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大誓願第六 (之八)

【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衆.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卽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十九、聞名發心願。 二十、臨終接引願。

底下就講「發菩提心」了。「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這是「聞名發心願」,後頭還有「臨終接引願」,就這一段。

我們現在是書裏面引證的比較廣,我們現在把這個重複的,差不多的,我們就精簡掉了。我們挑選一點,精煉一點,來適應咱們這個時間。

這個「發菩提心」,我們就把元曉師他在《宗要》裡頭的解釋拿出來跟大家介紹。因爲他是非常重「發菩提心」。元曉是朝鮮人。關於《無量壽經》,我們中國古來只有兩本,另外兩本都是朝鮮人的,一個是元曉,一個是憬興。所以我們國內對於《無量壽經》的研究很不足,很不足,現在我們要回頭。元曉他對於淨土宗著作還不止一本。朝鮮他們的佛教很不錯的,他們禪宗也很不錯的,他們都有著作,當時的水平都很高,覺悟很高的。

元曉的特點,他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裡頭,他特別重這個「發菩提心」。所以他講「發菩提心」,我們就把它拿來給大家介紹。他也講兩種,一種是「隨事發心」,一種是「順理發心」。

「隨事發心」,在前頭《往生要集》裡頭稱為「緣事菩提心」。這兒叫做「隨事發心」,在《往生要集》稱為「緣事菩提心」,密宗稱為「行願菩提心」,這是一種。

第二是「順理發心」,「順理發心」就是《往生要集》裡頭的「緣理菩提心」,也就是密教的「勝義菩提心」,殊勝,第一義諦,勝義諦,勝義菩提心。兩種。

第一種就跟四弘誓願是一致的,「煩惱無邊,願悉斷之」,這是如來的「斷德」正因,「斷德」;「善法無量,願悉修之」,都要去修,這是如來的「智德」,你能夠修這麼多的法,很大的智慧;「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是恩德的正因,他對於眾生有恩。所以這三個德,「斷德」、「智德」、「恩德」合起來,「無上菩提之果」。所以「無上菩提,誓願證之。」這樣就是三心,就是無上菩提的因。

「因、果」,雖然是一個叫做「因」,一個叫做「果」,當然是就有不同了。但是這兩個都無所不包。經裡頭說,「發心畢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先心難。」發菩提心,剛初發心是一種,畢竟成就又是一種。初發心是「因」,畢竟成就是「果」,這兩個雖有不同,但是兩個沒有分別,因為從這個「因」必定得這個「果」。

我們從黃河的「因」發源起,這個水一直流到大海,要從地圖上看,大海跟黃河不就是一片水嗎?哪能畫出個界線來?都是連著的。「因」和「果」,只是言辭區別一下而已。所以「發心畢竟二無別」,黃河的水必然流到大海裡頭去。「如是二心先心難」,大家要知道,這兩個心裡頭,「初發心」那個難哪。所以我們也要珍重自己,大家真正要是發了菩提心,千萬要護持,不要退失。咱們這個第一班的畢業生就有的…,所以這個都是要好好地護持啊。

「如是二心」,在這樣的煩惱惡濁之中你能發起菩提心,就跟火裡頭生出蓮花一樣。如是兩個心「先心難」,成就你就必然,你只要護持它就可以了。但你能在這種情況之下,邪說紛紜,種種的群魔亂舞,在這種情況你能發出一個很正的、求正覺之心,要正的覺悟,這個難哪!

「自未得度先度他」,大乘心先要以利他出發;「是故我禮初發心」。經裡的話,對初發心的人要頂禮呀。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這兒就是要發菩提心。他說這個心的果報是成佛,但是也有花報,花報就是往生淨土。因為菩提心是廣大無邊,無有極限,所以他就可以得到往生,這喻為「花果」而成佛作爲「實果」。這就是「隨事發菩提心」,斷德、智德、恩德。

「順理發心」。大家看看書上的文字,「信解諸法皆如夢幻」,你要相信、要理解一切諸法皆如幻夢。《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相信,要理解。有的人讀是讀了,他並不信哪,得了點美金,那他就不當作是幻夢,他就當作那還是命根子了,你這個就沒有真理解,也沒有真信。要真正相信諸法皆如幻夢。

「非有非無」,那就不落「二」邊。這個「緣理」是很高,不是……;前頭你就很難哪,要比成佛還要先受頂禮呀,而這個它又還更不容易一些。「非有非無」,他離開這兩邊,一般人不是著「有」邊,就是著「空」邊。「佛說諸法空,為除諸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不能度。」佛跟你講「諸法空」是幹什麼?因為你著了「有」。就告訴你是「空」;你就執著「空」,那樣佛就沒法度你了。所以這叫「非有非空」,不落這兩邊,這「邊見」。

「見惑」中頭一個是「身見」,第二個就是「邊見」,總是落在兩邊,不是此,就是彼,不能圓融。「非有非無」「離言絶慮」,離開言說,沒有思慮。「絶慮」,思慮之路絶了。所以他這個「必須除盡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這是一個行不到的地方,不是你走所能達到的地方。你怎麼能夠到那個走不到的地方呢?你得除盡了你的「有所得」的心。

所以《心經》說:「以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有所得、有所求,好的還是想得定、想得神通、想有智慧、想說法利眾生,成為什麼什麼,這都是「有所得」心,這在思慮之中。是「離言絶慮」。

「依此信解」。這個樣的信解來發一個廣大之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沒有煩惱善法的分別,不見煩惱和善法。不是說「無」,他是「不見」,「不見」什麼?不見他們的分別。「而不撥無可斷可修」。一位老居士他說你這錯了,他說這個「撥無」恐怕是哪個……。他不知道這是高麗朝鮮人的漢文。「撥無」,我們在這裡一注就清楚,就是咱們的「排除」,「撥」不就是「排」嗎?「無」不就是「除」嗎?不排除。「不見有煩惱善法」,但他也不排除有煩惱可斷、有善法可修,中道啊。有人他有善法可修、有煩惱可除,他就看到煩惱、菩提的分別,就著那一邊;一說沒有分別,他就沒有可斷,也沒有可修,著到這一邊了。

底下「發願」,我願意煩惱誓願斷,一切善法誓願修,雖然你有這個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所以我們要體會這個經,經中也有好多句子是這樣的,我們都要圓融。雖然是「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我要度無量的有情,而沒有能度與所度之別。

「故能隨順於空無相」。這才是隨順於「空」,隨順於「無相」。所以一般都把這個「空」和「無相」體會偏了,成了頑空,把這個「無相」當作沒有講,當成龜毛兔角了,斷滅見。

「如經言」。如《金剛經》的話,「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緣理」發的菩提心。如是心是不可思議,這樣的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這是「順理菩提心」。

「隨事發心,有可退義。」這是一個缺點,「隨事發心」有的時候你還可以退。像舍利弗到了六住,他發了大乘心,人家跟他要眼睛,後來割了一個,又割一個,第二個割了之後,人家說是臭的,拿腳給踩了。他說不行,這個事我辦不了,算了,我別度人了,他就退了。所以「隨事發心」,有可退義,舍利弗是很好的例子。而且是「不定性人,亦能得發」,沒有定性,沒有決定成就叫「不定性」,也可以發。

「順理發心」,你沒有退轉,因為他合乎這個理,沒有什麼可退轉之因。「菩薩性人,乃能得發」,菩薩性,決定成菩薩的人叫菩薩性,不是他已經證了菩薩。

「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諸佛窮劫來說這個功德也說不盡。這就是這兩種發心。所以現在咱們這的發菩提心就是這兩種都可以,所以品位有不同,就是這。所以上品和下品這都是智慧的問題,智慧再差只能生邊地。我們現在有人只稀罕神通、稀罕入定,不知道智慧比禪定、比神通重要得多。

在《勸發菩提心文》裡頭說,「發菩提心,諸善中王」,善中之王。引了《華嚴》的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你忘了菩提心你去修種種善法,這是魔做的事,《華嚴》的話。

《無量壽經起信論》,這是彭紹升的論:「是知菩提心者,諸佛之本源。」「菩提心」是佛的本源,佛之為什麼能成佛?就是因為菩提心。「眾生之慧命」,是我們智慧的命,比我們身命重要,你有身命不見得有慧命,有的人是保存了身命,可是斷了自己的慧命,這個菩提心是眾生的慧命啊。所以咱們佛教中,師父的恩比父母的恩重,父母給你的是你的身體和身命,善知識給你的是你的慧命,菩提心是眾生的慧命。

「才發此心,已成佛道。」所謂初發心時便成佛道,就是這個意思,圓教就是如此。原話是這樣,「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前頭也說,「如是二心先心難」,他要頂禮初發心,所以初發心的功德很大。為什麼這個心這麼重要?因為經中後頭有五種智:「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些智慧,因為菩提心跟這些智慧是相應的,所以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議。而且本經是三輩往生,上輩、中輩、下輩都是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可見「發菩提心」是首要的事情。

第十九願就是「聞名發心」,後頭還有「聞名得福、聞名得忍。」所以此願 (我這〔東林版〕原來是「亦可」,現在把它改一改,把「亦可」改為「理應」,理是道理的理,應是應當的應,「亦可」兩個字把它改成「理應」,更肯定一點) ,按道理說應當解釋為,因為你聞了佛的名號,蒙佛的加被,而你發了菩提心。「聞名得福」,後頭「聞名得忍」都是如此。(可以把這個,這兒一二三四五六七,在這個本子〔東林寺版〕上第七行,你們那個本我不知道了,以後反正要改的。) 這就講了發心的重要。

「修諸功德……晝夜不斷。」六度的功德都要修,「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以上的這種大願大行不退轉,沒有改變,「復以善根迴向」,用自己所修的善根都來迴向,迴向什麼呢?「願生我國」,可以生到極樂世界。

「一心念我」。「一心」過去已經解釋過了,這所指的就是堅定的信心,這個「心」不為他心所奪,不因為別的心,憎恨心、淫慾心把你的念頭搶過去、被它所占領,那就不行了。所以「一心」者就是一個堅定的信心,不為他心所動搖的。《教行信證文類》說:信心就是一心,一心前頭也解釋過了,一心就是心無異念。

《止觀》裡頭講「一心」是什麼?「修此法時,一心專志,心不餘緣。」這不是講一心念我嗎?這又是講的一心念。怎麼能一心念?就是「一心專志」專在這件事情上了,「心不餘緣」,不想其他的了,這就是「一心」。

「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上面所說的就是「事一心」;你要是入了諸法實相就是「理一心」。這樣「一心念我」,沒有告訴你一定是事一心是理一心,都好啊。就是現在你還談不到事一心理一心,只要是先從不去想別的入手,這樣的開始就可以。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遠,念念不捨。」就這麼專念,行也念、坐也念、臥也念,不管時間多長,念念不捨。所以善導大師他念佛,當年長安城裡頭沒有不念佛的,他就教大家念佛。他這個念佛,人家就問他,你念佛是怎樣子?他說,你看,念一句佛就一道光。後來有位少康,他也是淨土宗祖師,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從嘴裡出一尊佛像。現在我們不以這個來標榜這一些,但是確實會有這些事情。

我們現在就是說,你現在不雜餘念,專注這麼念,就已經合乎這的「一心念我」,你就這麼「事念」,慢慢自然而然也就會達到「理念」。所以《彌陀要解》裡說「從事持達理持」。這個地方就是說,前頭是說聞名發心這個願,第十九願,「晝夜不斷」到這就是前頭第十九願,後頭是第二十願。因為聞了佛的名號他就發菩提心,修六度種種功德,就不退,他拿一切善根都迴向求生極樂,而且念,晝夜不斷的念,這就會往生。

底下是第二十願,這裡頭是一段,一共二十四段,「段」是二十四,「願」就是四十八。「臨壽終時」,所以底下是「臨終接引願」,這很要緊,是臨終佛來接引 (今天我們把這段講完),佛來接引。

「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佛跟許多大菩薩都來接他,現在他的面前,他看見了。「經須臾間」。須臾之間是很短的一個時間,四十八分鐘就生到極樂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薩」,他就是阿鞞跋致菩薩,這一願是「臨終接引願」。

臨終這個時候,人是很昏亂的時候。宋朝的靈芝師,這是一個很有名的高僧,他講的,「凡人臨終,識神無主。」這個識神就做不了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你這一生所做的善事、所做的惡事這些業種這時候都要發現。人在臨死的時候,一生所作所為都要在心裡頭出現,做一點好事心裡頭很難過,做了壞事心裡非常痛苦。

「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有的人臨終忽然要吃肉,種種很多很怪的現象。「或生繫戀」,貪戀什麼。「或發猖狂」,發瘋。「惡相非一,皆名顛倒。」所以臨終常常是、很多是,一般是顛倒的時候。臨終的時候四大分離苦不可言,再加上顛倒,這個時候要想用功,有很多人還希望臨終能用功,凡夫是很難辦到,你要沒有特殊的修持,一般是辦不到的。現在是仗什麼?仗彌陀大願加被。

幽溪大師的《圓中鈔》說:「娑婆眾生,雖能念佛。」念佛的很多,可是浩浩見惑思惑,實未伏斷,沒有斷,不但沒有斷,連伏都沒有伏,壓一下都沒能壓住。「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到臨終他心能不顛倒能念佛,「原非自力而能主持」。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了。

所以這就是一個很顯著的分別,你是靠自力還是靠他力。就是禪堂裡頭都要用「楞嚴咒」。《楞嚴經》講,你沒有咒的加持,你打坐你不著魔的是不可能哪,你不能念咒也要把咒寫在那。所以完全靠自力,種種的因緣來干擾。「自力不能主持」,底下就是《圓中鈔》的話,「全仗彌陀而來拔濟」,這個時候完全是仗彌陀來救濟你,你雖然不是正念而能正念,這個正念是佛的加被力。我們都不可能離開加被力,現在我們做一點事情,都在佛的加被之下你才能圓滿你的所願。

我們再來引證小本的《唐譯》和《悲華》兩個經來證明這個臨終。玄奘翻譯得很詳細,比鳩摩羅什翻譯得還詳細。大家都念的是鳩摩羅什翻譯的,稱為「秦譯」。《唐譯》說:「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都有,大乘、小乘都有,「前後圍繞,來住其前。」住在臨終人的面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佛慈悲你、加佑你,讓你的心不亂。

《悲華經》就更清楚了。「臨終之時」,這是阿彌陀佛說的。「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現在這臨終人的前頭,「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他就歡喜了,或者放心了,看見佛來接了。

以這個歡喜故呢 (這兒還是少了一點兒),臨命終時……現其人前……,前後圍繞。這個時候……前頭短了一句,前頭看見佛,佛這個時候入了「無翳三昧」,「翳」是翳障。「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為說法。」這個臨終人「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心大歡喜。」他也得了寶窴三昧。你看由於佛現前,佛以這兩種三昧力故給他說法,這個臨終人聞法故,就斷除了煩惱,一切煩惱、苦惱,心大歡喜,得寶窴三昧。

「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無生忍。」這時候證「無生忍」。所以這個加被力,這個加被力都證明。「命終之後,必生我界。」這就顯出他力門的重要。所以說臨終接引是非常重要,迎現其前,接引之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這一點就留下來吧,下一次了,不多了。 好,今天講的就到這。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