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功德 (之二)

【是故此經初會六品,全顯如來果德。】
《華嚴經》在初會六品,《華嚴經》是七處說法,三處在人間、四處在天上。《華嚴》很不可思議。說時,第一是忉利天,第二是夜摩天,還有兜率天、他化天,在四個天上。說此經時,有幾次法會呢?晉譯華嚴是八會,唐譯華嚴是九會(本論依唐譯)。初會一共有六品,完全說的是如來證了果位的功德。

【二會至八會三十二品,明進修階次,直至菩提。】
二會至八會就有四會在天上說的,一共有三十二品,就講階次,一層層,從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一直到成佛。

【總之不出六位因果,為令行者昭廓智境,窮諸行門,不取偏空而嚴佛土。】
「六位」是專名詞,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佛等六位。從「初住」起到「佛」是六位。所以在《華嚴》裏頭,都在介紹六位的因果。為什麼《華嚴》要講這麼多呢?就是讓「行者昭廓智境」。原有根本智,再擴大你智慧的境界。所以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佛家這麼富、這麼廣,不讀《華嚴》不知道。

過去為什麼出現《華嚴經》?就是因為龍樹菩薩,大智慧,有一天他覺悟了,覺知過去行為都不對,就出家了,很快的就把世間所有的佛經都搞通了。他就想,這佛教也不過如此,我都掌握了,我也可以當教主,再創個新教。所以一個人進步之後,往往會有岔路出現。龍王憐憫他,知道他的情況,請他到龍宮。有很多人不信,龍宮怎麼能去?很多人還是唯常識論,不合常識的,他就不相信。對於《華嚴》《楞嚴》都是從龍宮中取出來的,都是龍樹菩薩的功德,他們不能信。龍樹菩薩進了龍宮,讀《華嚴》,這才真拜服了釋迦牟尼佛。在龍宮《華嚴經》最少的一種,就是現在流通的八十卷,加上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成八十一卷。

讀了華嚴,就「昭廓智境,窮諸行門」。他在許多的行門裏頭,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取偏空」。空是對的,但阿羅漢證的是偏空,而不是第一義空。第一義空,空有不分,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而嚴國土」,他也要莊嚴佛土。不是依偏空而莊嚴佛土,就不是阿羅漢,而是大菩薩了。怎麼能使得了根本智的人,不墮落成阿羅漢呢?《華嚴》正應此機。種種佛、種種功德、種種過程,讓行者免於走上這一條彎路。免於作了阿羅漢之後,多少劫,還得發心,還得求菩提果。因為《法華》講:那是化城,沒有三乘法,只有一乘法。最後還是都得成佛的。他走了彎路,這樣就讓他走直路。

【而初會中普賢三昧一品,正顯佛華嚴全體。】
初會之中有〈普賢三昧〉這一品,這一品正顯明了佛華嚴的全體。佛是怎麼樣以他的功德來莊嚴他自己,最後成了究竟佛。這就是「佛華嚴」的意思。這一品就顯現了「佛華嚴」的全體。

【經明普賢菩薩,入一切諸佛毗盧遮那藏身三昧。】
經裏面說:普賢菩薩入一切諸佛毗盧遮那藏身三昧。這個三昧叫「毗盧遮那藏身」三昧,這裏的藏身就是《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毗盧遮那藏身就是如來藏。

【此三昧者,依于法界,稱性徧周,一切剎塵,普身示現,教諸眾生不捨塵勞,繁興大用。】
這個三昧,依于法界為體,稱法性,徧周一切,徧滿一切,徧圓一切。「一切剎塵」,大為一佛剎土,小為一粒微塵,都「普身示現」,佛的身體都示現在裏面,教導眾生。「不捨塵勞」,而能興起大用。此三昧是什麼三昧呢?在一切佛土、一切微塵中,都可以現身,都可以教導眾生,可知:這不是沈空滯寂了,而是「繁興大用」。

【隨說世界成就品,說華藏世界品,以示淨穢諸剎,一切唯心。唯能深入普賢願海者,一切處無非佛土,一切時無非佛事。此三昧品貫徹全經,尋文自見。】
〈世界成就品〉裏說華藏世界是怎麼樣的世界呢?這個世界有香水海,有多少重世界,這個裏頭有清淨剎土,也有濁穢的剎土。咱們這個世界就是穢土,丘陵、坑坎、有鬼畜和地獄,是一個不乾淨的國土,是穢土。極樂世界清淨莊嚴,不但沒有三惡道,連三惡道的名字都沒有。一切都是微妙殊勝,是淨佛土。華藏世界之中,有許多是淨佛土,也有許多是穢佛土。

因為眾生種種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為什麼眾生生到淨佛土呢?因為他心淨。為什麼我們在穢國土呢?因為我們的心還不淨。但是我們希望很快就要到淨國土去,趕緊要從不淨變成淨。一切都是唯心。

「唯能深入普賢願海者」,普賢十大願王,深入到普賢十大願王,就可以知道一切處無非佛土。佛學院的學生想去五臺,參拜文殊。其實哪裡不是五臺?這兒就是五臺。哪兒不是文殊?你自己就是文殊。

所以縱橫自在,大安樂。「一切時無非佛事」。所見一切皆法身,一切事究竟堅固,連顛倒執著都是佛的法身。還有什麼不是佛的法身?哪一處不是佛事?所以,「舉足下足無非道場」,你行走的地方都是道場。

所以全在當人,全在你自己。你是什麼見,你就是什麼境界,你就有什麼行動,也就是你的下場。沒有任何人來管你,都是自主的。地獄是自己走去的,不是任何人拉去的。抱火柱,誰叫你抱的?是自己抱的。看成一個美女,趕緊過去,就抱。啊!燒死了。燒死了風一吹就活,可是這教訓完全就忘了,再看還是美女,還要抱,又燒死了。所以,眾生就是很頑固,千生萬死,不能覺悟。不是佛責罰人,讓他入地獄。《地藏經》裏,佛拜託地藏,眾生有一毛一塵的善根,就別讓他入地獄。所以我念《地藏經》看到釋迦牟尼佛跟地藏菩薩給我們托情時,老流眼淚。

此三昧品貫徹全經,可以稱性徧周一切塵剎,度化眾生,其中有淨土、有穢土。能深入此願海者,一切處無非佛土,一切事無非佛事。至於《華嚴》最後一品:入法界品(善財五十三參)。

【至善財童子徧參知識。而德雲比丘、解脫長者、裨瑟胝羅居士、俱以念佛一門而得解脫。】
善財五十三參。咱們是居士林,居士不要氣餒。當然,我們對出家大德一定要恭敬,但是居士也不是要自暴自棄自餒。五十三參的五十三位善知識裏頭,在家人是多數,有國王、有外道、有居士、還有妓女,都是在家人。真正的比丘、比丘尼,在五十三參裏頭是次多數的,多數是在家人。

底下引了三位五十三參中的善知識。根據他們對善財的介紹,讓咱們知道念佛報身、化身的功德。第一位介紹的是德雲比丘。第二位是解脫長者,長者就是居士,年長、富有、德高稱長者。還有裨瑟胝羅居士。三位中二位是居士,一位是比丘。此三位都是依念佛一門而得解脫。首先介紹德雲比丘。

【如德雲言:「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善巧觀察,普眼明徹,具清淨行。往詣十方一切國土,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常念一切諸佛如來,總持一切諸佛正法,常見一切十方諸佛。」】
德雲比丘說:我得自在的解力(我是比丘自稱),而且是決定的解力;不是那些含含糊糊,自己也不大信得及,像是對又像是不對,不是決定的解力;而是自在的決定的解力。「信眼清淨」,對於物質形色的鑒別靠眼,對於事理方面的取捨靠信,可信才取,不可信當然捨棄了。所以「眼」很重要。開悟之重要就在此。開悟了他就「具眼」了,他就有眼睛了。我們也稱智慧為眼,般若如有目,不然就如盲。如盲而領了一群徒弟在一起修行,就是古人所說:「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一個瞎子領著一群瞎子,大夥一塊入火坑。所以要具眼,眼很重要。參方需具參方眼,參善知識,得有參方的眼睛,否則你參訪誰呀?看教要有看教的眼,看什麼書,各種註解很多。現在書多得很,盡信書不如無書。什麼書你都信,還不如沒有書。所以學佛、看教、參訪善知識,都需要有眼。

德雲比丘有決定的解,所以信眼就清淨,眼睛很明很亮,明察秋毫,善能抉擇,所以「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看一切境界,不於境界中發生障礙。不是現代所謂的眼通、透視。此指一切都能知道它的根本,照見五蘊皆空。不是透視眼,看到你肉身內部,這眼還是糊塗眼,五蘊對他一點也不空。「善巧觀察、普眼明徹」,又是「眼」,用善巧來觀察一切,普看一切,故名普眼。又極明徹。所見一切都是法身,沒有不是法身的。於是所行沒有不清淨的,由於有清淨信眼,故能「具清淨行」。此一段就是念法身佛的境界。底下就念報化身佛了。

「往詣十方一切國土」,到十方的一切國土去,去「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常念一切諸佛如來」,老在持念佛的名號與功德,於是「總持一切諸佛正法,常見一切十方諸佛。」這一段就是念報化身佛。這不是阿羅漢境界。阿羅漢不知他方佛,他只知道三千大千世界中有釋迦牟尼佛。他方世界無量無邊的佛,阿羅漢不知道。

【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以下,即念法身佛也。往詣十方以下,即念報化佛也。隨順法身,起於報化。法身無量,所感報化亦復無量。故下文云:「見於東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我得自在決定解力」以下,即念法身佛也。「往詣十方」以下,即念報化佛也。由於法身,流現報化身。法身無量,所感報化更是無量。德雲比丘說:「見於東方一佛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由於隨順法身,由法身就起了報身、化身,法身無量,所以它能流現報、化身亦無量。德雲比丘到十方看佛。在東方,見多少佛?非是數量所能說得出來。東方如此,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都是這樣。

【是名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
所以,常念報、化佛的功德,禮拜恭敬,憶念、讚歎、總持諸佛的法,這叫做「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這是個什麼法門?就是憶念一切諸佛的境界。憶念:老記著。念:想念。憶念諸佛的境界和智慧光明。

【諸佛別無境界,唯以智慧光明,隨順眾生而作佛事。】
「諸佛別無境界」,諸佛另外沒有什麼境界,「唯以智慧光明,隨順眾生而作佛事。」這又把剛才說的話重複加深了。諸佛沒有別的境界;唯一的就是用智慧光明,隨順眾生而作佛事。適合眾生的根器,你所需要的、你所能接受的、你所能修行的,來告訴你、教導你、接引你、為你作佛事。所以,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大方便都在其中。這就是因為是智慧光明。有這個智慧光明,就可以知道眾生種種的根,可以因你的根而救度你,這是為什麼?只為佛是大慈悲。既是大智慧、大慈悲,這麼作不就是大願力嗎?菩提心是什麼?就是大慈悲、大智慧、大願力的結合。所以,我們要想成佛,要發菩提心;要求智慧,要增長我們的慈悲,要發大願。三個融合為一,不是三個東西拼成的,而是融合成一體的。

【此念佛人亦復如是。由信解具足故,能入佛智慧。由觀行具足故,能見佛光明。智慧光明不從人得,唯藉緣因得顯發故。】
念佛人也是如此。由於你信解具足,一部《華嚴經》講的就是「信、解、行、證」。具足信解,最重要。首先是個「信」字,所以信字上,我們必須要深入。深入這個信,還有一個很要注意的事,就是要「破疑」。《金剛經讚》云:「破疑生信、絕相超宗、頓亡人我解真空」。破疑:有疑惑要把它破掉,不要聽任它存在。要主動,要作努力。那些地方有懷疑,要把它破除。破疑,疑與信是對立面,疑破了,信就生長了。

所以,信解二者,有時是不解不能信,有的時候是不信不能解;這兩個可以互相促進。因為你信了,你就可以理解了。因為你理解了,你就真信了。就這麼循環,這麼增長。信一點,多理解一點;多理解一點,更信一點;更信一點,更深入理解一點。這就對了。信解具足的時候,就怎麼樣?就入佛智慧。就進入到佛的智慧,不要小看它。

「由觀行具足故」,你的作觀、你的行持具足,你就可以見佛光明。「智慧光明,不從人得」,智慧光明不是別人給你的。「唯藉緣因得顯發故」,智慧光明是靠緣因,才能夠顯發。

「緣因」二字又是一個名詞。我們講三因佛性:正因佛性、緣因佛性、了因佛性。此處「緣因」,即緣因佛性之「緣因」。正因佛性就是眾生本有的佛性,譬喻像木頭裏有火。古人鑽木取火後,人才吃熟東西。木中有火,譬喻人中有佛性,就是正因佛性。

什麼叫緣因佛性呢?木頭有火,這桌子為什麼不自己燒起來?必須得鑽,它才出火。所以要有緣因,這「緣」字,要有外緣。所以就是「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你本來有性德,你必須修德有了功效,你本來的性德才顯現。所以依靠緣因。

「緣因」,鑽而火出,達到目的了;火出來之後,木頭也燒光了,一切了了,了因佛性。此譬喻很好。木中有火,是正因佛性。鑽木取火,緣因佛性。火出,木頭也燒完了,了因佛性。這才究竟。

此處說明,智慧光明不是誰給你的,是靠了緣因。緣因也可能由於某人的啟發、某人的幫助。但是,總之最後是通過你自己。這個緣因,靠緣因,你得修,修德有功,就能顯發性德。

【下文又開諸大菩薩三七念佛門。盡於十方三世及一一毛端量處,念念佛出世,念念佛說法,念念佛滅度。一以自心無邊智行而為其體,本具三身。一念相應,名為念佛三昧。入此三昧門,即能徧攝一切諸三昧門。】
十方:空間。三世:時間。一切時間,一切空間,每一個小小毛頭裏,一念一念都有佛出世,一念一念都有佛說法,一念一念都有佛示現滅度。所以佛的說法從來沒有間歇,眾生只是不聞。這一切,十方三世甚至一個小毛端的地方都有,一念一念間都有佛出世,一念一念之間都有佛說法,一念一念之間都有佛在滅度。都是以咱們的自心及其所有無邊的智慧和行持為本體。

「本具三身」,咱們一個人本來成佛,此《圓覺經》的話。本來就具足三身,這就根據圓覺,本來成佛。一般說本具法身,修了之後,才能成就報身、現化身。《圓覺經》《華嚴經》最高的圓頓教,則言三身本具。「一念相應」,自己的心念與此本具者一念相應,這才是密宗所謂母子光明會的正確含義。

相應是什麼意思?打個比方,一台電視機把它調好了,發射台的節目就傳到你這裏來了。調好了,就是你的電視機與發射台相應了。調不好,什麼也沒有。沒有相應,慢慢調,不著急,電視機沒有壞,壞了則一點聲音、一閃光亮也沒有,電視機沒壞,發射台也在發射,就是沒相應。一旦相應了,什麼節目都來了,相隔萬里如在目前。

一旦相應,這叫什麼,叫念佛三昧。你本身就具有三身的佛,你現在能夠念念之間相續,有一念跟本身的三身佛相應,就開始入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為什麼殊勝呢?「入此三昧門,即能徧攝一切諸三昧門」。《華嚴》講了無量無邊的三昧,只要入了念佛三昧,這些三昧都攝在裏頭。不需要像王龍舒居士說的,在念佛號,還要念多少多少億佛,因為《華嚴》的道理一就是多。一念相應,念一佛就是念多佛。入一個三昧,就徧攝一切三昧。所以,我說過我們研究這個,《華嚴》,經中之王。《華嚴經》講念佛,講種種三昧,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的王。所以這是王中之王、寶中之寶。我們要重視。

以上是德雲比丘的無上開示。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