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大誓願第六 (十四)

〔第二十一講,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再說兩句閒話,這個禮拜天在廣濟寺的念佛七道場,現在兩個念佛七道場,第一個是在廣濟寺,我禮拜天去講了。這是打破記錄,在大殿上,後來的人就沒有地方,坐不下去了,就都站著聽。而且裡頭多數是年輕人,就像大學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就這樣的歲數,男的、女的很多很多。他們十七以後廣化寺接著辦念佛七,我下禮拜二到那邊去講。所以這些現象,就是一些青年現在很特殊,青年傾向於佛法。

我們不能夠老記著過去的那些印象,要重視這些新生的現象。新生的才代表未來。過去的就是將要成為過去了,過去老的印象就不復存在,就是歷史了。這新的現象,國內、國外都值得重視。

為什麼能這麼多人來念經、這麼多人來參加?國內這個現象,出了這麼多年輕人。過去都是老太婆,這也都是很可敬佩,身體也不行了,勉強還來參加,就感覺後起無人,現在看見就全不一樣了。很多人在我旁邊坐,很多人比諸位還年輕,就是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男的、女的青年,這是一個現象。就是說世尊、諸佛的願力是不可思議的。

善導大師的話,「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兩句話誰都懂,真要明白這兩句的意思,就是很稀有。如來出世為什麼他唯獨就是要說阿彌陀佛這個大願之海,也就是要說這淨土法門啊。往生淨土這樣的大法,唯一要說的就是這件事,所以佛才在世間示現,這個道理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意思,但它深入一步的這個道理在哪裡?不好懂啊。要懂得這個,這個人就會變,就不為現在所流行的這些學說所動搖了。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就是為說這件事。那我們要學我們要修,應當如何自己就知道了。不肯這麼去學這麼「唯」 ,不肯這麼「唯」的話,就是對於這兩句話還沒理解。

所以讀了書之後就是要有變化。所以古人說:讀了《四書》還跟沒讀之前一樣,是不會讀書。讀了之後你要跟以前有不同,這才是會讀書。不是說你拿個筆寫篇論文,考上個舉人進士中狀元,所以說狀元都是沒學問的。

所以我們現在正在說彌陀本願之海。這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殊勝。今天我們到了第四十願,一共是四十八,剩八條願了。

【我作佛時。國中無量色樹.高或百千由旬。道場樹高.四百萬里。諸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無量色樹願。 四十一、樹現佛剎願。

這一段裡頭包括兩個願,第四十是「無量色樹願」。這幾願都是說極樂的莊嚴的。「無量色樹願」就是前幾句,「國中無量色樹」,種種顏色的樹無量之多,高度或者是一百、一千、幾百、幾千由旬。「一由旬」有的說是四十里,有的說是六十里,有的說是八十里。這是個距離單位,但是它不是很嚴格的,就是古代帝王行軍一天的路程是一由旬,所以折合華里就有三種說法,我們就取最小的來說,四十里,這總不會錯,不會誇張了。

這個樹高多大?要乘百倍乘千倍,四十里的一百倍,四十里的一千倍,所以就是說偉大。樹這麼大,人就不能像螞蟻那樣,跟樹得相稱。

「道場樹」,道場樹就是菩提樹。這個名稱有時候有點亂,但是這個道場樹就是指的菩提樹。在印度正覺山的西南再走十四、五里地,有一個畢鉢羅林〔註一〕,這個樹的林子,佛就在這個樹底下成的佛,所以這個樹就叫做菩提樹。就是印度,現在這個樹還在,我還看過這個照片、圖片,很多人在這禮拜修行,樹還在。《維摩詰經》裡頭,肇公的註解,肇公是大德古代很古的大德,他說「佛於樹下成道」,在樹底下成了道成了佛,所以樹就叫做覺悟,叫做覺悟的樹、道場樹了,就菩提樹了。

此樹的光,它放光啊,但是這個光不是肉眼所能見的,大家要知道。所以我們這肉眼很可憐哪。我們這個肉體所能夠看的、所能夠聽的就是物質世界的東西,都是很窄很窄的一段。光就看這個七個顏色之內的光你能見,紅、紫這兩頭之外的你就看不見了。聲音也是,這頻帶一秒鐘多少周波,從幾百到幾千到一萬,太高的超聲波也聽不見,太低的你也聽不見了。

樹放的光沒有地方它照不到,所以這個樹很殊勝。香也薰遍一切處。「形色微妙」,這個形色非常妙到你不可以言說,不可言說就是微妙。「妙」已經是好到極點了,它是微妙、極妙,「隨所好而見」。所以這個地方大家就要知道,咱們地球上的樹都是如此,這樣的光明它是隨著你看的人的心之所好,你喜歡什麼它就現出什麼,我們眾生的心就是這個心,這個樹所現出的就是這個樹的樣子,因此這個光和香你就領略不到了。

「樹出法音」,不但有光、有香,而且是在說法,極樂世界的樹說法,這個菩提樹都在說法。「隨所好而聞」。就跟極樂世界說的一樣,你是喜歡聽什麼就聽到什麼。不是像咱們這,一個高音喇叭它在那兒放,有的時候…,我的一個鄰居,他那兒是個舖,他那兒放喇叭,我的另外一個鄰居跑去抗議說:「你這是噪音。」他說:「我們是放的音樂。」「我不想聽,你給我來的音聲就都是噪音。」

但是極樂世界就不如此,菩提樹也不是如此,你喜歡才聽得到,你不喜歡就沒有啊。這個是如來果應樹,如來的果報感應所成之樹,「眾生遇者,自然悟道。」你如果能夠遇到這個樹,你就可以悟道,所以這個樹之功德。

曾經你們這頭一班的一個學員問我,能不能找到一本釋迦牟尼佛的傳最真實的,代表一切,因為有好多說法不一樣。我跟他說這不可能,這就是我說不可能的理由。隨著你的水平,你所看的事實是不一樣的,你哪裡能像其他的學問一樣,根據考據、證據,這樣來研究佛學?那你一萬年也是門外漢,那不可能啊,各個所見不一樣。

密勒日巴死了,西藏的密宗大德,後來一位師兄弟來了,人家告訴他師父死了。他說:「胡說」,他說:「師父一直跟我在一塊兒。」他所見的師父就是…。你說那個寫傳,怎麼能一致?你說哪個對、哪個不對?那看見師父死了,把師父火化了,這個說得對,某年某月。多少年後,他一直跟師父在一塊,它是事實,他寫出來,你說他錯?所以你要找一本最正確的就不可能嘛。豈但釋迦牟尼佛的傳你寫不出來,密勒日巴的傳你也寫不出來。 這蓮花生大士的傳,我看那個郭老他也就感覺困難啦。兩本傳寫的不一樣,要加以我們用思惟去推測,推測不到。

所以大家都不要限於「唯常識論」。現在很多所謂「學者」,他實在是在「唯常識論」這麼一個狹隘的圈子裡頭,常識裡頭能說得通的他就能相信,一超乎常識他就覺得這個不對了,是不是?最典型的了,「唯常識論」,而不知道這個非常幼稚,違反科學。

三度空間的人,你只能理解三度空間的現象,超過三度空間你想都沒法想,這是科學。「鬼」什麼不是三度空間所能限制的,所以那牆他不在乎,從地裡就鑽出來。所以根據三度空間,你能理解什麼東西呀?

這個地方說到道場樹,說的這些話也可以解釋底下的那一句,不然底下那一句不好解釋。「高四百萬里」,這高極了,你看四百萬里。在極樂世界的菩薩中,「雖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

當初我們底下說了,這個樹能遇見,但不是都能見,隨你的水平。極樂世界的菩薩,雖然他善根水平還很低,因為往生的時候很多還是凡夫。極樂世界之殊勝就是凡夫的水平能往生,你要是超凡入聖,已經是聖了,已經是菩薩了,那這些世界你都可以去,很自由,那也不一定…。但是也要投到彌陀大願之海來教化眾生影響眾生,這是一個度生最妙的法門,以慈悲故而須要如此。

往生的凡夫也能去,就是極樂世界最大的特點。「善根劣者」怎麼樣?菩薩中善根劣者也能了知,也能清清楚楚看到這菩提樹,而欲看見其他佛的淨國的一切莊嚴,都在寶樹裡頭可以看見。你看這個樹多麼殊勝,樹能夠…,後頭還要講,今天就不詳細講了。

所以這個也說出《華嚴》的境界。極樂世界一棵樹是個小、是個狹隘的東西,而十方佛國是個廣大的、是個眾多的東西。眾多的、廣大的可以在狹小的一個東西中全都顯現出來,這「小」能容「大」、「一」中含「多」,《華嚴》的道理處處在咱們《無量壽經》中反映出來。所以有人說淨土宗淺;圓教是最深的,《華嚴》稱為「十玄門」,這「十玄」都在《無量壽經》裡頭。

這也是,這個菩提樹你就不能見,有人能有人不能見。淨土法門各個瞭解不一樣,有的人就不信,有的就輕視。何以故?本人的水平故,就可以這麼說。不要去問別的了,你這個水平是什麼水平,就看你信的多少你理解多少。你不能相信不能理解,就是你水平大有問題。這句話我看抵得講一百堂課,照照鏡子就知道了。

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玄奘大師再加上個「極」字,是「極難信法」。為什麼這麼難信?它深哪,它不可思議啊,它超情離見,遠遠超過那個「唯常識論」的那些常識啊!在那個基礎你怎麼能夠信,怎麼能夠接受啊?只喜歡繁瑣哲學,什麼是繁瑣的就以為這個高深。

這就到第四十一願,「樹現佛剎」。所以它這一個裏頭就包括兩個願,前頭是「無量色樹願」。欲見諸佛淨國莊嚴都在寶樹中看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在極樂世界,你要想看釋迦牟尼佛的世界,你要想看看自己在生前的這些人,你在寶樹就看見了。

所以我說往生的時候不是一個人的死亡,而是生命的開始;不是一個生離死別,而是一個大團圓的開始。是把一個最悲的悲劇變為一個最殊勝的喜劇,是不是這樣?不然人一死了之後,下輩子你吃我、我吃你都不知道,不要說還認識了,就分別了,永遠分別了,就死亡沉淪六道不知怎麼樣了。

這個生到淨佛國土,當你思念親人的話,就跟鏡子看見自己影子一樣,看見自己所要思的人。看見有什麼好處?可以加持他。有你這個力量,還可以請諸佛的力量來加持,使得這個沒有死的人,他們也發心也往生,將來最後都在極樂世界一個大團圓的喜劇,就是這樣殊勝。所以這個我們稱為「大安樂法門」。這是第四十一。

【我作佛時。所居佛刹.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覩者.生希有心。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二、徹照十方願。

四十二,剛才說樹中能夠現出十方佛剎,豈但是樹啊,徹照十方,極樂世界是徹照十方。「我作佛時。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廣博」就是寬廣無邊,廣大,「廣」沒有邊;「嚴淨」就是莊嚴清淨,「廣博嚴淨」。

「光瑩如鏡」。「光」就是光明,「瑩」是晶瑩,這個東西很晶瑩,這就是很晶瑩。「光瑩」跟鏡子那樣徹照十方,可以照到十方的一切世界,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都可以照到。

「眾生覩者.生希有心。」一切眾生,指著極樂世界的眾生與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如果看到極樂世界這種徹照十方國土這種不可思議的功德之相,都會生起最殊勝、最難得的菩提心。這個就是極樂世界如是不可思議。你在極樂世界十方的佛國你都是瞭若指掌。這個心的稀有啊。什麼叫稀有?咱們水中生蓮就不算稀有,火裡生蓮才算稀有。「生希有心」就是說他這個心像火中生蓮那麼難得。這就是所居佛剎,徹照十方,「希有」就是知道佛之功德、佛土之殊勝,生起了稀有的恭敬清潔之心。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衆生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三、寶香普熏願。

第四十三願,這個樹不可思議的功德,國土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而這個國它香。所以有的人常常就感覺心裡一清淨,突然間就聞到一點妙香,這個香不像世間所有的香。這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正是這樣放香。

「我作佛時。下從地際。上至虛空。」就徹上徹下,所有「宮殿樓觀」,這些建築,「池流」,泉池交流,八功德水、七寶池,一些泉流、噴泉等等的。

極樂世界的水可以自然的不須要人工的從下往上流,它平等,就在這個樓上就循環,水就這麼流,比咱們現在這些大飯店裡頭、外國製造這些人工的噴泉,究竟是一些人工的,不很自然。它這水自然就是上下這麼交流。「華樹」。種種的樹都是七寶所成。

「國土所有一切萬物」。國土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任何的東西。「皆以無量寶香合成」。無量的寶之香把它合成。一個樹葉、一個花瓣、一塊石頭、一滴泉水,無一不是無量寶香合成的,那麼這個香就香啊。

這個香怎麼樣?「普熏十方世界」,十方世界都能聞到。一切眾生只要聞到,他就自然清淨,都修佛之行。所以這個裡頭就是一方面是功德,一方面又顯出華嚴的境界,無量寶香能夠入到隨便一個小東西裡頭,「多」就進到「一」裡頭;香是一個香,一個香能遍熏十方世界,這個「一」就遍到「多」裡頭了,「多」入「一」、「一」入「多」都是不可思議,這極顯極樂世界。

再有就是以這個香來做功德。這個香的功德在我這個《大經解》裡頭引了一大段,講到天上的香種種的功德,這個還是凡香。極樂佛土的香就如《維摩詰經》裡頭所說的,香積如來派眾香菩薩來見維摩詰,維摩詰就問,說你那兒香積如來怎麼說法?來的這些菩薩就說:「我土如來,無文字說。」香積如來他不是拿文字來說,只是以種種的香,國土中有種種的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來生到這個國土有很多天人,也就是國土的人,令這個國土的人「得入律行」,能夠合乎戒律(三聚戒:根本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就自然「得入律行」。

菩薩怎麼樣?各個就坐在香樹底下,就聞這個香,就可以得到「一切德藏三昧」,就是以香味作佛事。所以極樂的香也是如此,眾生聞者都得到無量的好處。極樂世界它是總結了一切佛土的殊勝,他到世間自在王如來那,二十一俱胝多少多少的佛土他都知道、瞭解了,他把這一切好的都攝集起來,所以香積如來國土它那個香的功德,極樂世界也都攝進去了。

註一: 當時黃念老在佛學院講授時,所用的講義為最初東林寺所印的簡體字版本,而此處簡體字的印刷是「毕钵罗」,以致口誤讀成「华钵罗」。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