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實相者。即是般若波羅蜜體。體自寂照。不可思議。如理而照。照不異寂。即名觀照般若。】
這個「實相」是什麼呢?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本體。那麼《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本體是什麼呢?就是剛才說的實相。那麼《彌陀要解》裏頭,蕅益大師說《阿彌陀經》是以什麼為本體呢?就是以實相為本體。所以水、鳥、樹林那些個事相,都是依止這個實相而成相的。「寂照」這是本體,是實相般若。如果契悟到這個,「離一切相,遍為一切諸法作相。」這個實相,那就是實相般若。能夠稍微證一點實相般若,就是地上菩薩了。這個體本來就是寂而常照的,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土,最高是常寂光土,本體就是自然而然、本來就是,寂而常照,是不可思議的。
這個「觀照般若」是怎麼樣?是「即(如)理而照。照不異寂。」我說眾生真像剛才我說的,那還講的是初步,淺的了,他那個六步的忍。真正的觀照是相當很深的境界,是即理而照。完全合乎這個本體,在那產生了,這樣去照,一切無住。這個「無住生心」就是理,用這來照,我這個心寂然無住,又不斷滅,以這個為我們心的鏡,這就是「即理而照」。「照不異寂」,在照的時候,跟這個寂並沒有不同,這也就合乎於「無住生心」。在照的時候跟那個寂,跟那個空寂沒有相異。就好像鏡子一樣,鏡子很寂,它可是能照。鏡子並無心,而它能照,而且鏡子的照就比我們高,它不留一點痕跡,你什麼人來,給你反映的真真實實,一點不錯,毫釐不爽,只有在空寂之中才有這種用。這個鏡子就是我們很好的一個譬喻。所以這樣叫「觀照般若」。
【如理詮寂。寂詮即照。是名文字般若。】
文字般若,就是如這個實際的理體,來表明什麼叫做寂。所以應生無所住心,應生清淨心。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但是修一切善法,無住而生心,以這來表示這個寂。那麼在寂,不離開寂,而能夠做一些表示說明,這個就叫做照,這個就叫做文字般若。
【夫實相者。為觀照體。為文字體。夫觀照者。照於實相。照於文字。夫文字者。詮於實相。詮於觀照。此一非一。舉一即三。此三非三。言三即一。】
這個文字般若用我自己的語言粗淺來說,文字般若也就是從實相般若所流出來的,實相就是觀照般若的本體,是文字般若的本體。這三個是互相聯繫的。那麼觀照是觀照什麼呢?觀照就是照實相、照文字。那你觀照什麼?也就是照實相般若、照文字般若去。那文字是幹嘛的?文字就是表達實相,表達如何觀照。所以這三個般若,一也就是三,三也就是一。因此我們讀經,我們思維,這裏頭能夠起很大的、不可思議的功德。為什麼說你早上拿多少身命布施了,中午拿多少身命布施了,晚上又拿多少身命布施了,這麼布施了多少千年萬年,還不如對《金剛經》的道理你能相信,你不違反,沒有這個信《金剛經》的福氣大,就是因為這個文字般若,它也即是表達了觀照般若、表達了實相般若。你只要不去把剛才說的「這就是月亮」,你就認為「這就是月亮」,那這句話就是實相,這麼去執著。那你所積的福就勝過於多少身命布施,這個道理就在這。
般若的妙用,我們再舉一個例,舉六祖的一個事。上次我們說過六祖了,六祖的水平,他得衣缽。他只是聽過人念了半部《金剛經》。別人念,他在那給一個飯店送水,那個客人念經,他旁邊聽了,就半部,這就是他的全部理論基礎。他的修行經過就是這!到了黃梅去,他勞動,最後做了個偈子,五祖給他講《金剛經》,又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小段,大徹大悟,得了衣缽。這是六祖,然後禪宗一花五葉。
現在外國人非常重視咱們中國的禪宗,他們把佛學歸為是印度的,當然這也應當,確是印度的。對於中國的學問,他們最重視的,在世界上最推崇的就是禪宗跟老子。老子是中國的,禪宗(也是)。禪宗在中國是大放光明,所以他們把禪宗(歸為中國),其實也是佛法,他沒有歸到印度。因為在印度沒有這麼放光,而在中國一花五葉,流出這麼許多公案,所以大家把禪宗列為是中國的。那麼這麼一個水平,他得了衣缽之後,有多少人在六祖這開悟啊!我們底下就舉他一則公案。
《六祖壇經》: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
就是一個叫法達的,這個人從小就出家,七歲就出家了,他就一輩子念《法華經》,念了三千部《法華經》。《法華經》很厚,有七卷,他念了三千部。那麼六祖就問他:「你念《法華經》,你是以什麼為宗呢?」所以我們講《阿彌陀經》,一部《淨土資糧》就講了《阿彌陀經》的宗。《阿彌陀經》的宗就是「信、願、持名」。所以這個宗很重要,我們要研究什麼經,就先要知道這個經的宗是什麼。這個念《法華經》的人來,六祖就問:「你念《法華》以什麼為宗呢?」他就回答說:「弟子根性很暗、很鈍,從來我就知道按著文念,我不知道什麼叫宗。」所以有些修行人,這樣的,還是很了不起的修行人哪。那麼六祖就說:「我是不認識字。」一個比丘尼也曾請教六祖《涅槃經》,六祖就說:「好,你問吧,你念給我聽,我不識字。」那比丘尼說:「你不識字怎麼講?」六祖時說:「字我是不識,道理你只管問。」所以這不是一個搞學問的事,有學問更好,沒學問一樣。六祖就是這個例子。有人搞得有一點學問就「我這個比別人強」,其實不見得,你有了學問,就很容易生所知障。「你把經念一念,我可以給你講。」那麼他就高聲念,念到《譬喻品》,也不是念了很多,六祖說了:「好,不用念了,就是這了。」他就給他講:「這個經是以因緣出世為宗。」佛以什麼因緣出現於世?佛為什麼到世間來?這部經就是說佛的出世是大事因緣,不是一個普通的事,是一個大事、大因緣。所以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界上成佛,給我們說法四十九年,最後給我們說《法華》,這是一個大事因緣。什麼大事因緣呢?就是佛的知見。把佛的所知、佛的所見讓眾生知道。所以這個《法華經》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眾生就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個人念了三千遍,他始終不知道什麼叫宗。六祖聽他這麼一念,他還沒有念完,六祖就給他開示了,而且開示得非常好。
《六祖壇經》: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
世間的人,外就迷了著相,追求聲色貨利,就著這個相;內的,有人內迷。佛教以外,他的迷就迷於世間的繁榮,名利,這些個相。教內的人就迷於著空,我要空,放下一切,就著空。不用空呀,見色聞聲你只管見色聞聲,離相就完了嘛,用不著你聾,用不著躲著。那麼於相就要離相,於空就要離空,所以「空亦空」。你要死守著一個空,這就叫做「轉到陰山背後」,是很可怕的事,就沉空滯寂,沉到空裏面去了。於空就離開空,這就叫內外都不迷。「若悟此法」,對於這個你能夠悟,「一念心開」,這就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念佛跟禪宗是一回事,六祖說你從這裏頭悟了此法心開,而咱們淨土宗就是如母親想兒子,兒子想母親,像母親想孩子般地這麼念「阿彌陀佛」。你這個你就自得心開了。你「一念心開」就是開了佛的知見了。
《六祖壇經》: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
有的人就說《法華經》也講了佛的知見,這是六祖的話了:就說這是佛的事,我們沒有份。這就錯了,你這麼去理解你就是謗經毀佛。所以謗法有很多種,有的人說:「我怎麼會謗法?」可是有的人是成天在謗法,你這麼去解釋你就是謗經毀佛,說「這是佛的知見,我們沒份。」六祖的話就是這樣。他都是佛了,他已經是具佛知見了,他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幹什麼呢?就是說給我們聽的,叫咱們自己要信佛知見是什麼?就是你自己的心。就是這個直指。這跟淨土宗《觀經》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作佛,是誰在這兒作佛?是心在作佛,這個作佛的心就是佛。這個跟這個一模一樣。
《六祖壇經》: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
一切眾生自己障蔽了光明,貪愛塵境,就受外緣內擾。外頭有種種緣,裏頭自己干擾自己,「甘受驅馳」,就這麼成天跑來跑去。所以這樣,世尊才從三昧起來,種種苦口勸令大家不要向外求,你自己本來跟佛無二。這個你要真正能夠信受,你就是開了佛的知見。
《六祖壇經》: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
「吾亦勸」,這個「吾」是六祖,我也勸一切世人,「於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如果把佛的知見都推到佛那邊,那於我無關,這樣學佛那至少得三大阿僧祗劫。「剎那際成佛」這些話都是大圓滿的話,密宗叫「大圓滿」,有「剎那際成佛」的話。這是六祖的話:世間人心邪,「愚迷造惡。口善心惡。」嘴裏說的都很好,好話說盡,心中很惡,壞事做盡,思想想的都是壞事。「貪瞋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侵害別人,害己奪物,對其他生物種種的干擾,使得一切都不安寧。這就是自己開了眾生知見。為什麼這麼做,就是眾生知見。所以昨天我還跟齊老說:「我們這個事,就是把我們眾生的知見換成佛的知見,也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佛已經把《法華經》都說了,把道理都說了,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怎麼放棄你的眾生知見,變成佛知見,這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
這是從《金剛經》談到了般若,談到了三種般若的關係,談到了這個般若所起的功用,六祖就是我們最好的一個事例。現在有的人,他就是不大相信,六祖是中國的歷史,這不是咱們隨便捏造的,沒有誰捏造出六祖來。唐朝就有,多少論著都記載了,這是個事實啊!
我們不是要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談到我們淨土法門嗎。般若有三種般若,淨土法門講念佛,念佛正好有四種念佛。四種念佛的第一種大家都知道了,「持名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還有一種叫「觀像念佛」,供一尊像,成天看這個像。觀這個像,你心裏就想著佛了,這叫做「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就是《觀經》裏面的,他就想。所謂的十六觀,先觀太陽,然後觀水,觀地,種種觀,一步步觀。但是《觀經》的這個「觀想念佛」就是很難。真正要照《觀經》的觀,觀一朵蓮花有八萬四千個花瓣,我就說按我的能力,要觀一朵花有一百個花瓣,清清楚楚是一百瓣,我很困難。別位你們要比我水平高,也許你們辦得到,但我想要觀八萬四千瓣,諸位也辦不到。一朵蓮花八萬四千瓣,這個就辦不到了,一瓣蓮花有八萬四千個脈,蓮花瓣上不是有一條條紋嗎,每一個瓣上有八萬四千條脈,每一個脈要放八萬四千種光,這超乎咱們眾生的心力。所以又開了第十三觀,叫「劣觀」。觀一個丈六或八尺的像,劣像。佛的像有多少萬萬里高,我就說為什麼報身像咱們凡夫見不著,因為他那個微妙,你不行,你根本連一個汗毛也看不清。你上了白塔,你就看一個圓圈,三十里地半徑這麼一個圓圈,再遠就瞧不見了。你這眼力要看佛的像,一根汗毛那麼長,你也看不完,怎麼能看見佛是多大。所以那都是給佛的報身的,凡夫無份,阿羅漢也無份,地上菩薩才能見。所以就「劣觀」,「劣觀」就是觀丈六八尺,但觀丈六八尺也有很難的地方,比如要觀這個白毫光相,白毫光相是八輪中空,右繞幾匝,然後下垂於地,這也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觀經》是很妙啊,但就是不很容易。
第四種念佛就是「實相念佛」。所以說到究竟,是一樣。談到般若,三種般若,最後的般若是「實相般若」。談到咱們念佛,四種念佛,第四種念佛就是「實相念佛」。「實相念佛」也就是念實相,念念入於實相,那凡夫更無份了。那麼我們說這個事,這兩者到了最高,最究竟的,是一回事。還不僅僅就是一回事,淨土法門之方便中最方便的是什麼呢,就是可以使咱們凡夫,甚至於下愚的凡夫,你可以通過念佛,而不知不覺的符合了《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實相般若」。你不知不覺的在持名念佛之中,相契了「實相念佛」,咱們念佛法門的最微妙就在這,最方便也在這。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是大願之王,也就在這。許多經典、許多法門,沒有一個不是好的。但是尤其到了末法的時候,眾生要依照那些辦法去解決問題就困難了。這也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到了末法,億萬人修行,罕一得道。成億成萬人去修行,很少有一個人能得道。釋迦牟尼佛早說過了,這些法不是不行,在那些佛世界,如藥師佛世界、種種佛世界,那些大菩薩們修行,人人都行,那是他們比我們的水平又高太多了。我們這些末法的眾生,你要用那些法,那是億萬人去修,很少有一個人能成功,只有念佛人。所以我們所有的一切人,要是懂得般若的道理,以念佛求生淨土,以這個為歸宿,我們就必定可以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