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之二)

【汝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爲大損害。爲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汝阿逸多」,阿逸多是慈氏的號,彌勒菩薩的號。釋迦牟尼佛又叫他的名字,就是警醒大家,讓大家重視。阿逸多,你要知道,「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是個大的損害。

「為失大利」,這個就失掉了最大的利益。望西《無量壽經鈔》裡,他設了一個問:怎麼說菩薩還有疑惑?怎麼還失大利呢?他解釋,他說,是不是大乘的凡夫也叫做菩薩啊?他就沒有肯定,一個問號的語氣;「或是縱說」,縱然是菩薩,如果生疑也失大利,他沒有做肯定。其實他這個問號是很謙虛,這個事是肯定的。

別教的說法,這叫做信位菩薩,「信位菩薩,如空中之絮。」咱們春天看見柳絮,它就在空中飄忽升沉,變化萬端,這就是信位菩薩的情況。咱們凡夫真實發起了菩提心,我們就可以稱作「初發心菩薩」。這樣的菩提心,就是像《論註》所說:「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怎麼度眾生啊?你要把眾生攝受到生在有佛的國土這個心,不是一個空的心,不是一個空的願,你要有具體的做法,產生了效果,這才叫做「願」。只是空洞洞的一個東西,所作所為不能達到你的目的,這是「空願」、「狂願」。

發這個心,就是要一切眾生成佛。怎麼來度這些眾生?那就要攝受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所以淨業的行人發這個心願:「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天天這麼念,那不就是在發菩提心嗎?「同生極樂國」嘛,這也就可以稱為「初發心菩薩」。

而「初發心菩薩」,再進一步,甚至於到了信位的菩薩,不要小看那個信位,有時候初悟的人只在信位,都如空中之絮,忽升忽降。那麼他這個生疑,因為他總還是有疑,就是所謂根本智、差別智,明白了根本智,還沒有明白差別智,對於差別智他還是疑惑啊。所以這樣說呢,就是菩薩可以生疑惑,信位菩薩、初發心菩薩,這很當然嘛。

那麼,你這個退了就太可惜了,所以「為失大利」。「大利」就是指著什麼呢?就是經中說的「真實之利」。十方婆伽梵住於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羣萌惠以真實之利,這是三個真實,「真實之慧、真實之際、真實之利」。十方的佛就是這麼樣住於這個真實的慧,顯示真實之際,這樣子來給的大家的利益,所以是「真實之利」。

「難值難見」,「值」是遇著,你碰到了。那麼,開會,碰到在一塊開會,這個「值」啊。但是你不見得能夠會見,這就是「難值難見」。同在一塊開會就是「值」,能親自相見了就是「見」。難得是能夠同會一處,更難得見面,十方的婆伽梵。

「如優曇花.希有出現」,曇花一現。現在是難逢的也逢了,難聞的也能聞了,可是疑惑而沒有信受,所以這「失大利」呀,最可惜了。何況咱們這個淨土法門,阿彌陀佛的一乘大願之海,六字洪名的功德無量。只要「信願持名」,很簡單哪,就逕登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真實利中最真實的,是大利中之最大的。所以於這個不信,就真實失了大利。這就是說明這個經上的話,「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

底下,為了深入,我們再引證一些經。例如《十往生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對於《十往生經》能產生正信。「愛樂是經」。「愛」是歡喜,「樂」這個經。

「觀導眾生」,拿這個經來觀、來引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說這個經的人,聽這個經的人都可以往生。

「若有如是等人」,如果有這樣等人,有在說、有在聽的。「我從今日」,就從說的、聽的這一天起,就「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護持這個人。這個「今日」也就代表佛說這個經的時候,阿彌陀佛當時說的,那就早就如此了。對於我們來說,你要是也是這樣,那你也得到這個利益,那也就派二十五位菩薩來護持。

「常令是人無病無惱」,沒有這些疾病來纏擾他。所以到了病中……,他沒有病,不知道;有了病,告訴他念,他就難念哪。這兩個病人:一個費某人,他就是念不了了;這個某某師也是,大家怎麼勸,他也是不行啊,心他不肯念哪。最後什麼心,我不知道,中間曾有這個情況。

所以就是要知道,指望到最後,這病所干擾,這個就困難哪。你真是發心的人,佛就派二十五個菩薩護持你,不讓你這麼生病,沒有煩惱,人跟非人都不能來得到他的便利,來搗亂你。你行住坐臥之中,不論是白天是黑夜,「常得安穩」,所以你這就好修了。這個就表明,你信的人得這個利益。

相反呢,經中它又說了;相反,你懷疑,你譭謗,「於後閻浮提」,指這地球;「或有比丘、比丘尼,見有讀誦是經者」,或者他很生氣,或者心中有譭謗。

「由是謗正法故」,他這個人就是這樣,他信了他這一個……,他這門戶之見哪,常常就是說,這個「鬥諍牢固」,所以我們不可以產生門戶之見。產生了門戶之見,對於一個異己的就是很厭煩。那天我看見那個比丘尼,對於別人念《普門品》,她那個厭煩的情緒,那簡直是表示得很充分,非常生氣。所以,這種情形是會常有的。如果有人對於念《十往生經》的人,也是同等的態度,他譭謗、他發怒;就是這樣,他就譭謗了正法。這種人怎麼樣?你看,就是一個信,一個不信,這個對比很清楚。

「諸惡重病,身根不具」,身體也就殘缺。「聾盲瘖啞」,身體瞎、聾、啞巴。

「水腫鬼魅」,有鬼來纏。「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有一個法師身上插了五條管子,插了很長很長時間,後來實在難過,自己把鼻子的管子拔掉,趕緊小和尚又給他插進去。那個管子一寸多長都是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他拔了管子想死,旁邊有人不讓他死,又給他插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呀!

如果死的話,「墮於地獄」,就入地獄。所以這謗法之罪是最大。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護持自己、要修持;另外一方面,要下定決心,不可以謗法。一問三不知都不要緊,我就是不懂,我不知。你不明白就存一個問號,不要隨便做結論,隨便表態,隨便批評。如果墮於謗法,那這個就嚴重得厲害了,你「八萬劫」呀,不是八萬年哪。一劫是不止八萬年,八萬億年也不止。要把一個大石頭用輕紗一遍一遍擦,把它蹭來蹭去,把石頭蹭沒了,這才是一劫。你說多少年?所以謗法之罪是最大。

為什麼謗法之罪這麼大?眾生這麼苦,所有能出離的就是靠法,你給毀了。你說,你罪大不大?這有道理的。眾生唯一得救的就是靠佛法,你就譭謗這個。你比方莊稼正是熟了要等著秋收,一把火把它都燒了,老百姓沒東西吃,這個罪也很大。大家最急需的,他就靠佛法得度,你就把佛法給毀了,所以勝過於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所以這個言論要十分小心哪。

「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所以為什麼大家要施水?這個餓鬼就是百千萬世(輩子),不要說沒有水跟吃的,他就連這個名都聽不著啊。所以為什麼老放焰口?就是請鬼吃飯。他苦啊,他得不到東西吃啊。

「久後得出」,出來之後,變「在牛馬豬羊」,因為它愚痴,就要被人殺呀,受極大的苦。最後,這些都消滅,變成人,也生在下賤哪。也「百千萬世不得自在。永不聞三寶名字」,這種人聽不見三寶之名。

「是故」,這兩句話我們要注意,「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所以,說法的人為什麼不輕說?為什麼要慎重?就是這兩句話呀。你在沒有智慧、沒有信心的人,你不要說這個經。

所以,最近我再進一步的關門,還不是自己想休養,實在是還是少說為宜,你這引起人家的……;「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聽了之後,他疑謗,他得這麼大的罪呀。所以這就是說,如果要是疑惑就是「為失大利」。

從這段經文,就把這個做了很大的一個證實,引證。引佛經來證明佛經,不是用自己的話來證明,多方面哪,所謂「引經解經」。

從這兩句話也提醒我們大家,你去說這些事情,不是隨便說說,你都要看對方,要看機緣。他不能接受,所以為什麼密壇不讓人進,等等等等的,都是同一個道理。沒有什麼可保密的,只是為了對方的好處,為了對方。所以說,我們有一個法本,說是不能讓別人看,別人要是偷看了,看的人有罪,你這個主人同樣有罪,你收藏得不好,就是你不負責任、不小心。所以是「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法」,都要看對象,不能像救世軍那樣的,就是大呼大號。當然,說類似的人天乘的話也可以,那跟他們也就沒什麼多大分別。

所以我們看到,「疑」和「信」只是當人的一念,可是這個差別豈但是天淵之別?就沒法說了,這個差別。

所以說,最後就說「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應當明白的信,不是迷信。這「明信」是最好了,佛所希望的是明信。你做不到,先「仰信」。諸佛所說必定如是,自己要很好的學習、參究,希望一天一天的明白。「仰信」也是很可貴的,你通過「仰信」達到「明信」。不能隨意就以為如是,如何如何,下評論,也不要輕易以為我現在所理解的就理解得對了,打個問號!你要把它釘住了之後,再接受新東西,它就成了障礙。無止境的在發展,你怎麼能釘得住呢?你不想再發展了嗎?你上梯子,在這一層你就把腿捆上,不再往上上了,把你拴在梯子上了,那好受嗎?但是,人都喜歡栓在梯子上。要放棄以前的,再前進,都不可停留。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