是一個方便,你從一點點來吧。

以上這三句是總綱,「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以「積功累德」是從「住真實慧」出發的,第一句就是這個,開宗明義第一句。所以這個經是好,《無量壽經》這個會集。這幾句話是《宋譯》裡頭選出來的,原來的《魏譯》沒有,原來大家只念《魏譯》就念不到這種句子。所以我們也要認識,我們也有比古人便宜的地方,這就是便宜的地方。古人沒有機緣這麼樣。當然善導大師他參考古譯,但究竟不像整在一塊這麼順。

「所修佛國.開廓廣大。」「開」者,就是開張、張開了;「廓」是空大,都是虛呀。所謂「開廓」就是很空闊;「廣大」當然就很容易懂。《往生論》說,極樂世界「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就可以解釋這四個字「開廓廣大」的意思。虛空不可壞,誰說把虛空砸了?也不可以燒,也不可以被水淹,這是「虛空」,究竟如虛空。「廣大」是沒有邊際的,這「開廓廣大」。

「超勝獨妙」,「妙」是什麼意思?根據《法華遊意》的說法,「妙」是精微深遠之稱,非常之精妙,非常之微妙,又深又遠,這種的形容詞。《大日經疏》,也是註解,說「妙名更無等比」,沒有能比的了,更沒有比它更好,「更無過上」,說超過它,連比都沒有,超過更不行了。所以無比、無上就稱為「妙」,精微深遠之義,所以「超勝獨妙」。

日本的《會疏》它解釋「超勝獨妙」,它說「超勝獨妙」不僅僅是廣大,而其中一切莊嚴之事、之相,國土依報、正報都是第一無比,就跟剛才那個第一就結合到一塊了。「超諸佛剎,最為精。」比別的佛剎都好,是最為精,故謂「超勝」。所以彌陀發願也這麼說,願我這個佛國勝諸佛國,它就勝啊。

這個土最不思議,尤其是「凡聖同居土」是最不可思議的,十方世界所沒有的。所以我們之所以要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因為極樂世界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凡聖同居土。你去的是凡夫,可是凡夫就是阿鞞跋致,這個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獨特就在此,你就不退了。阿鞞跋致要很高的地位才能不退,你去的是凡夫,凡夫就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又是凡夫,十方世界沒有。所以有的人就不信,因為太殊勝了,他就不信了。所以有人說這是廉價的入門票,是賣的廉價的入門票。不過這位後來,據趙樸老說,後來他研究佛教了。當時寫這個的時候,他是這麼看法,後來他覺得要補課,研究佛教了。我聽趙樸老說過不止一次,他跟他認識。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