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之六)

《安樂集》說,「稱名」就是這樣,「但能專至,相續不斷」,你專一地念、至誠地念,你相續不斷,定能生到佛前。「今勸後代學者」,咱們都是他後代的學者了。「若欲會其二諦」,有「真諦」、有「世諦」,都要懂得這「二諦」。

「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這個一念一念,在哪裡呀?是什麼呀?不可得啊,這就是智慧啊。可是你還是念,不斷啊〔而能繫念相續不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還不斷,「即是功德門」。智慧跟功德同時就都顯現。

「是故經云菩薩摩訶薩,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這就是功德智慧。你看前頭是功德,上頭又說智慧,這不都有了嘛。這麼修其心,又是功德,又是智慧。

「若始學者,未能破相」,始學者,你沒有能夠離開相,這是淨土宗最要緊的就在這。所以很多老太婆,不懂的也都能夠去,這個就是非常殊勝。「但能依相專至」,你就依著這個相,你專心的,你至誠的念。「無不往生」,沒有不往生的。「不須疑也」,一上來你不須要離相,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都不要管。

所以念佛有四大秘訣:「不貪淨境」,他打坐一清靜,我們不管這個,我要念;「不除妄想」,妄想不去除它,我就念;「不求一心」,不管那些事;「不參是誰」,你是誰?我念我的就對了。這四大秘訣,就這麼念,就老實念,所以這個誰都辦得到。

「依相專至,無不往生」,這個就是很重要的。不是要先求離相,應當老實持名,「依相專至」就「無不往生」。這個就是說明本經往生的,上輩的是如此,中輩的也是如此,下輩的也是如此,沒有例外。中輩、下輩咱們就不再講。上輩講了之後,中輩、下輩就相同了。

現在我們再把「一向專念」再引申一步。「一向專念」到底是什麼含義啊?

這個《觀念法門》,他說一般是提「五念法門」,「禮拜」等等的,一共有五種。他說「一向專念」有三個類型:

第一、「廢捨餘行,專立念佛」,什麼都不做了。所以有的人供佛像只供一尊,別的都捨廢了,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叫一向專念。這就是「廢捨餘行」這一類。

第二、「唯以念佛為正業,為助此正業而修諸行」,我念佛是正業,可是我要幫助這個正業,我還修其它種種的來幫助,這是主修和助修圓融,同入彌陀「一乘願海」,也叫一向專念。

第三、「以念佛為正,餘行為傍。正傍有別,主次分明」,這兩個差別不大。二和三差別不大,一個是為主,一個是為正;一個是為助,一個是為傍。但是要主次分明,這也還是一向專念,「不捨餘修」。所以這個就是說,念佛的人「五念」,就是禮拜、作願、迴向等等,沒有不做這些事的,這個都是一向專念。

那麼,根據上說,念佛的人,你念念往生咒、大悲咒、準提等咒,或念《心經》、念《金剛經》,只要你主次分明 (現在也有人說念《普門品》都覺得不見得合適),你只要「主助分明,念佛綿密」,也都不違背一向專念。

至於彭紹升他的《起信論》(上頭這三個是《觀念法門》的),這個《起信論》的說法就更廣了,他說只要發了「菩提心」,就「當修菩薩行」。菩薩在世間他也要度,所有的善,乃至無邊的功德,都迴向極樂,也是「一向專念」。

「不必棄捨百為乃名專念」,不必把一百樣事都扔了才叫「一向專念」。這就很合乎時機,因為現在大家很多的事情要做,你不能夠什麼事情都不做,整天一個人就念佛。這個事實上做不到的。你只是「深信切願,求生淨土」,來了事就做事,事去掉之後我就念佛。這樣,世法說到究竟也無礙於佛法。一切資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何況我們把世法、出世法這一切善都來迴向呢?

只要我們拿至誠心來迴向極樂,也叫「一向專念」。所以我們就是還是在做很多事,比方說,你將來當了方丈,你有好多事情要做,或者廟裡有什麼職務,或者自己還有什麼著述,這一切一切,只要是以念佛為主,是我唯一的一個目的,其餘都是附帶的,這個也算「一向專念」。所以現在根據他說,兼行世法尚得名為一向專念,更何況兼修餘出世法呢。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我們就圓融一點,我們圓融一點的看法),參禪的人想生西方,不必改為念佛。不是說你不參禪去念佛去了,你只要你有信願、你求生淨土,你參禪也是淨土行,所以蕅益大師是最圓融了。他自己閉關,閉的是念往生咒的關,這也是一個例子。作《彌陀圓中鈔》的幽溪大師,他一生修《法華懺》、《大悲懺》、《光明懺》、《彌陀懺》、《楞嚴懺》等等;「懺無虛日」,天天都修這些懺法。臨終預知時至,寫了《妙法蓮華經》五個字,並且唱這個經題,一直到後來往生。所以修懺法、念經也是淨土行。

所以這麼來看,我們只要發菩提心,持佛名號,雖然也兼修一點其他的法,也還是可以叫做一向專念。就是我這一向專念的解釋,也比現在外面有一些淨土宗,比他們的廣一點、寬一點,在這個地方。

但是多門的修總不如「一門深入」,話又說回來了,就是這樣。我們修行就是要把「生處變熟,熟處變生」。我們貪瞋痴種種這個太熟了,我們打妄想太熟了。從來不須要你做什麼準備,我要打妄想去了,沒有,自然而然都來了,太熟了,什麼時候都滋出來。但是這一些「菩提心」、這一些念佛,這一些個出世間的事情,我們太生了。我們的修行就是要把熟的地方變生,生的地方變熟。那麼,就是你專一於一門,把這個生的變熟就比較有效。你一會兒修這個、一會兒修那個,那都生,誰也不熟,是不是?這樣的話,一心專至,就容易把生的變熟,熟的也就變生了。這就是說「一向」的好處。

善導大師並且又說(所以我們把各種觀點都擺一擺,那些也是祖師,善導也是祖師),善導說:「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因為稱名字容易,只要能相續就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就這麼一念一念相續,一直念到最後。「十即十生」。一百個人就一百個生。

「何以故?無雜緣得正念故」,你沒有雜緣,而且得到了正念。而且你是「與佛本願相應故」,佛的本願是十念必生,就是勸大家念佛。「不違教故」。你沒有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要發願往生,要念佛,「順佛語故」。

「若捨專念修雜念者」。專念你不修,修雜念(不是說絶對不行);「百中希得一二」,百中很少能得到一個、兩個;「千中希得三四」,就難一些。所以我們就把這個「一向專念」可以廣一些。但是要注意到,我們還是要使得那個熟處要變生,生處要變熟,善導大師還是希望大家專念。這就是把這個對於咱們本經的宗,也就是三輩往生,每一輩所必備的條件,我們這兒做一個匯報。

〔第二十七講,一九九〇年五月十五日或廿二日〕

我們正在研究,也可以說是本經,也可以說是淨土這一宗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三輩往生」和「往生正因」。

所以我們學佛,不是一個只是學問上的研究,而是要真正的解決自己和一切眾生的問題,所以這是一個大事啊。那麼怎麼解決呢?那就有具體的行持,「三輩往生」、「往生正因」就是讓大家知道怎麼去做,這非常重要。今天我們有兩位特殊的朋友參加,就使我們今天這個因緣更殊勝。

上次,〈三輩往生〉裡頭,我們把「上輩」的已經講了一些。第二十四品,佛就告訴阿難,「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出家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三輩中每一輩都有的,所以是個共同的必備的條件。因此,這個是咱們這部經的宗。我們已經屢次的討論了,上次又很詳細的討論了。底下,我們就往下講了。

【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衆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卽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修諸功德」就是願意修種種功德;六度、萬行都在修,行持很廣大。而修這一切功德為什麼呢?就是為願生其國。願意把這個功德迴向,能生到極樂世界。永明大師《萬善同歸集》,「要廣修萬善,同歸極樂」,就跟這兩句話是一個意思。

《阿彌陀經》就講,也說明這個「願」的重要,「眾生聞者,應當發願」,眾生聽到這個法門,聽到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而且這個世界是沒有退轉,壽命無量,種種的增上,「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再說「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所以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應當發願。

「願」就導「行」,有了「願」就有行動了。那麼這樣的行動,又「發菩提心」,又「一向專念」,又修種種功德,而發願迴向往生極樂,這一切都是「因」。那麼這樣的眾生,「果」是什麼呢?在「臨壽終時」,這個「果」就顯現了。

所以這一點我們也特別要重視。不是有人說,你們修淨土法門都是死後的事,不是這樣子。有的就在今生就證得,很多很多了。達不到這一步,也是在壽命未了的時候,臨欲壽終的時候,還是今生,不是中陰。黃教,宗喀巴大師是中陰成就,那是他死了以後中陰的事。這個是「即身成就」。

我曾經問過貢嘎上師,我說:「生極樂世界跟我們密宗的『即身成就』是不是一致?」他反問我一句,說:「你問的是什麼世界?」我說:「我問的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噢,那一致的。」是即身成就。所以人人都把這個即身成就推到密宗那邊去了,這是個很大的錯誤、謬解,這都是即身成就。西藏中,理論與實踐都考慮的,第一位,就是先師貢嘎呼圖克圖,這是他的話。

所以在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彌勒等無量無邊的大菩薩,「現在其前」,這個「其」就是以前修種種功德的這個人,「現」在這個人的前面。所以這個就是淨土宗極殊勝的一點。

在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裡頭,這一段比鳩摩羅什翻譯的詳細。他也說到,「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不光是阿彌陀佛一個人,是證到聲聞的、證到菩薩的種種弟子無量無邊,圍繞;「來住其前」,來到臨壽終的人的前面。這個時候佛就「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佛以大慈悲為懷,就是要度眾生,佛就加佑。

所以這個就顯出什麼力量來了?顯出他力。所以有許多修行專靠自力,當然是好的,佛法沒有不好的,但是沒有能夠憑藉他力。打坐、靜坐就是這個例子。靜坐當然是好的,戒定慧,持戒、禪定、智慧,這個就是攝六度。但是你這個前五度沒有般若,都不能稱到彼岸;前五度如盲,跟瞎子一樣,到般若才有眼睛。你這個禪定一般是得福。

所以有的人福報特別大,做國王如何如何,他往往前生是禪定的功德。「清淨」,這個清淨是福,然而他不能解脫。有的人,也就參禪參得入魔的,這個入魔的,所謂「走火」,先是「走火」,後來就「入魔」,這個多極了,多極了。修什麼都要來這個……,所以這個是他就是靠……,釋迦牟尼佛說,你們真要想打坐,不靠他力,沒有這個可能,種種魔擾。它這個是自力門,所以很困難。那這個淨土是定為他力門,果教派,仰仗他力,仰仗彌陀大願之力。

這個聖眾來迎接,就慈悲為本,他就加佑這個臨終的人,「令心不亂」,讓這個人的心不亂。因為在臨終的時候,是一個極難用功的時候,如風刀解體。風就是這個氣,練氣功的這個氣,練氣功的人斷氣是苦惱極了。有的人他就說,你們拿刀子來給我割斷吧,他的氣斷不下去。風刀解體,如生龜剝皮,如活剝皮,烏龜活剝那個殼一樣那麼難過,用功不了啊!只有這個法門,你念到你能夠達到這個條件,第十八願,你「至心信樂」,「願生其國」,「乃至十念」都可以生。你只要符合這個條件,佛就來接引你。

接引你做什麼?不是一個禮節問題,我來接接你,而是加佑你,讓你去,這是個關鍵!他捨命之後就隨佛到了極樂世界。上次講過的,講的這個《悲華經》裡頭,那說得還多了。《悲華經》裡頭,大眾圍繞,到那個時候,佛入「無翳三昧」,以三昧的力量,就跟這個人說法,臨終的人聽到佛說法就大歡喜,就斷除一切苦惱,也得到「寶窴三昧」。以這個三昧力故,他心就能夠念,就得到無生法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所以這個淨土法門不可思議。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