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略說 (之三)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大士再喚舍利弗,並進一步開示說,所以五蘊諸法,當下的本體就是真空實相(空相)。以上面所舉兩例來說明: (一)風靜波停,滿池清水;波表事物,水喻空相。 (二)金杯熔化,杯空金在;杯表諸法,金喻本體。兩喻是同樣的,水與金都是譬喻我們的佛性,我們的妙明真心,這是不生不滅的。把金子造成一金杯,金沒有變化,而金杯出生了。把金杯再熔化,於是金杯沒有了,滅了。好像金杯有生有滅,可是金杯的本體是什麼?只是金,並無別物。金表真空,所以「杯」當體就是空。杯成時,金也沒有生,杯滅時,金也沒有滅。所謂生滅,只是眾生於無生無滅之中,妄見種種生滅而已。五蘊如水上之波,本身就是水。看見波動,實際只是水動。水表空性,故可喻明五蘊即是空相,本自「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滿天是雲,黑暗的時候,太陽並沒有髒。既然沒有髒,也就沒有什麼要恢復乾淨,它本來就是如此。進一步說,一切萬物都從本以來是清淨的。眾生以分別心來看物,認為太陽為淨,烏雲為穢,其實烏雲與太陽平等,有什麼穢濁?再者,以煩惱等為偽,真心為淨,其實煩惱由於妄念,妄念源於真心,如水生波,波全體是水,並無別物。水喻真心,波喻妄念,若論本體,妄即是真,有什麼垢淨?

「不增不滅」。我們的本性在做眾生的時候,顯不出佛的智慧,好像陰天看不見太陽了。雖一點也看不見,但不是沒有太陽了,太陽還是在。等到雨停了,太陽就出來了。正下雨時,太陽沒有減少;晴了天,太陽也沒有增加。真空實性連增減都沒有,還有什麼生死?還有什麼生滅?這個東西減少減少,減少到零,那就滅了。根本不減少,哪有什麼叫滅?

這一切諸法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末後綜合前文,指出真空本性中,本來沒有五蘊。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這十二個名為十二入(或十二處),也就是前面的五蘊,因眾生根器不同,乃有側重點不同的種種方式的說法。「眼耳鼻舌身」是色蘊,「意」就是受想行識四蘊,這六樣稱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眼睛所對的是色,耳所對是聲,鼻所對是香,舌所對是味,身所對是觸,風一來,吹到身上很涼快,是一種觸覺。前五個,眼耳鼻舌身,這是屬於身的;還有屬於心的,意是第六個。這六根代表我們身內的,外境就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法」字是一切事物,有形的、無形的、道理、概念、抽象的、具體的,一切一切都可以稱之為法。在此是指我們不見不聞無香無味無觸時,自己內心所緣的境界。這些境界實際是前五塵留落的影子。例如去年曾上泰山觀日出,此時回憶舊時的景象,心中所念只是舊時泰山日出的影像。這就是法塵,就是我們意的對象。屬於外境的是色聲香味觸法。

前面說了五蘊皆空,第一個是色蘊空,色空,所以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都空了。前五塵都空,它們的影子(法塵)當然也就空了。再有,五蘊受想行識都空了,那當然我們的意也就空了。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加六塵,這兩個是相對的,互相起一些聯繫,這十二樣東西稱為十二入。十二入皆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句話代表十八界皆是真空。界是界限、區別、種類。例如可把人區別為政界、軍界、商界、教育界等。十八界的界正是此意。眼等六根成六界,色等六塵又成六界,眼識到意識是六識,又成六界,共成十八界。其中能取是六根,所取是六塵,根塵和合發起六識。例如一個設備,手能觸及機體,啟動開關,眼能看到屏上的形像色彩,耳能聽到語言音樂,意根生意識能起綜合作用,而認識這是一部彩色電視機。所以依眼根而能了別色塵的是眼識,依耳根而能了別聲塵者是耳識……依身根了別觸塵的是身識,依意根而能了別法塵的是意識。一般稱眼到身是前五識,意識是第六識。眼看見色,內有鏡頭,外有要照的對象,人是活物,還有識的作用,不是簡單的照相機,這是眼識。耳朵聽見聲,耳和聲,耳是根,聲是塵,能了別的還有一個耳識。所以六根六塵再六個識就稱為十八界。(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經中指出:「無眼耳鼻舌身意」,內無六根;「無色聲香味觸法」,外無六塵,「十二入」都無了。因為根塵都沒有,識又從何發生呢?所以十八界也空。就是把有關「人我」的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些東西,讓你理解了,這些都是空。你不外乎內有六根,外有六塵,再加上你識的作用,總之這一切過去我們都認為這個是我,是真實的,《心經》告訴你這一切皆無。在真實的法性中,這一切都是虛妄所顯之相。如水上之波,正波動時,波整體是水,即是真空,所以說都無,讓你破除人我。

第六識是分別一切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什麼是美?什麼是醜?第七識(末那識)是執我,老執著一個我。這就是說,我們之所以成為一個我,保持自己,種種思想一來,都有個我。這就是第七識的作用。第八識稱為藏識,叫作阿賴耶識,一切檔案都貯存在裡面。眼耳鼻舌身相當於攝像機的鏡頭,把在外的東西攝收進來,從第六識第七識傳達到第八識,即阿賴耶識。這一切都貯存了,也就是種子,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它是真正代表你的,所以「去後來先」。死的時候,身體都壞了,眼耳鼻舌身都沒有作用了,第六識也不行了,第七識也不行了,還有第八識最後從身體離開。這人就是真的死了。我們不說靈魂,我們說第八識。我們佛教沒有斷見,也沒有常。所以就高於其他一切的宗教和科學。阿賴耶識是檔案室。大家現在聽我說的許多話,腦子裡增加了許多新的檔案,檔案裡增加了新材料,跟剛才不一樣了。你跟剛才是相似,不是剛才那個我了。天天增加新的東西,所以是相似相續。它因為相似,所以不是常,不是老不變;但它又相續,所以就不斷。「不斷不常,相似相續」是阿賴耶識,即八識。現在我們只談前六識。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上面的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無,破人我執,叫做為凡人法。從「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起,破法我執,叫做為聖人法。從無明到老死叫做十二因緣,是緣覺主要所修之法,其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因緣,互相依賴而有,有此法才有彼法。經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說明了從因緣而起的法則。例如「老死」,為什麼有老死?就是因為有生,有生就必然有老死。推到源頭則是由於無明。正是由於無明,生死不已。要破除這十二因緣,只要其中一處滅,就一切都滅。這是緣覺的法執,也叫做法我。破此法我,故說十二因緣皆空。《金剛經》說得很好:「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大家要知道,佛說的一切法,就是拿船做比喻,因為你要渡河,沒有船不行,所以佛告訴你這些法。但是上了岸還要這些船做什麼?所以「渡河需用筏,登岸不需舟。」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教導我們,破除十二因緣的法執。十二因緣相互聯繫,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也是包括我們怎麼出輪迴的辦法。輪迴不已就因這十二件事情相續不已,所以要修行,斷這十二因緣。「無明」,淺說很容易理解,就是糊塗愚癡,障礙你明白真理。深一點說,不了達真如一相,妄生分別執著,就成了無明。無明是我們生死的根本,愚癡是最大的障礙。無明就糊塗,糊塗後就顛倒,顛倒就會造業,造業就是行。第二個是「行」。以上就是過去生中,我們所作的因。

過去生中,我們一直是糊塗造業,驅使阿賴耶識墮入母胎,一念看見父母的情況,一動婬念就跑到胎裡去了。這就是今生生命的開始,這是「識」。在胎裡慢慢長大,還不能形成一個人,這是在胎中身心漸發育之位,已有受想行識等名字,這是心法,所以叫做「名」;還有眼等,這是色法,所以全名是「名色」。第五「六入」。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都慢慢成長起來了,就是快出胎之位,叫做「六入」。第六「觸」。出了胎之後,便與六塵相接觸。在兩三歲的時候,對外界的事物只是接觸而已,他沒有什麼思維和領略。再大一點,到了六七歲就能領略一點,也會說話了,很多事情都知道了。第七「受」。六七歲便對事物有苦樂的感受。(三)至(七)這一段,就是今生的開始,是我們從過去生中所得的果,是前生決定的。所以小孩有的聰明,有的不聰明,有的聽話,有的不聽話,這一切由於過去所造的業,通過識而帶來的。

第八「愛」。既能領受,便貪愛種種美妙事物。十四五歲的時候就有強盛的愛慾之心。於是今生又迷惑了。第九「取」。成年之後,對所愛之境貪求不息,執著追取。不僅僅愛而已,必要得到就是取。愛和取是現在我們所生的迷惑。為什麼你要喜歡這些?本來是空,這是錯覺,你偏偏要喜歡;本來是不垢不淨,你偏認為他清淨美好,妄生分別,妄自取著。愛和取就是現在的迷惑。底下第十就是「有」。由於有愛有取的煩惱,做種種的業,定招有當來的果報。(八)(九)(十)三支是現在所做之因,要招來生之果。第十一「生」。既造種種之因,來生定又於六道四生之中受生。第十二「老死」。出生之後當然還是要老死。這二支就是來生的果。

這十二因緣修的時候,你從某個地方一截斷,你或從愛取斷,或從無明照破,讓它不是這樣相續不已,使這種東西不是老按這種規律支配你,那麼你就出離生死了。緣覺修的法就是如此,確實可以了生死,可以成為辟支佛,是小乘的極果。若是大乘菩薩就能了達十二因緣、三世循環、一切境界、因果名目,都是水上之波,如夢如幻,故曰「無無明」,乃至「無老死」。舉出首尾二支,則其中十支皆可概括。經中又說「亦無無明盡」,乃至「亦無老死盡」,是破法執。本無無明,再說盡或不盡都成戲論。「乃至」兩字同樣是帶過其中十支。

再者,進一步體會「無無明」的深義。在佛將入涅槃的時候,入種種境界,入種種禪定,入種種空間去找這個無明,找無明找不到,於是說無明不可得。無明要是不可得,無明都沒有實性,無明就沒有了。這是《涅槃經》中,世尊大悲慈父給我們的最寶貴的開示。入種種禪定、種種境界,所得的結論,就是佛找無明實性不可得 ── 無無明。所以這是頓法的關鍵。你要對這個問題體會很深,根本沒有無明,你又本來成佛,你跟佛還有多少距離?所以是有頓(剎那成就)、有漸(須三大阿僧祇劫),就看你自己的根器,你能信多少。大家想想是不是?

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是因為無明,就因為妄想執著成為眾生。但是無明實性找不到。譬如是做夢,夢見老虎吃你了,或者跟一個美女談戀愛,這種種驚嚇,種種歡喜,夢一醒全沒有了。所以只要醒醒夢就完了,不須把老虎趕掉;請大家捉老虎,用不著呵。日本有個笑話很好玩:一個人愚癡,他做夢。日本人很喜歡喝酒,夢中得到一瓶很好的酒,他馬上要吃酒。酒很好,要燙了吃才好,於是叫他的老婆給燙一燙。就在燙酒的時候,他忽然間醒了。醒了一想是個夢,很遺憾,酒沒吃成。早知道如此,不燙就吃就好了!哈哈……很可笑。眾生就是這樣。實在是做夢,這一切都是空的。夢中有老虎,根本不存在,大夢一醒,原來自己安臥在席夢思的床上。一切現成,本來是佛。

所以永明大師:世尊涅槃時,關於無明不可得的開示,眾生應拿骨頭做筆,皮做紙,血當墨來書寫報恩。大乘經中說,菩薩要斷盡四十二品無明,方才究竟成佛。為什麼此處又說「無無明」?這可用一個比方來說明。水(喻佛)與冰(喻眾生),都是氫二氧,毫無分別。可是水無礙,放在任何形狀的容器中都能適應;冰就有礙,處處都不能適應。原因只在水已凝結成冰。毛病只在凝結(結字很巧,恰恰就是結縛的結字),於是就有礙了。可是請你找出這個「凝結」是什麼?不可得。「凝結」譬喻無明。眾生因有無明就有礙了。可是無明不可得。

上一頁            回《心聲錄》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