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尊普賢」- 普賢菩薩淨密之問答

(問:無量壽經中「德尊普賢」之普賢菩薩為位後普賢,是何意義?與密教之普賢如來有何異同?  )

黃老答:這個地方他是位後普賢。普賢有位中普賢、位前普賢、位後普賢,都稱爲普賢菩薩,但是普賢菩薩在經中所顯現的有這幾種不同。你發了普賢的大願,還沒有……,這個就是位前;已經到了一個最高的菩薩位,十地以上,證了大菩薩,行這個大願,這是位中;位後呢,最特殊是位後了,已經成了佛了。已經成了佛了,他還示現爲菩薩身,所以這個稱爲位後。

普賢菩薩,實際密法稱爲「大普賢如來」,就是「阿達爾嘛」啊!大普賢王如來就是阿達爾嘛佛,從阿達爾嘛佛流出毗盧遮那、阿彌陀佛、阿閦鞞佛、寶生佛、不空成就佛。這個大普賢王如來就是阿達爾嘛。所以普賢菩薩這真正是他的位後,是究竟,這是普賢。所以我們說到這個是位後普賢。

位後普賢,大家這一點,這解釋對了。位後普賢,他既然是如來了,爲什麽又稱爲菩薩?這就他不捨因地。這些佛他已經一切都平等了,一切都無,他本來無衆生可度了,衆生跟佛都徹底平等了。他是因爲因地上發的願度衆生,所以他還不捨因地所發之願,這個願是無有窮盡的。普賢說我此禮讚,我此懺悔,我此身現 (註一),是無有窮盡的,我這度衆生是沒有窮盡的。他這個願既是沒有窮盡,所以他還現菩薩身,現在示現種種來救度衆生,這就是不捨因地。雖然成佛,一切都寂滅,一切都平等,衆生也無可度。無可度,他又不捨因地,還是終日度生啊,這就是位後普賢的……。

像釋迦牟尼佛都是多久成佛了。並不是作爲太子、再出家,這剛剛才成佛。多少劫以前久已成佛,但是示現從兜率天下來,到了王宮,這種種種種,來度衆生。因爲衆生只有這樣才能相信、接受,得到教化。這都是所謂位後的這種情况,不捨因地的意思。

《清涼疏》:「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

底下就解釋「普賢」兩個字的意思,解釋這個意思,正是形容說是位後。這個是《清涼疏》:「果無不窮曰普」,爲什麽稱爲普賢?這個果上的果德,果上的一切覺位,他沒有一個不窮盡的。不是說沾一點邊,都窮盡了,都登峰造極了,沒有一點點剩下的,餘剩的,不清楚的,不圓滿的,都沒有。所以果無不窮,沒有不窮盡的,這叫做普。所以這個賢就是位後。什麽果都窮盡了,都登峰造極了,那只有是佛了,這個地方的「普」這也是位後。「不捨因門」,這個因門在修因的時候就要大慈大悲、普度衆生,這種門還不捨。雖然已經登峰造極,一切都圓滿了,但我因地中的所有大慈、大悲、大願一樣也不丟開,還做,這叫做「賢」。這當然是賢,普賢的含義。所以你們說這兩個是同義的,這個是對的。

(問:「位後普賢」與果教派的「從果起修」是否有關聯?並請師父講解《大經解》:「彌顯持名妙法,從果起修,果覺因心,他力冥加,不可思議。」之意義?)

黃老答:「從果起修」,這含義,這是有聯繫,然而是兩回事了。從果起修,這就正是密宗、淨土宗的最特殊的殊勝之處。所以這個都稱爲什麼呢?稱為果教派,稱爲他力門。不是完全靠自力,而是靠他力。不是在因上修,而是在果上修。所以稱爲是果教派,果地的教,你修行是從這個果地出發。所以「果覺因心」就是這個意思,把果地所得的覺悟,這殊勝之果,作爲衆生在因地中修行的心。你這個修行的心是咱們開始的地方,我們開始的地方,就是十方如來所得的果。從果上修,這個意思就是。這正是殊勝之處,這個不同於其他就在此。所以很多人不安心,於淨土法門不……,學密也亂搞,以爲什麼這個……沒有;也不好好如法修。這都是果教,都是從果上。從這個地方他要認識之後,他要安心的多,要老實的多了。

果教派,這個打個比方。現在你要開始要吃饅頭的時候、吃麵包,你現在你要從開荒、選種,慢慢的去撒種,去拔草、除蟲,灌溉,一直到它割下來,收成,打,打出來之後壓粉,壓粉之後煮成麵,煮成麵之後,然後做成麵包,這多少工序。現在要叫你去開荒嘛,那何日吃麵包呢?你現在麵包拿來就吃,這就是果地,果教派就是如此。現在給你的是,一切這些事情,佛菩薩已經替你做好了,給你的就是這一切勞動的最後的果實,給你了,你現在只是去吃就是了,這就是果教派的特點。

所以果覺爲因心,這 一句咒,一句佛號,都是佛菩薩多劫修行萬德莊嚴所成就的。阿彌陀佛之所以成佛,阿彌陀佛這個佛的名號怎麽來的?我今天爲什麽不能叫做什麽什麽佛?它不是啊,沒有這個功德。當然有一天可以嘛,等我這一切一切功德圓滿了,我也可能號爲什麼龍尊王佛,也可以說不定啊!哈哈哈哈……。

這個果實,那麼這一句佛號你在念,萬德成了這句名號,因此這句名號之中就有萬德,很自然吧!你是拿了很多香精、很多果子、很多果子露什麼配出來的一個飲料,這是種種的這些東西所配成的飲料,因此你這個飲料就有各種各種東西都在內。這是萬德之所成的名號,因此這個名號中有萬德嘛。因此你現在就把這句名號或這句咒在心中念,你心中沒有別的,就是這個,這個名號就是萬德,萬德就是名號,因爲你心中,這個是心中所有的,就是萬德。諸佛所成就的萬德是諸佛的果覺,成爲現在咱們一個普通衆生你還在因地中的你的心了,所以它直截了當、快、圓頓就在此。

所以都是這樣,到了圓頓教的話,就是因和果,因徹果海,果徹因源。你真正要說水吧,你要是劃開來,黃河長江什麼什麼都流在大海,大海流在洋裏面,實際上就是一片水嘛,是不是?這一片水嘛,這個水流流流到黃河,到了它頭了,這流到長江,流到那個頭了,其實就是大洋、大海、江河一起來,總總是一大片水,流到這兒、流到那兒,就是一回事嘛。那麼你可以說這是黃河上游,這是源流,這是因,大海是歸宿,這是果。因果是貫通的,是不是?貫通的,也就是一體的,實際你不可分割的,你從哪兒給它分哪?不是刀子能劃得開的。畫地圖可以,你畫一條線、你畫一條道,這就分了,那你實際你怎麽分這個水?都是在那兒流,一體的!

所以這個問題中含有很深的意思,這「果覺因心」是咱們很重要的。我們所以稱爲果地教,這個極其殊勝,從果起修,所以十念必生。這個意思也是因和果的問題,這一個是從果向因,指著這些位後的大菩薩,已經證了最後的覺位,還來示現種種。那前兩個是一致的,後來就是指著我們這些法門,果教派的法門,我們所以說從果起修,我們不從那個墾荒地起修,所以也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

所以判教: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這個小教就是修到阿羅漢爲止。始教就開始了,叫大乘了,人是可以成佛,但是闡提不能成佛,大家都知道闡提不能成佛,因爲他斷佛種。終教就不是這樣,人人都有佛性,闡提也可以成佛;但是成佛是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是你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終教的觀點。《大乘起信論》代表這個觀點;法相唯識是始教的觀點。圓頓教那就無所謂三大阿僧祇劫了。那個龍女就是很快就成佛了,涅槃會上那個屠兒(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這是頓教。圓教更殊勝了,這一切教所有的殊勝它都圓具,而且是最爲深奧、最爲廣大,無所不包,無所不攝,稱爲圓教。

現在日本人的著作,在這一點上他就提得很尖銳,說淨土法門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在中國過去我們的古德,意思都看到這個地方,但是不敢說得這麽堅決。蓮池大師就只承認說我們《華嚴》是圓,我們是部分的圓,因爲他那個時候大家有反感,你這麽說大家有反感。蕅益大師就說《華嚴》的密奧、《法華》的精髓,都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裏頭了。那還不是嗎?他們的精髓都在我們這裏頭,那我們不是比他還精嗎?但是他們就說得更直截,說這是奇中之奇,頓中之頓,他們跟我們比,他們還是權、還是假,我們這才真!這個話現在是有好多人……,很有名的大德他還有時也批評我,他說我對於淨土宗推崇太過啊,哈哈哈哈……。這個確實是很不可思議的,屬於圓頓教。

(問:無量壽經中云:普賢即是密教初祖金剛薩埵,何以密宗又有稱龍樹菩薩或蓮華生大士為始祖之說?)

黃老答:若據密教,普賢即是密教初祖,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就是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我那兒有一張四臂觀音像,不是有一個藍顔色的金剛,那就是金剛手,金剛手是金剛中的第一尊。所以中國的密教是龍樹菩薩親自在南印度,打開南印度一個鐵塔,親自看見金剛薩埵,受到金剛薩埵的傳承,這是東密的源流,所以東密只知道龍樹。

龍樹晚於蓮華生大士,蓮華生大士是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八年降生,龍樹大概在釋迦牟尼佛……幾百年,大概五百年之後降生。這兩個人同時,這個大家就覺得很奇怪,這怎麽能同時?他不知道蓮華生大士壽一千多歲,龍樹是活八百歲。龍樹的弟子,龍樹有一個弟子活七百歲,所以龍樹的弟子,玄奘法師到印度的時候還見到。

所以這些壽都很長,所以他們那時候在印度見面,這兩個人互爲師徒。蓮華生大士所得的是釋迦牟尼佛預先就交給阿難,說你將來這些法傳給蓮華生大士,這是他這個來源。龍樹他是直接從金剛薩埵那裏……。兩個人互爲師徒。所以古時候這個人,沒有這種所謂一定什麼排班論輩這種概念,到中國來的那些,兩個印度來的大德,也是在中國這兒互爲師徒,交換。因爲這樣就是能者爲師,誰知道誰就可以做老師。

這兒說普賢就是金剛薩埵,就是金剛手,金剛薩埵就是密教的初祖。這個密教的初祖,這在一切世界都是初祖,金剛薩埵。在我們這兒說到龍樹,也確實龍樹的法他就是從金剛薩埵得到的。所以爲什麽稱爲金剛阿闍黎呢?就是這個上師(過去也是很少很少),也是跟那個禪宗一樣單傳,這個上師他就代表金剛薩埵。他不是金剛薩埵,但是他作爲金剛薩埵的代表,所以稱爲金剛阿闍黎。

蓮華生大士,我們說是密教初祖蓮華生大士,這是從咱們中國的密教說的。從一切密法的始祖,那就是不管在什麽時候,在什麽世界上,這個始祖都是金剛薩埵,我們現在也是金剛薩埵。但是具體從世界上傳出這個法的人,咱們具體來說,那是蓮華生大士,互相交流,他後來還得了很多很多法。龍樹這一支現在傳到日本,現在是蓮華生大士的法,流傳更多更盛。實際上這兩個是一回事,在古時候這兩個是彼此互爲師徒。後來紅教和白教也是,都是一回事,沒有分別。

 註一: 《華嚴經 • 普賢菩薩行願品》云:「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回【《大經解》問答】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