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一九八九年七月四日〕
我們開始。中間停頓了一下,現在又能相續,都應該看成是佛力加被。今天之外我們還有兩次,所以今年就是這個學期,除今天之外,我們可以一共有三次,這樣我們可以很從容的把第一卷的內容討論完。
這一 部註解,也是這部經,是以前頭的內容比較費解。前頭這個「概要」,就是十門分列,討論全經的「體性」、「宗趣」等等,比較深入,所以是比較費解的。我們劈竹子竿,頭一節是難劈的,但是經過這一年,我們再加上以後的兩次,可以把這第一節劈開了,底下所謂迎刃而解,就比較順了。今天我們就接著上次的內容,繼續大家一塊參學。
這一品是「德遵普賢品」,這是第二品。「德遵普賢」就是說,所有參加法會的這一切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在家菩薩以「賢護十六正士」為首,出家菩薩以文殊、普賢、彌勒為首,這無量無邊的菩薩就不可說有多少了,就數目說是無量無邊,而其德都同遵普賢大士之德,所以這一品稱為「德遵普賢」。而這一品裡頭詳細介紹了參加法會的出家、在家菩薩殊勝的妙德,可以使我們知道這些大菩薩都是果位上已經成就,而仍然示現在因地的這樣的大士,所以都是證明這一點,來說普賢大士之德的具體內容。
上次講到「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底下就是「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入了這個法門叫做「空」、「無相」、「無願」的法門。上一次講已經提到,二乘雖然得到了「三空門」,但是偏於「空」。「三空門」就是指著這兒的「空」、「無相」、「無願」,三個皆空。二乘雖然也能夠見到這個「三空門」,但是他偏於「空」;這是菩薩的,就是入「空」、「無相」、「無願」法門。所以首先把這個「空」、「無相」、「無願」的內容先做一個介紹。這個解釋,我們所依據的《淨影疏》在書上寫了,我就不再講了。
我們底下講龍樹菩薩的著作。龍樹菩薩在現世我們知道是八宗的祖師,咱們中國把佛教分為十宗,而八宗都奉龍樹為祖師,沒有第二位呀。經典裡說龍樹的過去是妙雲相如來,他也普被三根、深入淺出,著作浩若煙海,其中很精、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就稱為《大智度論》。
現在根據《大智度論》的解釋,解釋這個「空」、「無相」、「無願」,它說「觀諸法空是名空」,一切法皆空。所以《心經》就講「無色聲香味觸法」一直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智亦無得」,都是「無」、「空」,所以諸法都是「空」,「本空」,這個叫做「空」。什麼叫做「空」,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在空中,既然是「空」,你還有什麼相可取?一取不就成了「有」了嗎?而不可取相,在這個含義上,這個「空」字的意思就轉為什麼?「是時空轉」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空」的含義就轉化為「無相」。空中本來無相可得,因為你看到「無相」可得的時候不可取相,這個時候這個「空」的含義就轉為「無相」。所以好些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很多是名言在那變化,而本體並沒有變化。
既然「無相」就不應有所作為,「作」是作為,這兒講的是「無作」,我們經裡頭說的是「無願」,「空無相無願」。而「無願」就是「無作」,這個解釋也是根據《大智度論》。所以我們這個《大經解》第一百三十三頁倒數第三行〔編按:東林寺版〕,《大智度論》說,「無願故不造生死之業,亦名無作。」所以這兩個名詞是一件事情。就沒有一個什麼要追求的,發了一個什麼什麼志願,你既然這個都沒有,你生死業就不會造了。你不求這個,不求世間的功名富貴種種種種的,那麼就不造生死之業,所以叫做「無作」。所以「無願」就是「無作」。
《大智度論》底下講「無作」,就是講的是「無願」,一個事實兩個名詞。既然「空」的含義轉為「無相」,「無相」之中還應該有什麼「作」嗎?「相」都不可得了,你還要去「作為」什麼呀?一有「作」就是三界的生因,你「無作」就不作三界的生因,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時候這個含義就從「無相」轉為「無作」。這就把這個名詞解釋了,「空」、「無相」、「無願」它們的內容。
怎麼說菩薩入「空」、「無相」、「無願」法門?而修持上說這三件事到底是三是一?到底如何,到底從何下手?《大智度論》底下講得很清楚,它打個譬喻,譬如一個城,城有三個門。既然城有三個門,咱們要進北京城,假定城有三個門,你一個人絶不可能一下子要從這三個門一塊進來,對不對?你要進安定門就進安定門,你要進西直門進西直門,還有東直門,你一個人不可能從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一塊進來。這是譬喻。
進,就從一門就進來了。進了門,城是什麼?城就譬喻是涅槃。所以一切修行,我們大家要知道,這是個選佛場,我們都是要成佛、要證涅槃,不是是當個方丈、做個大法師,成一個了不起的佛學家。
我們要入這個城是涅槃之城,「涅槃」是三德都齊彰: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得到解脫,證了般若,恢復了法身,要進到這個城。這個城就有三個門,所謂「空」、「無相」、「無願」。底下《大智度論》的說法,我們也是邊看邊解釋。一個人進了空門,他真知道一切皆空了,從這個空門進來,進來他心中也「不得是空」。「不得是空」是什麼意思?我《大經解》加了一句話,我們就好理解,他也沒有停滯在空相上。有了一個「空」,既然「空」,就有一個空相,他就在這個空相上那兒待住了,這個時候這個門就堵住了。所以這一點很細,修行人我們要知道,往往不是沒有能夠入門,就是剛一進門,堵住了!這個是非常可惜,在這堵住了。他就抓住了「一切皆空」、「本來無一物」,就是空空蕩蕩,這就是墮在「空相」之中,墮在「空相」之中,這個門就「通途更塞」,這個門就不成為門,成為關了,就把你關在這兒了。這個人就沒有從空門進來。如果他從空門進來,底下就沒事了,就解決問題了,你就是「一切皆不可得」,而「通達無礙」,用「通達」二字就是很活活潑潑的,不是一個死的空,就進來了,你抓了個空相,就堵住了。
如果你這個時候去掉空相,去掉空相這就是什麼,這就是「無相門」。不但是一切可見之相你都除了,連這空相你都除了,這就一切相你都真除了,真除了你就「無相」了,那你從「無相門」就進來了,從這個門可以進來。
可是呢,若於「無相」的這個相,底下這句話,「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若於「無相」,「無相」本來是「無相」,你這一執著,它就成了一個相,這個相就名為「無相之相」。所以一切都不可執著。一執著,很好的一句話,就成了「一句合頭語,萬劫繫驢橛。」一句合頭語,經上的話,你就死於句下,你把它執著住了,這個裡頭就執為定法,這一句話對於你說就成為一個繫驢的「橛」。驢是要亂跑的,拴一個橛在那,把驢捆在那,而且這個「橛」是一萬劫都在那存在的。
所以這個事,你「無相」進來之後,你不能再執著一個「無相之相」,又堵住了,你心一執著就生出戲論來了。所謂「戲論」者,就成了錯誤的見解,就成為「戲論」了。這個時候你把這個無相之相也除掉了,那就入了「無作門」。
所以不是一個人一身從三門入,是有三個門你可以隨一而入,這就叫做「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從哪一個門都可以入,這就超過二乘。所以剛才頭一句是「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對於聲聞、辟支佛他遠超。「遠超」表現在什麼地方?二乘對於三空門他是沉於空,他沒有真進來,但是菩薩就入了這個法門,這是遠超之處。
底下又有兩句:「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我們首先要解釋「方便」兩個字的含義,「方」,淺說就是方法;「便」是便用,就是便利。我們說得很粗俗的、很淺的、很通俗的說法,方便者就是我們要有便利的方法,是有辦法,而且這個方法很便利。這個事情你總是有辦法的,而且是一種便利的辦法,這叫做方便。這個也見於《法華文句》中,「方者法也,便者用也」,你這才能有作用。你要度眾生,你告訴他一個方法,他都是做不到的,你怎麼度?你給他一個便利的方法,他能做得到,你才能度眾生。所以方便很重要,要「善立方便」。我們有一些,我們就不都講了,我們挑著講了,這個引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看。
底下我們看《法華義疏》說:「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這對於前面說的又引申一步,「方便」就是「善巧」的名字,所以我們常常連在一塊兒說「方便善巧」,連在一塊兒說。這個人他很善巧、很善於說法,很巧妙的能夠救度眾生,這稱為「善巧」。「善巧」是什麼?就是智慧之用,從智慧之體他要顯出作用,因此他就能夠善巧。這個就把「方便」又補充了一點。《大集經》又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能夠調化眾生,讓眾生全都趣向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叫做「方便」。所以這就把便利的方法,這裡頭它又有一個更進一步的含義了,不是指其它的方法,而是說我有這一種辦法能夠善於調化這些眾生,讓他們都趣向於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才是「方便」。所以知道空、無相是大智,而能隨宜施設名方便。我們能隨宜有辦法建立我的法門來救度,這個才叫做「方便」。
「方便」也有兩種,這是根據《會疏》說的話,《會疏》它這麼講,它一方面根據《湼槃經》〔編按:疑《會疏》錯引,查應為《維摩經》〕,「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所以我們稱為「慧母」、「智母」,就這意思,因為「智度」就是般若,智慧是菩薩之母,菩薩都從智慧出生;「方便」就是父親 ,人們都是從父母生,做為譬喻,所以智慧、方便很重要。知道一切「空」、「無相」,這是大智慧,我們隨宜來施設,建立法門來隨宜說法、救度,這個叫做「方便」。這「方便」就很重要,是菩薩的父。〔編按:眾生應是口誤,依《大經白話解》修正。〕
「方便」有兩種,這都是《會疏》的話,一個是「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自己本身深入的瞭解了、解答了、開解了這個「空」,對於「空」不是很淺的理解,而是深的解,而又不取這個「空相」,也不是「受證」,這是進一步的境界,到這個「證」字。所以取證不取證,有很多它就是漸法,在途中他就取證,那麼他就慢了,他在這個地方就耽擱下來了;他對一切都不取證,直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且是一個很快速的,這就是「頓」。打個譬喻,你坐電梯,你中間一切各個地方都不下來一直到屋頂,二百層摩天樓,那就是直趣無上正等正覺。第三層你下電梯來轉一圈,第五層又下電梯又轉一圈,這就等於「取證」。這打個譬喻,這大家都懂得了,中途你要取證,取證你看第三層樓是怎麼回事,你就明白了,是不是?這就是。所以一個就是說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他直趣最高的屋頂,這是個方便。
第二個,以這個實相之理甚為深妙,眾生的水平沒有人能夠相信、能夠接受,那確實是如此啊。所以佛說《華嚴》之後就想「般涅槃」哪,大家不能信受,連羅漢都如聾如盲。佛後來就是接受了大家,從小乘說起,說法四十九年,最後說了《法華》。這些人跟著佛四十幾年,聽了很多法,已經提高又再提高了,等說到《法華》的時候還有五千人退席。不是五個、十個,是五千哪!一個道場,你們想想看,比如說賽球,五千人嘩啦一下子走了,你說這是什麼場面哪?你們要知道。所以就是「莫能信受」,說《法華》的時候,五千人退席。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要聞到圓教的法,我們不驚不怖,沒有驚怖也不牴觸,還能相信接受,用《金剛經》上的話,「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這是很殊勝的事情。所以今天咱們在這個地方研究的是圓教的經典,極殊勝的事情。
他「莫能信受」怎麼辦?就需要方便來誘引、誘導。這個「誘」字最善巧的莫過於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誘導是有求必應,求財得財、求子得子、求妻得妻、求長壽得長壽,都是這些個人打算。觀世音菩薩為什麼這麼做?兩句話就說明白了,「先以欲鈎牽,後令入正道。」眾生需要這些,滿足他們這些,這是「欲」,以此為鈎為牽,也是為方便,而其最終之目的希望他入正道。這就是「誘引」的最好的例子。所以這些「方便」就是怎麼著?就是用種種的方法、方便。
再有那個魚籃觀音,大家都看見畫觀音畫一個極美的少女拿個籃子,籃子裡頭一條活魚,所以稱為「魚籃觀音」。那麼觀音不拿楊柳、不拿水瓶,甘露瓶、楊柳枝這是常見的;而是籃子裡頭一條活魚,顯然這是拿去做菜或者去出賣,打上來的、釣上來的。魚籃觀音是觀音化現的,那個打漁的地方,就是這些人不讀書,不懂得信念佛教,就知道捕魚、賣魚、吃魚,就這樣的過生活。忽然一天來了一個極美的女人,跟他們一起生活,籃子裡有條魚,當然不止一條,畫就畫一條,也是漁民。大家向她求婚,這個地方風俗很薄,不知道什麼什麼,沒有很深的文化。她說:「你們這麼多人跟我求婚,我嫁給你們誰呀?你們這有上千的人。」「我這拿給你們去念,明天你們誰能背,我就嫁給你們誰。」這是《心經》。
大家念了後,第二天有一、二百人都能背了,還有好多人背不下來,到底也念了沒有能背下來。能背的那就行了,「但是你們還是人太多,給你們什麼吧,給你們《普門品》。」發給他們,「你們去念,三天你們誰能背我嫁給誰。」三天之後只有七個人能背。七個人能背,「七個人還不行,那給你們《法華經》吧,你們誰去背去,幾天之後誰會背了之後我就嫁給誰。」最後只有一個人都能背,這個人姓馬。所以這個觀音大家又稱為「馬郎婦」,夫婦的「婦」,稱為「馬郎婦」就這個典故,這個姓馬的背下來了,就結婚哪,洞房花燭。正在剛剛喜宴之中,新娘子說不舒服,一下子死了。當時很懊喪,就給埋了。後來過了一年來了個和尚,大家還在議論這個事,這和尚說:「你們怎麼這麼愚痴啊,到現在你們也不明白,那是觀音菩薩來救度你們,你們這一方應該有難,觀音菩薩教你們來讀經。」所以是觀音菩薩以菩薩的威力,怎麼能消災啊?還是靠大家多念經。所以這個事情我們現在很需要,現在咱們應該說,我們這個不是就是有災嗎?大家都走了又回來,所以要消災大家要多念,從這個故事裡要知道這個道理。
這是叫你念,你看他這個「念」的動機都是俗念,是為了要跟一個很美貌的女人結婚,這完全是世間的情慾之心,就從這個心來念,都能消一方之災。我們要發了大乘「無上正等正覺菩提之心」,以這個心來念誦、來回向,力量是非常大。所以我們消災救劫,饒益有情,要依靠念,這就是方便誘引。
那麼大家就說:「你這個和尚這麼說,你有什麼根據?」和尚說:「你們開棺材看。」打開棺材看是空棺。所以這流傳「魚籃觀音」、「馬郎婦」。因為解到這個方便誘引,就想出這些個具體的事。當前我們很需要,我們不但自己念,而且要勸導其他的四眾弟子多多發心念誦。
最後,要這麼念為什麼?先是誘引最後都要入正道,都要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都要入涅槃之城。但是這要漸漸的才來開悟,一上來一般人不能懂得這個。
所以「其德廣大」,這個方便之德是非常廣大,使本來不能夠信受的人他能信受,本來得不到救度的人可以得到救度。這是大悲心、大智慧到極點的流露,可以這麼說。他沒有大悲他不肯這樣用心,沒有大智他想不出這個辦法,所以這些方便是大智大悲之所流露,「不二乘所能為」。「不二乘所能為」這個「不」字是日本人的古漢語,所以有的時候有點彆扭,但是還是不錯,比現在中國一般人還是強,「不」就是「非」,這個「不」字是「非」字,不是二乘所能辦得到的,故言「善立」。這是解「善立方便」,這是《會疏》的解。「方便有二種。」一種是不取證,一個是自己已經證到深解,但是眾生「莫能信受」,而能夠以種種的誘引讓他漸悟而得度,這樣就稱為「善立方便」,善巧的建立了方便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