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之三)

 【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       專求净佛土       必成如是刹】

第三段,「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這個「我」,一個是「人我」。凡夫就把五藴和合這個假的身認為是「我」,並且錯認真正有一個能夠自主、做主的、做主宰的人,這個就叫做「人我」。

如果你能夠了達,這個身體不過就是五藴的假合,這是個假的。實際上,這個身體都在那變化,一天天都在那兒死,最後還就是一堆灰。而且,也沒有能做主的那個人,誰都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你能做得了主嗎?你要能做得了主,就沒有那個不如意事了。沒有能做主的,你要能做主,你就不死了,誰做主讓自己死啊?沒有這個做主的,不可得。而自己覺得有個能做主的,是「我」,這是「人我」。所以阿羅漢破「人我」,破了人我,就不受咱們這個凡夫的生死了。

還有「法我」,就固執有一個實法,有涅槃可證,有煩惱可斷,這稱為「法我」。要認識這些法,也都是因緣生法,「緣生故有」、「緣生故空」,沒有自體,這是「法無我」。小乘只是悟了「人無我」,二乘;這就是兩個無我了。所以「唯識」很好的東西,就是「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

所以「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這個就深入一步了。上頭說的那個,知道一切如夢如幻,剛才不是說嗎,你像作夢一樣,醒了就沒有,那還是「世諦」的智慧。現在「通達法性」也是「空無」,這個是「真諦」的智慧,這是《淨影疏》的話,這個「智慧」來求淨土,還是有「願」。

「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無我」就是空,所以《大乘義章》說:「空與無我,眼目異名。」「空」跟「無我」是說的一件事情,就好像眼睛跟目,文言叫做「目」,俗話說叫做「眼」,「眼」跟「目」不是一回事嗎?「眼」跟「目」是一回事,「空」跟「無我」是一回事。所以「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那就是「無我」,換句話說,也就是「空」,這是智慧。通達這個智慧,而且這個智慧深入一步,通達這些法性,諸法都是從它具體說是,隨便一件東西,要求它的法的本性是不可得,所以是「空」,「一切空無我」;不落「空」邊,還求淨佛土,就必定能成就這樣的佛剎,就受記可以得土。

這一段,是阿彌陀佛對來的十方的菩薩的開示。因為大家來了,都想學阿彌陀佛,想學能成就這個剎土。所以開示,首先要「覺了一切法   猶如夢幻響」,還發願;底下,「知土如影像」,還發弘誓心;「一切空無我」,還是法性的「空無我」,還是求淨佛土。

所以「事」和「理」沒有礙。一般人理是「空無」了,他就沒有「事」了;沒有「事」就落到斷滅那一邊了,落到「空」那一邊了,就寂滅了,就發不起大乘廣度無盡無窮眾生的心,就發不起來了。但是,你只是有這樣的心,你不明本體,你這個心也就堅持不了。所以舍利弗,最後人家跟他要眼睛,他退了大乘心,他缺少智慧呀。所以必須這樣事理圓融,這是無上的開示。

剛才講的這一切,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語言很短,和我們這兒是一個道理。常常有人說,這個《金剛經》和《阿彌陀經》好像是矛盾。《阿彌陀經》就是短了一點,念是最好,念是要經常念,能背,短的好一點。但是它有的事情,它解釋的就少一點。要像咱們這個《無量壽經》,這個問題就不出來了,這不是跟《金剛經》是一樣嗎?「如夢幻響」,「諸法性空無我」,都如影像,這不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嗎?還要發弘誓願,還要修菩提心,還要怎麼怎麼樣,那不就是修一切善法嗎?就要得受記,就要成佛土,那麼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樣的。所以現在這個《無量壽經》和《金剛經》這個差別,跟過去來說,那就是太少了,沒什麼差別了。當然一個就是淨土講得多一點,一個跟禪接近一點,實際是一味的。

「如來」者,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示現在西方,今現在說法。所以十方來的正士,都達法空的道理,專求淨土,這就是遠離四相。而現在又發這樣的大願,「必成如是剎」。這個阿彌陀佛的開示,釋迦牟尼佛給轉述,到這兒就完了。

【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淨處       必於無量尊       受記成等覺】

這底下,從「聞法樂受行」起,這一段,有的時候你很難找得清這個眉目,有的是釋迦牟尼佛說,有的是阿彌陀佛說,有的又變成釋迦牟尼佛說,底下又有十方的菩薩又度了很多人,大家又有事,所以這一段要注一點意。

「聞法樂受行」。這說的是誰?這個不是別人,而就是當時十方世界到極樂世界的這些人。這些人,因為他們本國土的佛,勸他們去見阿彌陀佛,他們來了,聽了佛的開示,聞了法。他們聞了之後,當然很歡喜,很願意……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文稿補入:〕很願意接受。佛叫他們去聞法,他們聞了,聞了他們就很快樂,他們要信受奉行,說的是這些人。

「得至清淨處」。因為他聽了這些法之後,他就要修持,得到法修持。這個「清淨處」怎麼講呢?有兩個講。一個是《淨影疏》,就是說,他這樣去修持的話,將來一定可以得一個妙土,這個是得到了淨處了。這個和以上佛的開示都相合,這一說成立;《會疏》說,清淨處就是說淨土,也就是說,必成像這樣的淨土。這兩說文字上不一樣,實際說的一樣事情,都是說建立了一個像極樂世界這樣的一個佛剎,是「得清淨處」。這就解釋了這一句,「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淨處」。

我在這個地方另外做一個解釋。我同意他們的解釋,但是另外還有一個解釋,這就是跟那個一念三輩出來的。上頭就是「三輩往生」的解釋,還有個一念三輩,所以這個經很特殊,整個包括了禪,可以說。這個「清淨處」是指著什麼呢?指著「本淨妙心」。你聞法信受,都是先一上來都是講「理」,這「無我」啊,「法空」啊,是不是?你一念能夠相應,直徹心源,你也自己能夠徹到心源,朗然大覺,這才知道「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頓然契入法身,這個是「得至清淨處」。這是一類,這是上類。

第二、咱們經中不是: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一念淨信,一念淨心,這一些就是剎那之間能夠和「清淨處相契」。上頭,證的成分多,這個就證的成分少,是悟,也是「得至清淨處」。

再下,就「至誠念佛」,一切的世間俗慮都沒有了,「淨念相繼」,中間也沒有間斷,暗合道妙,在念中離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而念」,這個很多念佛的人,有的時候做到了。念得很誠懇的時候,他就不用自己起個心,自然能念。但是也不是經常的,偶然可以達到這個境界,這是「冥至」,冥冥的,不是很明顯的,暗合到清淨處。這種也就可以在阿彌陀佛那兒,或者是明顯的,或者是冥冥中的得到受記。所以「得至清淨處」,這個另一解。

「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淨處」有兩解了。一個就是說,去實現自己的本願,莊嚴自己的剎土,最後成功了;一個就是契入本心,也是「得至清淨處」,也可以得受記。

【無邊殊勝刹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       願己國無異       普念度一切       各發菩提心
    捨彼輪迴身       俱令登彼岸 】  

「無邊殊勝剎  其佛本願力」。來的這些人,看見了極樂世界是無邊的殊勝。它的超勝、它的微妙,沒有邊際、沒有量數,不可稱說,所以稱為「無邊殊勝剎」。

這個「無邊殊勝剎」超越十方,全是由於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所以就是說,佛〔剎〕的這個出現,是佛的本願力。這樣殊勝的刹,所以第十七願,十方諸佛都稱歎,稱歎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名的人,都可以得福、得忍,也都可以信願持名,那麼也都可以生到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到了不退轉。所以十方國土的人聞名,聞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要求往生,就要念,就要信願持名,自己就可以得到,「自致」是自己可以使自己達到不退轉。

因為是「他力門」,「信願持名」還是你自己啊。因為你信願持名才有佛力加被,所以「自他不二」,這是自己使自己達到了不退轉。這還都是指的十方來的這些菩薩,他們聞了法,就樂意去修習,他們就得到了清淨處,他們必定在無量壽佛那兒受記。菩薩看見這個剎土是無邊的殊勝,都是由於阿彌陀佛的本願,大家聽到這個名號,大家願意往生,自己使自己達到了阿鞞跋致,證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菩薩都發了很大的願。這個就表示,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也都願意自己的國土和極樂世界一樣。

「普念度一切」。平等普度,來救度一切眾生,個個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這就講的這些菩薩,已往生的菩薩,到了極樂世界都有這個願,願自己將來成就的剎土跟阿彌陀佛的一樣,而且是自己也願意度一切眾生,都發菩提心。

【奉事萬億佛       飛化徧諸刹       恭敬歡喜去       還到安養國】

所有這些得度的,不是說「輾轉度脫」嗎?所有度脫的,他們也都往生,他們也要去到各個世界去聞法,去「奉事萬億佛 飛化徧諸剎」。往生極樂世界,到各處地方去聞法,都是歡喜恭敬而去,聞了法之後,回到了極樂世界。

所以這些話,有的人以為這還是到極樂世界聞法的那些人了,他們應當回到自己本國,怎麼回到安養國?這些人他們得到往生以後,他們的國土就在極樂世界了。還有他們輾轉度脫的,也都在極樂世界。這個「輾轉度脫」將來也包括我們,我們也是遊化徧十方,將來「恭敬歡喜去 還到安養國」。所以,輾轉教化,輾轉度脫。

這一品是〈禮供聽法〉。

上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