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地疑城第四十

(請點擊下方 Play-button 鍵,即可開始播放錄音)

第四十品,〈邊地疑城第四十〉。

【佛告慈氏.若有衆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 

「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這就說明為什麼會有胎生,這個就是他的類型。有的眾生,他是很作功德,可是他心中的疑沒有斷;他要求生淨土是實在的,但是他「不了佛智」,不能了達佛的智慧。這一句是總的,對於佛智不能了達。

不能了達哪些呢?底下就分成四個,就開廣的說了,他就對於「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四個智慧,他不能了達,他是疑惑不信。可是他還相信哪,相信有罪有福,相信因果;這修善得福,造惡得罪,這不敢做壞事,多做好事。

「修習善本」,「善本」就是念佛是善本,善的根本,是最重要的善哪;來求生其國,就是這個水平,這個是「胎生」了。

底下是曇鸞的話,他說,「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中」,還有一種往生極樂世界,不在這個三輩裡頭。他這種人怎麼樣呢?這種人「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要五百年哪 (這個五百歲以後再解釋,到底是指哪的時間),「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安樂國土謂之邊地,亦曰胎生。」就有這樣一種人,他不在三輩往生的三輩裡頭,他是往生了,可是五百歲裡頭見不著佛,聽不到經法,也不見菩薩大眾啊,等等的。這樣的話,在這就叫做「邊地」,也叫做「胎生」,就分別於三輩往生。對於這一類的人,稱為是「邊地」,或者是「胎生」。所以「邊地」和「胎生」是一個同體異名,指著一件事情兩個名稱,這個就是這樣。

底下又說,「邊地者,言其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這個咱們說「八難」〔平聲〕之一,或者說「八難」〔去聲〕,說這學佛不容易啊!他說五百歲中不見聞三寶,也不是也很困難嗎,是不是?同於我們這個所謂八難哪──生於邊地,沒有佛法的地方叫邊地。到了極樂世界,他也不聞,這個困難和咱們世界上邊地的情形一樣,因此就管它叫邊地。

〔「或亦於安樂國土,最在其邊」〕,也或者,曇鸞他沒有把它肯定,也或者它這個地方就在安樂國土正邊邊上。曇鸞大師為什麼不肯定哪?因為這個極樂世界你說有個邊,這個話也不大好說啊,所以這個就沒有肯定。但是對於這種有疑惑的人,他就疑惑出來個邊了,哈哈哈哈……,所以曇鸞大師沒有把它肯定。不過底下根據懈慢 (懈怠) 國來說,那就是在「邊上」也是完全很對的。懈慢國,就是到中間就不前進了,那麼這就是到了邊上。所以這些說法,你往生之後才會完全清楚。

所以就是說,一個就是說這個邊地是難聞佛法,咱們世界上是如此,所以他生了之後,還五百歲中很難聞〔法〕,因此管它叫邊地;也可能它就正在邊邊上。胎生也是作譬喻,這小孩還沒出胎。所以「邊」就表示這個難,「胎」表示他暗,眼睛、耳朵、鼻子都沒用,胎兒這個有什麼用啊?他都有,還沒出胎,這沒用。所以這兩個各說了一邊。

「疑城」,剛才說了「邊地」,這個說到「胎生」,這是「疑城」。人如果在疑心之中念阿彌陀佛,生在極樂的邊地,這七寶宮殿裡頭,五百歲中不得聞三寶之名。「疑」,有疑惑的人所居,所以稱之為「疑城」。

《守護國界主經》云:「若人命終之時,預知時至,正念分明,洗浴著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見佛相好,眾善俱現,定知此人決定往生淨土。」這個決定了,種種吉祥的相都現出來了。

「若人念佛持戒無精進心」,他沒有精進的心;「命終亦無善相,亦無惡相」,有惡相是決定不往生;沒有善相,也沒惡相,生前也不是很特殊,這種人「地府不收,安養不攝」,陰間不收,就由於生前念佛來著;三輩往生裡頭也沒有他,他就如睡眠而去。所以我們有時給人證明就根據這個,就根據這些法,經上的話,不能離開聖言量。離開聖言量按自己的思想辦事,有時就會說錯話。「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斷,生於疑城,五百歲受樂,再修信願」,這五百歲中幹嘛?他還要修,修能生信,能夠發大願,「方歸淨土」,所以這個就是生於邊地疑城。

生於邊地疑城,我們還說他生了淨土嘛。所以夏老師說,邊地我們要去還去不了呢!哈哈哈哈……,現在要去還去不了。所以生到邊地上,他就是沒有這些特殊的相。這一點,大家若要給人家證明的時候,所知者都不能按自己的思想辦事。

總之「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老得記著,只能根據聖言量。沒有聖言量,你自己的意思就是不能信哪,那可以說絶對是錯;要不是絶對是錯,佛幹嘛告訴你不要信哪?這錯是錯不完的。只有是豁然大悟,那個就猛一下子揭一層皮兒,但是他也沒完,沒有那麼容易。所以這就討論了邊地疑城的景象。

現在很多人很多人就都依靠這個呀,說老實話,你生到邊地疑城,給你道喜呀!不是容易事,都不是容易事啊。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這樣的都攝受啊。

還有一個懈慢國,在咱們這個國土和極樂世界之中;它十萬億佛剎,就在五萬億佛剎那地方有一個懈慢國。生在這一國的人,就貪著這個國土的快樂,「唉呀!快樂極了」,都滿意了,他就是懈怠了;「我夠了,夠了」,也就驕傲,「我行了」,不更前進。還要修信、修願,還要懺悔,要懺悔啊!你要出這個邊地疑城,要大大的懺悔啊,懺悔到輪王赦免你的罪,你才能出這個邊地疑城。所以稱為懈慢國,懈怠,我慢。

這個都是經典哪,《菩薩處胎經》曰:「西方去此閻浮提十二億那由他」的國土,有一個「懈慢界」,有這麼一個地界;「國土快樂。……前後發意眾生」,前前後後的,過去的、未來的,就是前後了;「欲生阿彌陀佛國者」,到了這個懈慢國,都染著這個國土;「不能前進生阿彌陀佛國」,這還沒到邊地,因為他在中途已經傲慢了,這個罪是現行的,所以他比邊地還差呀。

「億千萬眾,時有一人,能生阿彌陀佛國」,很多人都到了這個懈慢國了;「何以故?皆因懈慢執心不牢固。」他一定要往生的心不牢固,到這兒就不前進了。這麼看來,懈慢國也屬於邊地疑城的一個種類。這四個原因呢,就是由於這四種智慧,所以底下我們就要討論這些智慧了。

「不了佛智」是總的,對於佛的殊勝的智慧你不明了。底下淨影的話。

什麼叫「不思智」?就是「佛智淵深」,淵廣、淵博、深奧;「餘不能測」,除佛以外其餘的人,你沒有法子去測度,你猜也猜不到,你想也想不到,所以名為「不思智」,你的「思」是不能達的,達不到的。

〔「佛智眾多,非言能盡」〕。佛的智慧很多,非言語所能盡,所以就「不可稱」。你用言說來稱,稱不全哪,就說「不可稱」。

「於諸法門,知之窮盡」。對一切法門,窮其根源,盡其所有,沒有不能夠了達的,沒有剩下的,所以名之為「廣智」,廣大呀。

「位分高出」,這個智慧很高,所以名為「無等倫最上勝智」,沒有能比的最上勝智。

底下是海東元曉師,就是現在的高麗(朝鮮),當時朝鮮有兩個大德都是淨土宗的,一個元曉,還有一個憬興,他們都有著作,都入了藏。所以當年,這些國家到中國來學佛法,都是出很多人才,禪宗也出了很多,高麗的禪宗出的人好像比日本人強。所以地藏就是朝鮮來的,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王子。佛教很不錯,高麗。

元曉他的好處,他就把這個「四智」配了大家都知道的「轉八識成四智」這「四智」。就不是又一個什麼智慧了,這個結合,結合得很好。

「不思議智」就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我們都懂,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個「識」,轉識成智就成了「成所作智」。他說,這個智能夠做不可思議的事情,你這一念稱名,不管多劫的重罪永滅;「十念功德,能生界外勝報」,出乎三界之外叫「界外」,界外殊勝的這個報的果。這些事情都不是人所能測的,這樣來度眾生是成所作,是不可思議啊,所以稱為「不思議智」。

「不可稱智」是「妙觀察智」。這個智慧能夠觀察不可稱的境界,「謂一切法,如幻如夢,非有非無,離言絶慮」。這個「妙觀察智」是什麼?它就是告訴我們,一切法都是如此,都「如夢如幻,非有非無」,不能落在兩邊啊;「離言絶慮」,「凡有言說皆無實義」,你思慮是達不到的,絶慮呀。

所以,我後頭的〈註經偶頌〉:「立論唯依聖,得旨在忘情」。你要立一個論,有個所說,這個論點是什麼?「唯依聖」啊,唯獨是要依「聖言量」,不是自己這兒我獨出新裁呀,唯獨是要依聖,完全依止於聖言量。

你要能得旨,聖言量那不是一句一句經上有的話嘛,你把它都抄出來,你是不是能得旨啊?得旨在於什麼?「得旨在忘情」啊,你把情忘了才能得旨。你在有情見之中,有是非、有邪正、有分別、有眾生、有佛,都是情見,你懂不了啦!都忘掉!忘情,情見掃光,你才能得旨。

所以「不可稱智」,這不是追逐言語者所能夠稱量的,所以稱為「妙觀察智」。「妙觀察智」是轉什麼?轉意識,意識就是分別。你都有分別,你就是不可能瞭解實際情況。你這個分別就是錯的,「妄生分別」,無分別中你妄生分別,根本就錯到底了!那你怎麼能夠有智慧,你就是「識」。所以「依智不依識」,你這依識,不行啊,腦子裡都是識。要忘情,所以「不可稱智」就離言絶慮。

「大乘廣智」就是「平等性智」。所以它這個,大家再念下去就不是另外一回事了,這個你就好接受,跟咱們這四個智還都說得通,這個論可以成立。「此智廣度」,這個平等性智,它這個智可以拿來廣度一切眾生;它「不同小乘」,小乘他就是自了,這個是〔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盡未來際,沒有間歇的時候,沒有厭倦的時候,沒有疲厭的時候。

為什麼?「謂游無我」,在「無我」中游泳。這「游」就是游泳的「游」,所以不要再用別的字了,就是在「無我」裡頭游泳。你看,在游泳池裡游泳多麼舒服。在清波中游泳,這個清波就是「無我」。由於「無我」,同時也沒有「不我」,也就是也「無無我」。不但「無我」,「無我」也無;也沒有「我」,也沒有「不我」,所以就沒有不相等,平等的可以來攝受的,所以就可以普度了。

「平等性智」,怨親平等,什麼都平等,善惡平等,邪正平等,這一切……,現在我們還有些不平等,看見這些人根器太困難,這我沒辦法,我告饒了,哈哈哈哈……,也是沒辦法,確實沒辦法,也就是眾生,還沒有離開眾生。這「平等普攝」,只有佛有這個智慧才能真正做得到,我們起碼應該心嚮往焉哪,應該是這樣去等攝。從這個同體的智力,載運無邊的有情,皆叫他同至無上菩提,是故叫做「大乘廣智」。都到無上的菩提,而且廣度一切,廣大,這就是「平等性智」。

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