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修持第三十

(請點擊下方 Play-button 鍵,即可開始播放錄音)

再底下,第三十品是〈菩薩修持〉,這就到了第四卷。我們在第四卷裡頭,把〈菩薩修持〉這最後兩個重要的內容,我們再一起把它研究一遍。

【復次阿難.彼佛刹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

「復次阿難」,這是又叫阿難了。「彼佛刹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彼佛剎」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佛剎裡頭,一切的菩薩,這一切菩薩他們的禪定,他們的智慧,禪定是「六度」裡面的第五度,智慧就是般若,是第六度。這兩個在六度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就拿這兩個來代表六度。他們禪定的境界和他們的智慧,這兩個之間也很有關係。《會疏》就說,如果「有定而無慧」就變成了二乘,聲聞、羅漢了;「沉空滯寂」,在空和寂之中停滯下來了,就沒有智慧,不能起觀照了;「有慧而無定」,只是有慧而無定,就同於外道的邪思了,他沒有定。

還有一種比喻也很好,就是這個「慧」和「定」的關係,像是燈籠裡頭的光明和燈罩。過去那個燈,外頭要有個罩才行,現在電燈當然沒這問題了,過去是點蠟燭、點油,沒有罩,風一吹,那個燈就滅了。所以有慧沒有定,像那個沒有罩的燈;有定無慧,就像沒點著的燈,你有罩,但是你根本沒點著。沒點著,你根本不放光。所以,這個定、慧都重要。這個是「禪定智慧」。

底下是「神通.威德」。天眼通、天耳通,這都是神通。還有這個六通,我就不說了。這一些「通」,在證果的人也都是自然就得到了。

「神通」確實是佛教裡頭,你修持、你精進所應當得到的東西。但是如果偏重神通、求神通,這就往往容易出現偏差。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裡頭的、末了上的、邊邊上的事情。所以「但得本,莫愁末」。你這個禪定,尤其是智慧,這更是根本的根本。這個智慧不是說你寫文章什麼這類的智慧,而是你「識心達本」,明白你本來的自心。你只要得本,你就不愁末。

就好像一個人,還沒有長鬍子,小孩,一個男小孩,你不要發愁,「怎麼他沒有鬍子?」他大了,他自然會長出鬍子來的嘛。所以這個事情就是這樣,沒有什麼說,「這個小孩的智商太低了,不長鬍子。」這個沒有關係,時間到了他自然就長出來了,對於神通就是這樣的看法。

那麼佛菩薩那就是這樣了,他這個神通、威德;「威」是威勢、威神,「德」是功德,這些都沒有不圓滿的,一切都圓滿。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深入正慧.無復餘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

「諸佛密藏.究竟明了」。這些菩薩都是境界很深哪,諸佛的密藏是究竟明了。不僅僅是明了,是徹底地明了。「密藏」是什麼呢?有兩個含義:一個就是「如來語深」,如來所說的是深密玄奧,這一些真實的語言,凡夫這種分別心,你聽了之後你不能理解,你往往就是錯解;或者聽了跟沒聽一樣,因此這個叫做「密藏」,這是一個含義。

再有,《僧史略》裡頭他講說,「密藏」者,是什麼?是陀羅尼,是咒。這個咒只有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佛才能瞭解它的意思。不是小乘教的佛、菩薩所能夠理解的,這也是「諸佛密藏」的解釋。其實兩個不妨合起來,就是說,諸佛這種深密的語言以及諸佛的陀羅尼,這些大士都能夠究竟明了。

「調伏諸根」。「調」就是調和,「伏」者,是制伏。因為我們這個「根」,眼耳鼻舌身,這個根就要造業,我們就須要來調制這個身業、口業、意業,叫它不要造惡。這個「根」就是我們的六根。所以我們「調伏諸根」就是控制,能夠調制自己的身心,離開塵垢,離開邪,離開惡。

能夠「調伏諸根」,身心就柔軟了。柔軟跟剛強是相對的。所以(娑婆世界的衆生的缺點就是剛强難化),還有很多人很自負,實際上不知道正是缺點,正是剛強難化,非常剛強,自己成見很深、很自負。這些菩薩他們不是這樣,「身心柔軟」。

因為「身心柔軟」,所以就「深入正慧」,「正慧」是真正的慧。「正」就是無邪,離開了顛倒才叫做正;你能夠「契真入實」叫做正,能夠契會這個真如,能夠入這個實相,這才叫做正。所以這個正它就離開了虛妄分別。它是這一種離開虛妄、分別,能夠照了真心的智慧才叫做正慧,所以都是能夠照到自己的自心,能夠「了」。「了則罪性本來空」,這個「了」字很深哪;「未了還須償夙債」。你要能「了」,你所有的罪性就空了;不「了」,你那個債還都在那兒,一樣也少不了。所以這個「照」和「了」,這個「了」字在「照」字的後頭。你能「照」之後,你才能「了」啊,這個叫做正慧,「深入正慧」。所以「深」哪,是很能窮自心的根源哪。

「無復餘習」,沒有「餘習」了。什麼叫「餘習」呢?我們煩惱斷了以後,可是還存在一點習氣。這個《大智度論》作了比方作得很好,他說是阿羅漢、辟支佛能夠破了貪瞋痴這三毒,斷了煩惱了,所以阿羅漢他了分段生死,證有餘涅槃,但是「氣分不盡」,「餘習」還有。這一點要很注意,他斷了煩惱之後還有餘習。譬如,香擺在一個盒子裡頭,香拿開了,沒有香了,可是這個盒子裡頭還有香的氣味。香已經不存在了,氣味還存在。這個氣味就比方這個餘習。你貪心、瞋心、痴心已經沒有了,去掉了,就像香已經去掉了,因為過去他放過這些東西的盒子還有這個氣味,這就是餘習,貪瞋痴這些煩惱的餘習。

斷這個餘習,徹底斷這個餘習,只有佛徹底才能斷盡。當然二乘是斷不盡的,大乘菩薩也是,隨著水平而能斷掉一些。他又作了比方,像咱們燒炭,把木頭燒完了之後,可是還有灰在。為什麼還有灰在?因為這火力不旺。如果是到了最後的大劫,這個大火燒須彌山,這燒須彌的時候,是一點餘炭不留;不然太空中還有好些炭,還有好些灰粒。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燒光了,粉碎為一些微中子,大概就這樣,不留下煙,也不留下炭。這個就像佛能夠斷餘習一樣,他的智慧猛,譬如這個劫的大火,火力大。

阿羅漢的火就像咱們燒柴、燒炭的火,燒完了這個柴冒著煙,木頭是沒有了,但是還有灰,還有什麼的。說這個餘習,他又打個比方,這個底下說了,舍利弗有嗔恨的餘習,他舉了幾個例子,我們就不念了。又譬如,人被鎖著,剛剛給你開鎖,已沒有人鎖著你了,可是你還是一瘸一瘸地走,都是譬喻。所以不但要斷煩惱,還要斷餘習。這些菩薩無復餘習了。剛才說這個餘習,只有佛才能斷,這些大士無復餘習,這就說明極樂世界的大士,功德成就很殊勝啊,要知道。

「依佛所行」,他是按著佛所行的,自己就是行啊,「行佛所行」,依佛的道路來行。行什麼?先是「七覺聖道」。「七覺聖道」是包括兩個內容:「七覺支」和「八聖道」。我這個《大經解》裡頭舉了兩個內容,我們介紹一個就夠了,介紹《會疏》說的「七覺支」,那一種也把它補充一點,必要的時候。

「七覺支」。第一個覺支是「擇法覺支」。這個修行,我們要知道,這個擇法非常重要。你要有這個智慧來選擇、來分別,哪個法是真、哪個法是偽,頭一件事,不要去取擇虛偽之法。

昨天來了一個客人到我這兒,他這是五次上當。你這個擇法很難,不是容易。所以說,我們頭一個說「擇法覺支」。所以首先我們要能夠分別真偽。省庵大師分得很好,「真偽」、「邪正」、「小大」、「偏圓」。能夠分別,自己能夠知道抉擇、知道揀擇。

第二、是「精進覺支」。修這個精進諸道法,能夠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有的人盲修瞎練,這個事情很多,以為自己就這麼練、就這麼練,一定會什麼。你不知道,你光是在大海中走,你羅盤錯了;你羅盤錯了,你這個船要觸礁的。所以你不把這些工具什麼什麼都準備好,你船上水也預備得不夠,燃料也不夠,莽莽撞撞的你就往海裡進發,這個就是智者不取。

所以這個「精進」,你像有些事情,像提婆達多,他提倡那個戒律比釋迦牟尼佛嚴格。你說你這個更嚴格,你好,跟著提婆達多跑了,你就沒有智慧。他住的房子不要有頂,裡頭夏天熱,冬天冷,這些都不近人情,是不是?你要身調才心調,你總要使身子有個避風雨,你這個才行。所以有時候我們要知道怎麼抉擇。

比方有很多這些北京城的老太婆,好多東西不吃,莧菜也不吃,什麼什麼的,這都是……,這些苦行沒有意義。外道的苦行,練種種的苦,以為受苦就解脫了,其實都是荒謬的。所以這個「精進覺支」,「常勤行在真法中」,這叫做精進。你盲修瞎練,再用功,那叫做胡鬧,叫胡塗。

第三、是「喜覺支」。心裡得到法喜,能夠覺了這個喜。我是正法而生的喜,不因那個顛倒的法而生歡喜。

第四、是「除覺支」。除覺支就是別的〔經論〕上頭說的「輕安覺支」。「輕安覺支」的解釋,就是你身心粗重的煩惱就斷除了,感覺得很輕快、很安,這種感覺。所以修法的人,他用功上了路,有輕安的感覺,很輕安。「除覺支」就是那個輕安之外更深一層意思;就說,你斷除煩惱之後,你要覺了,要把虛偽的去掉,但是不要把善根去掉,這叫做除。除的時候你要善除,你除了這些煩惱就輕安。但是你除,要除掉那些有害的,至於善根,不要損傷。

第五、是「捨覺支」,也有叫做「行捨」,就是自己所念,自己心中有時候所住的這個法、這個境界要能覺了,要能夠明白,不要在虛偽的境上去追憶,這叫做「捨」。

第六、是「定覺支」,在發禪定的時候,要知道有許多禪有假相,很多是假相,不要生這種見愛,喜歡這個禪哪。這個禪本來是個好事,但是有的時候,你也就成了一種障礙。所以菩薩怕三禪,因為三禪是十分的快樂,菩薩到了三禪也貪這個快樂,也出不去了。出不去,你三禪就不會再進步了。所以對於發這個禪定的時候,你要覺了這些禪的虛假,不要有見愛,這樣就叫做定、正定,「定覺支」。

第七、是「念覺分」,就是說,修出世法的時候要知道「定慧均平」。有的時候定多慧少,有的時候定少慧多,那麽你就要想辦法。如果心裏頭很沉,那你就要用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來觀察;如果心浮動,就用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來收斂。

這就是「七覺支」的修行。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