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無我見

三、人無我見:知補特迦羅無有自性,依他修證得解脫果。而佛法四諦十二有之等法則執為真實,取住偏空涅槃,未能究竟解脫。

從第三以來就到了佛教了。「人無我」,在「人」裏頭沒有我,這就很高了。這個「我」字,這個「個人打算」是萬惡之源。在人和我之間,在這個人世裏頭,一切眾生,人與人之間,裏頭沒有我了,也就是說,他沒有任何個人打算,沒有一點兒自私了,所以這就跟前兩種不一樣。知道「補特迦羅」,這是個印度的名詞,老的翻譯、翻譯為人,或者翻譯為眾生,後來的翻成「數取趣」,數是幾次、數次。「知補特迦羅」,這「補特迦羅」四個字是梵文,就是印度文,最初舊的翻譯是人和眾生,後來新的翻譯推敲了,翻為數取趣。數是幾次、數次;取,取捨的取,趣是六趣,趣味的趣,叫做數取趣。對這個名詞解釋他不說六趣,而說五趣。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在五趣中輪轉,就是取。取了天趣了,又到了人,取了人趣了,他又變畜牲了,取了畜牲趣了,老這麽取,數取趣。為什麽說五趣呢?這也是一種常常的說法,就是把阿修羅打散成天阿修羅、人修羅、畜修羅、鬼修羅,所以說六道就包括修羅,說五道就是把修羅分散到其他五趣裏去了,說五趣或說六趣都是通的。數取趣就是在五趣裏頭,其實也就是六趣。這是「補特迦羅」這個名詞的解釋。

「人無我」這是什麽樣的「見」呢?知道這個「補特迦羅」是沒有真實、固定的自性,就是說:人並沒有一個堅固的、長久的、作為一個人的這一種特性。人一死了就沒有了,哪裏有什麽堅固的、他自己、這個人的這個性呢?而且人不但是死的時候沒有了,在活的時候也是時時都在生,時時都在死。今天來看,我跟昨天就不同了,我已經又死了多少細胞,身上又出生了多少新的細胞了,這個身體就變化了。我拿年輕時的照片看,我昨天不是說嗎?過去認為很帥的人都成了老太婆了。從很帥的人變成老太婆不是突變,不是啪一下就變的,她是一點一點變的,一點一點的那個老的就不存在了,就死掉了,它是無常,沒有一個常的東西在這兒。

還有你的心,這幾天大家聽了好些法,你的阿賴耶識就添了很多東西了,以前就沒有啊,就變了,所以它不是一個常,所以它沒有一個一定的性質。不但是人,整個世界都是刹那刹那在生滅。這就像咱們電影片一樣,一片接一片,每片和每片都不同。咱們說話之間,地球轉了多少角度,地球圍著太陽又偏過去多少,太陽又轉了多少了,這宇宙之間又有多少星子出生,有多少星子崩潰了,所以這一分鐘和前一分鐘已經不一樣了。但是我們看不出來,我們看是連續的,跟電影一樣,電影片一片一片都不同,電影片它並沒有一個東西說這個手是這麽變的,沒有這麽一個東西。這一片手在這兒,下一片手在這兒,再下一片手在這兒,這一段一段的東西,你把它呼呼一放,連著一轉。而且還有人的思想在裏頭,你看的時候眼睛有惰性,所以電視就是靠人眼睛的惰性,這是很關鍵的,人眼有惰性,腦子裏有記憶力,那麽這些就都動了。火車跑了,飛機飛了,這悲歡離合種種的都出來了。實際這一切都沒有自性,都是在變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東西,他就是知道人沒有自性,都是變的,從這個地方他就沒有我了。既然都沒有這個東西,那麽我也沒有了。所以就從「無我」這樣開始,這就是《金剛經》的道理:無我無人無衆生,沒有我那也就沒有別人了,也就沒有什麽叫衆生了,也沒有什麽叫相續了。相續就是壽者相,也沒有四相了,這麽去修持。真正知道了人無我而這麽去修去證,得到了解脫果,這就是「人無我見」有這個功用。我們學佛,這個見我們還是要的。

但是底下呢,有它的不足之處。它的不足之處是什麽呢?佛法裏頭有四諦,「十二有」是指十二因緣,四諦就是苦、集、滅、道。《心經》說「無苦集滅道」,但小乘認爲這苦集滅道是很堅實的。《心經》的無苦集滅道他不理解,所以他的見不及此,他沒有這個見,這是「深般若」。深般若是跟小乘不共的,這是大乘菩薩的般若。有共般若,小乘也能懂的,這深般若是小乘不懂的,他要都知道無苦集滅道,那他就是也是大乘了。他認爲就是依這個苦集滅道的法解決了問題,他證了有餘涅槃。

十二因緣也是,緣覺就是十二因緣。鍾太太要求講《心經》,在那裏頭十二因緣、四諦法再詳細地說,這地方我們就不多說了。他認爲這四諦、十二因緣是實有這個法,我依止這個法證了阿羅漢,他認爲這是真實的。因此他住的涅槃就是偏空的涅槃,這個空是偏空,他只是知道沒有我,這些都空了,而不知道「空有不二」這個第一義諦空。他是偏空,不是「妙有真空」那個真空,而是偏於斷滅這樣一邊的空。偏,有所偏哪,就不能究竟解脫,這是小乘,所以他是有餘涅槃。

二無我只證了人無我,沒有證法無我,涅槃也是有餘涅槃,沒有證無餘涅槃,這就是小乘。小乘裏頭這無我還是共同的,若「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但是你把四諦法、十二因緣執著爲是真實的,堅固地不能放捨,而《心經》講的「無苦集滅道」就沒有四諦法,「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就否定了十二因緣法。小乘他的見解就達不到這個地方,所以他就只能成就到證阿羅漢,證到偏空的涅槃,不能究竟解脫了,這是他的不足之處。但是阿羅漢確實解脫了,阿羅漢確實是小果的聖人,確實是具六種神通。前五通不足貴,最可貴的是具漏盡通,這漏盡,見惑、思惑他都沒有了,這是小乘的極果,小乘的聖人。現在東南亞很多很多國家還是依止這個教,他們修行得也很認真,有證果的人,大概證初果的還確實是有,證到三果就很稀有了,但是證初果的人還是有的。(弟子問:什麼是依他修證?)

「依他」就是依一個法,法就是「他」。自己以外有個法,所以心外之法,就是「他」啊,跟自己相對的,這個「他」指的就這個。這個「依他」很容易跟那個「依他起」混。「五法三自性」裏頭有個「依他起性」。這個「依他」就是依止另外一件事,所謂四諦法、十二因緣,依止這個法。他有法執,這是他的法執,認爲法是真實的,知道依止這個法我成功了,他認爲這個法是真實的,所以說「無苦集滅道」,他就不接受了。所以我們能發菩提心,我們就超過阿羅漢了,所以我們說頓,這就是頓的地方。但是我們不如阿羅漢的地方,就是咱們斷惑不如阿羅漢,這是交叉的。前頭是凡夫見和外道見,這個是小乘的見解「人無我」。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