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緣起第三 (之五)

如來其智,無有障礙。「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念頃」這是《唐譯》裡頭的話,「一念」我們上次已經說了,我們採取多數的意見,就是一剎那、一彈指裡頭有六十個剎那,有六十個念頃。這還是最長的。我們選了個長的,不然還要複雜,這樣好記一點,因為有兩個經論都這麼說。說「一彈指就六十個剎那」,「一剎那就是一個念頃」,也是六十個念頃。一個念頃就是一個剎那,一個剎那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這麼一個時候能夠住無量億劫。所以我們說這部經就是中本的《華嚴經》,這種打破時間就顯在《華嚴》的十玄裡頭。

「無量億劫」是多長的時間哪?這個劫,要把這個石頭,多少天,天人下來用天紗輕輕地,把這個石頭磨光了是一劫。而且這麼多的劫,釋迦牟尼佛他說一念之間就住這麼長的劫,諸根,身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沒有增減、沒有變化。就說在一念之間就住了這麼長的劫,住這麼長的劫只是在一念,這個就是《華嚴》裡頭「十世隔法異成門」。《華嚴》:「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這是時間。現在最新的物理學把這個空間、時間、物質都有了新的認識,這是一個很大的提高,這一切都是人類的錯覺。徹底突破了時間,那一念和無量劫平等平等,所以就「超思量」。

就拿作夢來說,你做了一個很長的夢,你醒了之後,其實就一會。所以說黃粱夢熟,做了宰相,後來又被人殺了,幾十年就是煮了一頓小米飯的時間。他打個盹,就睡覺,就作夢,夢了之後,再叫他起來,他已經遇難了,這是一生的經過,就是一頓煮小米飯的時間。這種事情很多,夢中就可以體會這個,很短的時間你可以變得很長。事實上咱們現在就是在作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咱們這個夢沒醒,咱們這個夢醒了就好了,現在就是作夢。

「延促同時」就是說這一點。所以叫大家叫阿難要相信,如來的智慧,一念就住無量億劫。「所以者何。」為什麼能如此?因為如來之「定」、如來之「慧」是究竟通暢;「無極」,沒有窮極。「定」就是禪定,「慧」就是智慧。戒、定、慧就是「三無漏學」。「三無漏學」,「戒」就當然攝在裡頭了,那說是「定、慧」。

「究謂究竟,暢謂通暢,簡異因位所得,故曰無極。」這是《會疏》的話。「簡異」就是「不同於」,不同於因位所得的「定」和「慧」。如來的「定」、如來的「慧」是究竟通暢到了無以復加,就是無極,無以復加了,就不同於別的。這句話什麼意思?叫阿難你要仰信哪。

「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對於這一切的法得到最殊勝的自在。「自在」兩個字,《華嚴經》有十個「自在」:

一、「命自在」。長壽,沒有障礙。
二、「心自在」。有智慧調伏自心,入種種三昧沒有障礙。
三、「資具自在」。可以出現無量的珍寶來莊嚴世界。
四、「業自在」。菩薩能隨種種業,示現受種種果報。
五、「受生自在。菩薩隨其心念能於諸世界中,示現受生無障無礙」。
六、「解自在」。勝解,殊勝,信解行證的解,也能夠示現種種的身相,演說妙法,這是第六,這個自在。
七、「願自在」。菩薩可以隨他的願,在諸剎中,一切佛剎佛土出現,來成佛,沒有障礙。
八、「神力自在」。神通威力隨意變化。
九、「法自在」。得了大的辯才,諸法之中能夠演說無邊的法門,無有障礙。
十、「智自在」。智慧具足,能在一念之中,顯現如來的十力無畏,成等正覺。

你看佛的智慧,這還不是佛的,是菩薩的智慧,在一念之中就能現如來的十力無畏(十力、四無畏),成等正覺,等等妙法,無有障礙。現在說的這個,這個最勝的自在,就是這十種自在都已經圓攝在裡頭,究竟,所以稱為「最勝自在」。就如《法華經》裡所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所說。因為佛就是真實,也用不著謙虛,我是法王就是法王,我為法王就於法自在。所以這個地方是一貫的、一致的,「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

「阿難諦聽」,阿難你好好聽啊。「善思念之」,要深入善巧地去思念。「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我要給你來解說了,答應說了。這個「別序」的內容就到這裡。這一段,「別序」又叫做「發起序」,發起這個正教,發起本經的正文。這個裡頭,「序」都是為了證信,前頭六種成就是證信,「別序」也是證信。這裡有五重的證信:

第一重就放光,放稀有的光明。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都是要很好的去體會。他說這個經的時候,阿難跟佛這麼多年他沒有見過,這是第一重。

第二重,阿難就請問了。他這個請問就有兩個含義,他這個問,看見這個稀有之光,他就知道這是奇特之法、導師之行、最勝之道,而且知道這個道、這個法就是佛佛相念,這也是證信。第二是阿難能問這種的意思,就表示阿難也是德遵普賢、從果向因的大菩薩,所以就不是凡小所能問得到的。會中這麼多菩薩無量無邊,而且有二萬的四眾弟子,都來敬聽淨土法門,佛來演說這個圓音,正是時機,「今正是時」,大家歡喜。所以這個阿難之問,就知道是在念佛,這大家的時機,都很契機,這是第二重證信。

第三重證信,就佛讚歎這一問。佛讚歎這一問就告訴他,「當來一切含靈,皆因此問而得度脫。」將來的一切眾生就因為你這個問問得好,他們因此而得到度脫,這是第三步證信。

第四步,佛就告訴阿難,佛之所以出興於世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要給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之利就是下面要說的彌陀的願海,彌陀的名號,念佛往生,這是第四重。

第五重,佛在說佛的智慧是如此,這一剎那和無量劫平等。這什麼智慧?定、慧都究竟的通暢,就是法都自在。佛這麼說,又為了眾生「真實之利」,這麼大的智慧,又這麼大的慈悲。這個所說,我們就不能夠輕率,我們應當是歡喜、尊重和仰信。有些地方就是佛既然這麼說,我就應當這麼信,我們慢慢去修去,就會一天比一天明白。所以這個地方是五重證信。

再有,這個裡頭我們已經有兩個「真實」了,在前頭一開始的序裡頭,一個是「真實之際」,因為我們說了本經,這個都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所以可信。所以佛也說了,佛說將來你們有「四依」,因為經和經文是可以矛盾的。現在大家都反了佛的「四依」,跟著始教來否定圓頓教,這是不遵佛旨。

佛旨是「四依」,你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的經不都是「了義教」,有好多「不了義」。一部經裡頭有「不了義」的地方,也有「了義」的地方,這兩個之間要不同,你依止誰?依止那個「了義」的部分。什麼是「了義」的部分?是那個講實相的地方。所以這個「真實之際」所開化的,這是我們應當依的。而這個經這「用」呢,是「惠以真實之利」。

我們也願意度眾生,我們還不是僅僅為了要自度。你要度眾生你要給他「真實之利」,你不是今天給他一張大團結〔編按:指人民幣拾元面值,在那時候很值錢〕就算完了,明天他又沒有錢了。所以這一個是「真實之際」,一個是「真實之利」,這就和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一開頭的兩段話就一致了。

《彌陀疏鈔》一開口就說:「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所以我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的究竟之處就是這個自性、就是這個「靈明洞徹,湛寂常恆,大哉之真體。」第一個「真實」就是如此。

第二個,《彌陀疏鈔》接著說,本來是沒有濁沒有清、沒有背沒有向;但是眾生已經濁了、已經背了,背覺合塵。所以澄,我們說澄,澄一澄,「澄濁而清」,把這個濁的東西把它澄清。「返背而向」,你本來是背覺,你現在把背覺變成向覺,返背為向。「越三祇於一念」,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成佛,這是《大乘起信論》所堅持的。但是一念可以超過,所以圓頓教就不同於終教。

所以這個判教,大家都要知道,你們到底是要學什麼教?到底我們只是喜歡小乘,可以,都好嘛,沒有一個不好的,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圓頓教那就是三祇、一念之間齊等。你需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好,你去修;我這個一念也可以成就,越三祇於一念。

「齊諸聖於片言」,諸聖,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這些聖人,所謂「片言」,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平等平等。「至哉妙用」,這個至矣哉,無以復加,這個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跟本體一樣,不可思議,體上起的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和我們《無量壽經》是一部經,有的稱那個經為「小本」,我們這個為「大本」,有的稱那個為「小經」,我們為「大經」,所以這是一部經。

《彌陀經》的宗是「信願持名」,我們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信願」也就是「發菩提心」更簡明的根本內容;「持名」、「一向專念」是一致的,所以兩部經是一個宗旨。

這兩個真實跟《彌陀疏鈔》蓮池所讚歎的相同,也就說「如是妙法,三輩齊收」,上輩、中輩、下輩。

「遂令凡夫,頓同補處。」就是讓凡夫,甚至於下劣的凡夫,頓然間同於補處菩薩。一往生就不退,再無退轉,頓然間就同於補處。所以「大哉妙用,不可思議。」「真實之際」的體所產生能夠發揮的妙用,給予眾生真實之利,這個就是本經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可以得到往生這樣的一個真實之利。

這樣的妙用,在一念之間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念了一句佛號,在你正當念時無有雜染,你就跟諸聖平等。我們幸而得聞,你要知道這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也。」所以用這個,咱們結束了這第一卷。

上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