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舉要 (之一)

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舉要

諸位大居士發起無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場共修懺法,持誦觀世音菩薩大悲真言,功德實是不可思議。法界眾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隨喜讚嘆之外,僅以自己對觀音耳根圓通法門的一點體會,向大家匯報,供養觀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觀音道場,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議功德。先師夏老常說:「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我們若能明白觀音的發心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得之果是上與十方諸佛同一心,下合六道眾生同一體;所以感應道交,普門示現。我們的信就深哪,我們願就切,行就專哪。所以我們對於觀音大士的成就,有所聞、有所信、有所解,能夠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樣了。一點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劫;你要真能入了觀音耳根法門,那就是圓修哇。你修一天等於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以日劫相倍。大家實修是肯定的,但是我們還須讀誦大乘,希望能解第一義諦。要能解悟的話,你就成為圓人,你圓修一天等於其他的人修一劫。這也就是我願意來作一些供養的基本原因。

觀音耳根圓通章在《首楞嚴經》,這個經的全名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家稱《楞嚴》過簡了,應該稱《首楞嚴》。《首楞嚴》是一個名辭,不能拆開的。)《首楞嚴經》是經中之王。我國隋代最突出的大德,智者大師,他聽到印度有此經,他就在天台山國清寺,修建一座拜經台(圓瑛法師說,此台仍在),每天向西拜求,共十八年,仍是沒有見到。可見此經多麼難遇。此經題深奧,古德解釋不一。今依明代大德憨山大師《楞嚴通議》。大師證入首楞嚴三昧,所議均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大師自敘云:「一夕於海湛空澄,雪月交光之際,恍惚大悟。忽身心世界當下平沈,如空華影落。是夜秉燭述《楞嚴懸鏡》一卷。」後因弟子請益,直筆成書,名為《通議》。近代三大高僧之首,諦閑老法師說:當聽到有此書後「銘心五內,從斯歷十餘年,莫不念念於是書也。」可見此書是何等希有的法寶。

《通議》說:「此題雖十九字,而獨重在首楞嚴三字而已。……首楞嚴,此云一切事究竟堅固(在《涅槃經》中,佛自釋如是),大定之總名也。乃一心之異稱。」首楞嚴之義為一切事究竟堅固,乃世尊金口所宣,不容疑惑。大師又曰此即一心之異稱。所以首楞嚴即一心,一心生萬法,而「一切無如心真實」(布袋和尚禪語),於是一切事即一切法,即是一心,自然就究竟堅固矣。古德謂為「徹法底源,無動無搖」,也正是此義。

又《通議》解釋其餘十六字曰:「此一心具有體相用三大義故。一者體大,二者相大,三者用大。」什麼叫做大?「大者,謂此心體,廣博包含,極法界量,大而無外,體絕名言,強名大也。」就是說,心的本體,廣大無邊,包含全法界,除了本身,不更有外部,無法安名,不能描述,勉強叫做大。「佛頂」,約喻「以明相大也」。佛卅二相之第一相,名為無見頂相。佛初生時,乳母捧佛注視,看不見佛頂。又佛成道後,東方應持菩薩,欲見到佛頂,他上升了恒河沙數那樣多的佛土,仍然看不到佛頂。為什麼看不到?《通議》說得好:「以此至極無相之頂,以喻廣大無外之心,無相而不可以見見,故為相大也。」佛是至極之聖,頂是人身最尊無上之部。但此頂相不可見,乃以此最尊最上無相之頂相,來比喻廣大無外的一心。有相則可見,但此心無相,故不可以見來見到,所以是「相大」。

此外從「如來……萬行」都表用大。「一切諸佛乘此一心以躋(達到)極果,究竟無餘,故云了義。一切菩薩乘此一心到如來地,故云萬行。以此一心具上三義(體大相大用大)故為大定之總名。」

首楞嚴即一心。以一心為乘,到如來地,圓證極果。「若以此一心而照萬法,則法法全真。故云一切事究竟堅固。若了一題,則全經之旨思過半矣。」

經中佛告阿難:「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故於經中,廿五聖各各宣說悟入三摩提之法門。觀音自述耳根圓通法門,居廿五人之末,但文殊評選則居廿五聖之首。至於「三摩地」,我們翻「三昧」「正定」等等。但此經的三摩地,不是普通所說的正定。一般打坐、修觀,如果是正法修行,正的知見,都可以入正定,也叫三摩地。但是楞嚴的三摩地超出這些,稱為首楞嚴大定。大定就沒有什麼叫出定,沒有什麼叫入定。大定無出入。這個大定有兩個殊勝之義。一、圓定。不是一般只是自心不動,而是統攝萬法,成一定體。「日月經天而不動,江河競注而不流」乃成「一切事究竟堅固」之大定。成與壞,生與滅,無不究竟堅固才是圓定。二、妙定。本性自具,不假修成,縱在迷位,其體如故,故稱妙定。所以於心性外,另用工夫所得之定,都不是妙定。如合以上圓妙兩義,就是首楞嚴王三昧,也稱首楞嚴大定,也即是經中所說的「三摩地」。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經文中「爾時,觀世音菩薩」,就在大勢至菩薩說完之後,「即從座起」,觀世音菩薩就站起來。「頂禮佛足」,恭敬向佛禮拜,「而白佛言」。首先他說「世尊」,這是佛的十號之一。也有人解釋為十號的總稱。「憶念我昔」,「憶」是記憶,「念」是思念,「憶念我昔」就是憶念過去;過去久遠啦!是「無數恒河沙劫」。恒河有多少沙子數不清,而這個時間單位是劫,這個時間之長又是說不清的。說不清多麼長的時間,又有無數恒河沙子那麼多,這個總時間就久遠久遠又久遠了!那個時候有一位佛出世了。佛是不斷出世的,所以過去的佛是無量的,現在的佛是無量的,未來的佛也是無量的。在坐諸位都是未來佛呀。那時候有佛出現於世,佛的名號是觀世音。佛佛相傳,所以古佛是觀世音,他的菩薩弟子的名號仍是觀世音。這位觀世音菩薩在觀世音如來之前,就「發菩提心」。大士在佛前發了菩提心,這正是關鍵。只有發了心的人,佛才把最殊勝的法來教授於你。實際生活中也是如此。你要種稻田,必然先有了稻種,因為你真是要種啊,所以才告訴你應該怎麼種、怎麼培養,一一的告訴你所有的方法。你手裏根本沒有稻種,沒有種子,只是在空談,那就等一等吧。等你有了種子再說吧。觀世音當年在如來前發了菩提心,彼佛就教我了,就傳授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此即「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底下先解釋「菩提心」與「聞思修」。

「菩提」。這是印度話,它的含意就是覺悟。所以發菩提心就是發了徹底覺悟的心,也即是具有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的心,願共一切眾生究竟覺悟的心。這個覺有三個意思:一個是本覺,一個是始覺,一個是究竟覺。所以三覺一齊圓滿才成佛。本覺就是人人本有的本體,也就稱為本心,妙明真心;也就是你的自性,也就是你的法身。這個稱為本覺,是人人所本有的,但你不知,就像自己有顆寶珠藏在衣服裏頭,你不知道。自己以為是個窮漢,可是無價寶珠在身上,自己不知道。這是本覺。當你發起一念背塵合覺之心,要恢復本來,以達到究竟覺悟,這就是始覺了。你開始覺悟了。所以我們如果有了這樣的心,精勤去修哇,始覺開始在放光啊。始覺應合乎本覺,如珠放光,其光首先照亮了珠的本體,這就是始覺合本。以後達於究竟圓滿,就是究竟覺。這三個覺都圓滿就稱為佛。所以發菩提心哪,就是要發這樣一個心。依始覺的智慧,繼續發心,勤求究竟覺,即是發菩提心。

很多人不明白發心的重要,念佛只想求得世間好處,這是非常可惜呀!大家要知道,要往生極樂世界呀,二乘種性的人是不能生啊,豈但是只求人天福報是不行。若只是想生極樂世界去享受,怕受生死之苦,要出離娑婆,只是一個小乘的心;你只是了自己呀!如果這個心你不能擴大的話,你就是二乘的種性。《往生論》中,世親菩薩特別講了,二乘的種性是不能往生的。往生的人都是大乘的種性,都是發了菩提心。所以《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每一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心和念佛兩個要素,少一個都不行。所以菩提心是心中之王。菩薩要修行,要以此心為先。若不發這個心,你一切的萬行都沒有根本,就無從建立。《華嚴經》有句話很深刻,大家目前很難理解,但應當仰信,慢慢去修持,總有一天會懂得的。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了利他的心,忘了覺悟的心,你就是作善法,也只是作魔的事業。可見菩提心的重要。

《起信論》很多人讀過,菩提心就是《起信論》的三心。一個是「直心」,我們常說直心是道場。大家以為直心只是很直率,沒有那麼些彎彎曲曲。這個解釋很淺。《起信論》的直心是,正念真如法。不落二邊稱為正念。在正念中以智慧來觀照真如,就是正念真如的直心。「如」,就是相如;相如,當然要有彼此兩個才能說如。所以他不是一。既然如了,彼此就是一樣;一樣就不異(異就是兩樣)。所以「如」是既不一又不異,言語就不能及,思想也不能及。所以正念真如,這個直心是不容易生起的。直心是大智慧的心。「深心」,就是要樂修一切諸善行故。諸善奉行,就是對於世出世間,自覺覺他一切眾善,都愛樂奉行。第三個就是「大悲心」。大慈大悲,要拔一切眾生的苦,對於一切眾生的苦,我們都不分冤親,平等對待給拔除。所以《起信論》的三心就是菩提心,最為寶貴了。如過去國王太子,他還是一個小娃娃,還在襁褓之中,還要人抱著,任何大臣,哪怕是白鬍子的開國元勳,見到時都要禮拜,是不是?看見太子焉有不禮拜之理呀!就是如此。初發心的人,你要發了菩提心,那一切二乘種性和以下的都應該向你恭敬。就是如此。佛法之中這是最重要的。所以《華嚴經》一百個比喻,說明菩提心的重要。觀世音菩薩就是發了菩提心。這個菩提心也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心,心跟佛跟眾生這三方面沒有差別。這也是《華嚴》的話。所以後來等觀音成道之後,就跟十方諸佛同一慈力,和一切眾生同一悲仰;即同於諸佛,又同於眾生,就是心、佛跟眾生,他三個都無差別。發的是這個心,得的果也是這樣的果。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觀音大士在佛前發了菩提心,彼佛(觀世音佛)就教授了從「聞思修」三慧下手的方法。但此處的三慧,不同於通常一般的三慧。一般的聞思修,聞到了經教的道理,並能理解,這就是聞慧。我依著這個道理起了正的思維,這個就是思慧。所聞的都想通了,接受了,理解了,依教奉行,這叫作修慧。這是一般所說的聞思修。但是觀世音如來教導觀世音菩薩的這個聞思修,大大地深入了一步。這個聞慧是指耳根的聞性,是你的耳根能聞的本性。人人都有自性,但是為什麼單說聞性,不說別的呢?不說「知」,不說「見」,而說「聞」呢?就因為眾生耳根最利。我們從耳根入門,容易明白自己的本心,見自己的本性。此處的聞慧是指從耳根聞性,生出始覺的智慧,不再去馳求耳外的音聲,而是返轉回來注聽自耳能聞的自性。「思」也不是一般的思維,而是離開一切想念的,用正的智慧來觀察能聞的自性,追究一下能聞的是誰呀?有人念佛,問念佛的是誰呀?現在追究一下,能聞的是誰呀?這就是思慧。念念都是返回到自己,即所謂返聞自性。念念返觀,始覺合本,發明本來心地的原有風光,這才是修慧。所以這個聞思修三慧,是比一般的大大地深入了一步。由此聞思修三慧入三摩地,即入首楞嚴大定。但是這個定和慧是不二的。這個三摩地從修到證,最後寂滅現前,證入圓通,即是「入三摩地」了。

回《心聲錄》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