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藏教所攝 (之二)

底下看我們中國人的,《圓中鈔》。《圓中鈔》是《阿彌陀經》的三種名著之一,是第三位;《彌陀疏鈔》《彌陀要解》,再有就是《圓中鈔》,幽溪大師的。這個底下括弧裡頭,就是幽溪大師的話。

[解]:又《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方證圓果,以階不退。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這是一般的規律。這修圓頓的法,你是先悟後修,你先要開圓解,不是咱們這種理解。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錯會,以為我看書,我明白這個道理,我聽了講,查了《佛學大字典》,所有這些我都能講得下來。講只管你講,你的解不是圓解呀。

所以要悟啊,圓解是屬於悟啊!你要先開圓解,然後才修圓行,「信解行證」。你的「行」怎麼「行」呢?是在「解」之後的事情。修了之後,你破三惑;三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這三個惑次第斷。首先一般就是先斷見惑,斷了見惑就證初果了;然後斷思惑,思惑斷盡了證阿羅漢;還要斷塵沙惑就成菩薩;斷了無明惑,無明惑斷盡了就成佛了。所以四十一品無明,斷一品增高一位,這麼證了圓果,那才真正的究竟了,不退了。

「今則」,這個《阿彌陀經》是怎麼樣呢?「但說彼土依正二報」,只說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在這裡頭讓大家「開解生信」(這就沒有說開圓解了,不是這麼要求了),對於這個你能理解了,你生了信心了。這個《阿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那七日持名能夠達到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就往生了;「以階跋致」,就跟阿鞞跋致站在一塊兒了,同等地位了。

所以我們知道《阿彌陀經》 ── 大家知道這是《阿彌陀經》的註解,《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一部經,《阿彌陀經》稱為小本,《無量壽經》稱為大本 ── 這是「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啊!不須要開圓解就可以修,所以為什麼愚夫愚婦也都能修啊。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有人就看不起淨土宗,本來是應當尊敬的,他反而看不起了,說這個愚夫愚婦都可以用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這個照相機有一種傻子照相機。傻子照相機誰都會用,你在照相機後頭一看,這要多少光圈,要多少速度,距離準不準,這一切你都不知道,但是你只要會摁,一摁就拍好了,傻子都會用。

那這個照相機,它究竟是好是壞啊?這照相機它好啊!它有多少電腦在裡頭,它自動調制,不須要你考慮了。所以你不能因為這個照相機的外號叫「傻子照相機」,因為傻子也能用就看它不起。你還要花很貴的錢去買它嘛,它的性能特別好,它自動它就都找到了嘛。所以,越是根器不好的人能夠得利,正說明這個法門的殊勝。

[解]:可見鈔意亦與上引日德之說吻同,且所謂「無上醍醐」,自然應是契理契機最極圓頓之聖教也。

所以《圓中鈔》他的話,所說的這個意思,跟以上所引的日本大德的說法相同的。幽溪大師既然說這個是「無上的醍醐」,那當然也就是契理的、合理的、契機的,合乎大家根機的,最極圓頓的聖教。這個是沒有這麼明說出來,意思是一致的。

[解]:是以日《禿鈔》云:就頓教有二教二超。二教者,一難行聖道之實教,所謂佛心、真言、法華、華嚴等之教也。二易行淨土本願之教,《大無量壽經》等也。二超者,一豎超,二橫超。

底下再引日本人的話,有個叫《禿鈔》,日本人的漢語,用了個「禿」字,中國人不大會用,所以他有的時候,這些地方……,他說是頓教裡頭有「二教二超」。既然稱它是頓教,他說頓教裡頭還有分別,這是日本這部書《禿鈔》裡頭說的。

「二教」是哪兩個教呢?一個是「難行聖道」,一個是「易行淨土」。難行的聖道,就是講佛心的(參究佛心),講真言(密宗的),《法華》《華嚴》等等的教,這個是頓教;但是,是個難行聖道。所以,現在依這個而成功的人很少啊。現在,大家聽說開悟的人很少啊。密宗成就的,從解放到現在,大家所找到,所知道、公認的有六個人,「即身化光」。但是十億人口幾十年來才只有六位,一億中不到一個。十億人口要有十個人,那麼還可以說幾十年來,一億中有一個,所以難哪!不是不行啊,它難哪!這是難行道。其餘都是如此。

「二超」,兩種超:一種是豎超,一種是橫超。

[解]:《甄解》釋云:「由自力修斷,故名豎超。淨土本願,真實由他力故,超越成佛之法也,故名橫超。……橫超之頓,持名頓中之頓也。」

「豎超」,用自己的力量來修、來斷的,叫豎超,完全靠自力。但是淨土呢?因為有彌陀殊勝的大願,實際是靠他力。所以太虛法師也判過教,說這個淨土法門是他力派,是果教門。剛才說真言是密宗的一部分,這在密宗裡頭,殊勝的地方也是如此,是他力派;「果」,是從果上起修的。這由他力故,所以是「超越成佛」,超越常軌而成佛,所以叫做「橫超」。

「橫超之頓」是什麼呢?那持名就是……,橫超之頓,持名是頓中之頓。

所以在「頓」中有「二教」:有難行,有易行,這淨土法門是易行。有橫超,有豎超,這淨土之法是橫超,是頓中之頓。

[解]:以上諸德咸遵善導大師之說,判本經為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如《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實真如之道也。」

「以上諸德咸遵善導大師之說」,這是根據善導(善導是唐代的大德,他在長安的時候,長安城裡頭幾乎沒有人不念佛。這個就了不起了,一個城市之中幾乎沒有人不念,這個感化力!所有供養他的錢都拿來寫經,現在敦煌還找出來,很多都是他那時候請人寫的經,還有他自己親筆寫的),都是說本經是「頓極頓速」,這是日本人原話,「圓融圓滿」。

再把《甄解》的話拿來說,這是日本的名著了,《甄解》,稱《無量壽經》是什麼呢?是「專中之專」(就是現在稱為專家,專門的學問),這是專中的專;「頓中之頓」,頓中的頓;「真中之真」,真裡面的真;「圓中之圓。」這個讚歎就到極點了,是「絶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所以判教應該這麼判,這是圓、是頓,而且依他們這些說法,那是「極圓極頓」了。

我們這個上面引日本人的話引得多了。我們再看我們中國的大德,《彌陀要解》。《彌陀要解》雖然很薄,但是是蕅益大師從大光明藏自然流出的經典,他九天寫出這部書,就花了九天的時間哪。而這部書下面我要引了,印光讚歎,印光大師讚歎之極啊。這引兩段《彌陀要解》的話:

[解]:《彌陀要解》云:「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他說:釋迦牟尼「一代時教」,他這一代的教化,「唯華嚴明一生圓滿。」只有《華嚴經》說,你這一生,你就圓滿成就了。而這一生圓滿,是靠什麼來一生圓滿?它的因是什麼呢?就是在末後,《華嚴》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呀。並且用這個法,勸華藏的海會大眾都同發心,同往生極樂世界。

他就感嘆了,「嗟乎!凡夫例登補處」,這個淨土法門是凡夫,而都是照例的登了補處,一生補處。現在彌勒在兜率,這是一生補處菩薩,他只要再到人間示現一下就成佛了,所以這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凡夫到了極樂世界就都是登了一生補處,都如同現在在兜率內院的彌勒大士一樣。

這是「奇倡極談」哪,這種倡導是奇極呀,不普通啊;是登峰造極之談,「不可測度。」不是凡情所能夠推測,所能夠考慮的;「度」是計度,就是考慮之意。「華嚴所稟」,《華嚴》所要明的一生成辦的這個內容,「卻在此經。」在這個經才能實現。

「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從「天下」,空間;從時間上說,有古有今,這個「今」一直包括到現在,都是怎麼樣呢?都是信得很少,「鮮」是少啊。(這個字不是念「先」,念「顯」哪,「鮮」是「鮮矣哉」,《四書》裡的「鮮矣哉」)  少啊!少得很哪!信的人很少,懷疑的很多呀。

「辭繁義蝕」,言語很多,道理就不明白了,就像日蝕、月蝕,道理不明了;「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這是蕅益大師的話,我只有把心挖出給你們看哪,很傷痛的話。古今都是如此,對於這樣的事情熟視無睹,不能相信。

[解]:《要解》復云:「故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指《無量壽經》)住世百年,廣度含識。阿伽陀藥,萬病總持。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欲廣歎述,窮劫莫盡!」

這個《要解》後頭又說「當來經法滅盡,特留此經住世百年」,《無量壽經》裡說,特別要留這個經住世百年;要「廣度含識」,含識就是有情,廣度眾生;「阿伽陀藥」,是應萬病的藥,是「萬病總持。」就是這個經。

是「絶待圓融,不可思議。」不是用頭腦去想所能夠想得出來的,不是你用言語所能表達的。

「華嚴(的)奧藏」,《華嚴》很深奧的法藏;「法華(經的)秘髓」,很深秘的精髓;「一切諸佛之心要」,佛就是傳心法門,以心傳心,心中之要,要點哪;「菩薩萬行之司南」,菩薩要六度萬行,這個總的指南針;「皆不出於此矣。」都不出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之外啊。

「欲廣歎述,窮劫莫盡!」我預備要更廣地來讚歎,來敘述;這個敘述,你把一劫的時間都花進去,也說不完哪!

[解]:夫《法華》者,乃天台宗崇為純圓獨妙者也。《華嚴》乃賢首宗尊為別教一乘,事事無礙,全圓之教也。

這個《法華》呢,天台宗認為這是「純圓獨妙」,天台宗是獨尊《法華》,他說《法華》之圓是純圓,它的妙是獨妙。因為法都是妙法,拿經的名字就叫為妙法的,那只有《妙法蓮華經》,這獨妙啊!所以它自稱它這個教是「純圓獨妙」。《華嚴》雖然也圓,但是沒有它純哪。

那《華嚴》呢,就不這麼說啦,《華嚴》他就說是「別教一乘,事事無礙,全圓之教也。」因為到了「四無礙」,到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只有《華嚴》獨具十玄門;所以「事事無礙」只有《華嚴》才是全圓,圓的全部,那別的不是。

[解]:今蕅益大師指出,天台之純圓,賢首之全圓,其秘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可見此經正是全圓。又為法華之髓,復是純圓。故云此經正是圓中之圓,此與日本諸大德之判教,異口同聲,正如宗門所謂,一鼻孔通氣者也。

現在看蕅益大師的話,這《華嚴》的秘藏,全圓的秘藏,《法華》純圓的秘髓,都在《無量壽經》裡。所以「天台之純圓,賢首之全圓」,它都不出這部經之外,所以說這部經是「圓中之圓」,這個內容啊。

所以蕅益大師雖然沒有把這樣的名字,像日本人這麼明顯的提出來,意思就是一致的。禪宗他們說「一鼻孔通氣」,一個鼻子眼兒通氣;說這兩個人一個鼻子眼兒通氣,就是說這兩個人見解相同。這就是我們中國的古德和日本的古德,在這個地方是一鼻孔通氣。

[解]:近代淨宗大德印光法師讚《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見《要解》之判此經如佛親判也。

近代的印光大師,大家都尊崇為淨宗的大德了,讚歎這《彌陀要解》,「理」和「事」都談到了極點了;乃「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這是佛說《阿彌陀經》以來,第一部註解。他就認為這個超過《彌陀疏鈔》,第一部要解,第一部好註解。「妙極確極」,「妙」是到了極點,「確」是正確、準確,也到了極點了;「縱令古佛再出於世」,古佛再出世,再註這個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所以大家《彌陀要解》這個書是可以多看哪,尤其是要以淨土宗為自己修持的人;你看印光大師這麼讚歎哪。所以印光大師之可尊,從這幾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說這些話不容易啊!那眼睛就是要比別人亮啊。所以我們要依止善知識,依止大德,首先他給我們的好處就是他的眼睛要亮,他給我們指的方向才是正確的方向。所以印光法師這些讚歎的這些話,讚歎《要解》的話,他的功德也無量。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