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我們來解釋「大比丘」,先解釋「比丘」,「與大比丘」,就是跟大比丘是共同的,當時都在一起,佛與大比丘同在一會之中。「比丘」是梵語,它含了三個意思,意思多的所以就不翻,你翻它哪個意思呢?翻了一個,丟了兩個。所以現在有人要翻咒,非常的不通,還很時髦。頭一個,他念咒他必須要想知道咒是什麼意思,這已經是多事。翻譯的事就不合乎原則,義多不翻,咒的字有無量的意思,那就更不能翻了。所以現在有人也很忙,做了好多事情,有許多是不應當做的事,不必做的事,畫蛇添足。畫蛇添足你去添它幹什麼?咒也要翻,意思多了都不翻,你咒還能翻?
一個是「乞士」,「乞」是求也,「士」是士夫。出家以後他就是一個就是乞食,他不經營這些商業,也不種田,也不進行工業,他都不搞這些,他沒有經營,沒有貯積,沒有存儲。現在在東南亞還有許多國家是這樣,他們還是托鉢,他們自己去要飯。他批評中國,他說你們現在中國自己置產業,自己這麼弄飯吃,不符合佛制。不過那在中國那是行不通啊,中國現在你要去乞食你可以餓死,可能一天誰也不給你,你連著三天就完了。所以萬緣放下,一意清修,「乞食養身」,要些吃的來養身,這是乞士的一個意思。還有一個是「乞法」,求法。「參師訪道,露宿風餐。」露天裡睡覺,風裡頭吃飯,都是求法嘛,所以這個乞法、求法來養心。這是第一個「比丘」的含義,乞求之意,乞士。
二是「破惡」,破除這個邪惡的東西,用正慧來觀察一切,就是用「正慧」來看待一切,就破這個煩惱之惡。我們生氣是煩惱、憂愁是煩惱,很多人不知道你歡喜也是煩惱,這一切都是惡。要破這些惡,要破見思惑,把見思惑要破盡,超出三界,所以這個叫做「破惡」,把這個惡破除。
第三是「怖魔」,讓魔恐怖。《涅槃經》說「魔性垢弊」,「垢」字的意思是「惡」,「惡」的意思。這個字好多含義,這個意思是「惡」,他就是妒忌障礙,最不喜歡別人超過自己,看見有人超過自己他就害怕了。所以這是他第一個怕,有人出家他怕,他怕你要教化,你教化大家都跟著你走了,跟著你走,魔的群眾就少了,他也害怕,他們的隊伍就衰弱了。所以「比丘」是怖魔,使魔恐怖。所以當受戒的時候,地行夜叉他就唱什麼什麼人受戒了,空行夜叉就聽到,他接著在空中唱,一直聲聞到天界,大家都知道誰誰誰出家了,魔聽到就恐怖。這就是比丘的含義。
怎麼稱為「大比丘」呢,這個「大」字的含義有三個,「謂大、多、勝」。「大」者是「曠備高德」,「曠」是空曠、廣曠之義。「曠備」很有意思,有多德、很廣,然而不以此自居還很虛,所以這個「曠」字用得很好,「曠備高德」。「超過近學」,比近學的人,學得很淺的人都超過了,超一切近學,所以叫做「大」。第二個意思是「多」。「多」是什麼?「內典外籍,無不博通。」內典是佛教的,外籍有點像咱們中國孔子。許許多多的學說他都能通,不是知道得很窄,這就是「多」。「勝」者,超過餘學,超於九十六種外道之上。
這個就是「大、多、勝」,這是「大、多、勝」的意思,就是形容這個「大」,「大」字包含三個意思。
《佛地論》又有三個意思,所謂這個「大」者,第一他是「最極利根」。這根性最利了,就是「波羅蜜多種性」。這個是要「到彼岸」的。現在許多的修法不能到彼岸。「涅槃」是「彼岸」,「生死」是「此岸」,「煩惱」是「中流」。所以你生了天,耶穌教、回教、道教,它最高是生天,生了天還是在「此岸」、在生死岸中、在輪迴之中。非想非非想天,最高的天壽八萬劫,八萬劫過後,最後他心裡又動了,慢慢起來,他還是要回到輪迴中來,所以他這個就不是波羅蜜。
這個「最極利根」,他是「波羅蜜多種性」,這個種性是可以到彼岸的,是這樣的根器所以稱為「大」。當然還沒有到,但是他有這個根器,他是這個根器,也就是這個材料。
第二,他已經得了無學果位。得到無學,得到果位。阿羅漢才是無學果位。
第三,他得這個小果之後,他就迴小向大,趨向於大菩提。這樣三個含義稱之為「大比丘」。
嘉祥師說,「大」又有三個含義,「一生大解,二破大惡,三證大果」。所以把上面的綜合起來,「大比丘」是什麼?「乃德高望重、迴小向大之比丘。」德高望重、迴小向大,趨向於大乘,這樣的比丘,「乃比丘眾中之尊宿」。
這樣的「萬二千人」,日本的《會疏》解釋這「萬二千人」,他說,別的經都是「千二百五十人」,《金剛經》「千二百」,都是一千二百多人。只有今天這個《無量壽經》跟《法華經》說是「一萬二千人」,這個就是因為佛出世的本心、本懷,而出現了這樣一代的盛會,所以十方的大德都來了,人就多了。會眾這麼盛,也正表世尊說法的殊勝。所以這是很稀有的。一萬二千人光是比丘,還有比丘尼,還有這些四眾一共加上是兩萬人。
底下,這萬二千人都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一切都是大聖,不但是聖,而且是「大聖」。「達」就是證,已經證了神通。這兩句就讚歎大比丘的德。「一切」就是普遍,該羅一切,都在內了,讚歎為「大聖」。因為這些大比丘,《嘉祥疏》說「游心空理」,心之所在都是在空理之上,「隱顯難測」,聖人之心凡夫沒有法子測。所以常常問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呀?凡夫沒法子測,所以稱為「聖人」。
《會疏》是日本著作,說初果以上都叫做「聖者」,因為究竟到「大阿羅漢」,所以叫「大聖」。「一切大聖」這都是究竟果位的阿羅漢。再有,就是有好些外面所顯現的是聲聞,而實際是佛的示現、菩薩的示現。很多大阿羅漢,佛的左右,都是已經證佛位的人,助釋迦牟尼佛來弘化。所以外面所顯現的是一個阿羅漢,而實際都是大菩薩,甚至有佛。像須菩提等等,都是佛,佛的顯現。
《淨影疏》說「大」有兩個含義,一個是「位高」;一個是「德勝」,在眾中是位也高、德也勝。把這些綜合起來就是說,從德而言,他是契合了空理了,大阿羅漢都證到了「我空」,「會合正道」,得到初步的涅槃。
底下「神通已達」,《淨影疏》,就是慧遠大師,隋朝的,他作的《淨影疏》。他說是「嘆其德勝」,「德」很勝;「所為神異」,所以稱名為「神」,因為它神異,凡情所不能達的。什麼叫「通」,沒有壅礙叫做「通」。「壅」,阻塞了、堵住了就不通了。這些「通」,所謂有身通,身上得到的天眼、天耳、他心、宿命,一直到漏盡等等的,這稱為「通」。所以「神」是不測之義,非思惟所能測。「通」是沒有礙,沒有這些障礙。我們這個眼睛本來是通達的,耳朵本來也是通達的,但是我們自己把它障礙住了,所以看也不過就看十幾里遠,所看也不過就是一段段的光譜,太長、太短都看不見,種種都是如此,都有障礙。
「達」者,《嘉祥疏》說,就是嘉祥大師,他說就是「證」,證了「六通三明」等等。所謂「神通已達」就是證了神通了。
阿難當時沒有得漏盡,他只是初果,要到了四果才證漏盡。但是他是當機,這個法會阿難是當機,因為他問出來的,而且很多都是囑咐阿難。所以這部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後半部是阿難和彌勒共同當機。這個事情《淨影疏》它解釋,阿難怎麼也跟這一切大阿羅漢一樣,都稱為「神通已達」呢?它說阿難是「增上利根」,他的根器是特別的利,而且是增上的利。雖然還是在「學地」,還是「有學」,要去學,有所需要、有所學,到了阿羅漢就是「無學地」,可是他成就了無上的勝妙功德。阿難他有特殊的善根,雖然是初果,他成就了無上勝妙功德,所以他也稱為「大聖」。
這個勝妙功德就是這個經中,他問了這個問題,佛就稱讚他說:「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從現在以後,就是佛說法以後,一切的含靈、一切的眾生,都因為你問這個問題而能夠得到度脫,這就概括了一切了,所以就成就無上的殊勝功德。眾生之所以得度,就因為阿難有這一問,阿難有這一問,佛就說這個經,而這個經將來,在這個會集本,將來就是最後什麼經都滅了,而這個經還存在、還度世。
於神通中,他雖然沒有證,他是天眼通,沒有漏盡,但是他「解了畢竟」,他徹底瞭解,所以也可以叫做「已達」。這個是中國過去的顯教方面,對於阿難稱為「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些解釋。
根據密法來說,在《胎藏界曼陀羅鈔三》裡頭說,阿難的密號是「集法金剛」。金剛同於菩薩,一個是現淨善相,一個是現威猛相,阿難他的密號是「集法金剛」。所以就是《淨影》所說的是成就無上勝妙功德。他雖然顯現是初果,但是他已經成就這樣的功德,在密法上稱為「集法金剛」,因此都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阿難在裡頭完全是當之無愧。
底下就列名了,第一個是「尊者憍陳如」。「尊者」可以翻譯為「聖者」、「智者」、「尊者」等等的意思。受尊敬的,是「聖者」,是「智者」,就是「智德具尊」的人,是阿羅漢的尊稱。「有德可尊,故曰尊者。」這是《淨影疏》的話。《會疏》就說,「尊」就是尊貴,「有德可貴,故曰尊者。」這是「尊者」的意思。
「尊者憍陳如」,「尊者」是一個稱號,是一個尊稱;「憍陳如」是阿若憍陳如,阿若是名,憍陳如是姓。要翻譯成我們的話,就是「了本際」或者「知本際」,或者說「已知、無知」。「無知」不是沒有知,是他知道「無」這個含義。《淨影》解釋說,「阿」這個字就是「無」,「若」這個字就是「智」,他是從「無」證入,得了智慧,所以叫做「無智」。「無智」並不是說沒有智,他是從「無」證入,成就了智慧,所以叫「無智」。「無」就是一切法的本體,「本來無一物」,實際理體,不受一塵,一塵都沒有,這個「無」。所以名為本際,他不是叫「了本際」嗎?對於這個「本際」知見明了,所以叫做「了本際」。這個都是《淨影疏》裡頭的話,解釋「阿若」這個意思,對於他的「本際」知見明了,這就叫做「了本際」。
憍陳如是佛最初度的五比丘之一,他首先悟道。《法華文句》就說,「是釋迦法中第一弟子」,第一個悟道的。《阿含經》說,「佛稱之為我聲聞中第一比丘」,也是第一。現在我們這個經裡頭,頭一個就把憍陳如擺在前頭,正表示咱們所有能夠聽到經,能夠信受這個經法的人,都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也包括在座的諸位。在本經「非是小乘品」說:「得聞阿彌陀佛名號」,這是經文,「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 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所以能信受這個法門的,都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中的第一弟子。因此在這些聖眾之中,第一個便是「阿若憍陳如」,他是第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