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春節談願(中)

所以就是說,我們要真實的,要知道這個願應當是些什麼內容,而且這個願要避免上頭這些毛病。這個願中最有名的,十大願王。這是《華嚴經》最後一品,這是普賢發十大願,稱為十大願之王,這十大願王確實好啊。但是要知道,這個確確是,在華嚴會上都是諸大菩薩啊,這是一個適合於菩薩的境界,但是也普被所謂大心的凡夫,你發了大心的凡夫啊。

這個十大願王裏頭一共有十個內容。

第一呢,是「禮敬諸佛」。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是,對於佛是表示恭敬,我們要禮拜、要恭敬啊。因為只有釋迦牟尼佛才能夠給我們指出了,自己得度以及度眾生的道路。不然我們不知道他方有佛呀,也不知道什麼叫佛,也不知道自己有佛性。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咱們中國書上有這個嗎?道家有這個嗎?所以這個就是大智慧、大恩德,我們能夠不禮敬嗎?一切佛都是如此,所以不光是禮敬釋迦牟尼啊,要禮敬諸佛,佛佛道同啊!這有廣大無量無邊的佛。所以這是第一條,知道佛的恩,禮敬啊。

跟著就「稱讚如來」,你不光就是磕個頭啊,而且是從內心知道佛的偉大殊勝,這種不可思議,而能表示自己的讚歎。你這個讚歎之中,也就饒益有情,那麼別的有情就可以聽到、看到,對於他也是啟發。

第三者,為了表達我們這個感恩的心願,我們要「供養」啊。而這個供養不光是供養過去的佛,現在這個佛教的一切塔廟、一切經典、一切僧眾,都是在我們所應供養的範圍之內。所以遇見有病的人,我們給他藥醫啊,什麼種種的,這都是在供養之內。而且一切供養之中,是法供養是最殊勝啊。所以我為什麼拒絕人這些東西,大家不體會。你別拿東西來,你頂好你拿點兒法,你自個兒如法修持是最好的供養,哈哈哈哈……,你自個兒在那兒修,就是最好的供養了,「法供養最」啊!所以這一點啊,所以我們就是說,當然是,有時候沒有接受人家的好意,但這裏頭有一個很深的意思,除了避免大家都想這個特殊一點,得到很多物質好處,這個東西要杜絕。所以就有的人,今天跟師父那兒學個法,第二天他就當師父就傳這個法,他就是上師就灌頂,這是倒爺了,哈哈哈……,他倒賣,這個不行哪,這個不行。

所以我們這個就是說是,這個修法的人,是要比別人苦一些。這事我台灣的那位師兄跟他弟子說,也是那麼說的,修行人就是要比別人苦一些,別人要的,我們不要;別人不要的,我們才要。別人要的功名富貴、名聞利養,這我們都不要;別人不要的這些辛苦修行、覺悟,這些事我們要,都是好話。所以第三個就要是廣修供養,裏頭要有法供養。

第四就是「懺悔業障」。這個業力是無量無邊哪!那個蕅益大師的話,你這個每念一聲阿彌陀佛,你就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啊,你就是成天這麼念,念一百年,蕅益大師說,你消了多少啊?你消了還只是指甲爪上這一點土,你沒消的那是大地土啊!所以就是要好好懺悔啊。它不光就是老的,它不是愚公移山,大家要知道,愚公移山是容易的事情,因為那個山不再長了,我們的業障它是一個垃圾堆呀,一邊清,一邊天天往上倒啊。那個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啊!那這有雞湯不吃,這沒有雞湯你還得吃點兒吧,心裏頭所想的,起心動念,這些分別、這些執著,還有些恩怨種種的,所以就只有老懺悔啊。不是說是一天一天決定是漸少,弄的不好是漸長啊。清走的少,往上倒的多啊。

第五是「隨喜」。實際這兩個字別看,很難。這個妒嫉心,眾生的這個妒嫉心,那是厲害極了!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所以我總是退啊。所以說美國請我當會長,我跟圓德師說,我要更退了。它這個妒嫉障礙。所以我們就要隨喜,別人有所成就,我要跟著高興,不是希望我自成就,我要辦別人的……。誰有好事、誰有成就,我都跟著高興,這就福大了。

所以這個新春,都在寫點東西。今年新春,我寫了一副對子:「自他一如常平等」,自跟他是一如,你常常是平等啊。我常說自他不二,你這非得分他幹的成功的時候,我就不高興,非得我幹了,我就高興,這自他就不能如了,那就不能平等了。那沒有頭一句,就沒有第二句;第二句是現成的話,「晝夜六時恆吉祥」。你能夠自他一如,「自和他」你平等平等了,別人成功你也替他高興,你能隨喜,那麼你就晝夜六時都是吉祥的嘛,而且這個「自他」能夠(包括生跟佛,包括這一切一切)都平等了。所以咱們這個《開頂法》這大平等捨,一切是非、邪正什麼什麼全捨。「慈悲喜捨」,大家以為是施捨之捨,那太淺了。施捨之捨,在慈悲裏頭就有,你慈悲,你不捨啊?你那個……,錢是我的,我就不掏錢給人家,那你還怎麼叫慈悲啊?已經在這包括了。這個捨是捨你這些見,這些分別見,記著這些事、這些見,老是忘不了的。所以就是說要隨喜。

第六是「請轉法輪」。這善知識要叫他轉法輪哪,眾生太愚痴,可憐……。所以說,怎麼請轉法輪哪?不是給他磕頭,「請你轉法輪!」所以佛說過,只有兩個人能善報佛恩,兩個人:一個是善問;一個是善答。一個你善於問問題;你善於問問題,他就要答呀,答也答得很善,這兩個人就能報佛恩哪。你問這個問題不一定就是……,你這可以說是替眾生問啊,問得很好啊,而且回答的人就是……。〔錄音換帯〕

第七「請佛住世」。常有佛住世,善知識一樣,「善知識者,即是如來」。怎麼請?他們在美國這些人都是很誠懇,而且很親切,總惦記著稍微弄點錢,弄點東西,老打聽怎麼才能使我增加點健康什麼什麼。我最近回了一封信,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們好好用功。只有大家好好用功,好好地提高,所以才須要有個人留在世間給大家做證明,要沒有前題,他留在這兒幹什麼?都不精進,都也修不到這個地步,那就鞠躬下台了。所以大批的人,越是提高之後,越須要人家指導,你根本不提高,你就這樣了。每前進一步,就遇見歧路,前頭是兩條路,你走那條?所以這就要指導。再進一段了,你又有歧路;你老不進步就在這兒,那你就已經這路走在這兒,那你就在這兒走吧,你就扭吧,你扭、扭一千年,那大家等不及了,就都不等了。所以這個也就是在這兒。所以我們說,要以自己的……

第八「常隨佛學」。所以這十大願王大家要知道,這很深入啊。要老隨佛學,就是你要學佛呀!隨佛學就是學佛,隨著佛的這個腳印走啊。

第九是「恆順眾生」。老順從眾生。

第十是「普皆回向」。

這是十個大願之王。回頭我要對於「恆順眾生」,咱們重點地介紹一下。

念這個普賢十大願王,你「受持讀誦」,頭一個是接受,受了之後就要讀,讀了之後能背,就是誦;受的底下還一個持字,受了之後要能持,持就是修持的持,你要照這個去做啊。所以很多修行人就把念這個經,念這個十大願王,就當做我這就是發了願了,我這個願在這兒就很殊勝了,大願之王我都念了,但是你就在,都在這「讀」這兒為止了,你沒有「持」啊;當然誦不誦關鍵不很大了,但是你要照著去做呀。照著去做的話,那這你看看,這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這才叫做「持」啊。果然能做到的話,就是經上說的,最後你諸根都破壞,什麼都不行了,眼、耳、鼻、舌、身,連阿賴耶識也都收攝回來,全完了,這個時候願王就做為前導了,就你生中許了這個願,就引導你到極樂世界。

因此大家要知道,這是一種很高的修持,這是自力往生,不用等佛接引。就是你這個願,你受持讀誦,你自己的力量,就你這個願王要引導你到極樂世界。所以大家不要把這個事情就老含糊在一塊兒,它每個東西它有它的一個殊勝之處,而這是一種很高的水平的,所以是《華嚴經》的總結嘛。所以念這個的話,你就是自力往生,而且都是上品上生。所以這是它殊勝之處。

但是,一般的凡夫怎麼能夠期待得到上品生啊?又變成狂願了,他就不切合……。我常常說,你要買鞋,你不能只看便宜和漂亮,你要先問問這跟你的號頭對不對啊?它號頭要是不對,你愈便宜愈好看,你愈惱喪,你穿不了,呵呵呵……。這個就是說是很殊勝,是自力上品生;這凡夫就要靠他力,靠佛力加被啊。

那麼,雖然這個不是我們的境界,這是很高,但是這裏頭,這十件事情,我們也是不能夠違背的。你這做的不很多,做的不很圓滿、不很深入、不很連續,但也都是應當盡力去學的,盡力要去體會的、要去做的。

今天我們抓住什麼呢?抓住「恆順眾生」,因為我們都要有慈悲心,都要順眾生,所以談這個願字,我們要從「恆順眾生」這個地方做為根本,所以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恆順眾生」的內容,今天咱們一塊兒再體會一下。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一切眾生,不管是什麼星球,不管是在什麼星雲裏頭,就是在這整個宇宙之內,不管是什麼種類,這一切我都於他們「隨順而轉」。「種種承事」,我承事他們,侍候他們,種種的供養,「如敬父母」,那個貓、那個狗,都應該對它們……,都是眾生,要「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就像師長、阿羅漢一樣,那麼恭敬,「乃至如來」,以至於看他們是佛,「等無有異」,都是平等沒有兩樣。

【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於諸病苦」,對他們的病苦,自個兒做良醫,做好醫生。「於失道者」,就迷路的,「示其正路」,告訴他路。「於闇夜中」,黑夜裏頭,「為作光明」,給他照亮。「於貧窮者令得伏藏」,窮人讓他挖著黃金白銀。為什麼要這樣隨順眾生呢?隨順眾生就是隨順供養諸佛,佛他跟眾生就是平等的。所以大家願意在佛前那兒上供磕頭,對於眾生無動於衷,那就不夠平等了。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所以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所以我們學佛是個大乘心,普皆饒益的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拿大悲的心做他的本體。所以就是要一切都是從悲心為出發,所以密宗的話:「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這個是大悲心為體。

【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因於眾生而起大悲」,為什麼我起大悲?因為眾生我才起了大悲的心,普皆救度。看見眾生被殺,就引起了悲心,所以就是因眾生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菩提心就從這兒生出來的,所以我們第一步還不能發菩提心的時候,先要有慈悲心,慈悲心現在就從眾生這兒發起、想起。先想想地獄吧,想想這個豬吧,所以說這十年浩劫,後來最後就叫我去,成心的那個時候,說你管豬去。在那兒看那豬吃苦,真是苦哪,就生菩提心了。也由於菩提心所以重要,這幾句話就很好,「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怎麼成的佛?菩提心!所以現在大家都很學法,找法呀,什麼什麼這個祕密呀,就得了這個我就成功了,跟沒腦子蒼蠅似的,他不知道,你外頭找什麼?你自個兒有沒有菩提心哪?這裡哪兒說了有什麼一個密法,你就到那兒什麼什麼,你都到那兒,求到了你成功,沒有這個事。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沙漠裏,有個大樹之王,好大的一棵大樹。如果這樹根有水的話呢,它的枝葉、華果都長的很繁很茂,這是在沙漠中種的樹。在生死這個大野之中,這菩提樹的王,覺悟的王,也是這樣。這什麼是它的根呢?「一切眾生而為樹根」,眾生就是這個菩提樹的根。諸佛菩薩呢?就是這個樹的華、葉、果。我們拿這個大悲水去饒益眾生,就是根上澆水,澆水才能活呀,就「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樹的根上得了水,那麼就菩薩智慧的華果,樹上就結出來了。所以說,這大悲水去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所以「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所以大家都應該如是理解,自心就平等,就能夠成就圓滿的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就能成就供養如來,是這樣一個順眾生的心,它是無有窮盡。

這是第九大願「恆順眾生」。這個是,我們不管是誰,這是共同的。從這裏大家都能理解,像剛才這個老的,這個孫居士,說到過節殺這一些,她不肯吃。我這兒還一個小學生也同感言,他這過節他就吃素,一直吃到今天。有什麼好吃的,他也不吃。他還告訴我,看見那兒做魚,他說這魚,大家吃它肉,這魚多可憐啊。這慈悲心、同情心,這是根本。

這個往生極樂是二乘種不生,所以這個大悲是根哪,剛才這兒不說的大悲是根嗎?眾生是根。密教也是說:「菩提為因,大悲為根。」這個是根,所以我們不管你是什麼,我們都要有這個根。所以這個就是說,《普賢行願》我們可以念,可以什麼什麼,但是要知道這是靠自力,而這個是很高的,這是都要去,就是上品生。因為當時《華嚴》會上是以諸大菩薩為主,是大菩薩的法會,但它的重要就是不管你修什麼,完全把你引導到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淨空法師,他以前並不是淨土宗的,他就是講《華嚴》,就是講到了《普賢行願》之後,他才明白,就專一到淨土了,因此我們從這個《普賢行願》也就專一到淨土上來了。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這都是願啊,所以現在我們不是要在這個四十八願說,我們也還從我們……,我們也要善於從這個四十八願來學習如來吧。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