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大意 之四

在密宗的教典,有個書叫《菩提心義》,裏頭說:「菩提之心,成佛之本。」成佛的根本啊,「大事因緣,莫過於此。」這個重要性說的很簡單扼要,是成佛的根本。我們的大事因緣,是一切佛出現於世,就為一個大事因緣。這大事因緣,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所以這說的很清楚。

 《菩提心論》: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

再有《菩提心論》說:「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你發這個心,這個心就包括一切諸佛的功德之法。「若修證出現」,你如果能修證、能出現這個菩提心,生出這個菩提心,「則為一切導師」,你就可以做為一切有情的導師。「若歸本」,如果你能夠照見本來,和本覺相合,歸到本元,「則是密嚴土」,你那個就是密嚴土,那就是法身佛的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你不要起於座,你就在這兒坐著,你的這個心發了,一切佛的功德、一切佛事,都已經圓滿成就了。又讚菩提心說了:

【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

「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若一個人要求佛的智慧,你能夠通達了菩提心。「父母所生身」,父母所生的身體,「速證大覺位」,不但是你即身成佛,而且很快成佛。那是因為靠什麼呢?就靠你起發菩提心。

不但是密部,《華嚴經》是顯密共的,顯教都重《華嚴》,密教也重《華嚴》。再說到另一面,對立面,你忘了菩提心怎麼樣呢,《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很深刻。所以有人說:「好像很多有人修善,怎麼沒有得到什麼善果?」那用《華嚴經》這句話來要求,對這個話,那你恐怕提問題的人應該再要想一想,他發菩提心沒有?如果你忘了發菩提心,你修種種善法,都叫做「魔業」,你做魔的事業。所以這個我們就是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此,莫過於此啊!這個是我在注解這部經,《無量壽經註解》所引證的一些經論,免得大家翻書,這是初版,再版的還沒有印好,將來印好了之後,我很快會寄過來,將來寄給咱們會裏面,再寄給淨空法師請他指教。下面是「一向專念」。

把「一向專念」說完吧。大家紀念一下,今天是大勢至菩薩聖誕,一向專念是念佛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是說明念佛的重要。為什麼要專念阿彌陀佛呢?佛有無量啊。在楞嚴會上,佛讓大家各個說自己入三摩地的一個經過,第二十三位是彌勒菩薩,第二十四位是大勢至菩薩,第二十五位是觀世音菩薩。這是大勢至菩薩發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

這大勢至菩薩很特殊,他發言的時候,有五十二個菩薩一起發言,都從座起。也就證明,用念佛法門成就的人多啊,所以當初是五十三個菩薩皆依這個法門而成就。但是這個具體提出名字呢,是大勢至菩薩,所以當時在法會上是五十三個大菩薩,這個也是很值得我們著眼的地方。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我們簡單說最主要的,念佛像什麼呢?像母親想孩子,孩子不想母親,而如果孩子想母親,像母親想孩子那麼想的時候,那麼樣的來念佛,就沒有不成功的了。「子若憶母」,子若想母親,「如母憶時」,像母親想孩子那麼想的話,「母子歷生,不相違遠」,他們就不分開了,就在一起了。眾生的話,阿彌陀佛憶我們,如果我們也憶阿彌陀佛,咱們就生到極樂世界,就在極樂世界老親近我們的本師了。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若眾生心」,這句話很重要,我們是眾生,不須要我們修行到某一種水平,就是我們這個妄想心,我們的生滅心,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心。我們現在這個心如果「憶佛念佛」;「憶佛念佛」就是你心口如一的念佛。有時候你口念心不念,那就是念佛不是憶佛。憶是心,「憶佛念佛」是心中也是在念佛,口中也是在念佛。就「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就是馬上;「當來」就是以後。「必定見佛」,決定的,大勢至菩薩為我們做了肯定,做了保證,給我們吃了定心丸,一定見佛。

「去佛不遠」,我們離開佛不遠了,所以十萬億佛土離我們不遠啊。再有,我們應當相信自己就有佛性,我們自心就是佛心,那麼我們的心也在那極樂世界,去佛不遠。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你只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像兒子想母親那麼一句跟著一句去念,你不須要再假藉任何其他的方便,其他的法都不須要了,就這麼念去,自然就心開。「自得心開」這句話,大家要知道,這個心開就是開悟。很多人都以為念佛只是往生,往生之後才開悟。你如果到了理持,你就開悟。事念和理念,到了理一心就開悟。大勢至菩薩還有五十二位,他們都是,代表,他發言嘛,就是五十幾個集體發言哪。自然都心開了。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這是打個譬喻,說像什麼呢?「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你在染香的地方做工作的話,成天工作的都是香料,你身上就有香味,就是有香氣,就是如此。你老念佛,你的思想、你的心、你的身口意那就是佛呀。這個叫做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大勢至菩薩的成功,在因地中就以念佛的心入了無生法忍,地上菩薩。入無生法忍是地上菩薩,到了八地才真正證無生法忍。

「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此界」,就是咱們這個世界。幹什麼呢?就是攝受念佛的人,所以我們有大勢至菩薩攝受了。「大勢」,最有大威力了,「勢」就是力,來攝受我們歸於淨土。這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這一段正好說明念佛的重要性。再有,就是這個念佛法門,大勢至菩薩給我們做了一個很重要的開示,不要假其他方便就解決問題了。

還有呢,就是這個法門它普被三根,最穩當了。所以蕅益大師在他的《彌陀要解》中說:

《彌陀要解》: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 于一切方便之中」,我們粗淺的說,「方」就是方法;「便」就是便利。你得有一個辦法嘛,而這個辦法是便利的,才能解決問題。在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最直捷,直截了當的;「至圓頓」,至圓滿至頓的,「頓」是快,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就是漸法;頓法,刹那際成佛,是頓法,最圓、最頓的,「莫若念佛」,沒有能夠比得上念佛的了。「求生淨土」,底下就說了,你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是最直捷最圓頓。確實,有這兩句話,又念佛又求生淨土,求生淨土很重要。你求生淨土,現生就不退轉了。不是往生之後不退轉,現在真實切願求生淨土,今生你就不退。但是很多人不容易做到切願,今天電視節目太好,今天這個念佛,等我先看電視再說吧。那你還是留戀娑婆嘛,那個電視都是娑婆的環境嘛,真正到了切願那就是對於…。

【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念佛有四種念佛,持名念佛是一種,觀想念佛是一種,觀相念佛是一種,實相念佛是一種。在四種念佛之中,「求其至簡易」,最簡單、最容易;「至穩當」,最穩當的,「莫若信願專持名號」,莫若於你有具足的信心,有深切的願力,「專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所以為什麼淨土以「一向專念」為宗,這都解釋了,蕅益大師從他這裏頭提出來了。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

 而且蕅益大師還說,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阿彌陀佛,剛才我們說他成佛以來的經過,他發願,是這麼發這樣大願,花五劫的功夫才成就一個願。願成就之後,以多劫的苦行而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他是萬德莊嚴,萬德俱足。由於萬德俱足、萬德圓滿而成就了阿彌陀佛。所以這一句洪名是萬德洪名,是萬德所成的。就好像我們一顆藥丸子,是多種最好的維生物、最有效的一些東西所成的,所以這個藥丸子裡頭就具有眾藥,有種種的營養品。這不是一樣嗎!名號也是萬德所成的,是萬德所莊嚴。你這個藥是多種的營養品所成,具有種種的營養品,一樣的事嘛。

「以名召德」,你一念名,他這個德就都來了。這是道綽還是曇鸞打的比方,很有意思。他說一種是被狗咬了,一方面抹一點藥,一方面用虎骨,老虎的骨頭把它烤熱,烤熱了,在咬的地方去搓,這樣就可以治病。這個虎骨不是常常容易得到的,不是經常有的,那沒有怎麼辦?一方面你自個兒的手把它弄熱一點,用手去搓患部,一邊搓一邊念「老虎來了,老虎來了。」那這就說明什麼?你叫著老虎的名字,起了實際老虎的作用。所以這些故事很生動。而且道綽自己這麼治過病,他說腳一下子沒走好,受了傷,要用木瓜。咱們都知道木瓜是藥,用木瓜可以治。他自己得不到木瓜,也是用手自己按摩,嘴裏念「木瓜,木瓜…」,他就好了。這個是大德,不妄語,他騙我們幹什麼,所以心和名種種不可思議,就是那個太機械的人,他就對於這個不能相信,或者想不通。「以名召德」,那一切德無不盡,所以說不必再要觀想,參究,參念佛是誰什麼什麼。當然你可以兼修,但不是必須的了,就這 一樣就可以解決問題。

《彌陀要解》是蕅益大師,《圓中鈔》是幽溪大師。印光大師就說《阿彌陀經》注解有多種,但其中三種最殊勝的,就是蓮池的《彌陀疏鈔》,蕅益的《彌陀要解》,和幽溪大師的《圓中鈔》。後來印光大師又稱讚說,這裏頭還是以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最殊勝,佛再寫也不能超過。所以剛剛我們引《彌陀要解》的話,那就是佛再說也就是這麼說。這是咱們淨土宗大德印光法師的言論。

《圓中鈔》:今經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稱,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

《圓中鈔》說,《阿彌陀經》所開示的教我們念佛,只要是有口,長了個口能念的人;「有心能念」,你口也能稱名,心裏也能想到阿彌陀佛,都可以修。因此,這個《阿彌陀經》所示的持名念佛法門,「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至簡單至容易的法門。你要念很多,這個其他的法門哪,而且往往在臨終的時候,平常是很好,很攝心,在臨終的時候,你已經很散亂,在種種痛苦之中,心也很煩亂之中,你還要能用,那就要至簡至易的方法才用得上。

《遊心安樂道》:無始惡業,從妄心生;念佛功德,從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闇。真心暫起,妄念即除。如日始出,眾暗悉除。

 《遊心安樂道》說:我們無始以來的惡業,是從妄想所起。為什麼造惡?因為你有妄想,妄心,是妄心所生出來的。念佛的功德是從真心起,從本覺的智慧,而我們才生出想要背塵合覺來念佛,從真心起啊。真心就如太陽,妄心就如黑暗。真心的智慧一起,妄念就除了,就好像太陽一出,眾暗就消滅一樣。所以我們這念佛,在這個地方,那不但是破惡業,而且是破惡業之根,破妄心哪。能使你的惡業,無明,黑暗就是無明,無明可以消除。而自己本來的功德、本來的佛性可以顯現。

接下來再引一段,這段大家可以很感覺興趣,就是釋迦牟尼佛勸父親,這個在《觀佛三昧經》,佛勸父親念佛。

《觀佛三昧經》: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所以說佛沒有不孝,佛勸他父親幹什麼?勸他父親念佛。他父親也跟現在人一樣,他的父親就說,你有好多好多好的法,「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佛的父王在佛面前還是自稱弟子,他不是說我、爸爸怎麼怎麼樣,他還自稱為弟子。他說,佛啊,你的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為什麼不教弟子去修啊?佛就告訴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非是凡夫所行境界。」父王你還是凡夫,而這些境界不是凡夫所能行得到的。「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所以佛才勸你念佛三昧。佛勸父親當然是用最好的方法,來報答父親,就是如此。

【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狀云何?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頭栴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啖其華果,發狂而死。後時栴檀根芽,漸漸生長。才欲成樹,香氣冒盛,遂能改變此林,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稀有心。】

父王他就打算念,就問:「念佛功德怎麼樣啊?」他就打了個比方,佛就告訴父王,如一個伊蘭的林子,這個林子有四十由旬。一個由旬是四十里,四十個由旬就是一千六百里,一千六百里見方的一個大林子,有一棵牛頭栴檀。伊蘭林就是臭林子,有一千六百里見方的這麼一個地方,但是長了一棵栴檀樹,還沒有完全出土,只是有根,還沒完全發芽。這伊蘭林就變了,整個伊蘭林就不發這個味了,它的效果就小了。等到這個栴檀樹長出來了,栴檀香又很盛了,就把整個林子都變成香的了。一千六百里這麼大的臭林子,由於栴檀樹長出來之後,這個樹林全都變成香的了。

【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複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所言伊蘭林者,喻眾生身內三毒三障無邊眾罪。言栴檀者,喻眾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樹者,謂一切眾生,但能積念不斷,業道成辦也。】

一切眾生在生死之中,念佛之心也是如此。當你的妄心像一個臭林子這麼大,你去念一句佛號就有如栴檀樹。只要這一句佛號老現前,你整個的心都變成是香的了,佛法就是如此。這個念,要緊的就是每一念都是功德不可思議,都是功不唐捐。所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要「淨念相繼」,關鍵在「相繼」。你儘量的綿密,儘量的綿密。就是我們要事念,就是時時處處老能提起這一念。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