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地疑城第四十 (之二)

「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就是「大圓鏡智」。這個時候才轉了本識,本識是阿賴耶識。前頭就把各種識都轉了,到這兒還剩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轉為大圓鏡智,「方歸心原」,你才真正歸到本心之源。「一切種境」,一切種、一切境,「種」是心裡頭的種子,「境」是種子發現而出了外頭的境界;在心內是「種」,發現為外就是「境」。〔「無不圓照」〕,種和境沒有不圓照,所以叫做「大圓鏡智」,一切種、一切境無不照見。這個智慧中有五個殊勝。

所以,這朝鮮人的議論都很不錯,大家要知道。他說前頭這三個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這個是菩薩漸漸得到的,一點修持,一點修持,智慧一點點增長,一點點增長;「大圓鏡智」是「唯佛頓證」,只有佛一個人能證到,而且是「頓證」;「更無餘類」,沒有其他能夠達到這個的,所以稱為「無倫」啊,這個是「無倫」。

第一、還有這個「無等」,「無等」是第一個殊勝。這兒說是得到解脫之身,這二乘也能得到這個身,這是彼此共同的。這個大圓鏡智是法身,不是二乘所能共的,所以叫做「無等」。這是第一個殊勝。

第二、前頭三個「智」是菩薩漸得。現在大圓鏡智,佛是頓證,這個又是一個殊勝,所以叫做「無倫」。「無等無倫」講了。

第三、他說,過於不思議智,所以這是「最」;它比不思議智,超過不思議智了,所以它是「最」。

第四、又超過了不可稱智,所以它是「上」。

第五、又寬廣於大乘廣智,所以稱為「勝」。

所以,「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三個字就是:「最」,這超過了不思議智;又超過了不可稱智,所以為「上」;又廣寬於大乘廣智,所以稱為「勝」。

「無等無倫最上勝」就都講了,這每個字的含義都講了,總之就是「大圓鏡智」。

《會疏》裡頭結合到淨土,我們就不再說了,書裡頭寫著有了。

於這些不能生信,以疑惑心,經裡說了,他不能信這個智慧,生了疑惑。他疑什麼呢?這個疑什麼呢,我們也從四方面來說。這個是綜合了曇鸞、元曉、峻諦(日本人),兼取憬興(也是朝鮮人),這些人的解釋。這三個都是外國人,外國人的漢文究竟是大家讀起來很困難,所以用他的意思,沒有用他的原文。所以「疑惑」,因為他不了勝智,就有疑惑心哪。他說,你怎麼個疑惑呢?

第一、不信「不思議智」。他就懷疑,我就念阿彌陀佛,我未必能生吧?能生嗎?他不知道這個「不思議智」是有大威力。這種人很多,「我沒有作什麼功德,我就念念,我行嗎?」這一句名號的功德非思議所能及,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啊。

要是廣說起來,一切萬法都是自力他力,自攝他攝。總之,是要信自信他,他力自力,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出種種法門。你怎麼能夠用你凡夫有礙的情識──你這是情見,你這是沒有離開心意識,你這是識,這個是有礙的、有限度的、有障礙的──用這一種情識,根據你這個情識,來懷疑,懷疑如來無礙的妙法啊?拿你這樣的很有局限性,根本是不能正確的這種情識,你來懷疑如來無上殊勝的妙法。你知道不知道一小面鏡子,能夠現一萬種相啊?「千年積薪」,千年堆的柴火,一個洋火頭就能把它都燒盡了。豈但堆的柴火,那個森林大火,嘩!你看看!

故至心一念稱名,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異呀?第一個就破這個。因為他不相信這個「不思議智」,覺得這種持名,就懷疑。所以,有的人就說:「我只是念一句佛,希望死了之後,陰間多個元寶。」還有有些人說:「我就是希望,那人死了,我念佛,他能得到點好處。」他都不能相信這個有如是的功德。

二者、不信「不可稱智」。他不知道佛智是沒有對待,是「離過絶非」,所謂「離四過,絶百非」,眾生都在這「四過百非」之內。

曇鸞師的話,「不可稱智」是什麼呢?說佛的這個智慧「絕稱謂」,不可稱;〔「非相形待」〕,它絶了對待,沒有對待的,不是有「相形、相待」的東西,也不可稱量;「何以言之」,為什麼這麼說?「法若是有」,你就有個「知有」的智慧了;「法若是無」,你也要知道這個「無」,對於這個是「有」、是「無」你可以知。可是這個法它是「離於有無」啊;離於有無,所以「佛冥諸法」,放下諸法;〔「則智絕相待」〕,放下諸法,你這個「知有」的智、「知無」的智就沒有對待,它沒有對立面,所以我們絶對待呀。

所以,「以知取佛,不曰知佛」。拿那個「知」,說佛就是什麼,佛就是「知」,〔「不曰知佛」〕。這就是神會的立論。所以胡適寫哲學史,後來寫不下去了,只寫了一本。先是批判佛教,看到六祖,就不行,就擱筆了;看到神會,決定不寫了,寫不了了。因為他不肯向佛教來磕頭,他就不肯寫了。

「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你說佛就是「知」,你不知道佛啊;「以不知取佛」,你說佛就「不知」,〔「亦非知佛」〕你也不知道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雙「非」,也不是「知」也不是「不知」來取佛,佛是這樣,也不對,「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你看,就這四句:「知」、「不知」、「非知非不知」、「非非知非非不知」,總之是在四句之內。四句之內就是有「過」嘛,四句都是有「過」,都不正確。離四句,再說一句來,眾生就沒得說的了。所以眾生就這麼點本事,你那全不對,告訴你。離了四句就離百非,這個法、這個本體是離開了對待。

所以《楞嚴》裡最好的話,佛問文殊:「你是文殊嗎?」(所以〔有人〕說《楞嚴經》是假的,我偏偏要抓兩頭,抓一個先滅的《楞嚴》,抓一個最後滅的《無量壽經》。)文殊說:「我真文殊,無是文殊,若是文殊,即二文殊。」我真文殊,沒有什麼叫「是文殊」;如果說「是文殊」就倆文殊了。繞得過來嗎,這個?

所以說「是」、說「非」,都早已經成了對待。「我真文殊,無是文殊」,沒有什麼叫「是文殊」啊;要「是文殊」就兩個文殊了,兩個文殊就成了虛妄了嘛,所以直截了當。

所以這個智慧「離四句,絶百非」,絶諸對待,思量所不能及啊!

「不可稱」也就是不可說呀,這個智慧不可說,從這個智慧流現出的念佛法門,其功德也不可說,所以它產生的作用也不可說。對於這樣,以這個智所成的念佛法門,你不能生信、懷疑,就叫做不了「不可稱智」,這是第二。

第三、不了「大乘廣智」。懷疑佛不能度盡一切眾生。這麼多眾生,佛一個人怎麼能度得了啊?也懷疑一切念佛的眾生,哪裡都能夠往生淨土啊?所以,對於阿彌陀佛就起了一個有限度的想法。這麼多世界的人都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那兒裝得下嗎?超情離見的事情。十方的佛土都叫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一切用言說總是表達不清楚。

「大乘廣智,此智無法不知,無煩惱不斷,無善不備,無眾生不度」。所以「大乘廣智」,要運載一切都入無餘涅槃,所以說是大乘的智慧,叫「大乘廣智」。至於所運載,這個法門是能運載無餘的,所運載的是「無限無際」,沒有一個所謂就是到頭了,「限」是到了限度了,有了邊際了;是無量無邊都能度,所以稱為「廣智」、廣大呀。

又一方面,「於諸法門知之窮盡,故名大乘廣智」。對於一切法門,所能夠「知」,「知」是到了窮其源、盡其有、徹其根本,所以叫做「大乘廣智」。正因為對於一切都能知道這個程度,所以才能「廣契群機」。你瞭解得很深,對於某一個法能夠適合什麼人,度什麼人,你無所不知,所以能「廣契群機,悉皆度脫」。對於眾生,你也是知道的,要窮其根,盡其所有,無所不知道──他的這些劣根性啊;但他眾生本來是佛呀,所以各個方面都知道,沒有不知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可以度,可以無盡無餘的度盡一切眾生。

所以就能開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妙義,這個「大乘廣智」。所以這兩句話,有一個比丘尼,在前幾十年,她死了之後,這個天靈蓋燒不壞,上面現了四個字「心作心是」,這都是祥瑞。重要啊!「心作心是」。

現在這個法門,就是令一切有情,因為這個念佛法門,從這個念佛而入無念,這個是念佛法門最巧妙的地方。

你說了很多第一義諦,說了很多理,凡夫是無從下手。有很多人就以為說,「這個高尚,這個對,你們那都是膚淺,我要從理入。」實際他又是妄生分別,那個理,你入不了。

還有的人他自欺,以為我這就是,這很好的佛經上的話,我就是「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那位老先生歲數太大了,我也沒有好……,我只是婉轉地給他指了一指:用不上!話是不錯,用不上,你這一切環境之中,隨時隨地,你怎麼……?我沒有直說。用「唯識論」、「唯識觀」,彌勒菩薩的「唯識觀」,一切都是識所現。凡夫你說是,這個道理都是「識」;保險你吃好的時候你高興,吃那不好的時候你皺眉。你這不就是騙了自己了嗎?你這還叫修「唯識觀」嗎?那只是理論上,我就聯繫聯繫實際而已,使不上。

「當相即道,即事而真」,那都得達這個境界。他就是要從這「有念」而入「無念」。所以《彌陀要解》有一句話,「從事持達理持」。理持是大家做不到的,事持是人人可以做的。你從這個事持,你不知不覺暗合道妙,達到了理持啊。所以阿彌陀佛大悲慈父,大恩大德,這個是最巧妙的方法。

所以我在二十歲的時候看《金剛經》,自己悟出一個道理來,那就是「無住生心」了。但是凡夫怎麼辦?凡夫用不上。後來想,只有念佛還是最能行的辦法。又一轉念,那時對密宗一點不懂,可能持咒更好,因為念佛還多個「佛」字,你就有個「佛見」;你念咒,「佛」你腦袋裏也沒有了,就這幾個音哪,這個音沒講,你不要去講它了。這就是從事持達理持,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潛通佛智 (潛水艇的潛),潛通佛智。

那些自命為高明的人,我們也沒辦法,我們只能够……,咱們要是說……,我們並不捨棄,咱們就是說叫你自己先修著,有說服力,盡嘴說不行。盡嘴說是不行,那天下就是大亂哪,就鬥諍牢固:我說我的好,說你的不好,跟他們一樣;你要用「以身弘道」。

「以身弘道」不是說你要顯什麼神通,那又是錯誤,那更大的錯誤。要你真正你是明白,你是慈悲,你要信心堅定,你真正一天天明白、一天天慈悲了,那就不會放棄這個法門,堅決地修下去,這個就是給大家做榜樣。不是要去跟人說去,去抬槓,那就陷入爭論。所以是非就這樣,愈扯愈多。

所以咱們說,對於這個「帶業往生」,有些人現在還在爭論。有人勸我寫篇論文,我說我不介入,這個扯不清的。只有自己真正堅持信念,我們就是「事持」,就是「有念」,但是你可以「暗合道妙」,你可以「巧入無生,潛通佛智」,殊勝就在這──從念佛入無念,因往生證無生。後來我把《彌陀要解》的話,摘了兩句:「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這是蕅益大師的兩句話,在他的文裡頭,這是一副對子,而且至理都在這。從事持達理持,凡心就是佛心了,直截了當,比現在這個地方的這兩句好。所以,就能令念佛的眾生都生淨土,所以這就是「大乘廣智」。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