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譯會校釋

(請點擊下方 Play-button 鍵,即可開始播放錄音)

底下呢,第八是「譯會校釋」。

[解]:「譯」指本經之原譯本。「會校」指根據諸種原譯而會集校訂之本,「釋」指本經諸本之註釋。

「譯」是翻譯,當初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會是「校會」,這兩種,校正、會集。「釋」是註釋。

[解]:甲   本經譯本
本經乃「我佛屢說,諸師競譯,東來最早,譯本獨多。」自漢迄宋,凡十二譯。宋元而降,僅存五種。

本經的譯本,現在存於世間的有五種,這五種底下要講,我們這就留在後頭。還有七種,這個經我們能可考證的,是來得最早,翻譯得最多,漢朝就來了。安世高翻譯過,這是《高僧傳》有名的大人物,安世高,可惜不傳了。漢朝就有兩次翻譯,翻譯得最早。

這七種我們也不用念,寫得也很全。這七種,當時確確實實知道名字,知道在哪兒翻,是誰翻的,都有記載,所以翻譯得很多。

最初是漢朝翻,一直翻到最後宋朝還在翻,宋朝翻的這一本還存在,這就是這五種,存世的五種。

[解]:今經五譯,不但文字詳略差別懸殊,且內容深廣亦復有異。例如彌陀因地大願,漢吳兩譯為廿四願,宋譯為三十六願,魏唐兩譯則為四十八願。且願之內容,各譯亦復不同,可見出入之巨。

這五種呢,它差別非常大,不像一般的經。《阿彌陀經》也是翻譯過兩次了,還有《金剛經》也有幾種翻譯,我們看不同的翻譯,出入不很大。但是《無量壽經》這五種翻譯,出入就非常大。你就拿發願吧,大家都知道這「願」是很重要的嘛,阿彌陀佛這個發願、大願 ── 四十八願。大家都知道四十八願,可是不知道二十四願,不知道三十六願。

《漢譯》和《吳譯》(吳就是孫權,吳啊,魏蜀吳),他那時都翻譯了,那都是二十四願。四十八願呢,是曹操這邊翻譯的,曹魏這邊翻譯的是四十八。唐朝翻譯的是四十八。四十八兩個,二十四的兩個,宋朝翻譯的是三十六願,還有一個《後出阿彌陀佛偈經》也是二十四 ── 誓二十四章。所以在古籍中提出二十四的占半數,四十八的只占兩個,還不到半數,三十六就特別了。

[解]:又如《吳譯》廿四願中有「國無女人」與「蓮華化生」之勝願。而魏唐兩譯雖具四十八願,反而無之。

這個願文,它不是開合的不一樣,你要說我這一個分成兩個,兩個合成一個,它有的是……,你看這個《魏譯》四十八是最廣了,它並沒有把最主要的願都包括進去。往生極樂世界有兩個很重要的願,一個是「國無婦女」,一個是「蓮華化生」,這個在古譯,在《吳譯》裡頭有,二十四願裡頭倒有,你說是開合不同,它四十八願裡頭倒沒有。願少的倒有,它願多的倒沒有了,出入太大了。

還有的,比方「十念必生」的大願,在漢吳兩譯,這個含義也不夠明顯,種種。

[解]:沈善登居士《報恩論》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⑴譯手巧拙不同……⑵梵本傳寫不同……⑶本師前後宣說不同。」

這個不同的原因呢,清朝的沈善登在他的《報恩論》裡頭,他有一個分析。他說不同的原因,「略考諸經,約有三端」,這也不是很肯定只限於這三樣。

一個是「譯筆巧拙不同」。翻譯的筆墨有巧有拙,尤其那時是剛剛來,剛來的人他也不懂華文,也沒有念得那麼好(當然,安世高他有神通了,不過他的本子沒見著)。我們有很多人也不懂得印度文,所以這樣翻譯出來的文筆就很拙。你看那個古譯,現在存在的古譯,他以前那些個佛弟子,出席法會上佛弟子的名字,「侍者頭痛」,你說這個名字翻得很拙吧,是不是?他那個巧拙不同,這第一個原因,這個譯筆的關係。

第二個,「梵本傳寫不同」。傳寫之中,傳寫得很多了,愈傳愈多就會抄,抄抄抄錯,抄脫落了。而且它是貝葉經,樹葉,不像咱們現在裝訂得這麼好,那很容易缺頁、脫了,葉子破了、殘了,這又是個原因。

第三個,就是「本師前後多次宣說」。每一次觀機授教,所以重點不一樣,說的內容不會完全相同,不是完全重複再說一遍。他這個說法,「多次說」,是最根本的原因。當然,譯筆巧壞,梵本有脫落致成殘缺都是事實,都是自然的。

[解]:《甄解》云:「以審諸譯,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日本日溪師亦同沈氏之說。伊云:「多異本,傳者不一,故致斯異。亦或非一時說。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

日本人也說,頭一個《甄解》就說,「梵本廣多」,這個是一個。日溪也說,或者是不是一時說(他不肯定,他沒像沈善登這麼肯定),就像般若諸經吧,也是這樣。所以這個也如此,本經呢,處處都不同的說,所以有了多本呢,正表示釋迦牟尼佛的大悲。

[解]:以上諸德皆主本經乃世尊多度宣說之法,實有所據。例如本經《唐譯》本名《無量壽如來會》。乃《大寶積經》中一會之文。

那麼現在說是「多本說」,是有根據的。《唐譯》這個本子就出於哪兒呢?就是出於《大寶積經》。因此在佛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無量壽經》。唐譯的《無量壽如來會》是《大寶積經》中的一會,所以佛是反復地說這個經。所以這一點,造成傳留下來這個本子不一樣了,這一點很重要。(下面,後頭還有一段討論我們刪掉了。大家自己看了。)

[解]:乙   四種會校之本
以上五譯,互有優劣彰晦。例如十念得生之本願與一向專念之要旨,於漢吳兩譯則未彰。

我們看(2)〔註一〕,就是「會校」。就是因為這幾個本子不同,出入很大啊,剛才說過,這個「十念必生」的〔願〕,《漢譯》《吳譯》文裡頭不明顯,這個是最重要的。日本人就說,一切經典都是權、都是假,唯獨有這個……;一般的經典以《華嚴》為真;那要跟《無量壽經》比,《華嚴》也是假,只有《無量壽經》是真;《無量壽經》這個經,它就是以四十八願為真,其餘都是假;那四十八願中以第十八願為真,其餘的願相比也是假,那是不是這個議論啊?

可是「十念必生」這個願,(正果法師他講淨土宗,他說:「我就是講個十念必生,講個出世三福。」)這十念必生是根本嘛!善導大師也是如此,善導大師就是弘的十念必生,但是漢吳兩譯它不很明顯啊。所以就是說,為什麼說這個出入,它這個出入的問題帶關鍵性。所以要會集就在這個道理。

[解]:至於五惡五痛五燒之宏文,乃世尊苦口婆心之告誡,於唐宋兩譯則不具。

那麼這五惡、五痛、五燒就指明咱們這個人間,有的人就是念佛,雖然是念佛,但是他的一切毛病都不改,這個不行啊!「帶業往生」,用現在的話說,你帶歷史的罪是可以的,你現行的罪不能帶呀。你帶業,你帶歷史的業,你悔改了,那是可以帶業;你現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還舉著屠刀,那不行啊!

所以五惡、五痛、五燒,這眾生行五惡,現世就受五痛,來世受五燒,這種告誡,尤其到了末法是非常重要。佛的慈悲,再三懇切告訴我們,這個毛病在什麼什麼地方。這樣的宏文,苦口婆心哪,唐宋兩譯就沒有,你看!

[解]:魏譯較備,為諸譯冠。但於「國無女人」與「蓮華化生」兩願,亦未明具。 

《魏譯》比較全,所以大家後來都念《魏譯》,就是曹操那時候翻譯的。剛才說過,「國無女人」「蓮華化生」兩願它也缺,都是舉些大的例子。

[解]:故宋龍舒王日休……乃取漢吳魏宋四譯,校正會集,敘為一經,名曰《大阿彌陀經》。是即本經會集本之始也。

因此,宋朝的一個進士叫王龍舒,名字叫王日休,他寫《龍舒淨土文》的。《龍舒淨土文》寫得很厲害啊!它是刻版,版上出舍利。這個人是站著化的,王龍舒,宋朝的一個進士,他就把四種會集了。他不是五譯,他是四譯,把四種來會集,稱為《大阿彌陀經》,這是頭一個。

[解]:蓮池大師《疏鈔》中,「語則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

所以有人反對會集,他不知道這個早就有人會了,宋朝就會了,而且廟裡都念。所以蓮池大師就是說,他說,「我引證的話,我還是多取王文」,王龍舒的文,因為他的文比較通順,大家也熟悉,但是他對於王龍舒的會集,他不滿意啊。

[解]:《疏鈔》云:「……但其不繇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又其中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

《疏鈔》中,蓮池大師就批評啊,他這個不順譯法,他這個抄前著後,有的是就抄了,有的他自己寫了。而且他去取也不合適,他「三輩往生」裡頭,這《魏譯》裡頭三輩都說發菩提心,到了王龍舒那兒,他就改了。他說,中輩是發菩提心,下輩就沒有發,上輩就沒提這事。這個會集就很不妥當了,這個「高下失次」啊。

[解]:彭二林居士……論王本曰:「王氏本較為暢達,近世通行。然有可議者,如序分中遊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而王氏刪之。至往生上下二輩,一刪去發菩提心,一云不發。胎生一節,刪去疑惑佛智乃至勝智。」

這個彭二林,也是批評他的話,他的批評是這樣:雖然是流通,很通行,但是可議的是,如序分中「遊步十方」〔註二〕,這表示菩薩的行願,他沒有。這個「發菩提心」說過了,不重複了。最後,這個邊地,「疑惑佛智」,這個念佛的人,你對於佛的智慧懷疑,就是你的信心不足,你不能相信;或者對於自己的智慧不能相信,你只能生邊地。這王龍舒又刪掉了,這個很重要。這兩個都很重要,他都沒有。

[解]:彭氏鑒於王本之失,乃專就《魏譯》去其繁複,並按雲棲本,增入四十八願先後數目,仍名《無量壽經》。是為第七本。

所以彭二林,彭二林就是剛才說的彭紹升,是個大居士(清初),他就刪節了一本,把《魏譯》刪節了一本就成為咱們現在這個第七本(王龍舒是第六本,他是第七本),名字叫做《無量壽經》。但是他是批評了王龍舒,他並不能解決王龍舒的問題。

[解]:魏承貫居士,謂諸譯及王氏會本,猶未盡善。乃會集五種原譯,別成一本,仍名《無量壽經》。……王蔭福居士極崇魏本……復博考眾本,手自校讎,並定經名為《摩訶阿彌陀經》是為本經之第八本。

到了清朝的咸豐年中,一個魏承貫,這是個古文家,桐城派的古文家,文章很好,他是參考了五譯,也看了王氏的本子,因此呢,他就另外會集了。所以那個時候大家很稱讚他呀,是比以前都強了,他所作是第八本。

可是他呢,這魏默深他是想補救王龍舒的缺點,不要自己寫東西,因為這個開了一個很不好的例,後人用自個兒的話當作佛的話,這個很不好,這個例不可開。所以他鑒於這個,他自個兒再重作一番。可是他呢?這個不免有毛病,是不是啊?他這裡頭有好幾個毛病在底下了。

[解]:王蔭福居士讚之為本經八種之冠,亦非過譽。但所憾者,魏氏雖願力補王氏杜撰之過,惜未全免。

王蔭福居士,王蔭福贊成說是八本裡頭最好的,連五種古譯跟以前的三本,它是第八本,最好的。但是他的毛病是什麼呢?

[解]:㈠魏本第二願曰:「設我成佛,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此中「無有胎生」四字,諸譯皆無。且此四字與原譯文相違。

第一個,他這裡頭有這麼個第二願,他說:「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無有胎生」這四個字是他編出來的。而且經中確切說是,這個《魏譯》本,「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魏譯》本就是說「有胎生者」,他這出來一個「沒有胎生」,這是一個錯誤。

[解]:㈡五惡五痛五燒一段數千言,魏氏刪節為「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淫欲火燒,瞋忿火燒,貪盜火燒,邪偽火燒,愚癡火燒。是為五痛五燒。」

第二,就是五惡五痛五燒,剛才說很重要,他把它刪節了。他說「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底下是什麼火燒,什麼火燒,什麼火燒,就把這一大段文章好幾頁的都概括進去了。而這些話呢,原經裡沒有的,這也是個毛病。

[解]:㈢魏氏會本謂極樂之宮殿樓觀,堂宇房閣,「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其中「依寶樹而住」之語亦各譯所無。

第三個毛病,他說那些宮殿或處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那些宮殿就在樹裡頭待著。這又是五譯裡頭都沒有的,這是他順手寫進去的。

[解]:㈣會本中「過是以往,阿彌陀(即無量壽)經亦滅,惟餘阿彌陀佛四字,廣度群生。」亦各譯所無。

再有一個呢,我就補充一個,最近看了發現的。最末他加上,這末法的時候,在經裡加上一個,他說,最後就剩下,不是《無量壽經》(我們經本文只有留下《無量壽經》),但他加了一個,從別的經裡抄了一段擱下,他說,最後只留四個字,《無量壽經》之後就剩四個字,「阿彌陀佛」,度眾生。那麼,最後法全滅了。但是這個也不是它《無量壽經》裡頭的,你也不要這麼加進來了。

所以,他這裡有四個毛病。

[解]:先師夏老居士……發願重校此經。掩關津門,閱時三載。遍探五種原譯,洞察三家校本。無一語不詳參,無一字不互校。虔恭敬慎,日禱佛前。千斟萬酌,時縈夢寐。及其成也,四眾歡喜。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夏老之皈依師),搭衣捧經攝照於佛前,親為印證。

因此,先師夏蓮居老居士,他就發憤,在天津閉關,拿這五種譯本重新會集,把各種譯本很深、苦苦的去鑽研。把他們這幾家前人的,王龍舒、魏默深、彭等等的本子,也都拿來很好的參究。自己在佛前這樣閉關,自己持咒念佛,這個他就得到很殊勝的一些感應。他在念佛的時候,實際上是,現在可以這麼說,不僅僅達到事一心,而且達到理一心。這是近代很稀有的修持人能達到的境界。

這個書成了之後,首先是他的老師,慧明老法師,這個照片就在這兒,這個是夏老師,這是他的佛堂,這個是慧明老法師,一個人手拿了一本經,就是當時的《無量壽經》。慧明老法師說:「我來給你作證明。」慧明老法師,當時南北都尊重,在安慶,是宗說俱通,現在大家都很多……,那五臺山〔註三〕也說這是開悟的法師,他這作證明,一人拿了一本書、一人拿了一本書,〔照片〕在這〔書前〕第一篇。

居士中,當時「南梅北夏」,南方是梅光羲(梅擷芸),是我舅父,北方就是夏蓮居,他們是極好的朋友。我這個先師在天津閉關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見,只有我舅父去能見。至於他修持所得的殊勝的情況,他從來不對人說,只是告訴我舅父。為什麼告訴我舅父呢?因為我老師的信佛是得了我舅父的幫助,所以這飲水思源哪。他別人都可以不見,也可以不說,但是我舅父去問,他要說了。但是,我一次很殊勝的因緣,我舅父也看我很誠懇,把這些事情告訴我。不是我老師告訴我的,是我從我舅父那兒知道的,他自己不講自己怎麼怎麼樣。

[解]:先舅父梅擷芸居士,連續播講於電臺,譽為善本。慈舟法師專講此經於京魯,並親為科判。

我舅父當時就在中央廣播電台講這個經。慈舟法師在山東講,到山東去就只講了這一部經,什麼都沒講。再者,他自己作了一個科判,慈舟老法師對《無量壽經》作了一個科判。他有一個極大的功勞,他出了一個「一心三輩」;三輩九品〔之外〕,他特別提出一心又有三輩,這是慈舟老法師的貢獻,很殊勝。所以就是說,淨土和禪宗不是兩個,「一心三輩」。

[解]:梅老讚云:「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又「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

先舅父稱讚,他說是「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深度達到最深度,微妙達到最微妙;「發前人未發之藴。」這個會集是有前人未發的深奧的道理。

他還說,這個會集是「精當明確」,很精練,很恰當;很「明確」,很明白,很正確。

「鑿然有據」,都有根據,每一句話都在這五譯裡頭。我找過,我做過這種笨功夫,每一句每一句就找它的來源。在我註解之前,我要找來源,對於我這個註解有很大的好處。這一句話把它來源找到,你去解釋它就很穩當了。

「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沒有一個意思不是原譯裡頭有的。「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沒有一句話是本經中他添出來的。

「有美皆備」,原譯中所有的美妙,它都具備。「無諦不收」,沒有一個真實的義理不收在這個會集本之內。「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你就是想不承認這個是善本,你也辦不到。這是我這先舅父的話。

那麼,現在果然是大家公認為善本,在海外大量的印,已經入了藏。而且現在國外,在美國他們紛紛的成立「淨宗學會」,大家都在研究,念這個經,去研究這個經。上次我不是說嘛,我說今年我本來想多增加一點也增加不了,就是因為華盛頓他們正在研究,他們把問題都……;他們自己能解決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到了暑假他們會來,集中來問。所以這個經大弘於海外。國內是差得相當多,慢慢來吧。

這個就是「會校」。底下就是「註釋」。

[解]:丙   本經註釋

「註釋」大家自己看了。有些什麼解釋、註釋,都記在這裡頭了。因此下一次呢,就是到了「總釋名題」,講經題了,這就到了正文了。

「經題」,什麼經,一上來先要講經題呀。天台的五重玄義,它頭一個就要講經題,「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義。」所以就留待下一次,今天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註一:《大經解》修訂版已將原版之序號由(1)、(2)、(3)改為甲、乙、丙。
註二:〈德遵普賢第二〉:「遊步十方.行權方便……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此段經文王氏刪之。
註三:見【前言】:「現在有人在五臺山,碰見住廣濟茅蓬的一個老和尚還提到,他承認慧明老法師,那了不起啊,那是開悟的大德。」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