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發願 (之一)

信願持名為宗,底下談願。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對於娑婆世界我們毫無貪戀,願意出離,一心所嚮往的只是極樂世界,這就叫作願。願很重要,所以說金剛非堅,願力為堅。金剛石的硬度最高,可以磨毀寶石、玻璃、瓷器等,但金剛仍不算最堅,唯有願力是最堅的。《普賢行願品》說:人們臨終時,一切諸根都敗壞了,一切辦法都沒有了,只是這個願王不相捨離。可見願的重要。願是鎧甲,當我們要出生死,要同生死敵人做一決戰的時候,什麼是我們護身的鎧甲?就是願。蕅益大師指出,往生關鍵,就是信願。大師說,能不能往生,就看你有沒有信願;至於品位高低,那在於念佛的深淺。可見往生關鍵是正信切願。有了正信,有了切願,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要解》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要解》復說:「若信願堅固,則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定得生。」信願要是堅固了,你臨終能十念,那怕只是一念也能往生。《寶王三昧論》說,臨終一念也可以往生。反過來說,若無信願怎麼樣呢?《要解》說:「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由上可知,我們若不先去解決「信願」這個往生的關鍵,不在這關鍵問題下功夫,只是肯念,於是在缺一不可的信願行三資糧中,你缺了二個。如同三條腿的香爐,只剩下一條腿,能有一條腿的香爐嗎?所以說,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一樣,也沒有得生的理。可見花時間來研究「信願」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是往生的關鍵。

願的內容很直截,即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蕅益大師說:「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捨離。」娑婆的髒穢,正是我們自心所感召的。既然是自心所感的,那麼就好辦了!都是我自己生出來的,現在我不要它了,豈不是很容易!《要解》又說:「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極樂也即我心本來所感的,心淨則土淨。我自心本淨,所以我理當欣求淨土。如經典中說,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人問佛,其他佛國那麼清淨,釋迦牟尼佛你這個國土為什麼不清淨啊?釋迦牟尼佛就以足趾按地一下,這個世界頓時清淨,與極樂世界等等國土同樣清淨莊嚴,沒有分別。可見此土何嘗不淨,只是因為我們的自心不淨而已。再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十方都有淨土,此土也是淨土,為什麼釋尊獨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呢?這就顯出阿彌陀佛大願王超勝獨異的特點。十方與此界都有淨土,但是不容易生。例如考大學,各校的錄取標準不同。這個暑假有人考首都醫科大學考了四百五十分沒考上,可是四百五十分考其他大學就都可以考取了。那首都醫大要求四百九十分,它的錄取分數高。又如《藥師經》中說,若人念藥師佛名號或《藥師經》,藥師如來在這些人臨終時,派八大菩薩護送往生極樂世界。這也是要求的分數高,往生藥師佛國土是不容易的。諸方淨土若不是斷了見惑思惑生不了,甚至需要在破無明後方能往生。但是阿彌陀佛那裏,投考者能有一百五十分就都要,當然交白卷是不行的。一個學生考一百五十分,一般都能達得到。但是一但考進這個學校,便沒有降班,沒有開除,保證個個是博士,是大科學家,都大成功,保險你成功。這就是說,個個成佛啊!所以阿彌陀佛是大願王,他招收極廣,教育極精,凡有來者,必定成功。所以這個學校我們要去。

再者,厭離娑婆的厭字很重要。有些修行人,未能出苦,就是由於還沒生真的厭離心,對於這個世界的苦、空、無常、無我認識不深。首先談苦。人生有種種苦,常說八苦交煎。這八苦即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苦。現在先談生苦。人在做胎兒時,在母腹之中,受寒、受熱、受壓、受擠,暗無天日,不能自在。分娩時如山夾體,倒立而下,十分痛苦。這是粗提一下生苦。至於年老,耳聾眼花、背曲腿僵、牙齒脫落、行步艱難、腰酸背痛,渾身是病,也是很苦。例如我岳父在他九十多歲時,他住在醫院裏,渾身是說不出的難過。醫院的院長說:「你身體的難過,只有你這樣高壽的人,才能享受,因為別人活不到這個歲數。」這說明老苦很重,並且是愈老愈苦。至於病苦,一般都有體會,現在不提。再有死苦,死苦如活牛剝皮,生龜脫殼,像風刀解體,這個苦很是可怕。更可怕的,這個死不是只死一回,而是生生死死沒有盡期的。其餘那就是怨憎會苦。自己碰到的人,總是常常給自己找麻煩,越是可怨可憎的人偏偏會合在一塊了,這就叫怨憎會。愛別離苦,那就是跟談得來的,有感情的,彼此相愛的人,偏偏要分離,生離死別,也是苦不可言。再則,求不得苦,人人有個求不得苦。你要求的,就是沒有;自己最希求的,偏偏求不到。末後是五陰熾盛苦。色受想行識,這是五陰。這五樣東西,把你纏縛了,使你不能出離。此土是八苦交煎,還有什麼可留戀的?故應厭離。

其次談空。一切有為法都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都是虛妄,轉眼成空,一切都不真實。例如肥皂泡,五顏六色,光彩奪目,但一轉眼就破滅了。第三,是無常。佛在世時曾問弟子:「人命有多長?」一個人說:「人命在旦夕之間。」佛搖頭說:「你不懂得。」第二個人說:「在飯食間。」吃一頓飯的時候就能沒有命了。佛還搖頭說:「你也不知『道』。」又一個回答說:「人命在呼吸之間。」這口氣出了,下口氣進不進不知道。佛說:「你知『道』了。」可見人生真是無常。今天雖好,明天怎麼樣很難說呀!第四,是無我。哪裏有真實的「我」?只是一個肥皂泡。可是世人處處愛這個「我」。貪著錢財,有了財,自己就可以受用。貪色,就為了快樂。貪名可以榮耀,貪吃就可以享口福養身體,貪睡為了安逸。可是他不知道,自身只是個肥皂泡,任你怎麼去愛護它,也是保不住的。以下我再補充一點厭離的理由,就是這個世界退緣太多,生命太短了。佛法是如此之深,如同大海。可是學習的時機,即我們的壽命,又是這麼的短,難過百年。所以很難啊!並且處處是退緣。逆境叫你退,還容易克服。最麻煩的是順境來了,這個順境纏縛人啊!因此叫進一退九。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