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功累德第八 (之二)

於無量.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眞諦門.植衆德本。不計衆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羣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上一段講:住真實慧,成就妙土,超勝獨妙,建立常然,是積功累德的總綱。本段開始是積功累德的詳說。第一句就標出法藏大士莊嚴妙土是長期不懈,是經過無量劫的精進修持的。於長劫中,積累培植種種具足功德之行,心中不起貪瞋痴三毒,也不貪著色聲等六塵,一心所樂只是憶佛善根,念佛名號。憶佛念佛,自得心開,入三摩地,斯為第一。同時深入寂滅為樂的無上寂靜、入無餘涅槃的妙行,遠離虛妄這個一切惡事的根本。以第一義諦的法門,勤修萬德的根本。念佛名號是善中之王,所以同於三世諸佛常修念佛三昧。不去計較種種苦惱的干擾,對於生活沒有貪求,不追求安逸享受,厭惡名利,少欲知足。於所發誓願,永遠沒有厭倦,堅決剛毅,得成於忍,如同忍辱仙人被歌利王誣衊並節節支解,不起瞋恨。以下分句解釋:

「積植德行」。「積」是累積,一點一滴地積聚。「植」是種植,像種植樹木,多年成林。「德行」是具足功德的行持。這樣積德修善,久經時劫,沒有疲厭。「不起貪瞋痴欲諸想」。在自己心中,貪、瞋、痴、欲(色欲、食欲),內心不起了;對於外塵,「色聲香味觸法」,也不貪著。只是喜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一切都放下了,心中所念、所憶,只是佛啊。所以這個很精進。《首楞嚴經 • 念佛圓通章》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華嚴經》說:十地菩薩,每一地菩薩都不離念佛。本經〈大教緣起品〉說:「去來現在佛佛相念」。

《觀佛三昧經》說:「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註〕,在說此經的法會中,十方來的菩薩,太多太多,不知有多少;「各說本緣」,每一位菩薩各個都說自己過去是怎麼修成的。當然每人本緣不同,但有一個共同之處,「由念佛得」,都是由於念佛得道的。於是,「佛告阿難:汝今善持,慎勿忘失。……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以上《觀佛三昧經》這段經文實是無上希有的殊勝開示,經義是:釋尊告訴阿難尊者,你現在應當好好地記住,千萬不要忘記了,我釋迦牟尼佛同十方諸佛,以及娑婆世界在當前賢劫中的一千佛(釋尊是第四佛,彌勒大士當來成佛是第五位,一直排下去,這一大劫裡共有一千佛,所以叫做賢劫千佛。從彌勒大士起都是未來佛),所有這些現在與未來的佛,從最初發心,到得一切種智究竟成就,都是因得念佛三昧的大力。佛佛相念,佛佛道同,十方諸佛,賢劫千佛,都是如此。

所以法藏比丘也是這樣,「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憶念他們所修的善根,憶念諸佛的功德。憶念佛德,於是感恩圖報,要學佛之所行,依佛之所證,憶念不忘,這叫做憶佛。佛所修的善根之中,念佛是諸善中王,最為殊勝。我們要跟佛齊等的話,首先應當學佛,也要持名念佛。名字有萬德,總攝一切善根,具足一切法門,所以在念名字的時候,只要心也在名字上,也就是憶念了一切佛的功德。

「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真諦門.植眾德本」。這四句應一口氣讀下去。其中第二句是「遠離虛妄」,虛妄兩個字很壞,不實就是虛,違反了真就是妄,虛假不實叫做虛妄。《圓覺經》說:「虛妄浮心多諸巧見」,虛假浮動的心又有多種巧見,好多心眼,好多花招,好多策略,這樣的人「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涅槃經》有句話很深刻:「一切惡事,虛妄為本。」所以我們經中講三個真實,所貴的是真實,所忌的是虛妄。虛假、浮誇、狂妄,都是妄,一切的惡事都是從虛妄所生。法藏大士,積功累德,首先是「遠離虛妄」,就杜絕了一切惡事的根本。

「寂靜行」是如來所行的究竟清淨的滅度法,是諸大菩薩趨入無餘涅槃的妙行,寂靜幽深,不是言語所能宣說。法藏菩薩住真實慧,遠離一切虛妄,所以行的是寂靜行。

「依真諦門」。「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世間、出世間的道理,決定不虛妄的,叫做諦。大地山河,世俗認為是真實的有,認以為實,為了順世俗迷情建立世諦,也稱俗諦。智慧所見的涅槃、寂靜、真實的理叫做真諦、勝義諦,或第一義諦。《智度論》說:「佛法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所以《金剛經》說,我滅度眾生,這是世諦;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終日度生,終日無度,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第一義諦。「依真諦門」,就是依勝義諦為門(能夠通入到涅槃,所以叫做門),依靠第一義諦的門路,來培植眾德的根本。例如《金剛經》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就是此處的「依真諦門.植眾德本」。「修一切善法」就是「植眾德本」。「植」是種植,培植。「德本」。「德」是善,「本」是根。在《教行信證》裡說:「德本者,如來德號(指佛的名號)。此德號者,一聲稱念(只要你念一句),至德成滿(登峰造極的功德,就圓滿了),眾禍皆轉(種種災禍都消除轉變了)。」剛才引證的《觀佛三昧經》說:十方諸大菩薩皆依念佛得。又釋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就是證明佛號就是德本。當代眾生,念阿彌陀佛就是「植眾德本」。發菩提心,老實念佛,就是「依真諦門」,廣植德本。

華嚴玄門,一多相即,一就是無量,無量就是一。一句佛號,名具萬德(萬德都在一句佛號裡面),名召萬德(在持名時,所召喚來的正是彌陀多生多劫積功累德所圓滿的至德)。蕅益大師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菩薩萬德齊修證入涅槃,但萬善之中,持名是善中之王,所以直指德本就是持名,因為華嚴境界一真一切真,一成一切成。

「不計眾苦。少欲知足」。逼惱身心的叫做苦。常說八苦交煎,這一切苦都不計較了。法藏大士發願「縱使身止諸苦中  如是願心永不退」,就是不計較這些苦。「少欲」,《涅槃經》說,就是不多求。「知足」,就是雖然少,我也不惱恨。《遺教經》說:「行少欲者,心則坦然」,沒有貪求,也就沒有恐怖與憂患。又「有少欲者,則有涅槃。」倘若自己的欲望很多,對於世間還有種種貪戀,出離心還欠缺,焉能談到涅槃?「知足」,「汝等比丘,若欲脫離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法華經》說:「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可見對於「少欲知足」萬萬不能輕視。

「專求白法」。《大乘義章》說:「善法鮮淨,名之為白。」所以白法就是白淨的善法。專求善法、白淨離過的法,來利樂羣生,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叫做「惠利羣生」。「志願無倦」。《普賢行願品》大願的末後都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無倦」就是沒有疲厭。「忍力成就」。「忍力」是指六度中忍辱度的力用。法位師說忍有三種:㈠ 安苦忍,對於世間違緣的事,能忍,能受。㈡ 他不饒益忍,對於別人違害損傷自己,也能忍受。㈢ 法思維忍,於法無分別,對於一切法遠離分別,這樣安住,是第三忍。三種都成就,稱為忍力成就。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僞諂曲之心。

本段大意:對於一切眾生,心中時常懷想的是大慈與安忍。對待別人是和顏悅色,即是經中的「顏色常和」。愛語是四攝法之一,要攝受眾生,要行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委婉善巧地良言相告。

「勸諭策進」,來勸說促進,幫他開佛知見,悟佛知見。自己是盡未來際,永遠恭敬佛法僧三寶,尊重奉事師長,為師長服務。在「奉事師長」這句經文,自然包括孝順父母,父母正是「長」。自己沒有一點點「虛偽諂曲之心」,沒有一點虛假、造作、恭維、奉承的心。所以《維摩經》說:「直心是道場」。肇公註解說:「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也。」《涅槃經》說:「一切惡事,虛妄為本。」;可是質直無諂,是萬行之本,兩相對比萬分重要。所以學佛不是要寫論文,當佛學家,升座說法,而是要有真實修行,成為軌範,才是大丈夫事。

莊嚴衆行.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這一段是法藏菩薩律己方面,也就是自覺方面的行持。筆者常說,對於自己生活享受、名譽地位的要求是越低越好,對於自身的覺悟則是越高越好。法藏大士要求自己具足福慧莊嚴,徹底覺悟,以身弘道,永作楷模(榜樣),真是萬世模範。本段的大意是:

「莊嚴眾行」。「眾行」表六度萬行等一切行持。「莊嚴」,《涅槃經》說:「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所以「莊嚴眾行」,就是用福德同智慧來莊嚴自己的六度萬行等一切行。也就是說,所有一切行中都包括了福智,都具足了福智。這表示大士的妙行成就。「軌範」,「軌」是軌則,「範」是模範。由於所行具足福智,所以言教都成軌則,所行所示,成為模範,所以說是「軌範具足」。

「觀法如化」。《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化」就是幻化。「觀」,我們常說作觀、觀想,其實「觀」字很深,就是觀自在菩薩的這個「觀」字。離開一切情才叫做「觀」,「觀」就是智慧的另一個名字。觀和想也是這樣,有心的叫做想,離念、無心的叫做觀。一般所謂觀想,都不容易達到「觀」,只是想想而已。觀和照都是高深的,想就是粗淺的。所以我們也知道五蘊皆空,但不能度一切苦厄,就因為你所理解的都在「想」的範疇裡,對於五蘊皆空,是想明白了,但不是照見五蘊皆空。若是照見,就度一切苦厄了。所以「觀法如化」,就是照見一切諸法都同幻化,都是魔術師變出來的。還有什麼可執著呢?

「三昧常寂」。「三昧」就是正定。「常」就是離開生滅之相的真體。離盡煩惱之相叫做「寂」。由於照見一切都是幻化,在本體之上絕除名相,沒有煩惱,不生不滅,住於常寂甚深三昧。

「善護口業」。三業之中,口業還是很容易犯的,所以要善於護持,主要就是「不譏他過」。「譏」是譴責、誹謗。不要去譏笑別人的過失。口業上不說別人的過失,實際是意業的不見他人過失。上品偈語末後一句是「一切皆成佛」,《首楞嚴經》「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就是不見他人過失的根本。但也不等於是糊塗,一個人好,一個人壞,我一點也不知道。這些地方,有兩句話很合適,「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善於分別,而在第一義上沒有動;在第一義上不動,還是善能分別諸法相。總之,都不是落在哪一邊上,這才是中道。

「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律」就是戒律,「儀」是儀則、儀式、儀軌。防惡止非的法叫做戒律,依止戒律而行動叫做律儀。《瓔珞經》說:「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戒是根本,所以善護身業,嚴守淨戒,作為人天模範。「善護意業.清淨無染」。由於智慧猛利,觀想得力,三昧功深,正定常寂,復又善護身口,嚴持律儀,故能深達法源,從容中道,善護己念,清淨無染。

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寳.都無所著。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衆生.住於無上眞正之道。

所有國城、聚落(就是鄉村中的居民點)、珍寶,這一切一切都無所執著,這一切都可以經常拿來布施,這是財施;更重要的是法施,把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之行來教導度化眾生。這樣殊勝的財法二施,連城池、聚落、珍寶等都可施人,唯樂以菩薩大法教導救度眾生,正是無上殊勝自他兼利的大行。

《會疏》說,「教」是以道傳人,「化」是轉惡為善,安住正道,建立大心,叫做「安立」。「真」是真實,沒有迷妄。「正」是於理無差,沒有邪曲。「道」,《華嚴大疏》說:㈠ 通至佛果故名道。㈡ 涅槃之體,無障無礙謂之道。所以「道」就是能達到涅槃的道路,也就是涅槃的本體。所以「住於無上真正之道」,「住」是安住,「無上」是更沒有能超過它的,在它之上的,「真正」是真實契合理體,「道」,能通到涅槃,並且就是涅槃。使無量眾生都得到教導與度化,能安住在無上真正之道,到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或爲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爲刹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爲六欲天主.乃至梵王。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由於成就了這樣的善根,「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福慧雙修所得到的果實,自然福慧雙圓,所以無量寶藏自然發應。「寶藏」是儲存珍寶的倉庫,「發」是開發,「應」是應化,就是說無量儲放妙寶的倉庫感通化現,自然開發。這就是福報。他或是「長者」(年高財富),或做「居士」(居士過去也是很高的,守道自恬,寡欲蘊德,名為居士。不像現在,只要是佛教徒也可以稱居士)、「豪姓」(指名門大族)、「尊貴」(指高官顯吏)、「剎利」(是王家貴族),或者是國王大臣、「轉輪聖帝」(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金管四天下)、「六欲天主」(是欲界六天,一、四天王,二、忉利,三、夜摩,四、兜率,五、化樂,六、他化自在),乃至「梵王」(是大梵天王)。由於菩薩所修的無量功德,所以生生尊貴,德高望高,財富充足,並常能遇佛,都尊重供養,未曾間斷,所以功德說不能盡。

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栴檀.優鉢羅華。其香普熏無量世界。隨所生處.色相端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無盡之寳.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利樂有情。

法藏大士身口常出無量微妙的幽香,香味很像旃檀(柱香)和優缽羅花(青蓮花、紅蓮花),能遍熏到無量世界。他不論生在何處:長者、剎利、天界等等,都是色相端正莊嚴,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相好都是色法,都是來莊嚴顯發佛身。《大智度論》說「相粗而好細」,有「相」沒有「好」就不圓滿。輪王、帝釋、梵天,他們也有三十二相,但是他們沒有「好」,於是「相」就不微妙。眾生見到佛,能見到相,好則難見,因為眾生眼觀察不到這麼微細。由此可見,相是粗的,好是細的,是不共的,是微妙難見的。

法藏菩薩在因地之中,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具足,而且手中常出無盡之寶、供養之具,都用來利樂有情,普施眾生。所以本經此處也顯示了華嚴境界。在一隻手裡頭能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須最上之物,無窮無盡,普作饒益;正顯一中有多,小中含大,圓明具德,不可思議的華嚴事事無礙境界。

由是因緣.能令無量衆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緣」。因為以上種種積功累德的因緣,能使無量無數的眾生,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能讓無量的眾生發菩提心,就是如來出現於世的目的,使眾生能得真實之利。法藏大士於無量劫勇猛精進,積功累德,所得的妙果,也就是讓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們這些末法眾生,現在能發起菩提心,都因彌陀大願多劫教化的結果。經中三輩往生,都因發菩提心。此心殊勝,「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若能發起,實是大事因緣。

註:黃念老此處所引之經文,應是依道綽大師之《安樂集》中引著。文字雖與《觀佛三昧經》原經文略有出入,然兩者文義相同。

上一頁                回《大經白話解》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