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復次阿難。彼佛國土.無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亦無歲月刧數之名。復無住著家室。於一切處.旣無標式名號.亦無取舍分別。唯受清淨最上快樂。

「決證極果」,阿彌陀佛的大願就是如此。為什麼要有極樂世界?就是為一切眾生成佛,所以往生的人是決證極果。在彼佛國土中,沒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等等現象。沒有黑天,所以不用火光(篝火)、星曜、日月來照明。沒有日月,就沒有白天黑天,也就沒有什麼歲月。日月年劫都沒有,這就打破時間了。按漢吳兩譯說:日月處空;有日月在空間,但是日月是不動的。《魏譯》沒有說到有無。《唐譯》和《宋譯》就說無有日月。現在會本所取是唐、宋兩譯。

蓮池大師的解釋:那麼,如果你把古譯也考慮在內,日月雖然有,但是佛的光明很大了,例如月明星稀,月亮很亮的時候,許多星星都看不見了嘛。蓮池大師又說:沒有日月是正說,因為忉利天以上,都不假日月了,何況極樂呢!沒有日月,當然就沒有歲月劫數這些時間上的名稱。這個歲月劫數,從這個也可以看出來,就是從漢吳兩譯「其日月星辰,皆在虛空中住止」,也是同樣的結論。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地球圍著太陽轉一圈這是一年(人們就看成是太陽圍著大地轉)。是不是?都是在轉。太陽也在轉,太陽要圍著它的中心轉。可見時間就由於運動。地球自己在轉,太陽也在轉,太陽系在轉,而且是銀河也在轉,都在轉,所以出現各種長短不同的時間。如果日月地球根本就不動的話,那也就沒有晝夜,沒有年,沒有劫了。

極樂世界也沒有「住著家室」。這裡的沒有「住著家室」同〈受用具足品〉的「所居舍宅」沒有矛盾。本品並不是說根本就不存在舍宅,而是說,雖有舍宅,但沒有執著與留戀。對於隨身的舍宅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所有,是自己棲身養命的地方,是自己不可離的住所,所以說沒有「住著」;更不認為這是自己的家,當然就沒有愛家、戀家、思家等等情執,所以說沒有「家室」,所以也就沒有「標式名號」(標誌、門牌號數,名稱)。極樂人民每日所聞都是無我的法音,並且一聽自心就相應,除了我相,心中清淨。既然沒有我,哪裡又有什麼我的家室?並且大眾彼此都無我,何須在隨念而現的舍宅加上標式名號?本來沒有分別,何必畫蛇添足。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佛又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往生,若應當往生,都入了「正定之聚」,決定成佛。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叫做三聚。「聚」,就是物以類聚的「聚」,也就是類。關於三聚的解釋,大乘與小乘差別很大。淨土是一乘法,純一大乘,所以這裡不介紹小乘的說法,我們看大乘。

大乘也有許多不同的提法,現在只選擇切合於當前佛教徒水平的解釋:①《大智度論》說:「一者正定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惡道。三者不定。」這就是說,能決定證入涅槃圓滿無上佛果,叫正定聚。相反,決定墮入三惡道,叫邪定聚。時好時壞,進退不定,目前不能決定是成功還是墮落,叫做不定聚。《智論》的提法,大家都能接受。②《釋大衍論》一書裡提了三種說法,本書只選一種。「十信前名邪定聚……三賢十聖名正定聚……十信名不定聚。」到了信位很不簡單。十信以前,就是邪定聚,因為你「不信業果報故。」如果你真信造業受果報,你敢破戒?!你敢做壞事?!為什麼你敢?因為你不相信決定要受惡果報。一般人,說起來信,但在實際行動上卻是不信。要真信的話,你敢破戒?!為什麼你不去研究戒律,把戒當做自己真正的老師?!為什麼破了戒不趕緊懺悔?!所以你就是不真信哪!所以叫作邪定。「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是大乘的賢人,稱為三賢。到了十地,就是「十聖」。三賢十聖是正定聚,成為賢聖就必入涅槃了。「十信」叫做不定聚,因為他或進或退升降不等。但是在這之前,不信業果報,所以是邪定。於是跟那前頭一樣,必定要入惡道,所以是邪定。到了三賢十地是正定了,也就必入涅槃了。到了三賢十地,必入涅槃,才是正定聚,所以這是佛教中很崇高的境地。

經中說,往生彼土的眾生,都是住正定聚,是屬於正定這一類,是相當於三賢十聖必入涅槃之類。唐代新羅國(朝鮮)憬興師說:若生淨土,不問凡聖,一定趣向於涅槃。往生的人一定要行六度,一定會得解脫,所以必定是正定。《甄解》遵善導大師的意思說,淨土一切眾生都是大乘,所以也都是住於正定之聚了。有的顯現十地三賢,但本體必入涅槃,因為三賢十地當相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甄解》認為,三賢十地本體就是法身,所以是入正定聚,所以「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現應特別注意:《唐譯》《宋譯》不但是「已生」,甚至「當生」也住於正定之聚。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人將要生到極樂世界,那就是「當生」。若有人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就合乎彌陀的大願,佛必定在這人壽命終了時慈悲加祐,接引往生。所以這樣的修行人,就是當生。當生的人,不須等生到極樂世界,已經是正定聚了,已經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這真是不可思議的度生方便,顯示了一乘願海與六字洪名的奇勛。當生也入正定聚,也是善導大師的意思。

善導大師世間公推是彌陀化身。蓮池大師讚歎說:縱然不是彌陀化身,必然也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的同流。善導大師在長安教化,長安城裡人人念佛。善導大師主張正定聚的利益通於彼此二土。彼土是極樂,此土是娑婆。《甄解》說:「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顯益。」極樂世界一切都增上,所以入正定聚是決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非常明顯,這是顯益,明顯的利益。在我們世界,你如果真能「信願持名」,或「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真實做到,就應當往生。你也入了正定聚,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利益是密益。這個利益不是那麼明顯,你自己也不知道,旁人也不知道,但是你確實得到了這個利益,所以稱為密益。《甄解》又說:「若為現生密益者,今家不共義也。」日人對於善導是尊崇極了,稱為親家、今家,是非常之親善,非常之崇仰,說這是善導大師不共的見解。一個當生的人,雖然身還在娑婆世界,已經得到了入正定聚的利益,這是不共的妙意。

先師會集本經,採入唐宋兩譯的經文,正是同善導大師心心相印。《唐譯》文為:「若當生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到涅槃處。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其中關鍵的話 ──「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這是反證法。如果他是邪定聚或不定聚的人,就不能夠建立這個當生的因。當生的因是什麼?就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這是徹悟大師的話。要解決大家的生死問題,不要在六道中頭出頭沒,枉受輪迴。你本來就是佛,你現在是做夢,做了個噩夢,你十分恐怖,沒叫醒你之前,就跟真的一樣,所以要把大家叫醒。自己也要醒,自己還在夢中,我能知道把別人叫醒嗎?出了夢,便知要自覺覺他,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你真是這樣的情形,那邪定聚和不定聚就不能建立彼因哪。有邪見的人,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那不可能啊!所以說「不能建立彼因」(彼因就是上面所說,真實發心,信願持名的勝因)。

不但邪定聚不能建立彼因,不定聚也不能建立彼因。今天發心,明天退心,進進退退,升升降降,經不起考驗。「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魚下子很多,成魚的極少。庵羅華是印度的一種花,開花很多,結果很少。菩薩初發心,發心的很多,成佛的很少,他退了。所以你真為生死,發菩提心,這個動力就不一樣了。並且由願起行,深信切願,持佛名號,這個行就保障了願。這樣修行,阿彌陀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薩隨時保護行人,避免了一切魔的干擾。真正發心念佛就得到佛的加持,決定往生極樂,決定成佛。這就是入正定聚,所以也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定聚的人沒有恆心,也就是沒有真實發心,所以不能建立決定成佛的妙因。

當生的人同往生極樂的人一樣,都住於正定聚,決定成佛。這個意思《阿彌陀經》裡頭也有。經文是:「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只要真實發願,願意生極樂世界,你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就入了正定聚了嘛!大小兩經相合,證明當生極樂的人,身仍在娑婆,就同往生的人一樣入正定聚。這真是無上的幸運,所以先師夏老聽到淨土法門後,一個人在屋子裡頭笑了幾天。就是自己笑,笑什麼?笑「我這回可得到出去的路啦!」不然,哪裡有路!所以這一點很要緊。

回《大經白話解》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