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請點擊下方 Play-button 鍵,即可開始播放錄音)

今天我們可以把最後一品講完,〈壽樂無極〉。這個題目也很有意思,〈壽樂無極〉,無有極限哪。

【佛告彌勒菩薩.諸天人等。無量壽國.聲聞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何不力爲善。念道之自然。】

第一句話就是「佛告彌勒菩薩」,我們就要重視了,都是佛告阿難、阿難,這個地方是佛告彌勒。所以這個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從這以後是彌勒當機,阿難退居第二位。

在這個經中後頭(現在我們這次講不了),佛告訴彌勒:「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我現在如這個實際之理,向你們宣說了這麼樣廣大、這麼微妙的法門,就是指的念佛法門哪。「一切諸佛之所稱讚」,所以十方佛都稱讚哪。「付囑汝等」,現在就囑咐給你們,就指著阿難(彌勒)和當時在會的一切大眾,菩薩以及地球上的兩萬人。「作大守護」。你們要好好的守護,而且是大守護啊。所以就是說,在這個會上,阿難(彌勒)當機,接受了佛這個囑咐(說錯了,是彌勒,現在常常有點口誤,不是阿難了)。

因此下一個佛彌勒來,佛的囑咐他承當了。所以他來之後,他一定要大弘這個法,作大守護啊。所以有人以為將來彌勒來了之後,所說的只是法相;當然要說法相,他的「唯識觀」是彌勒成功的法門。但是受了釋迦牟尼佛的付託,必定要對於這個「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作大守護,要講述、弘揚《無量壽經》。所以從這個地方起,就彌勒菩薩當機了,也就是下一個接班的佛,在這個問題上要接班。

「佛告彌勒菩薩」以及當時「諸天人等」,在這個會上,人類,地球的人是兩萬 (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兩萬),還有諸天人民,還有諸大菩薩,這是無量無邊。

佛告訴大家,「無量壽國」,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他那兒的聲聞、那兒的菩薩,「功德智慧.不可稱說」。他這個聲聞,剛才說了,「遠二乘境」,這個聲聞是什麼呢?就是從他證果,他所斷惑的水平來說,他斷了見惑、思惑,是相當於聲聞的水平,稱之為聲聞,都是發大乘心哪,都是「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彌陀的「願海」是一乘的願海,這都是給予大白牛車,這是一句話,他這個願海。具體大家的修持就是念六字洪名,求生淨土。於是乎,使自己求生的信願,投入在這彌陀一乘願海的大願之中,所以彌陀的大願之海就成了自己的大願之海了,這就是法門的微妙。這些功德不可稱說,剛才說了很多很多,這是略說。

「又其國土微妙.安樂.清淨若此」。這個國家微妙、安樂、清淨是這個樣子。「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哪?這一段話見於《魏譯》。《魏譯》本有這一段。這一段話的後頭就是古譯了,所以後頭這段話也從來沒有人寫過註解,中國人、日本人、高麗人都沒有誰作過註解。我是第一個動筆的,這個也希望大家有人將來寫得更好,超過這個。我們也是在做一次檢驗,這個裡頭還有什麼可以更好的、更恰當的一些解釋。

「微妙.安樂.清淨」。這是《魏譯》,日本人作過註解:「莊嚴超絶」,它的莊嚴超乎一切,它絶妙,所以叫做「微妙」;「無有苦惱」,它的國家沒有苦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所以稱為極樂嘛,沒有這個苦惱,所以叫做「安樂」;而且這個國家是「無漏相」,它不是有漏之相,不是像我們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有漏的;它這個水鳥樹林雖然跟我們世界這些東西形相一樣,但是它是無漏的功德所成,是無漏所顯出之相,是實相而現之相。實相是「無相無不相」,實相無相,但也沒有不相,不相也是相;「無不相」就兩個否定,負負就得正,是不是?所以實相可以顯一切相。實相所顯之相,所以也就清淨。因此極樂世界是「微妙.安樂.清淨」。

如此的安樂清淨,「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釋迦牟尼佛,這個是對當時在會的眾弟子說的話,你們要「念道之自然」,「何不力爲善」,好好爲善,念道之自然哪。

這個「力為善」的解釋,《淨影疏》有解釋:就是用力的去行善;「念道之自然」,就是說你念佛嘛,自然就往生了,不用你自己費什麼力量,自然達到的,這叫「念自然」。所以《淨影疏》的「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完全歸到念佛法門解釋這兩句,這是中國人的解釋。

日本人的解釋就廣一些,他把「自然」,「念道之自然」,「自然」就是彌陀的本願是他力,所謂他力法門、他力大道,靠他力,不是依靠自己力量在那修持,靠他力。所以到臨終的時候,佛來「慈悲加祐令心不亂」。還有經說,佛是以三昧力使得這個臨終的人也入三昧,因此自然而然發生正念,隨佛往生。這是非常自然,不是靠自己的造作,也不是自己力量所能達到的,這樣叫做「自然」。這是《會疏》的解釋。

再一個「自然」,他說三乘法所證,三乘道的行人他們所修的道是什麽呢?就是「無爲」呀。無爲而自然,你有爲就不自然了。無爲就自然而然的,不是由於造作而成的。所以一個人也是如此,有的人他就是很天真,有的人很多做作,所以有的時候,是真是假,在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出來。那個造作的人比那個率真的人,往往差得很多。沒有眼睛的人就把那個很造作的人,表現很有道德,很有什麼什麼,但是他是做作的。咱們通常說「假道學」,那就是「做作」。這個,他不是。所以三乘的法也是「無為自然」,沒有造作,就叫做「自然」。

所以「自然」中包括兩個意思。可是《會疏》的意思呢,重要的還是在這以前──淨土法門嘛,是他力,是自然的。

所以從這兩個說法來比較,《淨影疏》就以「為善去求往生」叫做「力為善」,「自然得到往生」叫做「念自然」,這是《淨影疏》的意思。《會疏》的意思就是:(一)、「他力直超」,用他的力量直超,這個叫做「自然」。(二)、以「無為無作」,也「無為」、也「無作」,這個也叫「自然」,另外一種自然。然「以初義」,以前頭那個「他力直超」做為「自然」為主。《會疏》這個說法很好。因為什麼呢,因為和淨土宗的奧妙相同。

它這裡頭雖然是兩種,也互相含攝,這兩種它互相含攝。因為在你這念佛之中,我們說暗合道妙嘛,所以蕅益大師說「從事持達理持」,你只要「事持」,就是老老實實一句一句這麼念,這是事上在持名;可是從事上持名,你可以自然而然,不知不覺而達到「理持」。到了「理持」那就「無為」了,也就是「無作」了。所以,第二種這種「自然」也可以包括在第一種裡面。這個就把這一段經文裡頭的,過去所流通的《魏譯》,這一段的解釋介紹過了。這一段,中國、日本人都有一些註解了。

底下我們是用的古譯。古譯底下有一大段的句子都有「自然」。底下有八處都見了「自然」兩個字,「自然嚴整」、「自然無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自然所牽隨」,八處用了「自然」。從這個地方用了之後,下面有八處用「自然」。

所以這個「自然」不是無因外道所主張的那個「自然」。有的說「自然外道」,他們就主張「自然」。所以我們不要因為這個字相同就以為它的實義相同。「自然」兩個字,有的時候就把凡是用「自然」都迴避了,因為外道用過這個就不能用。有的時候你也沒辦法,像「無為」兩個字,咱們中國道教用的,大家稍微看過一點道家的書,道家常常用「無為」。咱們經裡還是用「無為」,這個不妨礙,但我們的意思比它深了。

「自」者,就是自性;「然」,《楞嚴經》講「清淨本然」。「清淨」,本來的「本」,「然」就是然而那個「然」,就是自然的「然」字,「清淨本然」。所以有人問問題,「清淨本然」,怎麼又忽然出生山河大地呢?這是很好的一個問題啊,這「清淨本然」。

所以「自然」兩個字,這兩個字就是「自性」的「自」和「清淨本然」的「然」;「自性清淨本然」就稱為「自然」。自性的「本然」就是真如實相。所以「念道之自然」,那就是持名念佛,也就是念實相。剛才不是解釋了嘛,念佛就得到往生,「念自然」嘛。所以持名念佛就是「力為善」,「念自然」,同時這裡就是「念實相」。

為什麼說,你持名就是念實相啊?蕅益大師的解釋最好了。所以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可以做為我們學習淨宗的一個綱。他裡頭說:「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整個實相它全體;「作依作正」,作依報、作正報都是實相。所以要是倒過來說,依報也是實相,正報也是實相。「作法作報」,法身是實相,報身也是實相。「作自作他」,他方的佛是實相,我這兒是自、是我,我也是實相,你們也是實相。

「乃至能說所說」,能說的,所說的,所說的經文。「能度所度」,我們去買點螃蟹放生,我是能度,螃蟹是所度;菩薩在度我們,菩薩是能度,我們是所度,「能信所信」,我們信極樂世界,我是能信,極樂世界是我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讚所讚,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這一切一切,沒有一樣不是實相正印所印出來的。實相如一個圖章,印出來一切印文。這一切都是實相這個圖章印出來的,「實相正印之所印」。

所以這個就跟咱們上次解說過的,「一切皆成佛」呀!你看蕅益大師這個話,跟咱們淨宗這「一切皆成佛」,跟《楞嚴》的「一切事究竟堅固」,這都是所謂在言教之中登峰造極的東西啊。

所以印光法師讚歎,釋迦牟尼佛再寫《阿彌陀經》的註解也不會超過蕅益。我因為這句話而佩服了印老。過去在三大德裡頭,我總覺得印老弱一些。但是印老能夠看到這樣,能敢說這樣的話,這句話不大敢說啊,沒有金剛骨頭,要用世俗的概念就不敢這麼說。

因此,這個持名就是念實相,「念道之自然」,剛才我們說「自」是「自性」,「然」是「清淨本然」。這個還是根據這個自然往下講,八處見自然,把這個自然說一說,順帶著把前頭的那個解釋補一補。底下我們就往下去了。

【出入供養。觀經行道。喜樂久習。才猛智慧。心不中廻。意無懈時。外若遲緩。內獨駛急。容容虛空。適得其中。】  

「出入供養。觀經行道。喜樂久習」。這底下就顯極樂會眾的殊勝功德。「出入供養」,極樂世界,上次不是說了嗎,到各個世界去供養諸佛。他們不停止的去供養,這是修福;「觀經行道」就是修慧,看經、行道,這修慧。所以就是「福慧」兩種莊嚴,就「喜樂」,就生歡喜,法喜、法樂,願意久久修習,沒有懈倦。所以極樂世界沒有退緣,老在增上,這也就是我們要生極樂的原因。

「才猛智慧」,這個「才猛」就是咱們這個經中稱讚法藏比丘「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高才勇哲」,這不就是才猛,有智慧嘛!所以「才猛智慧」跟這兩句經文是同義。

「心不中廻」,「廻」是退,中途退了就是「中廻」,他沒有「中廻」啊。「意無懈時」,他沒有懈怠。

「外若遲緩」,「遲」是遲徐,安安靜靜,慢慢的;「緩」是緩和。現在大家不都希望緩和嗎,不喜歡緊張。你外面看他很安徐、很緩和。「內獨駛急」,內心是很駛急呀。「駛」是疾速、很快;「急」是很急速,也是很快。

「外若遲緩。內獨駛急」者,就表示他表現於外的是很寬緩、很安閒,好像沒有事。但是內心精進不已,念念相繼,沒有一念懈怠,這稱為「駛急」。沒有剎那失照,所謂「片刻不在,便同死人」,他就沒有這個「同死人」的時候,這叫做「駛急」。

「容容虛空」,「容容」是「和同」之義,我們能融入叫做「容」。「容容」,這就跟大家都能夠相和、相同,沒有標新立異,「容容」。「虛空」,他跟虛空一致,沒有不同於虛空之處。所以這些聖眾的心同於虛空,虛空沒有邊際,自心也沒有邊際;虛空無一物,自心也無一物;虛空它是空無,可是萬象都生在空中;我們心也是如此,我們心中也建立萬物啊。「無一物」就不在「有」邊,「容萬物」就不落「空」邊,所以它就不落這二邊哪。

無一物而又能容萬物,就「雙照空有」,空也照,有也照;「無一物而容萬物,雙照空有」,無一物是空,容萬物是有,「空有雙照」;容萬物而又沒有一物,空有都沒有了,無一物就「空有俱泯」哪。

所以看「容容虛空」中,就可以解釋出這些很重要的含義。底下自然而然就是「適得其中」,自然合乎中道,所以從容中道。「適」就是適合;「得」者,是契會,無所得嘛,你是契會於中道。就像《金剛經》說「無住而生心」,生心就無住,無住就生心,這就是「中道」。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