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功累德第八 (之四)

【於無量刧.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眞諦門.植眾德本。】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劫」是個很長的時間,我們都知道,無量劫裡頭是長久。「積植德行」,「積」是累積,「植」是種植,一點一滴的種種德的行動,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在自己心中貪瞋痴欲,色欲、情欲、食欲,這種欲想不起了,內心不起了;對於外塵,「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塵他不貪著。

他只是什麼呢?「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所以這麼一看,這前兩句也沒有貪瞋痴欲,也不著色聲香味觸等等,這個上頭就是「萬緣放下」;但樂憶佛念佛,這是「一念單提」。這一切都放下了,心中所念所憶只是佛,所以這個很精進。

這個時候念佛,萬緣放下,「但樂憶念」,憶佛念佛。《華嚴經》十地菩薩,每一地都不離開念佛。「大教緣起」說,「去來現在佛佛相念」,佛跟佛都是相念。咱們這個經開始也說,阿難看見佛放光,阿難不就這麼問嗎?「去來現在佛佛相念」,佛現在是在念佛了吧,佛跟佛都相念嘛。

《觀佛三昧經》說:「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在一個大的法會之中,十方來的菩薩不知有多少。「各說本緣」,每一個菩薩個個都說我自己過去是怎麼修行成功的,就是「各說本緣」。說了本緣,共同的都是由於念佛得道的。大家看看,來會這麽多的菩薩,每個人說你怎麽得道的,念佛得道的。所以就是說,有的時候越是殊勝的事,人就越不容易信哪。這也就是每個人的善根、智慧、福報,很多方面的問題。你看這一些這麽多菩薩,每一個都因爲念佛而得道。

又「佛告阿難」,這還是《觀佛三昧經》:「汝今善持」,告訴阿難,囑咐他,你好好的奉持,好好記住。「慎勿忘失」,不要忘掉。「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囑咐阿難,這些不光是淨土宗的經典說這個念佛,大家要知道,是千經萬論共指啊,在說「皆說如是念佛三昧」,過去是這麼說,現在是這麼說,未來還是這麼說,都是說這個「念佛三昧」呀。

「我與十方諸佛」,釋迦牟尼佛說他自己和十方的佛。「及賢劫千佛。」我們這個「劫」稱為「賢劫」,咱們這個地球還是很不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當然不止一個地球,我們在其中,有千佛出世,所以稱為「賢劫」,賢劫千佛,「從初發心」,每個從初發心起。「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都是因為「念佛三昧力」而得到一切種智而成佛。你看這些話,如果現在這些話,我們往往要自己去閲藏,有的時候會忽略,現在比較集中在這裡頭。只要我們能記得,將來它總會在大家心裡頭要放光的,這些事實,都是如此。

這樣的話,佛,賢劫一切都是如此,所以法藏比丘也是這樣,他也憶佛念佛,「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憶念他們所修的善根,憶念諸佛的功德,憶念佛德。我們感恩圖報,所以我們也要跟佛學,要追隨佛,學佛所行,要證佛之所證,這叫做「憶佛」。

佛所修的善根,佛的善根之中,以念佛是諸善中王,這個善根最殊勝,我們現在要跟佛齊等的話,我們也應當學佛,也要持名念佛。「名具萬德,總攝一切善根」,名字裡頭既然總攝了一切善根,所以這念名字的時候也就是憶念了一切佛的功德,一切佛的功德就在這一個名號裡頭了。

《安樂集》是道綽作的。《安樂集》在中國曾經一度沒有了,流傳到外國,咱們國內沒有了,所以成為佚書(人字旁一個失字)。佚書有多少種,連窺基的註解一塊都丟了,曇鸞的《往生論注》,總共有十多部經。現在又回來了,這是我們比明朝那時候那些大德又殊勝之處。

道綽他講:「或有三昧,但能除貪。」這個「三昧」只能除貪心,不能除瞋恨、跟愚痴。「或有三昧,但能除瞋;或有三昧,但能除痴。」但不能除別的。「或有三昧,但能除現在障。」你現在的障給你除了,不能除過去的障、未來的障,除不了。「若能常修念佛三昧」,就是說不管是貪瞋痴,不管是現在、過去、未來一切的障,一切的障當然貪瞋痴都在,都能除,都除得掉。

所以我們現在之所以困難者就是這個障,「障」是障礙,它障礙著你不能好好修,障礙著你不能理解,障礙著你要起退心,這個「障」是可怕。要排除這些障就是要常修念佛三昧。所以法藏比丘一開頭就以這個為主,內中沒有這些煩惱、愚痴,外面也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就樂憶念諸佛。

「行寂靜行。」所行的是寂靜之行。寂靜之行是,「無餘涅槃」叫做「寂靜」。阿羅漢的涅槃是「有餘涅槃」,他只是除了「分段生死」,咱們人類動物這種生死沒有了,還有「變易生死」。四十一個位次,初住、二住、到十住,然後十行、十向、十地,這四十,還有等覺,四十一地,這每一地和每一地之間也等於一個生死。所以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

所以佛法很深哪。初地菩薩對於二地菩薩從哪兒舉足、哪兒下足他都不知道。因此說是一個生死,他有「變易生死」,所以這個涅槃是「有餘涅槃」。佛是「無餘涅槃」。「寂靜」就是「無餘涅槃」。現在所說「行寂靜行」就是入了大菩薩的「無餘涅槃」之行。

「遠離虛妄」,就遠遠的離開了虛妄。「虛妄」兩個字很壞,不實就是「虛」,違反了真就是「妄」,虛假不實叫做「虛妄」。《圓覺經》說:「虛妄浮心多諸巧見」,虛浮的這種心,還有多種巧見,好多好多心眼、好多好多招、好多策略。「不能成就圓覺方便。」這樣的人不能成就圓覺。

《涅槃經》這句話就深刻了,「一切惡事,虛妄為本。」所以我們經中講「三個真實」,所貴的是真實,所忌的是虛妄。虛假、說瞎話、狂妄,都是妄,一切的惡事是以虛妄做為它的本。所以你看法藏比丘,他處處都是用在刀刃上,所以他這積功累德,那是給我們做榜樣。

「遠離虛妄。」這是止惡,它是萬惡之本。現在還有人,他雖然出了家,我就有這麼一個,他還帶著過去的習氣,做買賣,他現在還是…,有時候做買賣的人,他就天經地義的說些假話,他就不覺得,這個習氣還帶著,不知道這是很不好的事情。所以法藏菩薩所住的是真實慧,所行的是清淨行,遠離這一切虛妄。

「依真諦門.植眾德本。」「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不管世間、出世間這個道理是決定不虛妄的叫做「諦」。「二諦」,我們常常說「二諦」,「二諦」就是「真諦」跟「俗諦」。「有」,這個東西「有」,是什麼?在凡夫來說、凡情來說是真實的,這不都「有」?這不真實的嗎?這個「有」,在凡情、世間來看是真實的。「空」,在聖道是真實的,「本來無一物」,空無一物,你這個虛妄的東西把它造成障礙了。

所以稍微清淨一點,你就會看見房子、床舖、自己身體都沒有了。有的人又錯誤了,以為這就是很高了,其實非常淺非常淺,是未到地的定,還是欲界定,那已經他就可以感覺到一些空。

在聖境中,那就本來沒有這些幻相。這兩個都是「實」。你說「有」,世諦、世間認為是「實」;說「空」,聖諦認為是「實」。所以順凡夫的法稱為「俗諦」、「世諦」;智慧所見的涅槃、寂靜,這種真實的理,叫做「真諦」。

《智度論》說:「佛法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因為世諦,「說有眾生」,「有眾生」就是順於世諦來說,說「有」。「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所以《金剛經》說,我這滅度這麼多的眾生,這是「世諦」;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第一義諦,這就是「聖諦」。

「依真諦門」,就是依勝義之門。「門」呢,能够通入到、趨入涅槃,所以稱之為「門」。就是依照第一義諦的這個門來「植」,植是種植、培植,培植眾德的根本。《金剛經》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這個就是這個意思。「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就是真諦門,無所有,沒有四相;「植眾德本」,就是修一切善法。《金剛經》這麼一解釋,這兩句話就好懂了。

「依真諦門,植眾德本。」「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是「真諦門」,但不是這一「無」你就無下去了,而是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就是「植眾德本」。整個佛教就是這麼一回事,不落在「二邊」,不落在「世俗」的所謂「有」和「空」這兩邊。

「德本」,德的根本,剛才都說,一切佛都是因為念佛而成就,所以阿彌陀佛名號,我們在淨土宗當然念彌陀阿彌陀,這個名字中,體就具有萬德,體又召喚萬德都來了,所以稱為「德本」。在《教行信證》裡頭說,「德本者,如來德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這個德號你只要念一句,你就「至德成滿」,登峰造極的這些德就成就、就圓滿了。「眾禍皆轉」,所有一切禍都轉,本來是空嘛,虛妄。

彌陀聖號是十方三世德號之本。所以密宗有這個話,「千佛萬佛,不離阿彌陀佛」,所以稱為「德本」。剛才不是說過嗎,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從發心,都是因為念佛三昧才得一切種智,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德本。

「植眾德本」底下還可以有兩個解釋,一個就是剛才我們說的念佛號,另一種解釋說菩薩從萬德都去修,都圓滿,這個是「植眾德本」。另一種就是剛才說的,「德本」就是佛的名號,是「持名念佛」。這兩個沒有矛盾,因為說修萬德去,而菩薩在因中,在修萬德之中也沒離開念佛。所以這個就互含互攝了,念佛你就萬德都在裡頭了,廣修萬德,你在念佛之中也就圓融了。所以這兩個看著好像是兩回事,實際是可以圓融的。這個就是「依真諦門,植眾德本。」

主要的就是由於《金剛經》這句解釋得很清楚,「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有的人知道修善法,不知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裡頭起了很多煩惱、很多計較。

過去廣濟寺有兩位大居士,很有錢,就是要爭,我的供養要賽過你,你的要賽過我;我要是給廟裡頭送了多少幡幢,大道場要不掛我的他就要生氣;那個說你這個綉得很好,我就再請人再綉,比你這個更好,我要蓋過你,該用我的。廟裡就很苦惱,今天用他的,明天用他的,交換。這個都是「著相」,這個功德就很小了。

無我、無人、無眾生但是修一切善法,不是不修。修一切善法,要知道無我、無人,不是跟人爭勝,我要搶第一。現在有些法師,在國外也是這樣,他們互相攻擊,有很多佛教徒說,我們佛教裏都這麼著,我們不信佛了。這都是在修善法之中有「我」、有「人」,所以都不究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