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
前一品是第十七「諸佛稱嘆」大願的成就,本品是大願核心第十八「十念必生」大願的成就。此願是從真實之際、真實之慧所生的真實之利。凡夫持名,橫出三界,往生極樂,證不退轉,決定成佛。這是眾生離苦得樂,真實永恆的徹底利益,也正是諸佛無上悲智,度盡眾生究竟方便的極致。
《大日經》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花瓶裡插的花未嘗不好看,但是無本之木插不了幾天。本是什麼?是大悲心。要成佛,佛就是覺悟。要覺悟就須要種覺悟的因,覺悟就是菩提,所以菩提心是因。至於所得的果實,是善巧普度一切眾生。也就是說,要有一個極端便利的具體方法來救度眾生。這個方法的徹底便利,就是落實度生大願的究竟保證。「方便」成為究竟圓滿的標誌。這就是方便為究竟的涵義。
善導大師說:「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釋尊來度眾生,所以說了彌陀本願之海。「三輩往生」就是本願之海的落實。我們要依靠彌陀本願之海,而且讓一切眾生分享這個法益。求生淨土的動機,是為了要最快、最穩和最好地來實現度生的心願。不然你只是個願度眾生的空願,你自己還在苦海裡頭,腦袋一會兒出來,一會兒進去,怎麼能度眾生?
本段大意是:佛告訴阿難,十方世界的天人和世人,其中有發至誠心,願意往生極樂國的,可共分為三輩。《觀經》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分為上生、中生、下生,稱為九品。《無量壽經》的三輩與《觀經》的九品,其中內容是否彼此對應,符合相通?還是各成一套,彼此無關?從古以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贊成同的:曇鸞、淨影、憬興、嘉祥諸師。還有蓮池大師說:「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本書繼承曇鸞……蓮池諸位大師的卓見。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衆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卽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寳華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衆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集善根.應持迴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
「上輩」。把往生的人全部分成三大類,其中上等者,都叫上輩,所以包括的範圍很廣。《觀經》每輩再分三品,於是成為九品。九品當然比三輩細多了,但是從實際來看,仍不可能很細,實際上可分的品級是無量的。
《觀經》分品分得較細,彼經中上品上生,即是本經上輩中最上的代表人物,彈指之間往生極樂,得聞妙法,立即契悟無生法忍,在須臾之間,在十方佛前受記成佛,回到本地得無量的陀羅尼門。陀羅尼的功德超過三昧,一得永得,不再退失,這是上品上生,這是地上大菩薩的境界。
我們這些娑婆世界的凡夫,念佛往生,也能上品上生嗎?這個問題,古時的說法認為上上品是四地以上的菩薩才能達到的品級。幸在唐代善導大師廣引經論,力破舊說,主張極樂九品都是濁世的凡夫能往生的級位。只因眾生所遇的因緣不同,所以出生九品的差別。例如上三品是遇大乘法的凡夫所生。中三品是遇小乘法的凡夫所生。下三品是遇惡法的眾生所生。這類人因造惡業,本應墮落,但以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教他念佛,念佛是諸善中王,他既懺悔,又持名號,於是靠彌陀「十念必生」勝願不可思議的力量而得到往生。由大師的話,可見極樂世界的上中下三輩,都是凡夫可以修到的。只是因緣各各所遇到的佛法不同而有差別。所以大師主張往生的三輩九品,總是為了「五濁凡夫」。雖然上品上生殊勝超絕,但是我們這些五濁惡世的凡夫,只要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念到理一心,乘「六字洪名」與「一乘願海」不可思議威神之力,上品上生至極樂世界。
不僅是這樣,晉朝有一個窮苦的人,生活很困苦,他聽到淨土法門後,就閉關念佛。他對於塵世十分厭倦,所以一點也沒有留戀,只是一心老實念佛。他念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看見阿彌陀佛,並聽到佛說法,於是就在人身得無生法忍。可見極樂三輩九品大家人人有份,只看修持的努力程度。
海東(朝鮮)元曉師的《遊心安樂道》說:「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因彌陀四十八願,願願為眾生,所以極樂的九品蓮池,品品為眾生(舊說是中品中生以下才是能生的地方,顯然這種說法不合佛心)。本經〈菩薩往生品〉說,十方世界要往生的菩薩,只說名字,一劫也說不完。可見三輩九品實為一切凡夫兼為三乘(菩薩、緣覺、聲聞)聖人。
本段首先說明上輩往生的人所修的因,然後說明所得的果。上輩往生,誰不羡慕嚮往?但須圓滿上輩往生的因。「因」也可說成「條件」。這一小段的大意是:上輩往生的人,他們捨去世俗的家,丟掉陷人的情慾,出家為僧,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並修多種功德,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上輩往生的人,在所修的因行中,第一句就是「捨家棄欲而作沙門。」這就表示上輩往生的人都是出家眾。但這顯然同淨土三經中的《觀經》有了根本矛盾。《觀經》上三品沒有提到出家,只是在中品上生指出「修行諸戒」,中品中生指出「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觀經》中九品,唯有以上兩品指明了出家。但是本經恰恰相反,上輩指明出家,中輩也與《觀經》相反,指明「不能行作沙門」,也就是未能做到「捨家棄欲」。
淨土兩經在上輩往生中出現這樣的差別,所以首應圓融目前兩說的對立。我國蓮宗諸祖,慧遠、曇鸞、道綽、善導、永明、蓮池、蕅益等等祖師都是上輩往生,都是高僧,都是符合本經的。但《觀經》中,王太后韋提希夫人「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彌陀)身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可見韋提希不但上品上生,而且現世悟入無生法忍,希有成就。還有韋提希夫人的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釋迦牟尼佛)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
經中又說,上品中生的人,「如一念頃(就像是一念間的時候),即生彼國七寶池中……經宿即開。……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經於七日……應時即能飛行,徧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現五百侍女「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可見她們最低也是上品中生。這五百人是在家婦女,都是上輩生。在文字只是一筆,但在家往生的人數是五百人。
還有上面指出的晉朝某窮人,閉關念佛,見佛聞法,證無生法忍,登菩薩位,然後往生,也是在家人。沈善登老居土《報恩論》中說:晉代廬山遠公同社念佛的劉遺民居士,一生之中三次見佛。在遠公往生時,親見劉遺民隨佛來迎,向遠公作揖致敬,並說:「師早發心,何來之晚?」(就是說,師父您早就發心了,為什麼晚來?)所以沈老居士說:「自當上品,非出家也。」(劉遺民當然是上品生,但不是出家人。)在《往生傳》中還可找到上輩往生的居士,這裡不列舉了。
竊按世尊所說並無定法,只是應病與藥,熱病則給清涼藥,虛寒就給溫補藥,隨宜而說,不可死於句下。孔門弟子問仁問孝,孔子的回答各個不同,也是這樣。佛說本經時,大比丘眾一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菩薩無量無邊,乃一正規盛大的淨宗道場。本經是淨土第一經,故所說往生條件都是正宗典範。且聽法對象又是出家大眾,在這一法會上聞法往生上輩的人自然是比丘。於是契理契機,所以指出上輩是捨家棄欲的沙門。至於《觀經》則是一個特殊因緣,佛偕目連、阿難飛降王宮給禁閉中的王太后說法,聽法大眾只是韋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五百零一個在家婦女。這一會中能上輩往生當然只是在家人。
且沙門二字涵義甚深,經云:「識心達本,名為沙門。」所以不依事相(僧相僧裝)而看本質,識心達本的人才能上輩往生。這是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疑惑的。所以出家中有身出家與心出家之別。這裡有四料簡:「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在家在家。」由是身在家而心出家,那麼雖身在家,心出家仍然可以上輩,是乃《觀經》所說。身心都出家,當然上輩。身在家而心出家,在心地上同於比丘,也可上輩生。真實說來,心地是起決定作用的,「一切無如心真實」。心出家,識心達本才是沙門,都可上輩生,這是本經正宗的說法。於是本經與《觀經》圓融無礙。必須是識心達本,心出家的修行人才能上輩往生。至於形式上、儀容衣服上所區分的在家、出家,都可以上輩生。
編註:《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乃黃念老未竟之作,僅寫至三輩往生品之上輩往生部分即捨報往生。詳情請參考【在京弟子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