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無量壽經宗要 (之二)

所以這些事情啊,有的時候這種法運,到某一個時候,某一方面的經典他就特別應運而生了。因為法運的關係,這個時候這個善本出現了。所以有時往往後人的因緣比古人強的地方也有,像智者大師聽說有《楞嚴經》,他成天向西頂禮,希望能讀到《楞嚴經》,但是他一輩子沒能看見。他是隋朝人,〔而這部經〕唐朝才來,武則天的時候才來。好困難哪,是擱在肉裏頭,回來之後動手術,從肉裏頭把經拿出來。今天我們讀《楞嚴經》,讀得很方便,不知道來之不易!

所以有的時候後人的福報就有些勝於古人的地方。今天這《無量壽經》善本的出現,確確實實是我們當代人一種很殊勝的因緣。因此淨土法門是個殊勝的法門,淨土宗經典,第一部經是《無量壽經》,但是《無量壽經》由於翻譯的緣故,中國過去缺乏善本,而現在出現了善本,這個事情是一個很重要的,關係到今後眾生得度的一件大事。

我們談到《無量壽經》,當然就要談這個善本了,所以我的註解也就根據這個善本。我們要研究這個經,首先應當要研究經的玄義,而不是一來就看這經的正文。真要深入研究,就要研究這個經有幾重玄義。天臺就分為五重玄義:

第一,這部經是什麼名字,為什麼叫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有什麼含義。

第二,這個經以什麼為體。我們知道談實相的才是了義教,不談實相的不是了義教。它這是以什麼為體,它這裏是不是談的是實相,是不是以實相為體。《阿彌陀經》,蕅益大師不就說了嗎,它的體就是實相。這知道了名,知道了體之後,就應該知道宗。

第三,這個經的宗是什麼。宗就是重要的意思,所以什麼什麼宗,就是他所遵崇的,也就是說什麼宗旨。這個宗我們可以用幾句話來說,宗他就是修行的要徑,這是根據蕅益大師的話。修行你怎麼走啊,你什麼路啊?宗就告訴你修行的路,是會體的機樞。你不是要體會這個本體嗎,經就給你宣說本體。你怎麼能契會這個本體,這是關鍵,而且是萬行的綱領,六度萬行種種善行它有一個總綱。所以一個經的宗有三方面的意思:是修行的要徑,重要的途徑;是契會本體,契會實相,契會真如的關鍵;是六度萬行的綱領。因此我們要知道宗的重要性。

第四,是力用,它有什麼作用。

第五,它屬於哪一教。

在《淨土資糧》裏頭我也就單談了《阿彌陀經》的宗。《淨土資糧》現在已經三版了,去年印了一萬五,已經都分配完了,今年我裏頭改了一改,又印了兩萬。《阿彌陀經》的宗是信願持名。《阿彌陀經》稱為小經,《無量壽經》稱為大經。大經以什麼為宗呢?大經就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

大經、小經其實是一部經,有的古德稱為大本、小本。《阿彌陀經》叫小本,或叫小經;《無量壽經》叫大本,或叫大經,說明這是一種經。跟《華嚴經》說起來,《華嚴》就是大經;《無量壽經》就是中經;《阿彌陀經》就是小經,屬於《華嚴》的同類。

既然如此,這部經的宗旨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我們首先就要說明一下什麼是菩提心,底下就要說為什麼須要發菩提心。

菩提可以翻譯為道,那菩提心就是道心,也可以說是正覺,就是佛。這個事情是因果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菩提就得菩提。佛法是心地法門,不是別的,完全是你心地上的事情,你發了菩提心,必定成就菩提的果,所以這菩提心就是如此。

通俗說來,菩提心是什麼心呢?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三種圓融一致的心。這三種不是一個拼盤,一會兒這,一會兒那,根本它就是一體的,一之中你可以分說它有三,而三即是一。

深入一點說呢,《往生要集》裏頭講了什麼是菩提心。底下詳細一點,我們看朝鮮大德對這個的解釋,他把菩提心分成兩種:一種叫做「隨事發心」,一種叫做「順理發心」,順這個實際的理體發心。這兩種發心正好跟密教相合:這個「隨事發心」,密教稱為「行願菩提心」,就發的是廣度眾生種種的大願,是隨著事而發的心,叫做「行願菩提心」。

第二種「順理發心」,密宗就稱為「第一義諦菩提心」或「勝義諦菩提心」。名詞不一樣,但實質上顯密圓融起來,這兩種說法是一致的。我兩方面都研究,發現了密宗有好多不好懂的事情,都能從咱們這個顯教的大乘經典裏找著根據,就是當時沒有隨時記下來。要是記下來,這個就〔錄音換帶……〕,

海東元曉師《宗要》:言隨事者。煩惱無數。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於此三事。決定期願。初是如來斷德正因。次是如來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為無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總為無上菩提之因。因果雖異。廣長量齊。等無所遺。無不苞故。如經言。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禮初發心。此心果報雖是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彼。

「隨事」,就是煩惱無邊悉願斷之,無邊的煩惱都要斷;善法無量我悉願意學;眾生無邊我都願意度。這樣的發心都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無上菩提的因。這個因果是不可思議的,所以經上說:「發心畢竟二無別」,初發心跟那個畢竟成佛,這兩個本來無分別,一切平等。

雖然一切平等,「如是二心先心難」,但這兩個心裏頭,你最後成佛的那個心跟最初發心的那個心,這兩個心,先的那個心難哪。為什麼?因為眾生都在迷惑顛倒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能起了一念清淨的正信,是極不容易啊,所以「如是二心先心難」。

「自未得度先度他」,不是為了救自己啊,「是故我禮初發心」,所以我要頂禮初發心。所以咱們大家不要輕視自己,真正發了這個心,我們就叫他初發心菩薩,就稱菩薩。你學般若,就稱為學般若菩薩。你應受頂禮,這頂禮的人,這都是菩薩來給你頂禮,真實如是。

這心的果報當然是成佛,種菩提得菩提,但花報是生淨土,先生淨土然後成佛。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菩提心的心量是廣大無邊、長遠無際,所以能夠感到廣大無邊、長遠無際的這個淨土、長遠無量的這個壽命。這樣的一個果報,除開菩提心,沒有別的能當得起的。這是隨事發菩提心的心相,也就是我們的四弘誓願,密宗叫「行願菩提心」,這是一個還是比較容易發得起來的,頭一種。

海東元曉師《宗要》:所言順理而發心者。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乃至廣說故。如是發心。不可思議。是明順理心相也。隨事發心。有可退義。不定性人。亦得能發。順理發心。即無退轉。菩薩性人。乃能得發。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第二種的「順理發心」,就是信解「諸法皆如幻夢」,也就是《金剛經》的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要真發心之後,你就真正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就不會對一切事情那麼執著、那麼認真了。

我常常給大家比方,見到這一切的功名富貴、一切一切的妻兒子女只是個肥皂泡。這個體會有深有淺,大家聽到是個肥皂泡,因為它是要滅掉的,所以就說不可貴了,而不知道它沒有滅的時候,就是虛妄的,那個球沒有一個球啊,就它存在的時候就是虛妄的,當體就是虛妄的。不是等過去它沒有了,才證明它是虛妄的,這一切都如夢幻。

「諸法」,不光是世間的這些事情,這個法包括出世間的這些事情。有人入了定了,得了些境界了,出現了些奇異功能了,就自己很覺得得了點真實受用了,這個可就耽誤大事了。皆如夢幻哪,這都在法之中。

「非有非無」,大家總是想,要嘛就是有,要嘛就是無;要有就不能是無,無就不能是有,這種形式邏輯它不能辯證,只有當它離開了有無。佛法難懂就在這兒,它離開了有無。經上一說無,大家就以為什麼都沒有,壓根兒就沒有,色即是空,那現在擺的這些東西怎麼不空呢?經上的意思是有無都離開了,非有非無,是「離言絕慮」的。離開了言語,言語表達不出來的。

就電視來說,它是把一個景像分成很多很多小格,送到你這兒來,你自個兒的機器又把它拼成一塊兒,整個這幅圖像是沒法子給你送過來的。世間的東西還沒法這麼給你送,這殊勝的佛法能夠用言語整個給你擺出來?這不可能的。也等於給你分成了一個小格一個小格,你自己能把它還原,通過你的同步。所以為什麼開悟?開悟了你跟佛這個同步了,這零零碎碎的小格到你這兒來成了圖像了。

「絕慮」,不是思慮所能達到的。在那兒研究,就是用腦袋想,那是意識,意識是分別識,都是錯誤。我們要修法,就是要成就,就是要轉識,把這個識轉成智慧才成就。現在都是在這意識之中,所以《四十二章經》說:「慎勿信汝意」,千萬不要信你那個思想,這一點很重要,「汝意不可信」,它是離言絕慮的東西,非思慮所能及呀。

「依此信解」,從這個地方信,從這個地方理解,「發廣大心」。不見有煩惱可斷,不見有善法可修,善法同煩惱都平等,然而它不是沒有可修、可斷。雖然知道要度無量無邊的有情,它也沒有誰是能度、誰是所度,它能隨順於空、無相、隨順於無願,就好像經裏說的:「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那麼這麼說這個發心就不可思議,這就是順理發菩提心的心相,也就是《金剛經》的境界。

「隨事發心,有可退義。」上頭說發頭一種心的,有時候會退。「不定性人,亦得能發」,沒有定性的,還沒準的,忽升忽降的,這樣的人也能發得起來。而「順理發心」就沒有退轉,是菩薩性的人才能發起,已經決定是修大乘心性,菩薩為性,這個發心功德無邊哪。所以什麼是菩提心,我們按元曉大師,唐朝高麗的大德,他作了好幾本書,我們就給大家做個介紹。

那麼發了這個心有多大的殊勝呢,他底下有兩句話,大家可以看看:「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一個人發了心了,諸佛拿多少劫來給你講說他的功德,也說不完。所以這個發菩提心的重要就是如此。再有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說:「此菩提心,諸善中王。」一切善,我們常說「善男子、善女人」,都要善,什麼是善中之王?發菩提心就是善中之王。

《無量壽經起信論》: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眾生之慧命。纔發此心。已成佛道。

彭二林的《無量壽經起信論》說:「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諸佛都以菩提心為本。是眾生的慧命。你發了菩提心,你就有了智慧的生命。咱們知道有個壽命,你還不知道自個兒,你真正修持,你發心之後,你就有了慧命。「纔發此心。已成佛道。」就經上說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所以咱們這個圓教是個最圓頓的教,不立階梯,直下成佛。發了這個心,已成佛道。《無量壽經》裏頭的三輩往生,不論上輩、中輩、下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