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略說 (之一)

一、心經兩種形式

在我國廣泛流傳家喻戶曉的《心經》,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師的譯本。它的格式不同於其它經典,它前面沒有「如是我聞」這一段證信的序分,結尾也沒有「大眾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之類的流通分。秦代羅什大師所譯也與此相同,但其它多種古譯(到清季共有七種)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經》,則仍和其它經典一樣,包括了首尾這兩部份。玄奘、羅什兩大師譯本的不同,乃由於他們的簡化。《心經》正宗分(即常見的《心經》)只二百多字,首尾兩部份所佔的百分比數過大,為了重點突出,故刪除未譯。

現在把玄奘大師沒有譯出的部份,簡單介紹於下:

甲、序分(證明分)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梵在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爾時婆伽梵入深明法門三昧。是時復有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觀照般若波羅蜜多深妙之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爾時壽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佛的聚會在王舍城靈鷲山,很多大比丘大菩薩都在左右。佛入了深明法門三昧。這時觀自在菩薩也正在觀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微妙之行。這時就照見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皆是空幻。這時舍利子(即舍利弗)依仗佛的加持,乘此威力敬問觀自在菩薩說:善男子,若欲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習?舍利弗代我們大眾而問,所說非常切要。我們如果現在想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的人,應該怎樣修習呢?

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壽命具足舍利子言。(這裡就肯定了,是觀自在菩薩答復舍利子的話。近代中日的著者,有人根據《大般若經 • 學觀品》中,世尊所說有與本經幾乎全同的文句,就主張《心經》也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心經》的首尾乃是後人所增添。此說不敢苟同。佛說與《心經》一致,正表佛佛道同,且古譯中有首尾居絕對多數,西藏經本亦有首尾,焉可都看成妄作?且古德對經文極為尊重,妄以己意編造經文,實為戒律所不許也。且流通分中復有世尊讚歎印證觀音所說之文,殊不應全看成是偽造。)

乙、流通分(結尾)

觀世音菩薩說咒之後,對舍利子說:「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行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於是「婆伽梵」(就是世尊,就是佛)釋迦牟尼佛從三昧起。出定後,就告聖觀自在菩薩說:「善哉!善哉!」兩個善哉重複說,表明世尊非常讚歎。佛又說:善男子如是如是。(善男子,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來證明觀世音菩薩所說的話,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是世尊從衷的、無以復加的證明與讚歎。我國唐代禪宗祖師證明人的開悟時說,「如是如是,汝如是,余亦如是。」這就是以心印心。「如汝所說(就像你所說的),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行,一切如來亦皆隨喜。」佛證明了,深妙般若波羅蜜就應該這樣做。一切如來都歡喜讚歎,都跟你一樣做。

釋迦牟尼佛說話後,「壽命具足舍利子,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及諸眷屬、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世間皆大歡喜,宣讚佛旨。」最後舍利子、觀世音菩薩、和他們的眷屬(道友弟子)、天、人、和會中的天龍八部、阿修羅等,和一切世間的修學道眾,都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無法形容的,超越一切世間所有的安樂和歡喜,所以叫作大歡喜。向佛禮拜辭去。大眾感受佛恩,感恩便要報恩,於是便宣揚讚歎本人所親聞的般若妙法。把從佛所聽到的,向具有根器的人傳播,這才是真的恭敬。

二、玄奘大師承受本經的殊勝因緣

我們念誦這部經,是玄奘大師蒙一位神僧親授的本子。經過是這樣的:他和唐太宗李世民很相知,李世民很敬重他。他感覺到有些經典翻譯不夠好,他想再去印度找原本對證一下。但是李世民覺得大師是國寶,不願他冒這麼大的風險,所以不肯放他出國。用現在的話,他就偷越國境,私自出國的。出發時約有三百多人隨從,但因他又沒有得到國家的批准,所以困難重重。回國時,跟著的人幾乎死光了。可見是十分困難的。

途中走到一個地方,他正趕路,突然聽到有人呼叫的聲音。他找到一個廟,看到一個人生病了,長了一身癩,正在呻吟。他就給他醫治。本來他要趕路去取經,但有人要死,不救不符合本心,就把自己取經的事暫時擱下,照顧這個病人。這個病是傳染的,他也不管,一直照顧他。他把這個病人照顧好了,病人感謝他,就送他一本梵文的《心經》。玄奘大師就一路念這個經。念經免難有很具體的實況,一次走到一個河邊上,看到很熱鬧,正是外道婆羅門舉行祭祀的時候。婆羅門有九十五種外道,有很高的,也有很低的,有很原始的,甚至是很野蠻的。這種外道就是野蠻的,他們相信河神,並且每年拿一個活人扔到河裡,就像中國的河伯娶婦一樣,都是極端迷信。這時玄奘大師碰到他們,正是他們舉行祭祀,而且已經指定了一個人,要把這個人扔到河裡去。這個人有家眷,他要與家裡人死別,自己也哭,家裡人也哭。正在這極度悲傷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個外國人(玄奘大師)來了,就決定把這個外國人送到河裡祭祀。

家屬都很高興,把玄奘大師用繩子捆起來,要把他往河裡丟。他這個時候看到大眾無理可喻,也就無話可說了,只是有個要求,說:「我們出家人都要修行,要念經的。你們送我祭神,我也沒有辦法,你們讓我念念經好不好?死之前想念念經。」大眾說:「好吧,你念吧。」他拿起《心經》就念,念到第三遍時,天地變色,飛沙走石。這些人害怕了,忙說:「這樣的人我們不能得罪。」趕快把他放了,並且給他磕頭。於是玄奘大師非常感謝給經的和尚。等他取經回來,走的原路,不但這個和尚沒有了,就是當初那個廟也找不到了。於是就更感覺當初所遇不是世間的凡人。這是《心經》到玄奘大師手裡的經過。玄奘大師翻的是這部經,我們念的也就是這部經。玄奘大師得到神僧傳授本經,一路消災免難,證明《心經》威力無窮,般若妙力不可思議。更重要的是,顯示了經中般若妙義無上尊貴不可思議。

以下步入正文。我還不是正式講經,只是宣說一下我對《心經》的點滴體會。

三、經題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常念的《心經》的經題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括弧中的「摩訶」,見餘譯。「摩訶」就是大、多、殊勝三方面,意義很多,往往就不翻了。「大」不是大小的大,就是說這個道理是極其究竟、徹底,離開我們世俗的相對的這些概念。這是一個絕對的大,不是對比。這個火爐和房子比,說房子大;房子和樓比,它又小了。世間上哪有什麼大小?小的就是大的,大的又是小的,都是相對的。這個大不是比較的,是絕對的。「多」「勝」也都是這樣。

「般若」也是梵文。我們可以把摩訶般若翻成大智慧。這都很勉強,因為翻成我們的話表示不足,翻成智慧就很容易和漢文的智慧這個名詞相混。我們常說的智慧,再說就是聰明,再一混變成伶俐,世間上這種聰明伶俐成了智慧了,恰恰相反。世智辯聰是我們學佛的八種障難之一,跟聾子瞎子神經病是一樣的,成為學佛的障難呀!這樣混淆就失掉了原文的意思。

經中的智慧,是一種怎麼能夠了悟實相,契入證入實相的智慧。實相是什麼?我能夠悟;我不但能悟,而且能夠證。也可以這樣說,實相就是佛的知見。所以《法華經》說,十方的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只是為了一件大事,一個大的因緣,所以出現於世。什麼事?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就是要向眾生開顯佛的知見,宣示佛的知見;眾生聽到這些開示,就能開悟明了佛的知見,入佛知見,就契入、證入。眾生本來是凡夫的知見。所以大事因緣是什麼呢?告訴我們什麼是佛的知見。我們就從我們的知見,逐漸的 ── 有的快,有的慢,快就是頓法,慢就是漸法 ── 把我們原來的知見捨棄了,換成了佛的知見。般若是什麼呢?就是這樣的智慧,你能夠明了、了解,悟到佛的知見是什麼,然後就做到、證實到佛的知見。

說句很粗俗的話,佛的思想(當然佛不是想,這是打比方的話),成了你的思想了。不是一個勉強的。這個事情就像要追隨一個領袖,要把領袖的思想變成自己的思想,那你就自然地、忠實地接受領袖的領導。現在要比這個例子更深一步,是「知」和「見」,佛之所知、佛之所見,把佛的知見轉成了我們自身的知見。而佛知見是我們本有的,只是我們現在是迷惑了,所以成為眾生知見。般若就是這樣一種智慧,不是一般的聰明。你能拿諾貝爾獎金,你能寫出多少好文學作品,都不是般若。

般若一體而有三義:(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一)實相般若是觀照與文字的本體。實相不是有相,不是無相,不是非有相不是非無相,不是也有也無相,永離一切幻妄的相。可是體性不空,遍為諸法作相,具足過恆沙等等性德的妙用。六度萬行都是本性所具所起。(二)觀照般若如實相之本體而起照用,照時仍是寂然不動。(三)文字般若如實顯示本體與觀照。以上三者,即三即一。實相是觀照與文字的體,觀照是照實相照文字,文字是表達實相同觀照。學人從文字般若入手,而起照用,一旦契悟,入於實相。實相是體,文字是相,觀照是用。

「波羅蜜多」是梵文,可以譯為「彼岸到」和「度」(即六度之度)。生死岸中很苦。這一生變人道,不信佛的人來生保持人身不容易。你要是儒家,仁義禮智信這五種都具足,或在佛道裡要守五戒,若不達到這個水平,人身保不住。信佛的人很少,有仁有義有禮有智有信,這也是稀有的人。既然稀有,就是說來生能變人的人很稀有,所以很苦。變畜生,落湯的螃蟹在鍋裡活活地蒸死;雞豬羊等等動物都得被殺,並且子子孫孫注定了都是被人吃的。誰願意自己的孩子被人吃?但豬等就注定了。變成鬼就更苦了。鬼比動物還苦,喉小腹大,口中吐火,不能飲食。重罪的鬼判入地獄。鬼在地獄中是極苦的,一日之中生死千萬次。

六道中比人好點是修羅。阿修羅很聰明,很能幹,很有神通,但是他心不純、不善,他嫉妒。一類是皈依正法作護法,是好的。還有一類嫉妒釋迦牟尼佛,總想破壞,怕人皈依釋迦牟尼佛減少了自己的群眾。這類阿修羅嫉妒障礙,破壞佛法,死後墮地獄。六道中最高是天界。外道想升天,但升天還是在六道裡頭。外道以升天做為解脫,佛教以升天看成墮落。因為本來是佛,你現在跑到天界裡去了,沒出六道,早晚一天要轉入三惡道,很可悲。不能以眼前的幸福,認為問題都解決了,未出六道早晚還會變豬、變狗、入地獄,所以在六道中同處於墮落。這是此岸(是指生死六道輪迴這一邊)。

諸佛以大智慧,勇猛修行,覺悟正道,永離苦趣,證入涅槃,這是彼岸。一切都寂滅了,寂滅就得到真實的樂,所以佛菩薩是常樂我淨,所以涅槃是彼岸。中流就是煩惱流,為什麼我們度不過去?煩惱無盡就度不過去,能越過這些煩惱就到彼岸了。到了彼岸,就是從生死這一岸,到本自無生也就無滅、常樂我淨、寂滅為樂、圓滿無礙的境界,稱為彼岸。「波羅蜜多」原來直譯為「彼岸到」,現翻成「到彼岸」。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心」,經題中「心」字的涵義有兩個。一個是中心、心要與核心的意思。佛說般若二十二年,佛說法一共四十九年,幾乎用了一半的時間,足見般若的重要。經中說:「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盲,般若為導(又云般若為目)。」般若經很多,《大般若經》六百卷,而這個經最短,只有二百多字,如同般若中的心。心是中心的意思,核心和心要的意思。例如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心。大乘佛法是全部佛教的核心,般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而《心經》是般若經典的核心,所以稱為《心經》。

二者,心是指明當人的本心。人人都有一個真心,但我們現在本有的真心被妄心所遮蓋。現在這個我是個妄我,不是真的我。我們現在不實,我們在上當受騙。我們的真心,釋迦牟尼佛在成佛的那一剎那就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任何一個眾生,不但在座的你我,任何一位,就說飛的蒼蠅,小小的螞蟻,以至於作為地獄中的鬼,都有和佛一樣的智慧,和佛一樣的德相。這是我們的本心。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的那個心,就是我們的本心,是我們妙明真心。這一點是我們學佛的,最要緊的信念和基礎。要相信自己的心,這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說的第一句話。對於這一句話不相信,雖能信佛說的其他的話,你就沒信到根本上,而是信到一些枝葉問題上。要相信這個心。

佛接著說:「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我們有這個心,為什麼你沒有佛那麼大的功德和神通妙用?就因有妄想有執著,自己把自己束縛住了,所以就不能證得。所以我們的一切經典,一方面顯明這個真心,叫你恢復你的本心;一方面是幫助你掃除這些妄見,去掉這一切妄,你本有的真就自然顯現。所以跟道教不一樣。道教叫九轉丹成,煉丹,修嬰兒,一次又一次的屍解,要修出一個什麼,證出一個什麼來。佛教是「我們本來就是」,眾生只是錯了,只是睡著了,正在做夢,種種顛倒。你把夢醒了,叫醒你,一醒就完事了。「如夢幻泡影」,在夢中被老虎吃了,何須找人幫助打老虎?只要拍醒你就沒事了。本來沒有老虎嘛!就是這麼個事。所以我們要明白,我們都有本心,我們的修行方法也就如此。不是真的把老虎趕走,趕走老虎幹什麼?老虎是虛妄的,你夢裡才有老虎呢。你醒了之後明白了,原來是個夢。所以這個是般若之心,所指是我們的真心。

這個「心」字在《金剛經》中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如是生清淨心」「應生無所住心」,在《觀經》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上兩經中的「心」字,即是本經經題中的「心」字。蕅益大師在《心經釋要》中說:「此直指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即是三般若也。」既然我們當前一念介爾之心就是三般若,足見一切般若經典和一大藏教,無非顯明當人各各的自心。而《心經》正是一大藏教的核心,所以直截了當稱為《心經》。

大師又說:「實相般若……達此現前一念即實相。」「觀照般若……照此現前一念即實相。」「文字般若……顯此現前一念即實相。」「是故此心即三般若,三般若祇是一心。此理常然,不可改變,故名為經。」大師開示精妙絕倫。《華嚴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當人本心與佛無別。若能了達現前之念即是實相,亦即了達當人之心即是佛心,心佛兩者毫無差別,若能了達即是實相般若。若能觀照現前一念,雖是水上生波,但全波無不是水,凡有動念何非實相,這即是觀照般若。文字般若只是顯示本體與照用,顯明當前一念即實相。

「經」。「經」是通名,「般若波羅蜜多」是本經獨有之名,稱為別名。經的涵義是貫攝常法。貫通古今(貫),廣攝一切(攝),此理常然(常),永為法則(法)。可見經題概括很深的意思。古云:「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意。」有智慧的人看見經題,這個經的全部意思也就知道了。

回《心聲錄》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