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名字 (之二)

底下又引《華嚴經》兩段文。

【又如兜率偈讚品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以佛作為境界,我就專念這境界。心要住一個境,有了心,相對就有個境。佛就是你相對的境,你專念這一尊佛。不是念這麼一句,又念那麼一句。現在許多人喜歡雜,學了一個又學一個,這種方式不能專一。專一才能熟。東念一念,西念一念,什麼都念一念,你就是什麼也不熟。若能專念,而不休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賢首品云:「若常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若常睹見無量佛,則見如來體常住。」】
若時常念佛,自心不動,則常常看見無量的佛。念佛心中不動不搖,這個境界又高了。這個念佛心中,如如不動,就可以常看到無量的佛,沒有數位所能表達出來的那麼多的佛。常常看到這麼多的佛,你就可以見到如來本體是常住的。

以上一大段都是說明念佛名字為什麼是最勝方便。佛的大慈大悲就是要給眾生一個方便的方法,得到救度。不是要你到美國找個名醫,告訴你那個方法,跟沒說一樣。底下就要進一步討論,《華嚴》這兩段偈子有不同啊,一個說是有數,所見佛的數跟心裏念的數相等;一個說是無量多的佛。這兩個差別在哪呢?

【前偈論持名,故言數。後兼報化以徹法身,故言無量。雖然人知有量之數,而莫知離量之數。知即數之名,而不知離數之名。知離數之名,故終日念而未嘗念也。知離量之數,故念一佛而即徧攝一切佛也。】
頭一個偈子只說持名,有念而念,念佛一句句念,所以沒有離數。後頭心不動,雖然念而心不動,雖然念而離念,即念離念,念而無念,心不動;這種情形,就從報化兼徹到法身了,所以說無量。見佛無量,並且佛是常住。所以,人所知的是有量的數,而莫知離量之數。有的人計數,一天念多少,不見得他一直在數量裏頭,他念的時候他能夠離開數量,他也就離開量了,也能見無量了。人都知道有在數量之中的名號,「而不知離數之名」,這個名號沒有數量,它就是法身,法身有什麼數量?

所以念佛就有持名念佛、實相念佛。念佛的好處,就是從持名念佛,最容易的方法,最殊勝的方法,誰都可以做的方法開始,不知不覺,你可達到實相念佛。實相念佛時,你就離開了數位。念佛的名字,也是離開了數的名。你知道離開數的名號,名號不可以數量計,故終日念而未嘗念,所以整天念佛仍沒有念。這與《金剛經》的話一樣:我度盡了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入涅槃,而沒有一個眾生是我度的。這都是般若。即念離念,你掐數珠,也可以即念離念。那個是形式,主要是終日念而未著念佛之相也。「知離量之數」,念佛的時候,知道這個數是離量的,你念一個佛,就是念一切佛。

這就把《華嚴》裏的兩個偈子,一個有數,一個無量的原因說出來。一個就是簡簡單單普普通通持名;一個是心不動的持念。《彌陀要解》云:「從事持達理持」,先就事念,不知不覺變成理念。離量離數,就是理念,也就是實相念,也即念實相。能念所念皆是實相,故云「即凡心成佛心」,就你這個凡心成了佛心。

【如隨好光明品云:「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說是佛,不著於我以及我所。」】
如〈隨好光明品〉中,佛說:「如我說我」,佛自己也說我,說法時說「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我是法中之王,一切法中我自在無礙。說「我」,可是「而不著我」,他思想裏不像咱們似的 —— 有個「我」。但是不可以沒有這個假名,不然怎麼說話呢?只好說我。說我,佛心中是離了我的。佛不著我,也不著我所,沒有什麼是屬於我的 —— 這是我的財產、我的眷屬、我的房子、我的汽車、我的名譽、我的地位、我的官銜、我的個性;很多人把我的個性看得很高貴,其實這都是我、都是我所、都是我相,都要破,都要丟乾淨才好。「如我說我而不著我,不著我所」,一切諸佛都是這樣。都自說是佛,但不著於我,也不著於我是佛。若念佛人也是如此,不著於我,也不著於佛,這樣念就是念實相佛、實相念。所以,見佛是無量的。這不是說得很高玄了嗎?究竟怎麼下手呢?下面彭居士這一段說得很好。

【然初入此門,必依乎數。日須剋定課程,自一而萬,自萬而億,念不離佛,佛不異心。如月在水,月非水內。如春在枝,春非枝外。】
「初入此門,必依乎數」,你理解的應當高,真正下手的就應當很近,要真正做到。先要重視這個「必」字,是一定要,一定要依乎數量,不可說我隨意念,想念就念。有人說「我老念」,但現在做不到這點;說說容易,真要做到就難了。所以一定要管自己,規定了一個數。雖然告訴你以後離數,但先從數開始。一定要依乎數,「日須剋定課程」,要有定課,一天是三千、五千、一萬、五萬。(《彌陀要解》蕅益大師是從三萬開始,三萬、五萬、十萬。)

咱們不拘多少,開始時,各人根據自己的心願與條件,訂一個課程。由一而萬,自萬而億,漸漸增加。念了,自己喜歡念,就願意擠出時間來念,就越念越多。這樣的話,「念不離佛」,我心中所起的念頭,都不離開佛了。到這就是好消息了。開始的時候,一定要依乎數,這麼念下去,越念越多,之後,就自然而然念了。現在許多朋友都能達到這境界,自己就念了,不要管著才念,就自然而然念起來了。就是熟了,就這麼發展下去,念頭就不離開佛了。

我的老師 —— 夏蓮老就是這樣。他說:我或者念佛,或者觀想字種,或者結手印,或者想一句經文。跟人談話,手裏結著手印,不礙事。有的時候,想一句經文,絕大部分的時候能念。這樣就可以任何時間都不離開佛了。

「念不離佛,佛不異心」,念不離佛,佛就跟你的心沒有兩樣了,你念念都是佛。這像什麼呢?打個比方,很好。「如月在水」,佛跟你的心,像月亮在水裏一樣。月在水,並不是月亮在水裏頭。不是心裏頭擺了一尊佛,如同一個實際的佛像在你的心裏。實際就同水裏頭出現月亮一樣。「如春在枝,春非枝外」,到春天,花都開了。如古人有一詩句,我很喜歡它富有禪機:「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都開了,這是什麼時候?這是春天嘛!我要看春光、春色,怎麼看?不就是從這些花枝上看!從花枝上見到春光、春色。春在枝上,不然怎麼說萬紫千紅總是春?春就在枝上。但從枝子裏頭,你找春,也找不著。念佛人就如同這個一樣。佛和你的心,如水與月,如春與枝。

【如是念佛,名字即法身,名字性不可得故。法身即名字,法身遍一切故。乃至報化不異名字,名字不異報化。亦復如是。】
「如是念佛」,這麼樣念佛的話,「名字即法身」。所以說從事持達理持。念的是名字,持名。名字就是法身。念的是法身,那還不是理持啊?那還不是念實相佛啊?所以最高的菩薩的境界—-實相念佛的境界,就可在一個平常的人人能做的持名裏頭,讓你不知不覺達到一個最高深的境界。所以淨土宗的最勝方便就在此。不是任何其他佛教修行方法,什麼禪定啊,更不是氣功什麼所能比的。以上這種如月在水、如春在枝的殊勝的境界,真正念佛的人,偶而也會達到一下,老達到就成功了。

為什麼說「名字即法身」?因為名字離開法身,沒有另外的自性。為什麼「法身即名字」?因為法身徧一切。既然徧一切,法身當然也就徧在名字裏頭。不但法身和名字如此,報化身也是如此。報化身和名字也沒有兩樣,名字和報化身也沒有兩樣。一句名字,佛的法身、報化身都有了。底下又引《華嚴經》。《華嚴經》,從廣來說,是經中之海;從深來說,是經中之王。

【故如來名號品,謂一如來名號,與法界虛空界等。隨眾生心各別知見,則知世間凡所有名,即是佛名。隨舉一名,諸世間名無不攝矣。】
〈如來名號品〉說,一個如來名號,與法界相等,與虛空界相等。虛空無量無邊,我們好理解。虛空有邊嗎?虛空之大是不可思議。咱們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太陽系是銀河的一個成員,銀河又是更大的一個天體的成員。這樣天體一層層大上去,沒有邊。你看這有多大?咱們看到銀河,就遠得不得了,太陽就近了。銀河只是一個很基層的單位,基層單位,還有上級,上級還有上級,沒頭。虛空有多大?法身就遍滿虛空。「隨眾生心各別知見」。眾生心量不同,所見不同,而有種種事物和名字,但法身遍一切。所以世間所有的名字,都是佛名,因為一切皆法身。一切的名字,都是法身的名字,都是佛的名字。「隨舉一名,諸世間名無不攝矣」,所以,一名就可以攝無窮無盡的所有名字。

【又如毘盧遮那品稱引古先諸佛,各各不同,而一以毘盧概之。以一切諸佛皆有毘盧藏身故,古今不異故。】
《華嚴經 • 毘盧遮那品》稱引古先諸佛,種種願力不同、國土不同,但可以舉出一個毘盧遮那佛來概括。因為一切佛都有毘盧遮那藏身,跟毘盧遮那的法身是同一的。一切佛「古今不異」,古和今沒有兩樣,所以,古佛和今佛,一個毘盧遮那佛可以概括。

【如是念佛,持一佛名,全收法界。全法界名,全法界收。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亦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三世,當念無餘,不歷剎那,成佛已竟。】
這樣念佛,念一個佛名,就全收法界。所以我們念佛,我們心量就大了。整個法界、整個虛空,都攝在你的一念之中。「全法界名、全法界收」,因為所念的一個名字就是全法界的名字,當然就收了全法界。念這一句不是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就超乎時間了。也不是四維上下、十方了,超乎空間了。離開空間、離開時間,這麼念佛的話,十方三世的一切,都在你的一念,就全都在內了,沒有剩下。「不歷剎那」,不要再經過剎那,一彈指是六十剎那。不經過剎那,已經成佛了。所以說,淨土宗是至圓至頓的法門。大家都念佛,都是淨土宗,但能這麼信的很少。大家自問一下,過去是不是這麼信的?能這麼信的人很少。信最要緊了。而頓法呢,至圓至頓之法,能這麼念的話,不要再經過剎那(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彈指六十剎那);就是一彈指吧,我們說它六十倍,都不需要經過,成佛就已經全部大功告成。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