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十一)

再說「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彌陀疏鈔》裡頭說,我們老念,「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 (老念嘛),無第二念」,不為一切所亂,這個叫做「事一心」。

這個「理一心」,他就不是這麼念佛了,他是反觀、體察,找我們這個念的根源,對於自己的本心忽然間相契合,這就是禪宗了。禪宗說的就是「參究」、「參禪」。古時候沒有「參話頭」,後來變成「參話頭」。然後,這一句把它突破,突然間相契,自心的本明就顯現,這個就叫做「理一心」。「一心」和「理一心」,咱們這說「一念」就是「一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這個功德。

現在我們這個地方說的,究竟是「理念」是「事念」呢?這個所謂要說念佛這「一念」,就指著你念這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你念十句,十聲,就是「十念」。在《觀經》說,五逆,最後就這麼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念念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就往生極樂世界了。

所以彭際清說,你這個「十念」是十聲,臨終的時候,哪怕你只是念一句,你真正的回心了,彭紹升說,真正的回心了、懺悔了,用這種不亂的心、清淨的心,哪怕只念一句,沒有不往生的,佛的本願力故。這是彭紹升說的,十念、一念,連一念都可以往生。十念,《觀經》的例子了,那個「五逆」的人念了十句,往生了。

《疏鈔》對這個解釋,很深入。他說是,念一句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為什麼?因為這時候,這個人念佛,他已經到了「理一心」了。你看,這個五逆十惡的人,剛剛要入地獄,可是別人告訴他,「你念佛」;他相信,他念,這時他念佛就是「理一心」。所以佛法,它這不可思議就是在這兒,它不是像我們這個要講資歷的;〔它是〕要講實際的。

這個事,咱們設身處地的體會一下:看那油鍋在炸人,慘不忍睹,底下就是我,炸的就是我,我就要進去了。現在有一個方法,念佛,不進去了,到極樂世界,這個人他的心情是「念」的是怎麼樣?他任何什麼思想都沒有了。頭一個,他不能進油鍋呀!眼看著就進去了,現在咱們是,離開我們稍遠一點,我們就醉生夢死,其實就在你旁邊。你要真把這個信了之後,你看看你念念試試。所以他這個「念」就是理一心。

「理一心」是什麼?一切放下了。一切放下,你本心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性。雜的東西放下,那不就是本體就顯露嗎?所以「一聲佛號一聲心」,句句是「理一心」,所以句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就十句就往生了,「理一心」的功德嘛。

所以漸法、頓法,這個頓法就是如此,這就叫做「頓」。你這悠悠忽忽,你修多少輩子,一輩子修,下輩子再來,接著再多念一點佛。我常常說,那個開水,你還沒開,端下來了,明天又煮,煮一萬年它也不是開水,從來沒開過。你開一回了之後,它涼了也叫涼開水,是不是?你要開一回。所以我們修行人能開一回,你把水煮開一回。你不開一回總是騙人,實際是騙自己。

「事一心」雖能夠滅罪,力量差呀,要很多的念才能滅很少的罪。這個至心念佛就是「理一心」哪,這個心要是一明朗,妄就是空啊。所以千年的暗一燈就破了,這個暗室,一千年都是黑暗的,燈一著,那黑暗就去了,不須要一千年才去,當下就去。所以《觀經》的「至心」就是說明「理一心」的心,就是「一心」的功德。所以這一段,我們就說明這「一念的淨信」,這個信心的功德,你念到「一心」,這個「一心」的功德,「一念」的功德。

所謂「至心」,再解釋一遍,我們講過多少次了,就那過河的。後頭追兵來了,你這要過河,你心裏所想的,別的都不想,就想怎麼過河。我脫了衣裳還是不脫衣裳?脫了衣裳,他又馬上追上來怎麼辦?不脫衣裳,在水裡怎麼辦?你想的就是這件事情,怎麼渡河?這叫「至心」。這麼念佛的話,你要始終相續至「十念」,乃至於就是「一念」,都能夠得結果。因為這樣的「念」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不須要你懂得這些,自然而然你就合乎這個妙道,你很巧的入到「無生」裡頭來了。

所以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一念」也可以往生,這就顯彌陀的不可思議的本願的功德。這是法藏比丘五劫在那思惟,想出這一切一切的這些個「願」,這個度生的方法,我們稱為「大願之王」。而只有這個方法,眾生才能出生死!

尤其是現在,現在還要能閉關多少年,這麼去修的人太少了。這麼忙、這麼亂,還要想出生死,離開了求生淨土,不可能了。稱名就離開了妄惑,可以入「理一心」。因為你一「契理」的話,一切罪都消滅,那就是地上菩薩了,所以不可思議。

底下再討論一個問題:有的人他就聽說十念、一念也行,他說那很容易,只要等臨終我去念十念,下定決心。這個想法是不行的。你要是平常沒有修持,你臨終怎麼會能念得出十念呢?臨終為什麼肯念呢?所以《彌陀要解》說,沒有平日的功夫,不會有臨終的十念或者一念,這都是多少的原因才有這種。

怎麼念呢?下面這一段:你念的佛本來就「超情離見」,你不用再「說玄說妙」,說這說那,都用不著。只貴你「信得及」。真正能相信,這一句就是一切法門,就是一切咒,就是一切一切的戒律,一切一切的善,都在裡頭。

「守得穩」,不為外面的邪風牽引。「直下念去」,就這麼所謂直念去,就這麼一句一句這樣念。你或者一晝一夜念十萬,或五萬,或三萬。你看蕅益大師這個數,最少是三萬。現在我把它降低了,我說念一萬。連一萬也不肯念,那就不好辦了,那就不好辦了。這是一個真的,你就是又想得點結果,又想這個……,又不想用功,換句話說,這就是自己騙自己,沒辦法。

「以決定不缺為準」,既然定了之後,就是一天也不能缺。「畢此一生」,這一輩子絶不改變。「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如果不得往生,三世諸佛都是誑語。當然,這個裡頭有前提,你是「信願持名」,你真是正信。你這念的只是想求你氣功,現在這個外道他有這個飛,他說你想練飛的時候,他們本來也有咒,後來他們就念觀世音菩薩的《心經》,「揭諦揭諦」那個咒,比他的咒好,他就念它這個咒,他飛得是快了。但他只能夠飛,那個咒的功德他得不到別的,因為他求只求這個。所以這個必須是「信願持名」,那麼你一定往生。

他又說,如果要「一心不亂」,也沒有別的辦法,要用數珠,要用念佛珠。所以有很多人不肯用念佛珠,覺得什麼,不知道念佛珠有很大的好處,它能夠提醒你。所以說,「若要佛不離口,先須珠不離手」,這都是我們確實做功夫的一些辦法。

「久久純熟,不念自念」。你要念熟了之後,不須要我現在要來念你才會念,自然而然。這種境界很多人有,「不念自念」,真實用功的人都有。但是就是不經常,偶爾出現這種情形,差不多都還有,「不念自念」,經常那就好了。到了這個時候完全是「不念自念」,你記數不記數就沒有關係,拿佛珠不拿佛珠都沒有關係了。

如果一上來就要圓融,就要什麼,就要破相,所以道綽說,「若始學者」就是要破相,你談這個,那不行,不如你就 (道綽的話)「依相專至」,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你專心至心地去念,你不管他破相不破相,「無不往生」。你不能破相,你水平低一點,但是你真正念的話,你暗合道妙。

這就把主要的,這種念得很少而能夠往生的功德,由於一念,這是「理一心」,這個做了解釋。

那麼「十念」呢?剛才一念,每念都是。「十念」有兩種,在實際修持中「十念」有兩種。一種就像《彌勒發問經》,我們過去講過,那是菩薩念法,那樣的「十念」,那這個凡夫做不到,我們就不說了,以前也講過。再一種「十念法」就叫「十念法門」,就是十口氣,這也說過。這兩種都是平時修的。

再有就是臨終你能念十句,乃至於念一句,都能夠往生。這就是「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這是為因,結果呢?「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

底下,我們就要解釋,「如在夢中」。「如在夢中」,因為咱們是「一心三輩」,所以這個「如在夢中」我也分「三輩」來講。這個沒有前人可參考,因為前人沒有做過這個工作。這個「一心三輩」中當然也有上、中、下。

「上者」是什麼樣呢?「上者」生死之情早已經盡了,沒有什麼叫生死了。「凡聖體空」,禪宗,「聖凡」的差別沒有了。明明都認識到佛是沒有來去,明明知道佛沒有來去,可以見佛來;見佛來,佛也是沒有來去。「了達生死本空,而現往生」,雖然生死都空,還現往生。「捨此生彼」,捨掉了咱們這個世界,生到極樂世界,也如同於幻夢,所以說「如夢中」。這個就是一心三輩中「上品」的「如在夢中」的解釋。無來去而見佛來,無生死而現往生,一切一切都是如同幻夢。永明大師說:「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作一切佛事都是「夢中佛事」也就是這兒的「如在夢中」。此是「如在夢中」的第一解。

中間的呢?因為了達這個世間都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此對於這個世間的一切有為法毫無留戀,什麼妻兒子女,什麼什麼全無留戀。看到這種臨死的愛別離苦,「如在夢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他這「如夢」,這是中輩的,這一心三輩的中輩。

第三種,就是上次那個解釋,「彷彿似夢」。因為水平不大夠,這個時候看見佛來,這個心不十分明朗,有點恍惚「如同夢中」。所以這個「如同夢中」,這水平就低了。這是一心三輩中的下輩。

如果沒有慈老這個科判,這種做成三種解釋,那這個膽量還不見得夠。因為他有了「一心三輩」,那你必然要對於「如同夢中」應該有三種不同了。

「定生彼國.得不退轉」。所以,咱們這裡頭講了兩種往生:一個是三輩往生,一個是一心三輩。這個裡頭,前頭三輩往生的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本經的「宗」。後頭這「一念淨信,一念往生」,是由於「一念」。一念是什麼?是實相。前頭的往生合為本經之「宗」,所以往生。現在我們這「一念淨信,一念往生」,這樣而往生的,一念是什麼呢?一念是實相。

「實相」大家忘了嗎?「實相」是本經的什麼?本經的體,本經以實相為體。所以,一上來,概要就講「實相為體」。這「一念」的淨心,所以「念」的這個時候就都是「理」,這「一念不二」的淨心,整體就都是菩提心嘛。這還不是發?這已經是了。念於彼佛,他就是是專念。所以這個還是,你看起來在「三輩往生」之外又有這麼個「一心三輩」,但是他同樣,他還是說的本經之體,也就是「菩提心」,也就是「專念」,所以還是相通的。

再底下,所以這個佛的慈悲,《法鼓經》說「若人臨終不能作念」,有這個情況,你臨終痛苦或什麼,你念不成佛了。不出聲不要緊,可以默念;念不了六個字,念四個字;四字念不了,可以念一個字;有的人他不能念就手寫,寫「佛」字,都行。

《法鼓經》說,你不能作念,你只要知道彼方有佛,你一心只是想往生,也可以往生。所以佛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這個時候,你不是不想,你力量不夠;你有這個力量,不念,你往生不了。你力量不夠,你盡了你的最大努力了,「如來悉知悉見」,不會因為你這個條件不行,不是看你的條件,看你的發心哪。你真正是想去,憶念彼佛,願意來。我「想去」是做什麼?我願意早日去實現我度生的願望。

我們談度眾生。你怎麼度眾生?你自己還是糊塗蟲,怎麼度眾生?自己在水裡頭一頭出、一頭沒,你救誰?你自己還等人救。往生之後,你才有能力去度眾生。我們就為實現這個願望求往生,所以這是大乘心。不是求自己我這輩子要好,下輩子也要好,我怕苦,我就永遠不苦,我逃難。好像那個時候打內戰,跑租界去我就保險了。要用這種心求阿彌陀佛,佛說:「你還不行,你還不能來!」你這還要……,你這個心不是淨土眾生的心。

所以,「當知如來有勝方便」,這是《安樂集》道綽大師的話,「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只要你專意在念佛,「隨願往生」。所以就是說,主要看「心」。

上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