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徧照第十二 (之二)

《論注》曰:「若遇阿彌陀如來平等光照……是等眾生如上種種意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

而且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若遇阿彌陀如來平等光照」,底下省了一些原句,「是等眾生」,這個眾生如果遇見彌陀的光照,「種種意業繫縛,皆得解脫。」在意業上的種種繫縛,就是思想上搞不清楚、纏縛都解脫了,「入如來家」。這思想上的扣,要解這個扣,這是多少劫我還解不開啊,「皆得解脫」,這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禪宗之不可思議就是頓然間給你解掉一些扣。

「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究竟將得到如來的平等的意業。這就是說遇見如來光所得的利益,這在《往生論注》裡頭曇鸞大師這麼說的,這就是「蒙光曉」。「蒙光曉」解脫這些繫縛而能得到真實之利。這裡引了曇鸞大師的話、引了大慧禪師的話,我要再多說就更變成畫蛇添足了,只有大家自己去參,自己去參。

《論注》:「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

「無邊光佛」。曇鸞大師的偈子:「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這些偈子,過去這些東西在中國一段時期中,中國沒有了,所以我們古時候,明代的這些大德沒有見到這些著作。現在我們從國外又得到。

所以現在大家要知道,這些因緣有的時候我們超過古人。像我們能看到這些淨土宗的佚書,古德沒看到的,這是一個超過古人的地方。蓮池、蕅益就沒見過這些,他們要見著,早引了。佚書,淨土宗的佚書有十來種都回來了。《無量壽經》一直沒有善本,現在有了善本了。這是我們超過古人的地方。因緣哪,不是說我們的善根,咱們的善根比古人差得多了。

這個做解釋的人很多,曇鸞大師這個讚子是比其餘的人都殊勝,別人的解釋我們就不引了。「無邊光」,他直接解釋為是「解脫光」。別人解釋沒有邊際、廣大,這個就從字面上解釋了。曇鸞的解釋是「解脫」。「解脫」,嚴格的念解(音謝)脫。「解脫」是涅槃三德之一,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這是解脫光,無邊光就是解脫光。

而稱之為「輪」,輪是「圓具」之義,輪是圓的,這成了一個輪子。你看咱們自行車的輪子多少根髮條,要折了兩根髮條你就不好辦了。輪就是圓具、具足;「解脫光輪」就說明解脫德的圓滿具足。首先我們把這個「解脫光輪」解釋出來。

「無限齊」怎麼講?「限」是局限。「齊」,《齊物論》,「相齊」就是「同」。沒有局限,也沒有能跟它同等的,這個稱為「無限齊」。

「蒙光觸者離有無」。「有」是一邊,「無」是一邊,所謂邊見哪,要不就說有,要不就說無。光一照你就離開了「有無」兩邊,離開一切邊;「邊」和「中」也都離啊,究竟解脫。因為它離有無,所以究竟解脫就稱為「解脫光」,這才是「無邊」的意思,這個解說得很好。也就是《論注》說,蒙光一照,得畢竟平等意業,得到阿彌陀佛的畢竟平等的意業,平等之中當然就沒有一切邊見的差別了。

最後就說,「是故稽首平等覺」,又是平等。所以我們要來頂禮,頂禮誰?頂禮「平等覺」。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漢譯的《無量壽經》就稱為「清淨平等覺」,稱如來為平等覺。平等覺就是佛的名號。覺就是佛,稱佛為「無量清淨佛」,又稱為「無量清淨覺」,覺就是佛。

這個經叫做《清淨平等覺經》,「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意思,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這四句來看,「無邊光」者,就是離開一切邊而且解脫,而且圓滿具足;這個光沒有局限,沒有能相等、相比擬的。「蒙光」,接觸到光的都離開有無,得到利益,所以我們頂禮「平等覺」,離開這些邊,從容中道。

《論注》:「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

底下「無礙光」。曇鸞的解釋,「光」說到「無礙」。這「光雲」,「光」和「雲」是相連的。有時候放光,有時候現一切雲相,很吉祥。現的這個雲相,不是世間這些雲的那個形象。「光」和「雲」都沒有礙,和虛空一樣,故佛又號「無礙光」,所以佛叫「無礙光」。

「一切有礙」。眾生就是有礙,不得自在,處處都有礙。「蒙光澤」。「澤」是恩澤,你要見到光就得到光的恩澤,都可以得到恩澤。所以我們要「頂禮難思議」。頂禮阿彌陀,「難思議」。這個意思就是說光如虛空,所以就表示它無障礙。它本體常寂,虛空就「寂」,它虛空就沒有所作。然而跟虛空又不同,它妙用無窮,眾生遇見光就得到恩澤,妙用無窮,自在無礙。而光明徧照,一切有情都蒙受光益,所以說難思議啊。這就是無礙光。

《論注》:「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

「無等光」,《魏譯》沒有,《魏譯》它是稱為「無對光」。「對」和「等」也是相等的意思,這就是翻譯的不同。所以我們就把曇鸞大師讚「無對光」的搬到這來,一樣的。「清淨光明無有對」。沒有能和它相並的、相對的,能夠作對的、能夠相同的;清淨也「無有對」,光明也「無有對」,所以佛稱為「無對光」。「對」就是「等」,「對等」嘛。沒有對等,就是絶待,沒有對待。

「絶待」這個事,文字是解釋不了。用世間語言說就是「絶對」,因為這不是相對的,這是「絶對」,那就沒有對待了。可是大家要知道,你說個「絶對」兩個字…。所以有人說得很好,說個「絶對」早已是相對了。「絶對」跟「相對」就是一對,它這有「對」嘛,對不對?絶對跟相對就是一對嘛。你說個絶對,它已經有個相對了。所以這個是語言你達不到的。

這些道理只有自己好好用功,好好讀大乘,都得自己去參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你從這個眼睛、耳朵裡進來的,今天大家所聽到的,不是你自家的珍寶,須要自己參。

這兒我引了一個解釋,這個解釋也只有大家自己默默的去體會。但是這一段《楞嚴經》來說明「無對」,這個確實是相當恰當。《楞嚴經》佛就問文殊,「你是不是文殊啊?」這問也很怪。文殊怎麼答?問他是不是文殊?文殊答:「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註一〕我真的文殊,沒有什麼是文殊。底下我沒有全引,再底下說,「若是文殊,則二文殊。」

所以有人說《楞嚴》是假的。我剛學佛的時候才二十幾歲,在重慶遇見我舅父梅老居士,我就問他,「你對於這個事怎麼看?」他頭一句話,「誰能假得出?」這是第一句,「誰能假得出?假的也好。」這就把這些佛學家給破掉了,鑽故紙〔註二〕、考證,「誰能假得出?」「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是文殊,則二文殊。」這個意思就絶待了。我「真文殊」,沒什麼叫「是文殊」;我要「是文殊」的話就兩個文殊了。

大家能不能體會文殊這話的意思?「這個是粉筆嗎?」「是粉筆。」「是粉筆」就是兩個了;這也是粉筆,它是粉筆,不就兩個了嗎?真文殊,沒有什麼是不是!說是、說非都是些落二落三的問題。所以這個「光」它是無等光,絶對的。所以無等光佛意義很深。

今天這一段很多東西,我們的語言也只能說到這,苦於舌頭太短。而這「廣長舌相」也不能說,說不清楚。所以三世諸佛只得口掛壁上,三世的佛都把嘴掛在牆上。所以到了最殊勝的地方,「非言語所能宣」,所以稱為不可思議。你不能議論,不是有個什麼限制你不許說,你就是可恨娘生的舌頭太短哪,說不清楚。

《論注》:「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

「常照光」。這個在《魏譯》是「不斷光」。我們這個就精練一點,別家的一些註解做為參考,我就不說了,大家書上有。我們只選這個精華的,曇鸞的:「光明一切時普照」,「寂而常照」,在一切時間普徧照,所以稱為不斷光,這就是常照光的意思。

《論注》:「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

「清淨光」。曇鸞大師說:「道光明朗色超絶」,這個是「道光」,不是凡情的俗光,火、珠子、日、月這種光,由於「道」而產生的光。它是明朗,很明朗,就跟我們世間的這些光顯然有不同。「色超絶」,光中有種種妙色。《觀經》講,一個光中有多少種微妙的顏色,超過一切;「絶」,那就是不可及呀,所以稱為清淨光。

「一蒙光照」。這個光只要一照,你罪垢就消除了,都能得到解脫,所以我頂禮阿彌陀如來。

所以《往生論》說,極樂世界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麼句?清淨句。阿彌陀又號為清淨佛,就是清淨句。清淨句是什麼?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一切光都是法身,也都是我們的自心,所以才能有如是不可思議的妙性。但是我們現在應該慚愧,我們有這麼殊勝的妙心,現在就是還沒有開顯。

《論注》:「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

「歡喜光」。曇鸞大師說:「慈光遐被施安樂」,「遐」是遐遠,由慈心而生的光照得很遠,能夠佈施給眾生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眾生得到安樂就歡喜,所以又號歡喜光。

底下「解脫光」。這個就沒有註釋了,這個是從《宋譯》裡頭來的,《魏譯》沒有。這些古德他們只是從《魏譯》下手,所以對於《宋譯》他就沒有作〔註釋〕。這個曇鸞大師他沒見著呢,《宋譯》還沒出來,古師也都沒有註解。所以現在就是把這個裡頭,《魏譯》有兩種光,「炎王光」、「無稱光」,曇鸞大師的讚,我們來體會這個「解脫光」。

《論注》:「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又「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歎故頂禮。」

一個是「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闇蒙光啟。」在三塗之中、三惡道裡頭,這黑暗,地獄中是黑暗極了、臭極了,蒙光都得到啟發,「是故頂禮大應供」。這個正好,這個光,三塗都蒙光啟,這是解脫的意思。

第二個就是「神光離相不可名」。神光是離開相,所謂是當相離相,當相即道,這個是密宗的道理。「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不須要超乎這些事才是真,事就是真。所以《楞嚴經》,「一切事究竟堅固」,「事」就究竟堅固,一切事都究竟堅固。所以這才可以跟《圓覺經》那些個大不可思議的道理才能夠相合。所以大乘佛法不可思議。

這是「神光離相」,離開一切相,這光本身離開我們世俗的這些形象,不可名狀。「因光成佛」,因為光而成佛。光也很熾、很明顯,但是它又離相,神光又離相。所以「神光離相」、「因光成佛」是指著自覺的德,因為光而自覺;「佛光第一」、「三塗蒙啟」是覺他的德,也就是解脫了,是達到解脫了。這兩個合在一起,你必須自覺才能覺他,就是解脫光的德益。

實際上,光,這個離相的光經常在攝受我們,攝受念佛的人不捨。大家要知道,現在種種的所謂這種群魔亂舞,很多邪說異端,到處都有陷坑,到處都有定時炸彈,而大家還都是很平安,這裡有佛力加被在裡頭。我們為什麼一直走上正路,沒有入邪途?這很不容易的事情。這就是解脫德,蒙光的加被。

底下「安隱光」。安隱就是安穩,身很安,心很穩。這個苦啊,五濁惡世、八苦交煎不能來干擾你,這個就安了;山崩地陷也不能為你搗亂,你也不動搖,這就是穩哪。安穩快樂是什麼意思?就是「寂靜妙常」,寂靜而妙常是最大的安樂。所以「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寂滅為樂」那個樂才是真樂,所以安穩光。「寂靜妙常」就是常寂光,「寂滅為樂」就是「安」的意思,三際一如就是「穩」的意思。阿彌陀於寂靜妙常之中,常寂光中,光明普照,令一切眾生安穩快樂,所以叫做安穩光。

〔註一〕《首楞嚴經》卷第二:「佛告文殊及諸大衆。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爲無文殊。如是世尊我眞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
〔註二〕神贊禪師:「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