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第三十講,一九九〇年六月十二日〕

(請點擊下方 Play-button 鍵,即可開始播放錄音。)

課程是尾聲了。大家這四年的學習,功德圓滿,馬上就要畢業了,是可以慶賀的事情。我們這個課程呢,連續了四個學期,有些變化。如果沒有這些變化,是可以全部講完的。但是,雖然沒有全部完,在今天我們結束課程以後,這個主要的部分是介紹過了。

現在這三品,昨天所講的〈菩薩修持品〉,從第二十八品起,都是講的極樂世界菩薩的修持、菩薩的境界,而更深入的就是第三十品,昨天討論過的〈菩薩修持〉。

今天所討論的兩品是:〈真實功德〉,極樂世界的菩薩所作的功德是真實功德,所以我們要注意「真實」這兩個字;最後一品是〈壽樂無極〉,而這一品所採的文句不是常見的《魏譯》,《魏譯》裡頭沒有,是古譯本裡頭 (漢代所譯,《吳譯》),《吳譯》是孫權那邊,魏蜀吳,那很古了,那兩種譯本裡頭的所有的內容。所以這個內容很多人雖然是淨土宗,有的人沒有見過,不要說是去註解了、去研究了。

今天是這個內容,而這個內容呢,非常突出、也非常重要。所以往往是這樣,這個法要是很殊勝,能夠遇著的人就不會很多,這往往是如此。

現在我們進行到第三十一品。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喩若須彌。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清淨如水.洗諸塵垢。熾盛如火.燒煩惱薪。不著如風.無諸障礙。法音雷震.覺未覺故。雨甘露法.潤衆生故。曠若虛空.大慈等故。如淨蓮華.離染汙故。如尼拘樹.覆蔭大故。如金剛杵.破邪執故。如鐵圍山.衆魔外道不能動故。】

那麼一上來呢,打了很多譬喻,說極樂大士的功德、智慧深廣就如大海,他的菩提(是覺悟)、覺悟的高和廣大就像須彌山,用大海,用須彌等等做譬喻,來描述極樂世界這些大菩薩的功德莊嚴。這個在經裡頭、註解裡頭講得很詳細,因此這些內容我們在課堂裡頭就不再講了,大家自己看一看。我們從底下講起。

【其心正直。善巧決定。】

「其心正直。善巧決定」。從這開始 (以前那些譬喻,那些說明,大家自己看一看)。「其心正直」起,到「遊戲神通」這裡頭一大段,是說明極樂世界菩薩的真實功德,因為這一品名字叫〈真實功德〉,都說這個「真實功德」。

從「其心正直」到「遊戲神通」這一段裡頭,是說明菩薩自覺覺他,弘法利生的功德。

「正直」兩個字,有的時候,我們當信佛經語深哪,因為普通也都說這人很正直啊。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這個經書,也就把世間所謂這人很正直啊,極樂世界人的心很正直啊,那麼這個往往就把很深的法當作很淺的內容體會了。這個體會得就有點辜負經文了。

「正」就是不邪,「直」就是不曲,這是這兩個字的含義。這兩個字連在一起,「正直」呢,可以舉《法華經》裡頭的話為例:「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這是說,佛菩薩在一切諸菩薩裡頭,他就用正直的這個態度,捨掉了、不要以前那些方便的辦法,那些方便之道都捨除了,而採用「正直」之說。

「正直」之說是說什麼呢?「但說無上道」啊。「但說」就是只說;「只」,只有,唯一,唯獨,「但」字是這個意思;唯獨說如來的無上道。世尊說了《華嚴》以後大家都不懂,梵天勸請釋迦牟尼說這個權法,所以就說小乘、說方等,等等等等,好多都是「權說」,權巧方便,方便之說。到了最後,就捨掉這些方便而正直了,說無上道。所以正直的含義,我們要知道很深。

《法華文句》是一個註解,解釋《法華經》的,他就把經上的這幾句經文,他解釋。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要看一點好的註解。這個話要這麼說,看不好的註解不如還只看經文了。但是如果有好的註解的話,那確實是莫大的幫助啊。所以就是這樣啊,因爲它可以把真正……;經是定藏,是體;這些註解屬於論藏,它是慧藏,屬於慧,要用慧來顯明這個體,不然凡夫心很難如實地去體貼,如實地去領會。

這個解釋就是說,五乘法都是曲〔註一〕。你要說「直」是什麼?「直」就是不曲,不邪叫「正」,這兩個的解釋。什麼叫做不曲?什麼叫做不邪?以前的話也對,這個不曲、不邪的解釋,這就深入了。他說「五乘之法」都是彎曲的,都是一種方便的、權宜的,不是「直」。

「五乘法」有好多種說法,在《文句》中的解釋,他就說人乘、天乘 (有把這兩個合起一塊的種種,這大意是不差。但是這個分類,不同的書、不同的註解往往有不同。)人是一乘,天是一乘,聲聞是一乘,緣覺是一乘,菩薩是一乘,所以稱為五乘。

我們常常說「三乘法」,因為我們在中國的這個教裡頭,不大談人天之乘。因為人天兩乘的這些法,在咱們中國從古到今,說得很詳細了,也很深入了。孔子之道是人乘到天乘,老子之道是天乘兼人乘,這兩方面把人天兩乘的法說得很夠了,所以就沒有再要借助於印度的。所以我們在這一方面,翻譯經典方面的介紹就比較少一點,只說三乘,實際是五乘。

講「五乘之法」,這是「曲」,這是委曲了,佛委曲呀,遷就大家的水平啊。所以說法人常常很委曲,不能暢所欲談,大家要知道,不能暢所欲談哪。所以有這話:「老僧若一向以本分接人,堂前草深一丈。」我老僧如果一向就是拿本分話來接待一切來的人的話,我的堂前草要長得深,要長得一丈深哪,誰也不來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就是往返於善知識之門,你只聽了很多法,你們沒有聽到他心裡的話,有的時候。沒有辦法,這是沒有辦法。為什麼如此?他真要說了本分話,大家就不來了。所以這個「曲」也是不得已,也代表就是不可少的嘛。

但是一直這麼「曲」,那有什麼意思啊?所以到了《法華》就捨了方便說正直之法。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五千弟子一直追隨佛多少年,到這個時候還是不能聽,要退席呀。所以你想想看,一個會場上有五千人退席,多大一個騷動。世尊說:「退亦佳矣。」退了也好嘛。就是說,有些法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這個很自然,很自然。

所以五乘之法都是佛委曲之說,是「曲說」,是一種方便說,不是直,不是佛的「直說」。「直」的,佛的本心所要說的話,不是這些。

「通別」,所以這個四教,法華判教判為「四教」,整個佛法判為四個種類,就是「藏通別圓」。「藏」是小乘法,「通」是通於小乘和大乘的,「別」是單純的大乘法,「圓」就是圓教。這個「通別」就指的通教、別教。藏教就不用說了,藏教是小乘法,不用說了。後頭通教和別教,「通」是通於大乘、小乘,「別」教是專說大乘法的。這個都是「傍偏」,不圓哪,它有偏。「傍」是射箭沒有射中紅心,你是打中了靶子,你還沒有中紅心哪,是傍、是偏,不是正。圓教才是正,是這個意思。

「今皆捨彼偏曲」,把這些偏的、不圓的,那些彎曲的、不正的都捨掉。「但說正直一道」,但說正直的法。「正直一道」是什麼?就是《法華》所說的一乘法。

一乘法,所以《法華》打了個譬喻,火宅的譬喻。騙自己的這些孩子,說:「你們出來吧!」譬喻說這個老父,大富長者,這些孩子貪玩不肯出來,他這房子著了火,就全要燒死了,說:「你們快出來,我外頭有羊車、有鹿車、有牛車,你們出來得到這些車,好玩極了。」這樣小孩們聽見外頭有車,就都跑出來。跑出來之後,房子燒了,他們就沒有遇難。那麼,佛就給他們一人一輛大白牛車,「方廣平正,其疾如風」,遠遠超過那三乘的車子。

因為那個孩子他能感興趣的就是羊車、鹿車這一些,所以他聽見這一些,他就高興就跑出來了。跑出來就好嘛,就不至於被火燒死,這就是「權法」、「實法」的譬喻。所以《法華》大家覺得是好懂,實際是很不好懂,如果要是好懂的話,為什麼五千大弟子退席呀?

現在就是「但說正直一道」。所以說,「正直」者,「其心正直」,就是說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離開了偏曲的這種教導,心中所思惟的,自己所受用的都是一乘教的、圓教的方法。這個法,那《法華》就「方廣平正,其疾如風」,大白牛車,這快就像風那麼快。所以一乘法就是殊勝,這就說明彼土的菩薩他們的心,都是契於《法華》最後圓教所說的大白牛車之法,一乘教。

「善巧決定」。《佛地論》:「稱順機宜,故名善巧。」他之所說,他順乎這個「機」。我們說法要契機,根機,聽法的人根機;時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時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法運。所以有的時候某一宗大盛,又有的時候別的來代替,這有它的時機,有眾生的根機。所以你這個要很相稱、相順,與這個機宜就是恰當、適當,跟這一切是適當的,和聽的人的這個根器是適當的,跟這個時代是適當的,跟這個法運是合宜的,這叫「稱順機宜」。

所以說「善巧」嘛,你這很善、很巧啊,這又不笨拙,不是在那兒蠻幹哪,所以要善巧。你就蠻說,聽得他很厭惡、很反感,他還要罵兩句,逼著他譭謗佛法,你還說我有弘法的功德,那不行啊!那不是,那你做錯了,這是做反了,所以要「善巧」。

所以《文句》中又說「顯善權方便」〔註二〕,要顯出善於行權、行方便;「明觀行精微」,表明了觀行的精和微。

所以上一句,「顯善權方便」,這個是覺他。我能夠善於行權、善於方便,善於對於他現在宜於聽某種的法而來對他說,應該用哪一些譬喻來指點他。這個就是利他方面所須要的,觀這個機,逗教啊。這個「逗教」還有意思,就是說,引發他的善根,引發他的疑問。所以禪宗常常有些很怪的問題,底下再一句他就開悟了。這個就是把他的根本疑情給逗出來,這叫做「逗教」啊,「觀機逗教」,現在這樣說法的人就是太少太少了。

「行權方便」,所以上一句是「利他」;下一句呢,〔明觀行精微〕,觀行就善入精微呀。這個是「自覺」,因為只有「自覺」才能「覺他」,這一點大家必須要知道。

最近我這裡來往的客人很多,幾乎是每個禮拜都有這麼一批、兩批的跑來。有的人也很好的心,他們來了,從台灣來、從美國來,他們到處都參訪,都看了。他們提出一個問題,他們說:「發現中國的很多和尚很可憐哪,不知道怎麼來想法子,怎麼能幫助他們。」也確實啊,現在是有這個情況,所以才須要辦佛學院嘛。所以國際友人一見面一談,就發現這個問題,人家很著急呀。他的意思就是說,是不是弄些錢來,弄些經書來,還是什麼什麼。我說:「最好的辦法,是你們每個人好好的自覺呀。」你不自覺,你不能覺他。

就是你問話的人好好去修持,好好去自覺。這個話也很難懂,他在美國自覺,跟咱們中國和尚什麼關係呀?就有關係嘛!地球就是一個,小得很,實際就是這麼個問題。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是要這麼樣自覺,善入精微,你才能夠方便的去利他,才能夠隨機應緣,才能夠善巧啊。

就好像什麼叫「覺悟」啊?你睡著了,你作夢,咱們都在夢中啊。你覺醒了,「覺」就是覺醒,你醒了之後,噢!就如夢幻泡影啊!夢中這一切,夢中就是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一「覺」,喲!剛才那一些個金銀財寶也沒有了,剛才那讓你害怕的老虎,正咬著你的老虎也沒有了。他「覺」了就沒有了嘛。

你要想,就看見大家可憐,都在作夢,都在做害怕的夢,很可憐,你要把他叫醒。這個叫醒的人自己還正在作夢,他能叫醒別人嗎?他自己還在那睡大覺。所以你必須自己是醒了,你才能叫醒旁人。這個道理是非常清楚、非常清楚。

所以有很多人自己還在糊塗,就想「唉呀!我要怎麼說法度眾生」,怎麼怎麼怎麼樣,實際上是瞎忙。你自己還不明白,怎麼能使別人明白?自己沒有覺悟,怎麼能使別人覺悟?所以為了覺他,先要自覺。單純為了自覺就是阿羅漢,焦芽敗種。但是你真要行菩薩道,你要自覺。這個自覺是為利他而自覺的,這個就很殊勝了。

「善巧」,〔註解〕上面引了《華嚴》的十種善巧,這裡我們就不列舉了。

「決定」,事之固定了而不會改移的叫做決定。「決定」就是什麼意思?「決定」就指的是真實不變。所以在「善巧」之中就是「隨緣隨機決定」,這就是隨緣中有不變,不變才能隨緣,隨緣不變哪。善巧而是決定,是真實不變;也就是,我隨緣而所施的善巧也都是真實啊。

所以世尊說了三乘的法,還是讚歎嘛,十方佛還是讚歎嘛,都是真實嘛。但是世尊自己說這個是「權說」,阿羅漢是化城。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要能圓融。也就是說,《法華》說了這個火宅喻,說了有三種車,小孩子出來了,小孩就得救了,這得救是真實啊!雖然車沒有給他,但是給他更好的了,給他大白牛車呀!這就是「決定的」,就是「真實之利」。他這種「真實之本際」、「真實的智慧」所演出的一些「權說」,也同樣的是給予眾生「真實之利」,所以「善巧決定」。同時這裡頭還有「隨緣而不變,不變可以隨緣」,這兩方面的意思。

註一:《法華文句》釋曰:「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別傍偏而非正。今皆捨彼偏曲,但說正直一道也。」
註二:《大經解》修訂版已依原文更正為「顯善權曲巧 」。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