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便力用 (之二)

[解]:據上經中釋尊勸父王念佛,謂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繫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種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有四種:㈠持名念佛。㈡觀像念佛。㈢觀想念佛。㈣實相念佛。

上面釋迦牟尼佛勸父王的話,「一切眾生在生死海中,念佛之心繫念不止」,這個念佛是什麼念佛呢?有四種念佛: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

[解]:㈠持名念佛。即本經所宗,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善導大師曰:「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餘門修行名豎出三界,如蟲生竹中,……但念佛如蟲橫出竹中,易於透脫,是橫出三界,稱易行道。喻為徑路。

這個裡頭最方便,最能行的還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就是念一句聖號。善導大師的話:「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但念阿彌陀佛」就是持名,念這四個字。別的就叫做「豎出三界」了,蟲子在一個竹子裡頭,要順著一個節一個節地爬;這是橫著出來,咬一個地方,咬通了就通了。持名,所以是易行道,是徑路中的徑路。

[解]:㈡觀像念佛。以陳供聖像,注目觀視。但像在可修,離像則難。淨因易斷,相續甚艱。

「觀像念佛」,就供一個聖像。但是這個像要是面前沒有,像過去那十年動亂,都給你搬走了,你沒辦法了。我家的佛堂一度都搬空了,現在又回來了。但是搬空的時候你就沒辦法了,是吧?所以觀像它有這個困難哪,你不能老保證。你要去旅行什麼的,你有時候就不方便哪;生病等等的,住了醫院,這都不好辦。

[解]:㈢觀想念佛。即《觀經》所說,以我心目,想彼如來。但凡夫之心散亂浮動,鮮有靜定之時,難入微妙之觀。故云:「境細心粗,妙觀難成。」

「觀想念佛」。觀想一個蓮花上有八萬四千瓣,一個瓣上有八萬四千個脈絡,脈絡放多少多少光。你說眾生,你心裡想一個蓮花是八萬多瓣,這八萬多瓣你怎麼想?這境很妙,心很粗;它是定中的境界,你不能入定,你不能作觀哪。所以「觀」是定門的事情,也不是凡夫都能行的。

[解]:㈣實相念佛。遠離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心緣等相,專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如《圓覺經》云:「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又:「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

「實相念佛」。那就是要離開這一切一切的二邊,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心所緣的等等相,專念自己的本性天真佛。這都是勉強說、都是勉強說,這個語言文字不能盡。我也不須要多加解說了,多加解說也還是語言文字,哈哈哈……。

總之,《圓覺經》的話:「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你還沒有出輪迴,你要想瞭解「圓覺」是什麼,這個「圓覺」它的本性就隨著你這個心它就流轉了,你要想免除輪迴就沒有可能性,沒有是處,都是「不是」啊。就是你所體會的「圓覺」就隨著你的心它就轉了,就不是本來了。所以你所體會的圓覺非真圓覺也,乃是你心中的妄想中的一套東西而已啊。

底下又說,「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何況眾生輪轉六道之中,生生死死的這個污垢之心都沒有清淨,你要觀佛的「圓覺」的境界,你不旋復?你不顛倒?你不可能觀哪!所以這個觀實相,它不容易呀,這《圓覺經》這就說清楚了。

[解]:譬如太末蟲處處能棲,而不能棲於火焰。喻眾生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是以實相之佛,圓覺之性,雖然眾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滅,而不能觀。

所以佛又打個譬喻,我沒有引證原文,但是這個話是從經裡來的。這個「太末蟲」就指的是細菌(所以佛老早就知道有太末蟲,極微末的蟲,細菌;我們要到不久前,近兩個世紀才知道,用大的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細菌。佛在兩三千年前就說有太末蟲),哪兒都能待,獨不能待於火焰哪。所以那個針,拿火一燒就是消毒啊。眾生救急、救傷,拿那個布在火上烤一烤也是消毒,它那個細菌在火焰上不能生啊。眾生的心也是處處能緣,就是不能緣於般若。

所以有許多專門要來鑽佛學的人,他就沒有注意這些話。這些話,佛就給你授記了,你那個心,你到不了這兒。你靠你這個研究學問的心,你這個妄心,你這個意識,你那個分別識在那兒作用,你搞了半天,你嘛還是個佛學家。你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如來佛的真實義,還是一竅不通!

所以佛的實相,圓覺本性,雖然是眾生本具,但是因為你的妄心,念念是生滅之中,你觀不到,你不能理解。所以不可思議的是「不可思」,你要靠「思」去知道,怎麼行啊?那就是「可思」。怎麼叫不可思?不可思議?

[解]:故《觀佛三昧經》佛告父王,諸佛本德,真如實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念佛也。由上可見,念佛法門於諸法中稱為徑路;而四種念佛中,持名念佛更為方便究竟,故稱為徑中之徑。

所以《觀佛三昧經》,佛告父王,念佛法門在諸法中稱為徑路;這些念佛,四種念佛都稱為徑路。可是「持名念佛」更方便,是徑路中的徑路。

[解]:又四種念佛,難易懸殊,深淺似異,實則事理不二,淺深相即。若是圓人看來,稱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念佛名又何異於念佛實相。

底下,這四種看著是「持名」是容易,而「實相」是最難了。可是這個巧妙之處是什麼呢?如果是個圓人,有圓解的人看來,欸!你這個稱名啊,就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你剛剛邁第一步,這第一步就是到家,這個就是很微妙。所以這麼看來,你持名念佛跟念實相,跟實相念佛也就沒什麼分別啊。

[解]:《彌陀疏鈔》云:「實相云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

《彌陀疏鈔》就說了,實相是什麼呢?不是必須除盡了一切相才叫做實相,是「即相而無相」,就在這個相上沒有相。不是說這個東西都沒有了才叫無相;我就是看見這些錄音機而無相,而無錄音機之相。

「經云」,這大乘經典說,「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我們治理世間的這一切語言都跟實相不相違背;「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那為什麼這一個萬德洪名,反而不及治世的一個語言呢?因為實相「非一切,即一切」「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非咱們言思所能到。可是咱們言思也不離開這個實相而單獨有它自己的本體呀,皆以實相為體,所以一些治世的語言跟實相也不相違背。

所以那世間跟世出也就不二,一切都是不二,就入了「不二法門」了。既然如此,治世語言都跟實相不相違背,萬德洪名會不是實相嗎?

[解]:又《圓中鈔》曰:「四明云:『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究竟成就,蓋其所召,皆真極故。』故《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諦故。又今彌陀既已證乎究竟第一義諦,故一稱嘉號,萬德齊彰。彌陀萬德慧日,既已俱體齊彰,眾生黑暗罪瑕,自然當念消乎塵劫。」

《圓中鈔》就說,四明法師說的話:「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最圓滿、最登峰造極成就之果,究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呀,大覺的佛呀,這個名字都不虛啊;是「究竟成就」,佛是究竟成就,所以這個名字所召的德,都是極真實啊。

「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世諦來說,只是有個名字,比如說茶杯,有這個名字,它沒有實義,我一撒手,這茶杯「啪啦」,就完了,它沒有實義。第一義諦有名字、有實義。

「佛是究竟第一義諦故。」佛是證了第一義諦了,所以這個佛名,它就體含萬德,它也就是實相,所以一稱嘉名,就萬德齊彰。底下,彌陀的慧日一照嘛,眾生的業障就消除了。所以他這也就說,「佛」跟這個「萬德」,這個最真實的第一義諦這名號,這就是不二。

[解]:據上鈔義,一稱名號,功德尚然,況本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者乎!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純熟,萬緣齊放,能所頓空,即是無住。於此之時,一句佛號,朗然明白,相續不斷,即是生心。此本眾生行不到處,茲以念佛故,暗合道妙。

那這樣的話,我們就看到了,蓮池的話就是說,「一切都跟這個實相不相違背」,那麼我們這個佛號也不違背啊。《圓中鈔》又是這麼一提,而且我們可以這麼看哪,你持名的時候,你念得很熟,你一切萬緣都放下了,能所也沒有了,這個時候就是「無住」,心中無所住,念來念去什麼都忘了,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這個塵緣,什麼都沒有了;可是在這個時候,無住的時候,於一切萬緣放下、萬緣都無所住的時候,一句佛號還在那相續不斷,朗然明白啊,是「生心」哪,這個心還在生生不息啊!

這本來是眾生分上所行不到的地方,要達到「無住生心」「生心無住」,要在別教的菩薩,圓教的初住以上才能達到;現在就是這樣的凡夫,父母所生之身,具有種種纏縛的凡夫,生死的生滅之心,因為你念佛念到別的都不想了,就剩一句佛號了,這樣就暗合這個「無住生心」的道妙。

[解]:不行而行,無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見,念念放般若光。密教謂「聲字皆實相」,故念佛名即是念實相。持名念佛,無異實相念佛。

不要去行那個「無住生心」,你不行就行了;「無到而到」,不行而行,所以也沒有到,你就到了。你念的句句是佛的知見,念念是般若的光明。所以我們念佛的人要有這樣的理解,你這個念佛你就自然而然也就懇切了,你也就有了動力了,也就殊勝了。所以這個「念」是什麼?這一句就是實相,持名念佛就是實相念佛,念念就是般若放光啊!

而且密教所說「聲字皆實相」,密教觀字種,也就是咱們這個《觀經》,《觀經》講觀佛白毫,這都是色,都是屬於字;念佛、念咒是聲,聲和字都是實相啊。你現在念聲、觀字,都是觀實相、念實相。所以這麼來看,這個念佛跟念實相也本來不二。但是我們下手呢?還是從就是老老實實念,不知不覺暗合道妙。

[解]:今此大本不云「一心不亂」而專主「一向專念」。兩者相較,則本經所宗更為明確,更契眾生根機,彌顯慈尊恩德無極。

底下再談談「一心不亂」和「一向專念」。我們這個經沒有提「一心不亂」,這個也有根據,你不念到「一心不亂」能往生。

[解]:《彌陀要解》云:「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餘土。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蓋謂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淨土。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話,「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或散或定都可以;你散亂,你或者說是定了,定了當然就不亂了,你還有散亂,還有這些情況,你就生得低一點,生三輩九品。所以我們不要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還有散亂嗎?沒有了。所以不須要念到一心不亂,這是蕅益大師註解《阿彌陀經》的話。所以我們這個經不提一心不亂,這個更明確一些,不須要去註解了,只要「一向專念」就行了。你或者還是很定,沒有相續,這個很清淨,或者有時候還有很多妄想紛飛,隨著你這個,你可以分三輩九品。到了「事一心」就是方便有餘土,「理一心」就是實報莊嚴土了。

所以散心持名,不是要定,沒有到不亂,就能夠往生同居淨土,這一點很重要。很多人在這個地方上,堅持非念到一心不亂不可。很多老修行也都是這個看法,這個看法是他自己生出來的。

你去看蕅益大師的《要解》,蕅益大師就不是這麼說。而蕅益大師的話印光大師給他印證了,這是《阿彌陀經》的註解中最好的一部。昨天我還翻了人家給我寄來的《印光大師嘉言集》,香港、台灣那邊印的,印得很講究,皮面金字,裡頭就有這話,就說蕅益大師這個註解,釋迦牟尼佛親自寫也不能超過。所以這個話,就說是你散念的人也可以往生,也能生同居淨土,這個就等於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是不是啊?

[解]:若能念到一心不亂,乃往生上三土之所需。此實為聖賢之行境,而非芸芸凡夫之所能。若必一心不亂,始能往生者,試問苦海眾生能有幾許得度?

你能念到「一心不亂」,不管是「事一心」「理一心」,那就是更高了,更好了,聖賢的行徑啊,不是凡夫所能做得到的。必須要要求一心不亂,咱們這個世界上能往生的人就太少了。所以咱們以「一向專念」為宗,很明確,但是強調「發菩提心」哪。發菩提心不容易,沒發的趕緊發,已發起的要增長啊。這密教的關鍵就是在發菩提心,不是其他呀,不是有其他的什麼秘訣呀,有什麼特殊的什麼什麼巧法,關鍵就是要勸導行人發菩提心哪。

[解]:又《大經合讚》云:「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念到「一心不亂」,這是《大經合讚》的話。你不能專念,專念也還做不到,你就更難於一心了。

[解]:綜上兩說,故知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全顯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之本心,彌陀無盡大悲之勝願,方便至極之大慈,力用難思之果德,凡聖齊收,利鈍俱被,下至十惡五逆,餓鬼畜生,但能發心專念,悉得度脫。

所以這麼來看哪,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是極樂與娑婆兩土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與阿彌陀佛)的本心,也是十方如來的本心,也就是彌陀無盡的大願哪!大慈啊!這力用難思的果德,所以不須要念到「一心不亂」;散亂心,只要你「信願持名」,我們這兒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都可以往生。

而且「凡聖齊收,利鈍俱被」,乃至於五逆十惡,餓鬼畜生,能夠發心念的,都能度脫。地獄中的鬼念佛,我聽先師夏老師說的,地獄中的鬼老念佛不已,等他業報滿的時候,他一出地獄就成為清涼華菩薩,所以就是說,都得度脫,連鬼,連畜生。畜生,上次不是說個老鼠,夏老師的那個老鼠,跟著念佛、繞佛的,那還不是很明顯?畜生啊。

[解]:廣被一切含靈,普惠真實之利,大恩大德,大願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難思,如是方稱如來本懷,纔是究竟方便。

「廣被一切含靈,普惠真實之利」,一切含靈都讓得到真實的利益;「大恩大德,大願大力」「微妙難思」啊!所以只有這樣,一切都能得到普度,一切都能得到真實之利,這才是如來的本懷,才是究竟方便。所以「方便為究竟」,就是如此。

那麼這個一學期呢,中間有幾次沒有講成,所以少一點。那麼明年我們看看還能不能夠……,如果身體好一點的話,五一之後,可以考慮再多增加一點。那麼這學期的課嘛,就到這兒了,下學期再會了。

上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