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 (之二)

三、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一切眾生本性中具有如來的智慧德相,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雖本有性德,但以纏縛在妄想執著之中,性德無法顯現,故須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來掃蕩一切塵勞妄想。修持的功德稱為修德。譬如明鏡,鏡面上蓋滿了種種污垢,鏡光不能顯現,鏡子竟同廢物。但當我們努力去擦除塵垢,一旦功效圓滿,塵垢全消,「鏡淨心明,本來是佛。」所以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所以行人應抓緊修德,才不辜負本有的性德。

 修持方面,佛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殊勝。但末法眾生,應選契機之法。我常說:買鞋,首先一條是大小合適,其次才是物美價廉等等。為了幫助大家抉擇,略談三根本與三無漏學。這是一切行人共同遵循的道路。其下再介紹禪密淨圓頓法門。

  甲、根本三要: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

 第一、出離心。此心雖比後兩者淺近,但它是首要的。常說:「高明容易解脫難」。要能透脫人世間種種纏縛(妻兒子女、功名富貴、生活享受),談談容易,做到很難。甚至有的出家人,雖然擺脫了世間的家庭眷屬、名譽地位,可是內心仍夾雜著自己想當佛教領袖,眾生導師。於是大占山頭,大收徒眾,重用親信,宗派相爭,生活享受如同富翁。這與釋尊捨皇位離王宮,林間度夜,托缽乞食,真是鮮明對比。所以世間這些難捨之物,都像癌細胞,是萬萬不能發展的。所以首先要對這些難捨的東西能捨,不再留戀。出離心不是消極厭世,恰恰相反,這是真正的大雄心。為了積極救世,就須輕裝上陣。自己還在昏睡,焉能喚醒別人的酣夢?更切忌的是留戀世間,正是最嚴重的執著,那麼你的鏡子就擦不乾淨了。首先要有一個出離心,這是個最根本的。

 第二、慈悲心。佛為什麼要出家?首先看到生物互相吞食,你吃我我吃你,這樣來維持生命。眾生非常苦哇!因之發心求道救度,這就是慈悲心。在人世之間,我們也看到多少災難,多少苦痛;非洲的災情,兩伊的戰爭,多少血淚呀!怎麼能無動於衷?這種同情與救度的心,就是慈悲心。佛菩薩看一切眾生與自身如同一體,這就是同體大悲呀!佛看一切眾生如同佛的獨子,這是大慈悲心。這是我們學佛的根本。《華嚴經》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所以不管佛教哪一宗,都必須從慈悲心出發。修羅都有本領,所欠缺的就只是慈悲心。所以你沒有慈悲心去修練,總之是盲修瞎練,成為阿修羅而後已。密宗《毗盧遮那經》也說「大悲為根」,第一句話就是要從大悲心出發,可見顯教密宗同一根本。有人看見密宗金剛像很厲害,令人生畏,而不知這是極度的慈悲。就跟父母要管小孩子一樣,他要生氣,要教導,甚至責打孩子,都是為了要教好他們,並不是要傷害孩子。就是這樣,都是大悲為根。如果沒有慈悲心,只是去修氣,不管修什麼練什麼,最後都要成為魔的眷屬。

 第三、菩提心。覺悟的心。《毗盧遮那經》在「大悲為根」之下,緊接著便是「菩提為因」。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也就是佛。一切事從因得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種菩提就得菩提,種佛就得佛。「菩提為因」就等於是說,咱們現在播種,你種了一個佛的種子,將來他就要結出佛的果。所以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這同《華嚴》說「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完全是一味的。菩提心簡單地說,就是大悲大願大智慧相結合的心。《華嚴》說,這三個像是一盞油燈的三個方面:燈油、燈炷與燈光,缺一不可。而關鍵是燈光。不發光的燈有什麼用?燈的光譬喻大智慧。我們看到本來是佛的眾生,因為妄想執著,不能覺悟,冤冤枉枉地在輪迴之中受種種苦,所以要救度,這是悲心。悲心廣大,眾生不盡,誓不成佛,這就是大願。大智慧呢?那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正如《金剛經》:終日度生,而終日無所度。這樣的大悲大願大智慧相結合的心,就是菩提心。

我們要發起菩提心來。我們能發起這個心,「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果學佛還沒有發菩提心,或者曾經發過,但又忘掉了,《華嚴》教導我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句經文應該引起學佛的人的深切注意!離開了菩提心,縱使修種種善法,也是為魔服務。這都是真語實語,佛不會嚇唬我們。

  乙、戒定慧三無漏學

 以上三種根本心,是大乘佛教行人,不可或缺的。本段的三無漏學,同樣是一切大乘行人,不能缺少的。戒定慧是六波羅蜜的濃縮。波羅蜜翻為「彼岸到」,華言就是「到彼岸」,也可譯為六度。迷惑與生死是此岸,覺悟與涅槃是彼岸,煩惱是中流。我們處在生死輪迴的此岸,若能超脫一切煩惱,便能到達覺悟成佛的彼岸,所以名之為「度」。六度代表萬行,濃縮便是三無漏學。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是前五度,第六度是般若。般若是特殊的重要。

(1)戒。至於戒呢,是寶塔第一層。第一層若壞,塔就不能存身了。現在我們只談居士,居士有五戒,八關齋戒(因有過午不食,這是齋)。居士可以受菩薩戒,學密可以受密戒。戒不受則已,受了就必須精勤守護,千萬不可犯戒。如果不守戒,就如同一個漏水的器具(這個花瓶漏水,我們就不能用)。一個漏器,所修的一切功德都必然漏光,所以叫做「非器」。

(2)定。就是禪定。例如四禪八定。色界有四禪,無色界還有四種定,把色界無色界加在一起成為八定。禪定全靠自力,很不容易修成功。世尊在《首楞嚴經》中開示,若不依靠密咒加持,行人修禪定想避免魔擾是不可能的。至於外界有很多種練功,好像很了不起,其實是初步又初步。但是大家不知道,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就大驚小怪。四禪八定是色界無色界的事,我們是在欲界,欲界裏修練,起碼要超欲界才行。得了欲界定的人,在入定之後,身就跟雲跟煙一樣的,非常空虛和清淨,不過還是感覺有身,這個是欲界的定。在這個地方修持再進一步之後,突然間一個很大的轉變,這個時候自己不見自己有身,也不見自己的衣服,也看不見自己所坐的床舖,房子也沒有了,一切都空了。所以很多人到這個地步就妄自尊大,自以為如何如何。其實這是未到定,還沒有到初禪哪!初禪之上,二禪、三禪、四禪,他還不到初禪。就像還在幼稚園,就自認為我是博士了。這些地方很容易錯認。你自己沒有開悟,說開悟;沒有到四禪,說四禪,這叫大妄語。大妄語是決定入地獄的。所以這樣你修了半天還不如不修。這是我們修行人很需要警惕的一件事情。我們不能聽見別人說到了這個境界,我們念佛念了半天沒有到這個境界,就認為他比我強。應知:他不能和閣下相比呀!那遠遠不能相比呀!他們縱不犯大妄語,沒有損人利己的心行,最多是欲界天。我們則是橫超色、無色界、欲界諸天,直生西方淨土,永不退轉,一生成辦。他們如何能比?

 (3)慧。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沒有法翻譯了。在華文中沒有一個適當的名詞來翻譯般若,所以沒有翻。有時勉強用「大智慧」以別於常用的智慧。在三無漏學與六度中,般若都是最重要的。教中常說,前五度如盲,般若如目。這就是說,單修前五度的每一度,若沒有融會般若,那麼修者就同瞎子一樣,你的修行就是盲修瞎練。縱然是善事能得福報,但如仰箭射虛空,福盡,箭還是墮落到地面。

般若是什麼?勉強來說,那就是能顯清本有心體,消除妄想執著的心力。參證《法華經》也可以說,是你能了悟佛的知見,而證入佛的知見的智慧。《法華經》:十方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興於世。佛為什麼到世間來?唯獨為這樣一件大事因緣才來。什麼事呢?就是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給眾生開示佛是什麼知什麼見。釋尊悟道的頭一句話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話要是佛不說,誰能知道?所以佛就為這個大事因緣來的,然後眾生就依止佛的知見,放棄自己的知見。我們都是眾生知見,就是情見,都是從情出發的,也就是妄見。所以要去掉我們的知見,轉換成佛的知見。那要靠什麼?就要靠般若嘛。

但般若不是我們情見所能達到的。佛當時就說,眾生的妄心像太末蟲(太末蟲這個名詞很有意思,佛在兩千多年前就知道有細菌。末是微末,太末是極微末,極微末的蟲不就是細菌嗎?)處處能緣,獨不能緣在火焰之上。細菌什麼地方都能生存,但在火上不能生存嘛。這就比方眾生的心,本領大極了,沒有不能想的,處處能緣,但不能緣於般若之上,對於般若無法理解。所以我們大家要明白,你如果仍在情見之中,你所能理解到的都不是般若。這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這個地方很多人錯認。有的人開了點知解,以為他所知所解就是般若。不是,你所有用知解達到的都不是。所以這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不思議境界。對於這方面,我的師父,大禪師雲大師,他有一個很好的譬喻:我們在妄想心中要理解般若,就像你坐在椅子上,要舉這個椅子,這就舉不起來了。要離開這個椅子,才能把這個椅子舉起來。這個比方非常生動。你在沒有離開妄想之前要理解般若,就如同你坐在椅子上,要把這個椅子舉起來一樣,這是不可能的。

行人學習般若,若要一下子便能明白般若的本體,那是不可能的。所幸般若能一分為三:① 實相般若,② 觀照般若,③ 文字般若。一切表達般若的經論語言文字等等都是文字般若。行者思維參究文字,了達其義,依之來觀察對待事物是觀照般若。在久久觀照之中,一旦驀地觸著關棙子(即現在所說的起動鍵),豁然朗悟徹明本心,即是契入實相般若。

 以上三種根本與三無漏學,都是一切行人所共同遵修的。佛為救度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病,乃有八萬四千種法,如旃檀木,片片皆香。「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契合我們根機的,則推以下三種法門。

上一頁            回《心聲錄》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