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修持第三十 (之五)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證無所得。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最後一段,「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維摩詰經》:「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會疏》說:「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般若殊勝的智慧,就可以能證到一切都寂滅了。所以觀世音菩薩就證到「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證到寂滅了,證到平等了。觀音是平等,跟佛跟眾生都齊了。所以「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一切法都是空寂。

「生身煩惱.二餘俱盡。」這四句就是這樣,「知一切法.悉皆空寂」,都是「空」。當然這個「空」要知道,這個就是說「不可得」,沒有實性。但是,是不斷的,不是斷滅的「沒有」,不是斷滅的「空」,不是「斷空」。「生身煩惱.二餘俱盡」,上頭這個「生身」就指的「分段生死」的這個肉身,還有「變易生死」的身;這個又有殘餘,煩惱也有殘餘,這兩種殘餘就是「餘習」。這兩種餘習(殘餘)都盡了,叫做二餘俱盡,所以就是諸法空寂,二餘俱盡。這樣的話,沒有「殘習」就出了三界了。這一切,就斷了父母生身的這個殘餘也就盡了,這一切有漏的果縛也都斷盡了,所以說「二餘俱盡」。

「於三界中.平等勤修」,在色界、欲界、無色界在平等勤修。「究竟一乘」,雖然生三界,還是「生死界」中,在生死界中也是平等在那精修,而究竟通達到一乘。一乘就是成佛唯一的正路,是最圓最頓的教法,就稱為「一乘法」,就是《法華》、《涅槃》一乘法。

《法華》就是都譬喻呀,父親把孩子騙出來,統統給他的,沒有給牛車、沒有給羊車、沒有給鹿車,完全給了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表示佛乘,都給他一乘法。《法華》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說到究竟,十方佛土就都是一乘法,唯獨要除掉,佛慈悲看見眾生根器實在不夠,方便而說成三乘。若論實際真實的,都是一乘法。

所以在《法華》中,佛就說,我說的這個阿羅漢,這是化城,不是真有一個城,就是化在這兒讓你們休息一下。所以實際說來,還是沒有三乘法,還是一乘法,它那是化城嘛。

佛法雖然是化了有很多種,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也好像有很多乘,而實際是沒有兩樣的,實際最後都是要大家證到涅槃三德。所以「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所以說是「一」。對於這樣的「一乘」你能夠窮盡,你沒有還有什麼不懂,沒有什麼沒了,就叫做「究竟」,所以「究竟一乘」就是這樣講。

極樂世界大菩薩悲誓宏深,雖然是在極樂世界,可是還是示現在三界之中。「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用平等的智慧精勤修習,「平等勤修」。最後就究竟了達實相一乘的道理,都得到涅槃的彼岸,故云「至於彼岸」。

「決斷疑網」,決斷疑網也有兩個解釋。《淨影疏》說是「除妄顯真」,你「妄」除了,當然「真」就顯現,還有什麼疑呀!叫做「斷疑網」。《會疏》也是這麼解釋。另外《嘉祥疏》就不同了,「決斷疑網者,能斷眾生疑」,就是說,這些菩薩能夠讓別的眾生斷疑。其實這兩個還是沒有什麼差別,雖然不一樣。你要是能夠給眾生斷疑,他必定自身也無疑了,也包括那一種;自身既能斷疑,也就會智慧出來了,也就會給別人斷疑。所以這兩個都是各人說了一半,我們可以把它合起來就完了。

「證無所得」,最後證什麼?「證無所得」呀。也就是《心經》,「以無所得故」,這般若波羅密多就講個「無所得」;「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無所得」。

底下說得很好,《涅槃經》的話,「無所得者,則名為慧」,無所得就叫做智慧;「有所得者,名為無明」。我想這個話,大家都應該做為座右銘。一旦你覺得「有所得」,那就是無明現前了。無所得名為慧,有所得就名為無明。

底下再說,「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你只要「有所得」(所以《圓覺經》,你說我證了、我悟了,都是人我四相),「有所得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見。菩薩永斷一切生死,是故菩薩名無所得」,所以這個話很什麽……,「無所得」就名為智慧,「有所得」就名為無明。所以「無所得心」就是無分別智。

《維摩慧遠疏》就說:「菩薩破去情相」,離開情執破相;「到無得處」,達到、證到無得之處,這個名字叫「無所得」。所以經上說「證無所得」,就是到了「無得之處」。

「以方便智」,「方便智」就是「權智」,就是了達於方便法的智慧,也就是行方便的智慧。這個「權智」跟「實智」是相對的,你能夠了達諸法的實相,叫做如來的「實智」;了達諸法的差別,這叫如來的「權智」,都是如來的大智慧。密教裡頭把蓮花那個八瓣代表「權智」,蓮花中間那個心代表「實智」。

「增長了知」,就是形容蓮花一開,那個蓮花的瓣不就是都開開了嘛,都大了,這個就是所謂「了知」。「以方便智.增長了知」,這個蓮花開,蓮花不是說那個八瓣代表「方便智」嘛?蓮花開了就代表「方便智」在增長。那蓮花在開的時候不就顯出那個花台來嘛?顯出那個花台,剛才我說了,那個花台就表示是根本智,是「實智」。

所以,這也可以啟發我們知道,以「方便智」的開明,又回過頭來,使得你的心源可以徹底的顯露。所以這個就是說「以方便智.增長了知」的意思。不但是我在方便之中就增加了方便,這個方便愈用愈熟,而且這裡頭對於「實智」也有〔增長〕,因為你花瓣開了,那個花心就明顯了。

「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權智、實智都明,這個神通自然就出現了。而這一切妙德都圓滿,就入於實相證無所得。「無所得」就得一乘道,「無得」就「故得」,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心經》講無所得、無所得,最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要以為這就是斷滅的「無」啊,但是當你「有所得」的時候,你絶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難就難在這兒。你真的「無所得」了,你證到「無所得」了,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還在那「有所求」、「有所得」的時候,你所得的一切那是無明,咱們這裡講的是「無明」,那不是正智,那不是智慧。

「不由他悟」,這個真實的明悟是發於自心。所以《魏譯》本這一句它是用「慧由心出」,我們這個「不由他悟」,我們這個用的是《唐譯》本的話。「不由他悟」這個更明顯一點。《魏譯》本是「慧由心出」,這個智慧、真實的智慧是從你自心出來的。《淨影疏》說,「真解發中」,這個叫做「慧從心出」,都是說明這一個意思,它解這個「慧由心出」,就等於解釋我們這個「不由他悟」,真實的明悟是發於自心。

望西在《無量壽經鈔》說:「疑網既斷,實理忽證。」忽然,這個「忽」字用得多好!不由你思議的,不由你安排的,忽然觸著、碰著,所以古人這一個字都不能放過。「忽然」,證了。

能證的智,你能證的智慧不是從他生,所以「不由他悟」。所以他這個話來解釋這個「不由他悟」更好,不是從他生,必定是從你自心出來的。所以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什麼是「門」?眼睛是門,耳朵是門,這都是門。從這些地方進來,你看來的、聽來的,從外邊來的,不是你自家的珍寶。你自家的珍寶要從你自心出來。

所以「纖疑永斷,朗然大悟,頓證實理,得一乘道」,得「一乘道」就是這樣得。能證這「一乘道」的智慧,必然是從自心出,絶不從他處生,所以「不由他悟」。這是無師智、自然智,這個「不從他得」。

總之就是「朗然大悟,證入實相。無師智、自然智等等妙智,炳然齊現」,在這個時候,忽然就得了。觀世音說「得兩種殊勝」,那些殊勝都炳然齊現。悟是由於自心,不是從外面得到的,所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六祖答覆人的話,說:「密在汝邊。」你要問我密呀,密在你那邊!都是開示這個。

所以諸佛密藏,你本來具足,悟了就明現,不從他得,故云「得一乘道.不由他悟」。也願我們早早晚晚都得一乘道,但是,絶「不由他悟」,都是每位每位自心的朗現。

今天稍微拖一點時間,下一次也可能再拖這麼幾分鐘,就把這個〈真實功德〉講完。這個〈真實功德〉更近於禪了,更近於禪了。裡頭說,「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這也就是本書最難懂的一段。

上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