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請點擊下方 Play-button 鍵,即可開始播放錄音。)

四十一品是〈惑盡見佛〉,疑惑盡了就見佛了。

【譬如轉輪聖王.有七寶獄。王子得罪.禁閉其中。層樓綺殿.寶帳金牀。欄窗榻座.妙飾奇珍。飲食衣服.如轉輪王。而以金鏁.繫其兩足。諸小王子.寧樂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縶時.心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欲求出離。求諸近臣.終不從心。輪王歡喜.方得解脫。】

佛又告訴彌勒,他說「譬如」,打個譬喻,「轉輪聖王.有七寶獄」,轉輪聖王拿七寶做成的監獄。「王子得罪」,轉輪聖王的兒子要得了罪,就關在這個七寶的牢獄裡頭,把他禁閉在裡頭。

「層樓綺殿」,高層、多層的樓,很華麗的殿,七寶做的房啊,寶做的帳子,金子做的牀。「欄窗榻座」,那個短榻的座位,比牀矮一點、小一點,有格子的窗戶。「妙飾奇珍」,種種都是裝飾奇妙的珍異之物。

他在那兒吃東西、穿東西跟轉輪聖王一樣,這個王子。但是,拿金鎖拴他兩個腳,他禁閉嘛,不能隨便跑,把他上了鎖。「諸小王子寧樂此不」,問彌勒:這些王子對這,他高興嗎?地方也好,吃的也好,穿的也好,享受也好,就是鎖起來,不讓走。

「慈氏白言」,彌勒就說,「不也世尊」,當然不高興。「彼幽縶時」,他在受著禁閉,心裡頭不自在。「但以種種方便」,他用種種的方法;「欲求出離」,想求能夠出來。

「求諸近臣.終不從心」,拜託這個近臣,跟父親近的,總達不到目的。就得等輪王自己(父親自己)歡喜了,你才能得到解脫。

這是彌勒答的話。這些王子他不高興,他必須求著求著,最後得到輪王答應他,放他出來,他才會解脫,他才能够心裏頭自在了。這些譬喻很簡單,我們就不再說了。

【佛告彌勒.此諸衆生.亦復如是。若有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由聞佛名.起信心故。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彼處華胎.猶如園苑宮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淨.無諸穢惡.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爲苦.不生欣樂。若此衆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

「佛告彌勒.此諸眾生.亦復如是。」這些在邊地疑城的眾生,也跟這個王子一樣,也是這樣。

「墮於疑悔.希求佛智.至廣大智。於自善根.不能生信。」這個人要是在疑悔之中,他希求佛智,但是對於佛這些廣大實際的智慧,他並不能信得及。

「由聞佛名.起信心故。」聞了阿彌陀佛的名字他起了信心,而念佛而往生。「雖生彼國.於蓮華中不得出現」,就如同在蓮花裡頭不能出來。實際上,他並不像咱們想像的,是在一個花骨朵裡頭。其實,他在宮殿裡頭,很大的宮殿。他在這個胎裡頭,就是他的胎,還是園苑(園林)、宮殿。為什麼?

「彼中清淨.無諸穢惡」,沒有髒,沒有惡的東西。「然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不得供養奉事諸佛。遠離一切殊勝善根。以此為苦」,這個就是苦啊。

「不生欣樂。若此眾生識其罪本」,眾生明白他自己這個罪的根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他就自己懺悔了,知道這個罪的根本是疑惑,要求離開現在這種邊地疑城。等他過去生中(來生極樂之前的生中),所有的過失都盡了,就出來了。佛告訴彌勒,就是這樣說的。

「識其本罪」〔註一〕,「識其本罪」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曇鸞,他說,這些人哪,他很悔責,求離開這個邊地。出了邊地,他跟三輩往生的人還是一樣。這個事情大概是什麼時候呢?是五百年之末,在五百年之末他就知道了罪,他就懺悔,這就出來了。這種說法的也有人,曇鸞是一個,還有其他的人。

另外一種說法的是嘉祥,曇鸞是淨土宗祖師,嘉祥是三論宗的祖師,唐朝的,他有不同的說法,他說是「深自悔責」,不管哪一種,不限定一格,能夠悔就出來。他這個年歲就更活動了,不一定非得五百歲後你才悔,有這麼一個固定的五百歲。嘉祥大師的意見,就是說他只要能悔,把這個過失悔掉,真正改悔就出來了,不必一定五百歲。

這個兩說可以並存,等到五百年末才能夠認識罪,才懺悔,這是邊地中多數的情況。嘉祥所說的,在這中間就能懺悔,就能出去的,這個是其中的邊地裡頭的上根,像袁中郎這種人。所以這兩種都存在。

〔第三十五講,一九九〇年夏〕

我們上次在第四十一品〈惑盡見佛〉,這一品沒有講完,說到眾生由於疑惑,只能在邊地疑城。只有知道自己的罪本,「深自悔責」,所以要悔呀,要責備自己呀,而且要很深哪。所以你看往生之後,還是有這樣許多重要的事情在做。「求離彼處」,等到生前的過失都消失了,都懺悔乾淨了,然後再出來,才能見佛聞法。講到這一段。

【即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

等到罪業消除,經文就是「即得往詣無量壽所」,這才能夠從這邊地疑城出來,到海會之中,到無量壽佛面前。

「聽聞經法」,來「聽」、來「聞」,這兩個字,「聽」就是淺一些,「聞」就深一些。我們往往大家對於「聞」字體會得不夠,以為就是「聽」了。這個「一經於耳」,這是在聽跟聞之間的,就是一經過耳朵,不管你懂不懂,那說到這個,那就是你只要耳朵聽到了,那就都算。

「聞」就很深入;聞,你得信受奉行才叫聞。所以,說到「聞」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家不是說,只聽到這個名字、聽到這一句話就如何如何,你得信、你得接受、你要去執行,這才是「聞」,所以「聞」的含義很多。「聞菩提」,這個西藏文,你一聽,你就可以成佛。這個「聞」字也應當照我後頭這個解釋,不是一經於耳。「聽聞經法」,「聽」就是聽見了,「聞」當然就是水平提高了,就能理解了,就是「聞」,「聽聞經法」。

〔「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你看,「久久」,不是當時啊!所以從邊地疑城出來,見了佛,聞法之後,是「久久」,兩個「久」字,「久久」也會「開解歡喜」。所以我們現在有些人比較急躁,就覺得好像是,為什麼我還不懂啊?為什麼我不怎麼怎麼樣啊?為什麼不如何不如何啊?不知道你這些想法是不合規律的,這須要一個過程嘛。

「當信佛經語深」哪,哪裡是那麼三言兩語,你這麼用過幾天功就能理解啊?就是他這佛之所說是佛的知見,眾生心中是眾生知見,這兩個是水火呀!你心中是眾生知見,你怎麼能夠接受佛的知見哪?所以就要先消除你的眾生知見,這是有一個過程。不然,你所以為是懂的,還自己以為是懂了,這就更危險了。你不知道你懂成什麼樣了,你一懂就錯了。

尤其是禪宗,那不懂還有法子開悟;懂了,那就沒法子開悟,懂了就更遠了。不懂還近一點,懂了就更遠了。所以這個真正的懂是很不容易的事。

「開解」者,心開得解也。這個還不是開悟,就是你理解,理解真實義。不是就是我也會答卷子似的,你說一個什麼問題,我會答,我答得很正確。那是學生考試卷,那個容易。真正要是開解,開解就歡喜嘛,踴躍歡喜。

〔錄音換帶,依其他記錄補入:〕慶快生平,這一生我最可慶幸,最痛快的事情了。所以往生極樂後的人……

往生極樂後的人還是懺悔。深自悔責之後,見佛聞法,用了兩個「久」字,就是不能急躁。我們只能欣賞,我們在佛經之中我們能懂得幾句了,哪怕是粗淺的懂得,這就很寶貴啊。一有一個急躁情緒,那就更不容易懂了,再懂也容易錯會。拿你主觀的東西,拿你的這個東西以為是佛的意思,那就離題更遠了。

【亦得徧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

「亦得徧供無數無量諸佛」,這就初步出現神通了,在佛的威力加被之下,無量無數諸佛都可以普徧去供養、普徧去承事、普徧去聽法,這個就快了。

「修諸功德」,要修種種的功德,所謂「諸善奉行」,一切功德都在修,種種陀羅尼、種種的妙法都在修。所以「久久」才能達到這一步。因為這個人,他生在極樂世界是生了,但是前生就是「智慧不明.知經復少」,所以他疑惑啊,沒有開智慧,知道的經又很少,所以他墮入疑城。

現在雖然親自看見了阿彌陀佛,親自聽到了佛的開示,可是心中的污垢還沒有除,情見還存。他是眾生知見,眾生知見就是「情見」,所以我們要「超情離見」。「離見」現在談,還早一點,但是「超情」確實須要,要超乎這一切情見。

所以「無情不能學道,情不空不能入道」,情要空。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須要多聞熏習,多度的聞法、多度的思惟,他在極樂世界耳聽目睹都是增上,這樣就增長了智慧,這個才能開始能夠信佛的話、理解佛的話。所以說為什麼須要「久久」,而不是一剎那,因為他的根器就是如此。那他這上根,在這兒還沒有斷氣,那已經就是菩薩了,那早超過這個境界了。

所以根器,大家要知道,根器他就是不一樣。那上品上生的根器和到邊地人的根器,不是佛在選擇,我厚待誰,誰走後門,不是有這個事。他自然嘛,他自然如是。所以大家要知道,現在我們就是要好好的修持,就是使得我們自己有一個很好的根器,於是就可以「徧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

註一:「罪本」在《魏譯》作「本罪」。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