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藏教所攝 (之六)

[解]:(六) 微細相容安立門。《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門,咸明廣狹無礙,一多相容之義。今此第六門,更指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刹海,一切諸法,同時湧現,如一鏡中映現萬象。

第六、「微細相容安立門」。那舉個例子,這也是《華嚴大疏》的例子。「如琉璃瓶,盛多芥子」,像一個小小的玻璃瓶裡頭裝了很多的芥子。玻璃瓶是個很小的東西,但是裡頭還裝了更多的東西。一個很小的東西裡頭可以包括很多的東西,所以這一門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常說「芥子納須彌」,但是實際上的例子,現在是舉不出來了。但真正的「微細相容安立」就是這個意思 ── 一個芥子,小小的一個芥菜籽裡頭包括了須彌山哪,這一門是這個意思。不僅僅是一和多,一裡頭有多(當然這個意思也在裡頭了),一個芥子包含了須彌山,須彌山有很多很多東西呀,小裡頭包括大啊;而這裡頭更深的意思呢,就在很小很小裡頭包括很多很多很多東西。

所以現在,這科學也認得這一點了。過去說電子就是小,我們往大的說,銀河就大,我們太陽系是銀河中的一員。在太陽系裏頭,地球又是太陽系的一員;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物質,這物質裡頭都是各種原子,原子裡頭跟太陽系一樣,有原子核,有電子圍繞,跟這個大的宇宙是一樣的。但是,不是說到這兒就完了。往小的說,再小一套、再小一套也是不可窮盡的。到哪算最小?現在有比電子小多少多少億倍的東西,叫做「中微子」,遍滿虛空。這個很像,現在不敢說最後了,很像佛經所說的微塵。

「微塵相」不是說咱們這小土粒,太大了!那比電子大多了,咱們這個小微塵。這比電子小多少億倍的東西,叫「中微子」,這個東西多少萬里的鋼板它都能穿透,因為它太小了,什麼東西都是有縫的,都擋不住它。它瀰漫在太空中,這客觀存在的。這是不是最小的,還不知道,所以「小」是不可窮盡的。這一點,科學和馬列主義者都承認,「小」是不可窮盡的;「大」,多少套也不可窮盡的。

銀河,銀河還只是一個星雲,許多星雲圍著它的中心在轉。那麼這個「大」可就比咱們想的還大,這個還是一個基層。還有更大的,那麼這個「大」東西又怎麼怎麼樣,往上「大」去,沒有頭。到了一個小原子,原子裡頭到什麼什麼也沒頭,「小」也沒頭。

時間,過去沒有頭。所以,老找那個開始那一點,那是一個很幼稚的科學,機械的想法。這個頭不可得,所以佛教叫「無始」,釋迦牟尼佛早就知道了,所以我們說「無始」。「無始」是什麼?沒有頭。說「無始以來」 ── 沒有頭,也沒有終。

這個也是廣狹無礙,一多相容。它所特殊的,就是在無論如何微細之中,可以包容很多東西,所謂「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剎海」啊。

現在我們可以舉這麼個例子:這個間諜衛星在空中轉,給我們地球拍照,種種的事物,哪怕地下一個士兵他刮沒刮鬍子,它的錄像都照得很清楚。但是所有這麼大的東西,這許許多多的這些材料,這許許多多的內容,這許許多多的信息,就在它一盤小小的錄音帶裡頭。整個一個間諜衛星沒有好大呀,把你一個地球上的東西它都攝在裡頭了。現在也很多把這個經卷,擱在一種特別的錄音帶裡頭,那麼一部大藏經就沒多少東西了,這麼來存儲就好辦了,用的時候放大嘛。所以這些事情就是「微細相容安立」。

[解]:《普賢行願品》云:「一塵中有塵數刹,一一刹有難思佛。」「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刹。」正顯此義。

在這個《華嚴經》裡頭,《普賢行願品》,「一塵中有塵數剎」,一個微塵,剛才我說比電子小多少億倍的那個微塵,一個小的這樣的微塵裡頭有「塵」那麼多的「剎」。「塵」是多少?那不可說不可說啊!有那麼多的「剎」,這就是微細,一個塵中安了這麼多〔剎〕了。而且一個微塵中所有的無數剎,每一個剎中還有難思的那麼多的佛。這兩句經,極表「微細相容安立門」的這個玄妙。

又有「於一毛端極微中」,在一個毛端(一根毛的頭上),咱們身上,這毛就是汗毛嘛,你一根汗毛頭上「出現三世莊嚴剎」,就把空間也打破了。就在每位每位你們的汗毛尖上,就出現三世,過去、未來、現在,莊嚴的佛剎。這三世,過去、未來、現在,同時出現,(把大家那種空間的,剛才說空間,「小不能容大」,這個空間打破了),這時間也破了,「時間破」單有一個玄門講的,不過這裡就帶著了。

所以愛因斯坦,像他們這些相對論以後的科學,對於我們是一個很……,我們佛教界是很歡迎啊。而牛頓的那些科學跟我們就格格不入了。那愛因斯坦就好辦了,而且我們得到很多很多的,可以來作為例子的東西。愛因斯坦他這個結論很好嘛,他說三樣東西: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空間,一個是時間,都是由於人類的錯覺。

所以現在科學進步,時代不同了,稍微前一段的時候,大家所遇見的這些困難,現在我們都不成困難了。那個時候總要講「這個桌子為什麼是空」,那很難講。現在科學就好講了,科學講,這個不過都是些原子,原子裡不過都是些電子、中子,這些都是顆粒,這顆粒都是「二重性」。「二重性」是什麼?就是電波和一些能量,沒有東西。那不就是「空」嗎?

他這說是,這個「物質是錯覺」,咱們佛教就說因為「一念妄動」嘛,你才有這個無明,才有這個世界。「妄想」跟「錯覺」不是很相當嗎?「妄」不就是「錯」嗎?「錯」不就是「妄」嗎?是不是啊?你這「想」跟「覺」,這不都也是同類嗎?咱們說由於「妄想」,他說由於「錯覺」。空間是這樣,時間也是這樣。

你沒有妄念,什麼叫「時間先後」啊?就是因為你這個念,念念不停留,剛才一念,又起一念,又起一念,事實只是這個。因為你念念不停留,於是乎,先起的念就叫「過去」,正想的這一念就是「現在」,將要起的那一念就成了「未來」了,三世就是這麼出來的嘛,這都是錯覺啊。

所以,真正是大丈夫,就別在這錯覺、妄想堆裡過一輩子吧!嗯!這才是咱們出家的大事。在家人也應該如此,不應該讓出家人專美。「識心達本,名為沙門」,識心達本,那就離妄了,這才叫做沙門。

所以《華嚴經》這些經文就顯出「微細相容」了。它不但是空間,連時間三世都在一毛端顯現。

[解]:今本經〈積功累德品〉謂法藏比丘於因地中,「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栴檀.優鉢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在我們經呢?在〈積功累德品〉,法藏比丘在因地中,「身口常出無量妙香」,微妙之香;「猶如栴檀」,栴檀,多少里的臭樹,只要長一棵栴檀,全林子都變香了。他的香如栴檀一樣那麼香,如優鉢羅花那麼香,這個香普熏無量世界,身口出這樣的香。你看他這個香,一個人的口所放的香能夠普熏無量世界。這個口,一個人的口是很微小,而能容這樣多的妙香啊。

「手中常出無盡之寶」,一個手也是很小啊,可是它能夠出無盡的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有情所要的這麼些東西,他手中全可以放出來。這又是「微細相容」,一個手很小,能滿一切眾生這樣的願,相容的甚多。

[解]:又〈寶蓮佛光品〉曰:「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 

再有〈寶蓮佛光品〉,極樂世界蓮花中,一個蓮花有三十六百千億光;有三十六百千億光,一個光中(就是這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每一個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這極樂世界的殊勝,不是那麼畫張畫能畫得出來的。就這兩句,你怎麼畫?就是那麼多蓮花,一個蓮花有三十六百千億光,你就沒法畫了。而一個光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誰能畫?現在不能,我看未來也不能;科學再發達,你用什麼工具也不能。

[解]:夫一光者,乃蓮光中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是表至極微細也。而一光中含攝三十六百千億佛,表極微細中含容一切諸法也。

「一光」只是蓮花光中的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表示極微細。可是這麼一個微細之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表「微細包容一切」,同時也表現極樂世界的殊勝,這是第六。

現在這些例子〔註一〕都打破了,有很多很多東西,這「微細相容」啊!小的裡頭還有小的,也都包著無量無邊的……,這個是第六。

[解]:(七) 因陀羅網法界門。以上微細相容門,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無盡相入相即之義。故假因陀羅網為喻,以明此義。因陀羅網者,帝釋天宮所懸之珠網。網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現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個影現。

第七、「因陀羅網法界門」。以上六種都是表現小的能夠容大的,一就是多。這只是一重的意思。「因陀羅網」呢,多重的,我們更不好思議了。

這以前的這些個境界,就都是跟我們腦子所想的是不一樣,跟我們常識是不合的。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是「唯常識論」,他只認常識,常識能說得通的,他就相信;違反常識的,他就覺得都不對,這太可憐了。你的常識太可憐了,就那麼一點點,你常識之外的東西多了。這個都打破這些概念。

「因陀羅網」是多重的,上面只講了一重,這個是多重的。它這怎麼叫多重呢?這個帝釋,這天帝宮殿之中,他有個珠網叫做「因陀羅網」,這個網有一千個珠子(一個網上有一千個珠子),這個珠子呢,珠子就是圓的鏡子,鏡子要是圓的就是不可思議了 ── 這個已經很微妙了,這個鏡子也就很妙了,它就是來什麼照什麼,它是平面的 ── 圓的就照十方了,每一個每一個是圓的就照十方了。那麼這一千個珠子都是圓的鏡子,那這一個珠子它就把其餘的九百九十九個珠子都照在這一個珠子裡頭了嘛,對不對?一個珠子可以容了其餘的九百九十九個,「一」中就有「多」了,這是「一重」。

[解]:而一珠中所現之一切珠影,復現於其餘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現。如是千珠重重映現,無有窮盡,以喻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無盡。《大疏》云:「若兩鏡互照,傳耀相寫。」

再一重呢?每一個珠子它不都帶了九百九十九個嗎?每一個珠子都帶了九百九十九個,這樣九百九十九個珠子又攝在一個珠子裡頭,這不就「兩重」了嗎?

這麼說,好像我們腦子還不容易體會。我這給你們舉個例子,我們就是兩個人相看,我看見他,他看見我。第一重,他進入我的瞳仁裡頭了,我瞳仁裡有個小人(你們要仔細看,誰看見誰瞳仁裡都有人),我也進入他的眼睛裡頭了,他瞳仁裡有了我,這一重。

但是你要知道,你瞳仁中的我,那個我是什麼呢?我不是看見你了嗎?我的眼睛裡有你呀,所以你看見了我,是帶著你進了你的眼裡頭了,多了一重了吧。我看見你,可是你的瞳仁裡有個我,我又把「我通過你」又帶到我眼睛裡頭來了,這不兩重了嘛?

實際上這個無窮盡。你想想看看,是不是無窮盡哪?瞳仁裡還有瞳仁、瞳仁裡還有瞳仁、瞳仁裡還有瞳仁……,這無窮盡。這兩個鏡子對照,你看見無窮的鏡子。你要不信,回頭你把兩個鏡子對著一擺,這不知道是多少鏡子啊!

所以這就是兩重,一個珠子現一切珠影是第一重的;那麼,一個珠子所現的一切珠影又現在九百九十九顆珠子裡頭,這個又再帶到一顆珠子裡頭去,這第二重。這是重重無盡的「重」,現出重重的映現,就比我們剛才說的兩個鏡子、兩個人就複雜多了。那麼,來譬喻什麼呢?譬喻一切法的「相即相入」。一切法的「相即相入」是這樣重重無盡的,還不是只是機械的那麼樣的「相即相入」。

那麼,咱們這個經中,《無量壽經》,這裡頭的譬喻了。

[解]:在本經中〈寶蓮佛光品〉云:「眾寶蓮花周滿世界。……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個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寶蓮佛光品〉,在極樂世界,「眾寶蓮華周滿世界。」全世界各處都有蓮花。「一一華中」,極樂世界全世界到處都是花,每一朵花都放「三十六百千億光。」剛才已經引用過了,那是一重,這是多重的了。每一朵花放三十六百千億光。

阿彌陀佛是一個佛,阿彌陀佛一個佛的佛國裡頭有無數的蓮花,一朵蓮花裡頭有三十六百千億光,這一朵蓮花這麼多光,在一個光裡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你看,從佛到蓮花,蓮花到光,光又出來這麼多佛,那麼這一切佛都在那兒說法,「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這是經中所說的這個內容。

[解]:上第六門中已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是微細相容門,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更徵其前後之經文,則可廣顯重重無盡之相即相入之妙義。

前面所說的,一個光裡頭有三十六百千億佛是「微細相容」,這前頭說過了。但是現在呢?它「重重無盡」哪!

[解]:一阿彌陀佛國中,有無數寶蓮華。一一華中放無數光,一一光中有無數佛。一一佛放光說法,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如是則極樂國中,有無數蓮,蓮放光,光現佛,佛現國土,土中又有無數蓮,蓮復放光現佛。……可見本經正顯《華嚴》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玄門。

極樂世界有無數的蓮,一個蓮就放光,光就出現佛,佛就現國土,國土中又有無數的蓮花,蓮花又放光,光又有無數的佛,佛又……;你看,這下去是沒有窮盡哪,這「重重無盡」哪,所以叫超情離見,不可思議。

我們老在這個情見之中,不但是對於這種很玄妙的玄門很難體會,往往就是寫得很明白的經典的意思,也不容易體會真實義。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看出來,這個蓮花的例子是「重重無盡」哪。一個佛土的蓮花是如此,它的蓮花放這麼多光,光又出這麼多佛,每一個佛他都有國土,他都安立眾生,它有多少蓮花,它又放光,光中又現佛……。這個還都是前面的,第八就特殊了。

註一: 此處應是指上文所舉的「例子」打破了很多像小裡頭不能包括大的唯常識論;另一種理解是前文所提及的電子、中子,這些顆粒的「粒子」打破了,小的裡頭還有小的,「微細相容」。
因「粒子」與「例子」同音,亦都可以解釋得通,故並列於此。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