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修持第三十 (之三)

五、底下是「佛眼」。「佛眼具足」,就是一切眼的功能,佛都有,佛眼都有,所以稱為「具足」。憬興說,「一切種智為體」,佛有一切種智;「無法不照」,所以說「具足」,這個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法華文句》說 (憬興是朝鮮人,《法華文句》是中國人):「佛眼圓通,本勝兼劣。」就剛才我說的這個意思,他這個「本勝」,佛眼本來就「勝」,前四種眼當然比佛眼就差點,也就是劣了;劣,它也兼備,這五個他都有,所以叫做「佛眼」。四眼都入了佛眼,這都叫做「佛眼」了。

所以圓人就是法法都圓,小始終頓全成了圓法,就無法不圓。到了佛,這一切都成了佛眼了。這就是說,佛眼是「本」,本來是殊勝的,是無上殊勝,就叫做「本勝」。但是也「兼劣」,「劣」就指其餘四眼。

「本勝」指什麼呢?就是能夠見佛性。所以誰也沒有說過這個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印度那麼些大德,遍參,沒有人說過這個話呀,一切宗教界也沒有說過。

就是咱們上個禮拜我講完課前兩天,來了兩個回教的阿訇。他們到阿拉伯去參聖。後來在上海的李正友,恐怕你們知道李正友,他介紹他們倆個來的。我以為他是回教,想瞭解一下佛教情況。不是,他馬上就提問題,他是來請教。他們看了很多佛經、問了很多問題,我給他們講。後來那個老的,他還問我,什麼叫「妙有真空」?他們一邊聽一邊稱讚,那是從內心的點頭,說佛法好,就是好。所以就是說,這個教化使得這個……,所以這個佛法不可思議。「本勝兼劣」,這就是「佛眼」的作用,能夠「照真達俗」。

所以回教的宗教色彩最濃了,界限最明了,所以佛教都〔被〕稱為異教徒,你殺了異教徒就可以上天。但是他們也能認識佛教,他們還是這次特別跑來,確確實實是在那稱讚。

也有人說,佛不是肉身了,怎麼會有肉眼呢?這是《大智度論》說的,說是,慧眼、法眼、佛眼當然是殊勝,但是不見眾生的法,欲見眾生是要用肉眼,要化度眾生那就現出有相的佛,所以也兼肉眼。這是說「五眼」。

底下就是「佛眼具足,覺了法性」。就是剛才說的「佛性」,只有佛提得出,別的宗教提不出來。所以一切宗教、一切眾生,他也有佛性。他雖然信了回教,他也要來請問佛法。

這一段是從「究竟密藏」開始,到了最後這一句是「覺了法性」。這個憬興的話:能跟佛的一切種智相應,能夠覺、能夠了中道第一義諦 (空假中這個「中道」,即空即假;「第一義諦」,勝義諦),所以這個叫做「覺了法性」。這底下我們還要講,這些現在我們就是簡單的說一說了。

底下設了一問,別的經裡頭這個「慧眼」跟「法眼」的次序,《金剛經》的就跟我們這個不一樣,它「慧眼」跟我們倒一倒,我們是「慧眼」第四,「法眼」是第三。《金剛經》,還有一、兩種別的經倒過來。跟我們一樣的也有,所以有兩種類型。為什麼有兩種類型呢?

一種解釋就是說,「法眼」跟「天眼」跟「肉眼」所見的都是俗諦。「法眼」見眾生他應該修什麼法,什麼什麼,還是沒有離開眾生啊,沒有離開眾生的心念,什麼都跟他相合,這都是些世諦、俗諦。「慧眼」它見真,見了佛性,見了真空。「真」就比「俗」好嘛,所以應當「慧眼」在後頭,就是說我們這個排列的解釋。

另外一種排列,就是你先須要「了達真空」,你才能度眾生。所以有的經,像《金剛經》就把「慧眼」擱在前頭,就是因為這個次序,你要先見了真空,你才能夠度生,因此「慧眼」在前,「法眼」在後。

這個還有證明,《華嚴演義鈔》說:「為導養身,先修肉眼。」要利益眾生,要修肉眼。肉眼只看得很粗不能見細,就修天眼。「天眼」只看見種種的形色,不能見真境,所以修慧眼。「慧眼」見到理,不能見事,所以就修法眼。「法眼」還沒有圓滿,所以就修佛眼。

這種說法也跟我們的次序是不一致的,它這個慧眼在前頭,跟這前說是一致的,就是先要見真,然後才能度生,這是這個解釋。因爲他是認爲「達真」方能「導俗」,這就是另外的經典的那個次序。本經就以為真諦超勝於俗諦,所以「慧眼」作為第四。其實這個地方,沒有什麼可以要決定必須哪一個好,用不著。

本經這一段,從「諸佛密藏,究竟明了」到最後「覺了法性」,這一段的意思很深刻。我們必須要明了佛的密藏,就好像我們「探水得源」,研究一個問題,你找到它的源流了,找到它的根本了;「尋枝得本」,這個樹枝、枝葉,你這個樹的「本」是在哪裡?你得到了根本就不愁枝末了,枝末就必然會得到的。古云「得其一,萬事畢」,得其本就不愁末。

所以「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體」,這不是「明白佛的密藏」嘛,了了常知佛的〔本體〕,自然就會調伏諸根,因為你手裡有金剛王寶劍(剛才說的黃檗的話,你手裡有金剛王寶劍),來者俱斬哪,你不管你什麼來了,佛來斬佛,魔來斬魔,自己也不存,劍也不是劍,劍也自己斷了自己劍,所以就善於調伏。善於調伏,身心就和順,就深入正慧;身心也調了,正慧也分明,所以煩惱的餘習也就不斷就斷了。

而且是「志願無上,隨順如來,依佛之教,行佛所行」,所以對於「七覺聖道」就成為自己的履踐,佛的「五眼」也就成為自己所修習的內容。「照真達俗」。我們都要「照真達俗」,要明白真,還要了達俗,要自覺覺他。

「從容中道。精進不已」,就可以明了本具的佛眼,徹底知道佛性,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就「覺了法性」。這個就是說,從開始是「諸佛密藏,究竟明了」,最後是「佛眼具足,覺了法性」。所以也就是從佛之密藏開始,到覺法性又回來了,就好像是說這個念佛啊。就所以這個一切妙德,無不從佛的大智慧海流出,也沒有不流回這個海的。所以這一段的修持也說明這一點,從「明了諸佛密藏」出發,到最後還是「覺了法性」。

【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

底下就「辯才總持」。「辯才」就是說法之才,所謂智慧辯才。佛對於這個說法……,這個說法是很難哪,所以我們去說就很容易有所偏離。從「辯才總持」到「遠離顛倒」這一大段,是說極樂世界菩薩的慧辯的功德。「辯才總持」這個是《宋譯》,在《魏譯》裡頭稱為「具諸辯才」。

所以這個「辯才總持」可以作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總持」就是「具諸」,都有,通通都有,所以「總持」嘛,所以「辯才總持」就是《魏譯》「具諸」的意思;再有一個意思就是,「總持」是總持陀羅尼,總持一切,就是說這些菩薩都得了辯才的陀羅尼,得了陀羅尼它就是永遠不會退失。

「自在無礙」,他這個辯才,他是一切無礙。辯才無礙就是「四無礙」。《涅槃經》說「四無礙」是:「法無礙」,對於一切法都說,無有礙,沒有一個地方說我這有牴觸,我說不了了;「義無礙」,義理上無有礙,沒有障礙;「辭無礙」,有的時候我言說表達不了了,他雖然表達不了,但是辭無礙的人他還用譬喻什麼什麼來做一些說明;「樂說無礙」,沒有說我疲倦了,我不高興說了。這叫「四無礙」,「辯才總持.自在無礙」。

「九無礙」我們就不介紹了,書裡寫的有。

「善解世間無邊方便」。這就是「差別智」。剛才我們說到,知道本,知道真,「達本」,這一切一切是「根本智」。根本智易會,差別智難明。從根本智就要入差別智,「善解世間無邊方便」,這個是「差別智」,也可以說是「權智」。要善於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和他所喜歡的東西,隨他的根器,隨他之所宜,很善巧的跟他說法,這樣才能契他的機。「善解世間無邊方便」,無量無邊的方便,善為說法。

「所言誠諦」。所說的話非常誠懇,非常真實。「諦」是真實,因為你明了「根本智」,你契了實相的理,你有真實的智慧,所以真實。而且你現在又有「差別智」,你知道他的機,你可以隨他機而說,所以聽的人就覺得「深入義味」,他又知道有意思,他又有趣味。又有意思,就是說你有內容;他又覺得有趣味,就是對他的機。你說的都是些低級庸俗,他很有趣味,但是你這不叫「說法」,你這叫做「綺語」。你說的這個很有內容,他也很感趣味,就是這兒的情況,「所言誠諦.深入義味」。

「度諸有情」,這樣就度諸有情,聞法就得益。「演說正法」,因為契理,所以說的法都是正法。「正法」就是真正的道法。如是「正法」是什麼樣呢?正法就是「無相無為無縛無脫」。所以現在外頭有很多人,都還是拿著這個練功的心來學佛,希望很快又怎麼怎麼樣了,都是有相、有為,那不是佛法。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