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大誓願第六 (之四)

底下說「洞視徹聽」,「洞」是洞達、洞然可以看到。「徹聽」是很清澈能聽到。一個是看,一個是聽;一個是天眼,一個是天耳。能夠知道「十方去來現在之事」,所以這裡頭就包括「天眼通」、「天耳通」,第七、第八兩個願。

「天眼通」也叫做「天眼智通」,也叫做「生死智通」。稱為天眼者,是天道的人所得的眼,他能夠看見遠、近、麤的、細的一切的色。太細的我們就看不見。這很顯然,蒼蠅腿上有多少細菌咱們看不見,要借助於顯微鏡,你要儀器,天眼就不要了。太大的你也看不見,你一上白塔就知道了,你就看一個圓圈,咱們那個地形是圓的?因為你的視力只有那麼遠,拿視力當半徑,成了個圓的。遠的也看不見,所以這個眼睛就很有障礙。而且「天眼通」裡頭包括眾生未來生死之相,這些眾生死後將來生到哪兒去這些事情,他天眼可以知道。

在《大智度論》裡頭講,「天眼」所見是什麼呢?「自地及下地」,你所能看到你自己這個地位,以及比你低的那個地。比方說天人,天道是自地,他自己的這個地位,天道,他能看到比他以下的地,人、畜生,這個他都能看到,至於佛菩薩的境界就不行,超過他了。所以這個「天眼通」是「自地跟下地」,「六道眾生諸物(等等東西),若近若遠(遠的近的),若粗若細,莫不能照。」

日本的《會疏》說,能夠看到六道眾生。「死此生彼」,從這兒死到哪兒去生,這個前前後後、來來去去都能曉得。「及見一切障內障外」。「障內」,我們的眼睛是「障內」。這個牆壁是我們的障,牆壁以外我們就不見。天眼呢?這個障以外他也一樣見,「世出世間」,「出世」和「世間」的種種形色都沒有障礙。

再比較一下,龍樹菩薩說,「小聲聞」一般是能看一千個世界;「作意」,就是他入定能看到兩千國土。「大聲聞」多一點,「緣覺」又多一點,最大的就是能夠看到三千大千世界。至於諸佛菩薩,那就見無量世界。

至於極樂世界的國土,《宋譯》就說,「一切皆得清淨天眼,能見百千俱胝那由他。」「俱胝」是百萬,「那由他」相當於億。億有好幾種解釋,這個數字我們不…擱到一塊反正是一個極大的數。「粗細色相」,「百千俱胝那由他世界」一切粗細的色相。《宋譯》第五願寫得很詳細。所以極樂世界的人他得到天眼通,「十方去來現在之事」都能夠洞視,這是由於彌陀的願力遠遠超過其他以報得,以及修禪定而得的通。

「天眼通」是什麼意思呢?有兩說。望西,也是個日本大德,他說有的眾生他看不到苦果,他就不怕種苦因。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唉呀!我知道今天受罪了,真是可怕。」他不知道這個受罪的因是什麼;菩薩就「畏因」,這個「因」就要得一個「果」,我這因上我就重視了,我就不能隨便哪。因爲你有天眼,你知道未來之事,知道這個果,各種苦果,所以你就畏怕這個苦因。你也看見這個樂的「果」,你就去修樂的「因」。所以這個通有這個好處。

《會疏》又說,它說肉眼看不見「障外」,你看不見地獄的種種苦,要天眼才能看到,你也看不見淨土的樂。所以能夠「知」、能夠「見」,這個就啟發。還有日本一位說,「嗚呼悲哉!不見地獄餓鬼之苦果,不見父母師長之受報啊!」你沒有「通」,咱們只是說說,我父母在那受報,你親眼見了,那就不一樣了;正在那受報,你還能夠享樂嗎?還能夠懈怠嗎?所以「厭離心緩,報恩思怠。」所以就是天眼的重要,這是其一義。

第二義,它這個文字很長,我們就把它的意思說一說,不念它的原文了。這要興起這個願,僅僅是前頭說說,只是說你去修善不要滅惡,《渧記》的提法,這麼說,他覺得很不夠,說這個還不是極樂國土實際的利益。極樂國土的天人能夠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的佛國,而且他得了天眼,他也就圓具了五眼,也就有了慧眼、法眼、佛眼,跟他本來的肉眼擱在一塊,他五眼都具足了。所以他就能夠見到塵數的佛國,並可以明照一切眾生生生死死、去去來來的相,於是他就可以發心來救濟眾生、來利樂萬物,這才是這個願的殊勝的利益。他就擴大了,不僅僅是知道地獄之可怕,而是知道這種種的佛剎,知道種種去來之相,跟著來救度眾生,這才是殊勝的利益。

第八是「徹聽」,天耳通。他能夠聽到六道眾生的語言,遠近、粗細的一切音聲。我們的耳朵很有限,咱們聽見的聲音只有一段,只是在幾十週波以上、幾萬週波以下,這一段段的聲波裡頭我們聽得到,再高的超音波你就聽不著,但超音波是存在的,很有用,太低的也不行。

所以我們只是看見一段段東西,我們肉眼所見的光也只是一段段東西。光中這個紫以外、紅以外這兩邊都還有光,紫外線、紅外線它很多作用,人看不見哪。所以有的人就說,我沒有看見、我沒有聽到就沒有,就不足信,這很有侷限性。這就是「天耳」,根據《魏譯》他就說,可以聽到無量佛國的諸佛所說,而都能受持。《唐譯》也有同一的意思。所以這個耳朵它不但是聞音聲,裡頭還包括了聞法,這就是它極殊勝之處。這個是第八願。

【我作佛時。所有衆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刹.衆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九、他心通願。

第九是「他心通」。「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億那由他百千佛剎.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這無量無邊的佛剎,眾生心之所想我都能知道,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就都能夠知道。

《會疏》說,我們來到極樂世界的聖眾不須要修持,自然就能夠知道他心的情況;「應其意樂」,因為知道他心之所想、之所念,我才可以隨緣隨機來接引,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往往有人相見不應機,有些很有名的人,大德,很有修持,但相見不相契,這個事情很有,常有的事情。因為他不知道彼此的心,他沒有「相感通」,不相知,所以要接引他、教化他就困難。我知道他之所想,他的心裡種種情況我都瞭若指掌,我對他的心要瞭若指掌,我來「應病予藥」就容易了。你來發揮你的長處,幫助你克服你的短處、不足,解開你心裡的扣,都須要知道你的心。

所以善知識,什麼叫善知識?沒有一法與人。宗門說,「我此門中實無一法與人。」我有什麼法給你?我只是解粘去縛,你這粘住了,我給你扒拉扒拉別粘住;你那捆住,我給你解開扣。這個「扣」是你心裡的扣,我要不知道你的心念,我怎麼解你的扣?所以極樂世界它就好辦了,他都有他心通,他去了之後,他就教化無方。

底下又引《魏譯》,講了《魏譯》的解釋,這個我們就簡略了,主要就是說這都為了度化眾生,這個願很重要。

【我作佛時。所有衆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密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刹.周徧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十、神足通願。 十一、徧供諸佛願。

第十願、第十一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羅密多。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徧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這兩個「願」,第一個是「神足通」,他於一念之間就能夠超過這麼多佛剎。「一念」的時間非常短,而佛剎是這麼多,而且它這個裡頭是「周徧巡歷」,這些佛剎他都要去巡歷、都要去周遊,而且還要去供養諸佛,做這麼多的事情。這麼廣大的區域,做這麼繁多的事情,只是在一念之間哪。

所以到了那個時候,你修功德就容易了。就好像你是手工業的,那是大機器工業的,這些事情就好做了。可以分身無量,你可以一剎那之間就到多少佛剎,你周徧巡歷,你那去供養或者去說法。頭一個是「神足通」,第二個是「徧供諸佛」,兩個願。「周徧巡歷供養」就是「徧供諸佛」,這是第十一願,這兩個「願」合在一塊,文字就簡潔了。

「波羅密多」,「波羅密」就是到彼岸,這我們都知道了。「神通自在。波羅密多」,因為你要度眾生都要到彼岸,像這樣的神通自在,你才真正能夠廣度一切眾生到彼岸嘛,是不是啊。這個就叫做「神足通」,又叫「神足智通」,又叫「神境智通」,又叫做「身如意通」、「身通」等等的名稱。

首先說這個「神足通」,《會疏》解釋它裡頭有三個含義:一個就是說它是「運身行」,我這個身體讓它飛空,跟鳥飛似的,這是一種。第二種是「勝解通」,不須要這樣,只要是我思惟,我就能很快到。第三種「意勢通」,就是說雖然是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心只要一緣它,一想到那個地方,我身就到了。這個就是說這種通的幾種情況。

《大論》(《大智度論》) 說「如意通」就是「神足通」。「如意通」有三種:第一種是「能到」,咱們剛才說想到哪就到哪兒;第二就前頭所沒有的,「轉變」;第三是「聖如意」。

《大論》的解釋就比前頭多一些、豐富一些,第一是能到。「能到」有四種:

第一「身能飛行,如鳥無礙」,這前面有了。

第二「移遠令近」,能夠把遠的移到近的,就不到而到。現在「相對論」也有這個解釋,當你速度極快的時候距離在縮短,在你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你中間的距離也不是個固定的,距離在縮短,所以你就是越快就越快,你要知道。一個是你極快,一個距離它在那縮短了,都有這個意思。遠,距離縮短就是近。所以過去把「相對論」說是唯心,但最近又把它提出來了,為什麼?因為你不用愛因斯坦的公式算,有些天體的現象你算不準。它就包含這個因素,它距離還自己在變短了,如果不把這個因素包含進去算就不對,把它這個因素一算進去算出來就對了。第一是「身行」,第二是「移遠令近」。

第三,「此沒彼出」,這兒沒有了,那就出來了,沒過程。

第四,「一念能至」,一念之間就到,一舉念就到。

「如意通」有三種。第一個是能到,能到它解釋為四樣。第二是轉變,大能夠變小,小能夠變大;一能夠作多,多能夠作一,種種東西都可以讓它轉變。外道也能夠轉變,他說「極久不過七日」。過去也說,神仙教他點金術,五百年後這個金子就不行了。後來就說,你這個術我不學了,學了之後將來要使五百年後的人要遭災啊,金子它要變成不是金子了,我寧可不學,我也不學你這個點金術。他師父告訴他,你這一念圓足三千功德。所以外道裡頭這些話也還不錯,他們的轉變不是永遠不變的。「諸佛及弟子,轉變自在,無有久近。」

第三,「聖如意」是什麼?六塵之中色聲香味觸法,有不可愛的、不淨的東西能夠讓它淨,能夠變成可愛、清淨,這個是聖如意。所以就把這個「通」中間的含義…。

「於一念頃」是個極短的時間,「一念」的時間是多少,前頭我們已經說過了,我們是採用一種比較好記的,指的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念頃」是多少時間?「一念」是多少?「一念」就是「一剎那」,「一剎那」,一彈指裡頭有六十個剎那。但是別的說比這還短,那不大好記,這個比較好記。就是彈指的時間的六十分之一是「一念頃」,這麼短的時間,可以在億那由他百千佛剎能夠周徧巡歷,而且供養諸佛,這個神通妙用是不可思議。

「周徧巡歷」是表他所遊的國土非常廣,「供養諸佛」,他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都在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的時間之內都可以完成。這又是顯極樂世界的事事無礙。所以時間這樣的錯覺,打破了。

【我作佛時。所有衆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十二、定成正覺願。

第十二:「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這個第十二願稱為「定成正覺願」。往生者決定成佛,這顯出彌陀的本心,它就是「一佛乘」。

所以《法華》佛最後說法,那是以聲聞、緣覺是化城啊,沒有二乘、三乘,只有一佛乘。當佛說《法華》的時候,跟著佛幾十年的大弟子中有五千人退席不能聽啊。釋迦牟尼佛沒有留他們,釋迦牟尼佛說「退亦佳矣」,退了也很好,那留下都真實的。所以佛也沒有辦法,個人的水平就是如此,「退亦佳矣」,所以是一乘法。現在極樂世界就是都成佛。

所以是二乘種不生。大家要注意呀!不要把他看成是愚夫愚婦,皆是大乘遊履之處,二乘種是不能往生的。我只是求自救自度,你證了阿羅漢你也不能往生,不是阿羅漢的神通所能到的地方。所以要廣度無邊的眾生,而且是他要十方佛都讚歎,名聞十方,而且所有的眾生,只要發了至誠的心,念十句都能夠生。就是這一切一切眾生都到極樂世界,而且來得非常容易,而且是決定成佛。大願!所以是「大願之王」。

善導大師對於這個願他安了四個名字,他說這個願叫做什麼呢?(他不是分多少願,這個願可以給安四個名字),一個是「必至滅度願」,必定達到滅度;一個是「證大涅槃」,證到大涅槃,阿羅漢是小涅槃,沒有大涅槃;第三叫做「無上涅槃」,再加深一下;第四也可以名為「住相證果」,住相而證果,這個願。

因為在修淨土法門,所謂觀佛也罷、念佛也罷,我們一般都認為你觀就有色相,你念就有音聲,你不都是有相嗎?離相才證果啊。善導大師說這是住相證果的願,雖然住了相而證果,他這個提法提得還很殊勝的。

至於密宗,那就是《楞嚴》的那個精神。「首楞嚴」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皆法身,「聲色」就是實相,所以你「住相」就是住了實相,所以這個道理就更高了。這個也就是說對於還有分別的人告訴他,極樂世界這個大願,你就是住相,你也證果。所以念佛法門不要求你離相,你不要管離相不離相,你就念去。

我第一遍念《金剛經》的時候,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就體會到凡夫要「無住生心」,恐怕還就是念佛了。現在學了很多淨土法門,我當初那個想法雖然是很幼稚 (剛剛第一次學,看佛經),看起來這還是對的。所以就是說,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唯一容易的方法是念佛。

《甄解》就讚歎,「高祖」,日本人對於善導是尊敬到極點了,他稱他為「高祖」。所以他們現在淨土宗幾千萬人,這真正是淨土宗的大國,這是善導的教化。中國對於善導的尊敬不如日本人,因為有一個傳說搞錯了,以為善導自殺。錯了,記載有錯誤。

他說善導,就是這個「願」的名字「太盡願意矣。」這個「願」的本意他真是把它發揮盡至了,他讚歎啊。所以我們現在這個「願」的名字叫做「定成正覺願」,夏老師跟善導大師這地方是相同的。

善導大師在四十八願之中特別挑了「五願」叫做「真實願」,就是功德真實,意思就是說功德真實。一個就是這個願,「定成正覺」,底下又「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再加上「諸佛稱嘆」、「十念必生」,這五個願是四十八願中的「真實願」,也就是四十八願中的心要,核心,也就是彌陀宏願的心髓。

所以彌陀的本心就是要一切眾生決定成佛。為了實現這個願,這就「十念必生」。所以眾生都可以依照這個最簡單、最容易、最圓融、最頓的徑路、直路,念佛往生就決定成佛。

這個裡頭,「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分別」就是識別一切事、理,這個跟那個不一樣叫做分別。它是以虛妄的分別為體性,第六識就是「分別識」,它是虛妄的分別。本來平等,本來不二,但在你這裡就生出種種差別了。本來無分別之法上,妄在這個法上分別出人哪、我啊、是啊、非啊,故稱為「分別」的惑。斷了這個「惑」就稱為「無分別智」,所以第六識就轉為妙觀察智也是這樣,斷了這個分別心就成了「無分別智」。

「遠離分別」就是捨離分別的這個妄法,了達「如如」的智。「萬法一如」,真如就是萬法。萬法就是真如,所以這句「生我國者.遠離分別。」「寂靜」,「諸根寂靜」,六根都寂靜。「寂靜」,「寂」就是寂默,常寂光,「寂而常照」那個寂;「靜」,安靜、清淨。《華嚴經》說:「觀寂靜法,離諸痴闇。」你在觀修「寂靜」這種法,你就離開了愚痴跟愚昧,它很冥暗。由於你不生分別,不生分別嘛,這個諸根就離開痴闇,它就寂靜。

我們世尊「釋迦牟尼」這四個字是「寂默能仁」,「牟尼」就是寂默,也就是「寂靜」的意思。所以「牟尼」者,就是寂靜,身口意都寂靜,所以稱為「牟尼」。身口意就代表了六根,身口意「寂靜」就是現在咱們經中的「諸根寂靜」。「諸根寂靜」也就是涅槃的本體。由於遠離了分別的這些妄惑,而諸根,眼耳鼻舌等等都寂靜,來相契於涅槃「無住生心」的理。

所以底下就說:「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證大涅槃」,「涅槃」可以翻譯成什麼?我們可以翻成「圓寂」。「圓寂」,我們這裡引證得很多,我們用最後這兩句就可以很簡單了。「德無不備稱圓」,所有的德沒有一樣不具備的就稱為「圓」。「障無不盡名寂」,一切障礙沒有不消除盡的叫做「寂」。所以「圓寂」不是說某某和尚死了就是圓寂,不是這個意思。「圓寂者,德無不備,障無不消」,就是大涅槃。

這個「大涅槃」。什麼叫大涅槃?指大乘的涅槃,不是小乘。大乘、小乘涅槃有什麼分別?可以從這幾個分別來說。「大乘涅槃」,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大乘涅槃證這三德。

小乘呢?三德之中他只有一個解脫德。小乘解脫了,他沒有證法身,他也沒有般若智慧,所以三德之中只具一德。「常樂我淨」,菩薩的「常樂我淨」,所以這個不是斷滅,「常樂我淨」啊。在這個四義之中,二乘的涅槃他只有「常樂淨」,他也不滅,他也很安樂,他也很清淨,但是法身「真我」他沒有見。所以這個「我」,「常樂我淨」這個「我」,不是現在《金剛經》裡頭「我相」那個「我」。

兩個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大涅槃這兩個都離了;而小涅槃只離了「分段生死」,六道輪迴這種生死斷了,「變易生死」他還有,他還要發大菩提心,還要經過四十多個位次,每一個位次都是一個變易,也是個生死,「變易生死」他還有。大涅槃具有無邊的身和智,而小涅槃灰身滅智,這就是差別了。所以大涅槃和小涅槃不同。

有人說釋迦牟尼佛也是「有餘涅槃」,還是一個挺有名的人,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凡往生者將來都證大涅槃,怎麼說咱們的世尊還只是有餘涅槃呢?所以有一些說法,你不要聽說什麼很有名,我們一定要以「聖言量」為標準,要真正讀經典,要讓它跟經典相合,不要貪心。有人這麼說,很多人跟著說,說釋迦牟尼佛也有餘涅槃,這就不好。「離經一字,便同魔說」,我們要很好的依止聖言量。

我們下一次就是「光明無量」這幾個重要的願了,「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十方佛讚」、「十念必生」,是我們這一部經的關鍵,也是如來一代聖教的關鍵。我們希望下次我們再來繼續,就到這兒。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