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基本與要徑 (下)

(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背塵合覺,再把它說得具體一點。在塵勞之中最厲害就是貪瞋癡三毒。貪是貪戀、貪求、貪愛,貪名好利,好色貪杯等等都是貪心;瞋是瞋恨、仇恨,發脾氣,暴燥如雷,笑面虎,笑裏藏刀都是瞋心;癡,愚癡,不懂道理,不明是非,無有智慧,不信正道,這是癡心;稱為三毒。再加上一個字就是「慢」。我慢,老覺得自己高明,比別人強,別人的作品都不如我的,老子天下第一。再加上一個字就是五毒。第五個字有不同的說法,一個是疑惑的疑,一個是妒嫉的嫉。妒嫉別人,逞能好勝,這是修羅的特性。另一個是疑。初果斷見惑裡面,就有貪瞋癡慢疑。多疑是很大的毛病。因為有了疑,就不可能真信了。所以嫉或疑都是毒。但不管是貪瞋痴慢疑還是貪瞋癡慢嫉,其中以貪瞋癡是最嚴重的,所以要「息滅貪瞋癡」。我們要背塵,首先是降伏自己的貪心,瞋恨心,愚癡心。但他是多生的習慣,你一起心念不知不覺就在貪瞋癡裏。那就要有一定的辦法,就是要「勤修戒定慧」。貪瞋癡是從六樣裏挑出的三樣,那六樣都是毒。戒定慧也是從六樣裏挑出的三樣,這六樣是六度,六度總括萬行。菩薩就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般若就是智慧。挑出三個主要的,就是持戒、禪定、般若,就是戒定慧,布施、精進、忍辱也就包含在裏面了。

戒定慧稱為三無漏學。《首楞嚴經》曰:「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戒是攝心。最淺近的說,就是壞事不做,好事多做。真正講到徹底覺悟的時候,好事也不著相去做了,就離開好壞,就任運了。所做的沒有不是好事。像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所以戒的一個總的精神就是止惡生善,這是最基本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它是第一條。你總要做好事,不要做壞事,不要去傷害別人,不要去影響別人。現在有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頭,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這種情況很多很多。這都不好嘛。具體說呢,作為佛教徒,應該是受三皈五戒。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不能再去皈依其他宗教道門。皈依後這才是真進了佛門。也可以自己受皈依,自己在佛像前表示決心──我依止佛,依止佛給我傳的教法,我也皈依這一切奉行佛的教法的大眾。這就叫三皈依。有了三皈依就成為佛教徒。再進一步,居士要受五戒:殺盜婬妄酒。這個五戒不一定全受。你五戒能受哪一條,受哪一條都可以。比方說,酒我可以很容易就不吃了,我就受一條不喝酒。那你也受了戒了,你有了一條了。你做不到的事情,你不一定要受。所以受一條受兩條受三條受四條都可以。受了五條就是具足的五戒。因此受戒就不是很難了。但是受了之後,就不能犯。再往上有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修密宗有密戒。戒是寶塔第一層。你要蓋個寶塔,最底下這一層絕對不可缺。你不受戒不要緊,暫時你可以用戒來要求自己。總之自己對自己有個要求吧。戒就能生定,定能生慧,戒是寶塔第一層。沒有戒怎麼樣呢?就像一個東西是漏的。牛奶是好哇,你把牛奶倒一個破瓶子裏,全給你漏光了。你不受戒,受了戒你不持戒,破戒,都是漏器。你對自己一點約束都沒有,屬於漏器。現在大家沒有因緣受戒,可以按這個來要求自己,減少殺盜婬妄酒這些事情。不殺生,首先是不殺人,也不要為了口福大量吃很多活的東西。不偷盜,偷竊搶奪,貪污受賄,佔公眾的便宜,私吞別人財物等等都犯盜戒。在家人不邪婬,夫婦之間是不犯戒律。所以剛才說到戒,還有菩薩戒。你守菩薩的戒律就是行菩薩道,就是初發心的菩薩。密教是金剛戒,三昧耶戒,三昧耶戒第一條最要緊的就要相信師父。對於師父要非常相信,要依照他的話去做,遵重他的話,而不是外表的恭敬,見了站起來鞠躬作揖的。你外表很恭敬,心裏不恭敬更壞,虛偽。要真正從內心中對師父要真正了解,不是硬裝著的恭敬。真正有所了解了,而從內心中生起恭敬心來,這就如法了。你能不能學密,這一條就是如人飲水,可以檢驗自己。如果能從內心生出來根本的恭敬心,那你學密就能順利。受了戒就必須認真持戒。比方說,你不殺生,你要是沒有受殺戒,你不殺生沒有造孽就是了,你也就沒有別的功德。你又沒有救他,你有什麼功德?但是你要受了殺戒的話,你就有功德,你有持戒的功德。從反面看,殺了生的話,要是不受殺戒的人殺了它,就是一個罪報,你欠它一條命,將來就要還它一條命。你殺它吃了,將來它把你殺了吃了,這樣才平等,不然講不過去。但是沒有破戒的罪了。要受了殺戒的人,你把鴨子殺了吃了之後,來生你變鴨子被它殺了吃,這樣還解決不了問題,你還要加上一個破戒的罪。破戒的罪就大得多,就比被鴨子殺了吃還要大得多了。所以持戒就是這樣,你要持住了,功德極大,要犯了,不僅僅是受殺生還命的報,而且加上一個破戒的報。所以要受戒,要有一個約束自己的心。還沒有受戒,就先拿戒條來求自己。不好的事情少做,利他的事情我要盡力去多做。

定:使心堅定在一個境上,不叫它散亂,就是定。三學中是禪定,也稱定學,指從修行中所得的禪定。梵名三摩提,翻譯為正定,等持。在三界中這是超過欲界,在色界與無色界中心地的作用,須勤苦修行才能得到。其中「四禪」是眾所周知的。這是佛教與外道都可修習的法,須要伏欲界的迷惑,上升色界天,所以這是天乘,修成功了也不能出六道輪迴。

初禪:端坐,調和氣息,安攝自心,使之清淨平穩,專注一緣,沒有移動,這是粗住。再繼續修下去,其心愈來愈靜,這叫細住。此後相續一二日,或兩月,忽然自心開明一分(這只是自心極初步的開動,與開悟完全是兩件事),此時自身如同雲影,空無實質,但猶存身相之相,這是欲界定。在此基礎上,身心又一轉,以前定中所猶見之身體衣服床鋪,到此皆同虛空一樣,這是未到定,未入初禪。在此定中,身心更加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相續一日,乃至一月或更多,定心不壞,就會在定中發現八觸功德(動、癢、輕、重、冷、煖、澀、滑),這是從欲界的四大(地、水、火、風)轉變為色界四大之相,此時正入初禪。

呵棄初禪的覺受入二禪。呵棄二禪之喜受入三禪。呵棄三禪之樂受(三禪非常樂,俗說菩薩怕三禪,怕留戀三禪的禪樂)入四禪。四禪心如清水。以上為色界四禪定,再加無色界四空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能觀所觀皆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定(極為寂靜,心想雖有如無)共為八定,是即眾所周知的四禪八定。可見前五度,若無般若,則不是波羅蜜。上述之非想非非想定,最高只能生無色界最上之天,不能到彼岸。

慧:是通達事理的作用。它能分別事理與決斷所疑。《唯識論》說:「云何為慧?於所觀境,簡擇為性(分別事理,決定是非),斷疑為業(破除疑念)。」慧不同於智,通達有為事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大乘義章》說:「真心體明,自性無闇為慧。」故慧實即般若。般若之用,能解了諸法。《譬喻經》云:「慧解可修經戒。」梁僧傳序曰:「慧解開神,則道兼萬億。」「慧解開神」即是「真心體明,自性無闇。」則無量無邊聖道,都在其中了。三無漏學中的慧學是般若,這個智慧不是世間說的智慧,世間的智慧很膚淺,不能跟佛的般若相比。佛的智慧,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是不可思不可議。這個事情是你腦子裏想不出來的,理解不了的,叫不可思。你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你長一萬個嘴,一個嘴有一萬個舌頭,一萬萬個舌頭來表達也表達不出來,表達不清楚,這叫不可議。這個智慧是不可思議的。戒是止惡向善,定是去亂趨專,慧是除惑明理、顯明自心。勤修此三無漏學,自然除滅三毒。三毒之中,癡是根本。癡正屬無明,無明當然不明白,不明白就是癡。行人勤修三學,生一分智慧,就去掉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勤修戒定慧就回頭是岸,背塵合覺了。

(五)直趨覺路 會歸淨土

勤修三無漏學,消除自他三毒,背塵合覺,直登彼岸。這是萬古顛撲不破的原則。至於具體行持,則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通覺岸。但當前已是末法,環境是五濁惡世,所選行門,切須合於時代,契於行人根器,所以不能不知決擇。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就是說,本師世尊為什麼要出現於世?只是為了宣說阿彌陀佛廣大如海的本願。也就是說,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廣演種種經教,另開教外別傳,全部目的,只為眾生彙歸淨土。《大集經》中佛說:末法中億萬人修道,難見一個人得道,只有念佛法門仍能救度眾生。蕅益大師說:一句佛號,三藏十二部經論,禪宗一千七百則公案,一切戒律都在裏面。又說一切禪定也都在裏面。所以末法行人,洗砂應知淘金,探龍須能得珠,學佛須明佛心,入道咸歸淨土,才不負兩土導師苦心,才是真實佛子。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是心要中的心要,捷徑中的捷徑。《無量壽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小本《阿彌陀經》以「信願持名」為宗。這就是淨土宗的宗要,也就是淨宗的正行。先師夏蓮老於正行外,兼及重要的輔行,寫了兩句話:

  持戒念佛看經教
  察過去習毋自欺

這兩句是一切淨宗行人,背塵合覺的要徑,包括了最主要的相輔的修持。上一句即是「勤修戒定慧」,頭兩個字是戒學,末後三個字「看經教」是慧學。「定須習,慧須聞。」多看經教,正是聞。一切依據聖言量。禪宗不立文字,但禪宗的悟證,沒有不合於聖言量的。中間「念佛」兩個字是核心。念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三摩地,正定。念佛三昧是寶王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三昧中的寶。念佛得正定,可見念佛正表定學。但念佛還不僅是定學,老實念佛就能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專心念佛,不起雜想,就暗合「無所住」;老實念佛,一念接一念,暗合「生其心」,於是暗合了《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念佛也是慧學。念佛時「都攝六根」,豈但不做惡事,心中也不起惡念,所以念佛也攝「戒學」。念佛雖攝戒定慧,但夏師句中,還是指出了「持戒」與「看經教」,喚起大眾的重視。

夏師的第二句,「察過去習毋自欺」,正表「息滅貪瞋癡」。「察過」就是檢查自己的過失。察是明察秋毫的察,要認真察看自己的過錯。「去習」,去掉不好的習氣,一些不好的習慣叫作習氣。多生多劫的煩惱,成為積習,煩惱雖除,舊習未盡,這就是習氣,所以要去掉習氣。「毋自欺」,要認真,不能自己欺騙自己。這句話就是,不但要除貪瞋癡三毒,還要對煩惱所留的餘習,都要檢查除去,不可欺騙自己,這才真是背塵。兩句話合起來,就是淨土宗的人,背塵合覺的、全面的、具體的、必要的行持,是淨土行人修行的要徑。我們要背塵合覺,要證到本來是佛,要覺他要自覺,就須在這十四個字上用工夫。在這十四個字中,要抓住「念佛」作為核心。淨宗與密宗的殊勝之處,就因為這是他力法門。前在介紹觀音耳根法門時已經說了,觀世音菩薩入三摩地證入楞嚴大定這一步,經歷了多少修持,破除了多少層「能所」。一切所都破了,一切結都開了,覺也滅了,空也滅了,滅也滅了,一切生滅都滅盡了。於是寂滅,獲兩種殊勝,上與十方如來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並得十四無畏。你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就可以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長壽得長壽,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這就是他力法門,所求得的種種果實,是靠觀音加被之力。密宗和念佛法門都是靠他力,也都是他力門。持戒,察過去習都是靠自己,必須自己振作,自己管自己,這是靠自力。但是這個自己很難靠,不是那麼老實。進進退退,力量又很微弱,所以還要靠他力。沒有自力,自己根本沒有動力,也不中用。但是光靠自己也不行,要靠他力。《觀經》指出,至心念一句佛號,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一句佛號有這麼多的功德與作用。自力能行嗎?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劫是多長啊!說不清了,電子計算機都打不出來。單位是劫,八十億個劫,這時間是多少?那麼重的多劫生死的罪,一句佛號能消。要不是《觀音耳根圓通章》講出道理來,今天大家理解《觀經》的話仍是很困難。觀世音菩薩以超越無比的大慈大悲的心,專精勤久,勇猛無畏的精進修持,證到了兩種殊勝,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與一切眾生同一悲仰。所以就可以施無畏,有這個力量,可以讓你念觀音聖號的人得到無畏。因此你念就對了。我們抓住這個救生圈。密教說觀音是彌陀化身,所以念觀音正是阿彌陀佛化身的名號。念佛是核心,其餘是輔助,也不可沒有。不持戒是個漏器,多少功德都會漏光。不看經教,行而不解,只是迷信。古德說:「行而不解,增長無明。」不但無功,反而增過,所以必須行解相資,使理解與實修互相促進,兩方面自然慢慢增長起來。所以「念佛」是核心,同時一方面持戒,一方面看經教,讀誦大乘。要多聞法,要多思維問題,要多問問題,這是第一句「持戒念佛看經教」。另外一句「察過去習毋自欺」。你念了半天,你的效果表現在哪裏?都等臨死再檢驗,那就晚了。過去是不夠,到臨死才知道有什麼用?落了個灰溜溜。灰溜溜就更壞,連勇猛勁都沒了,所以要早知道。要早知道就早日改變這種情況,要把我們的主動性、積極性,早日發揮出來。常看看念佛之後,到現在為止,自己的過失、習氣是如何了,一點沒變呢?還是有所減輕呢?還有的人甚至是有所發展,添了毛病。所以要注意,這是我們真正的修持。真正要自覺覺他,發了大願的人,就不避諱這個問題,就時時要觀照自己。所以,夏老師檢點一身都是短。把自己檢點一下,我這一身都是短處。這才謙虛,才不會錯誤估價。這才會精進。貪瞋癡很難對付,不可掉以輕心。不真實用一番功夫的人不知道。有人在用功過程中貪瞋癡會暴發,這仍是自然的現象,不是出軌。有的人婬慾心猛增,脾氣越來越彆扭,有的越來越糊塗,這都要警惕,不能退縮,要堅持,要祈願,要勤求佛力加被。一切不要怕,這一句佛號就是咱們數學上的無限大。總之,你真正依靠這句佛號,真正念的清淨了,你任何的習氣,任何貪瞋癡的毒,都可以徹底消除。這個信心必須得有。所以因此,持戒念佛看經教,行解相資,要加上察過去習,綿綿密密的,使得自己對於塵緣日漸淡薄。這就是背塵的初步。再加上持戒看經的自力,念佛的自力兼不可思議的他力,這便是日趨覺路,我們已經在背塵合覺的大路上。

(六)覺路進程 ── 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

先師夏老以「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十四個字,概括了淨業行人背塵合覺,全部的用功下手處。又以「理明、信深……妄消、真顯」十六個字,指出了在覺路前進的,從始至終的全過程。夏師所示,文字精簡,義理深廣,實是無上醍醐。

「理明」。「理」是本體,即「實際理體」。「理」與「事」相對。從理顯事,從事表體。譬喻:理為水,波為事,波從水現,波有千差,水只一體。理即人人本具的自心,即是法身。法身無相,現一切相。所以「青青竹葉,無非法身。」密宗觀音儀軌:「所見一切皆法身。」大地山河森羅萬象,都如水上之波,從水所現,除水以外,沒有自體。於這些道理,若能明白,便是最初步的明理。若能深明妙諦,老實念佛,念念中暗契無住生心。念來念去,念到事一心,見思惑任運脫落,便是進一步的明理。若到理一心,破一分無明,顯一分法身,便是真實的明理。打破全部四十二品無明,明顯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便成正覺。

「信深」。經教中說:「佛法如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足證若缺信心,就不能入佛法。蓮池大師《疏鈔》中說:「信即心淨」「唯有不信,自相渾濁……如極穢物,自穢穢他。」大師說:信心就是清淨心,只有狐疑,才使得自己身心渾濁污穢一團糟。這個不信的心,不但使自己渾濁,它就像極髒的東西,誰接觸到它,誰就沾上了髒。所以大師總結說「信為急務」。禪宗碩德高峰禪師在語錄中說:「信是道元功德母,信是無上佛菩提,信能永斷煩惱本,信能速證解脫門。」又說:「從上若佛若祖,超登彼岸,轉大法輪,接物利生,莫不皆由此一個信字中流出。」可見「信」是關鍵當中的關鍵。

一般人都會說,我是佛教徒,焉能不信?這由於不知信有深淺邪正之別。許多人皈依佛教仍信外道,這個信心就不正。又有人能信有西方、有極樂、有阿彌陀佛,只信到這裏,此信很淺,不是深信。《彌陀要解》指出六信:理、事、自、他、因、果。六者都信才是深信。信有極樂,是信事;信有彌陀,是信他;在六信中,只占兩信,僅有三分之一,此信甚淺。若要深信,就須明理。六信中的「理」與「自」,都包括在所明之「理」裏面。前已說明,理是理體,是法身,也就是當人的本源佛性。極樂的一切事相莊嚴,都是理體、法身、自心的流現。這就不但信受了表面的事相,而且體會了事物的本體,才認識事物的真實處,這才是深信。他佛自佛也是如此,只信阿彌陀佛是信他佛,不明本師所示自身本具如來智慧德相、自己是佛。《觀經》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能信受本師成佛時的開示,就容易了解《觀經》的經文。自己修行念佛,是自己的本心在作佛,至於自己的本心呢?「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是心是佛」。這才能接受《觀經》的無上開示。不但信他佛,並能信自佛,所信就深入了。同樣是信,邪、正、深、淺四種功德的差別,不是數字所能表示。

「願切行專」。上明理明信深,由於明理,能生正信,而且深入。既明理體又能深信,自然會發願,產生願力。一切眾生都具如來智慧德相,都是可度的。目前沉淪六道痛苦無量,都是冤枉的在受苦,都是在做惡夢,驚嚇得大喊大叫。趕緊把他叫醒,「快醒醒吧!別發夢癲了,何必受這罪。」一醒,就什麼事都沒有了,獅子老虎都沒有,夢境!就是這樣。你懂得這個道理,願力就來了。眾生都是可度的,沒有不可度的,都是由於妄想執著,一時的顛倒。信能深,願就切。切就是懇切與切合實際。不懇切的願叫做虛願。不切實際的願叫做狂願。兩者都是徒勞,不能落實。若發切願,自然行持就專一了。《佛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辨。」《大經》三輩往生都因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不是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東翻一翻,西找一找,東張西望,一事無成。

「功純業淨」。以上「理明信深」四字實是修行的關鍵。信願行稱為三資糧,缺一不可。明理生正信,信深起正願,願切起正行;非信不能導願,非願不能啓行。有願無行,只是狂願;有行無願,不是正行。以上四者關係密切,自然行專之後,久久功夫純熟,乃到「功純」。由於念佛都攝六根,自然不造新業,又由於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自然「業淨」。

「妄消真顯」。念佛功純,妄想自然不起。既然不起妄想,何來執著?所以「妄消」。「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妄想執著」既已消除,本有佛性,自然顯現。《首楞嚴經》說: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鏡淨心明,本來是佛。所以過程就這十六個字:「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這十六個字,我們還不忙於後頭八個字,現在要抓前頭這八個字「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就夠了。

本文開頭,導師直指:「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結尾在夏師之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淨除了妄想執著,恢復個人本有覺性,顯露如來的智慧功德之相。這就是聖教的根,大法的源,也是學佛者必須具有的對佛法的基本認識。有此知見,名為正見。捨此別求,難出魔網。

眾生沉淪,只因妄想執著。恢復本覺,顯露三身,只因消除了妄想執著。迷悟有天淵之別,關鍵處只在回頭一轉──從背覺合塵,轉為背塵合覺。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更具體的內容,就是「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這兩句包括淨宗一切要行。貫徹始終,可從初步直到歸家。

佛法如大海,轉入轉深,循序進修,自然入軌。初機學人,必須從明理生信處下手。信心既深,必發切願;願心懇切,必起正行;正行專一,自易純熟;功夫純正,無有夾雜,功力殊勝,速消業力;業淨功純,妄想自然不生;妄想執著全空,本有佛性朗現。這就是全部修持的過程。

依止「持戒念佛看經教,察過去習毋自欺」這兩句,這就是背塵合覺。在覺路上,從「理明信深……」到「妄消真顯」就是殊勝圓滿。淨土行人,但能深信切願,持佛名號,決定往生。前八個字就已能解決問題。下餘八個字,則到蓮邦中繼續進修。若有人抱大丈夫沖天之志,誓於今世破無明,見法身,那還有以下八個字。切盼您速成帶角虎,普為人天之師。

一九九一年初夏於北京蓮舍重訂

上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