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之五)

【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刹.趣佛菩提。當生佛刹。永得解脫。】

所以這麼著,把《金剛經》跟蕅益大師的一起瞭解,和我們這一段來比較,咱們這經中說的「無相智慧」,「遠離分別」這兩句,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相智慧」,「遠離分別」就「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嘛。

我們這兒說要「植眾德本」,要「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修一切善法」,這都是善法,修一切善法呀;咱們這兒說「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金剛經》就說「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看,咱們淨土宗和《金剛經》分別在哪裡呀?完全是一味,就這一個道理。

「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這方便有多門哪,真正到了真實法中,那就是「一路涅槃門」;真正達到涅槃,那就是「無我……,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我們這兒的「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這個淨土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對於難信之法能夠信,這就是「無相智慧」。按說,「無相智慧」我們沒有啊!《金剛經》也說,「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聽到《金剛經》的章句,乃至能夠一念生了淨信的;「是諸眾生」,這些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眾生就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金剛經》又說,你聽了這個經,你能夠信,你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沒有這四相。

蕅益大師又解釋,如果有人有一點點「我人等相」,反過來證明,你有一點點「我人等相」,你絶不能信這個經。能夠信解受持,你決定可以了達我相、人相等等的相,當體都是無相,所謂「當體皆空」。所以就是說,「能信」這個妙德,它本體全部就是「無相智慧」。這他又說了,你要住相,你絶不能信;你要能夠信,能夠受持,你一定可以了達這些無相的真諦。所以這個「信」和這個「智慧」是不二的。

淨土宗是最圓最頓的法,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的法門。若我人對於這個法能夠生出「實信」,真實的信心;我們「六信」具足:「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註一〕,那麼這個人他必然也超情離見。超情離見,那就是無相智慧。

所以在咱們經中最後的〈獨留此經品〉說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有種種的難,你聽到了這個經,你相信,你快樂,你願意接受,願意去奉持,在一切難中之難,沒有再比這個更難的了。

所以現在大家第一步,有的人肯相信、肯念,逐漸逐漸地達到受持。「受持」兩個字也是不容易的,能夠接受了,經中的道理我接受了;能夠堅決見之於行動的才是「持」啊。

前面這說到了這樣子,這個「信解」如上之難,這個能信就是智慧。前頭說到,你取相分別,你種大福田,甚至於念佛,你「求出輪迴.終不能得」。蕅益大師不是說了嘛,念到跟銅牆鐵壁也不能往生,這就是「取相」的過錯。那個不行,就是因為取相。

現在「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呢,就「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這就是離相的殊勝。一個就三輩往生,在七寶池中聞受妙法,就可以分身塵剎,廣度有情;或者你就墮落在疑城裡頭,你取相分別,你缺少智慧。這個關鍵所在,就在於離相和不能離相。

這個經文說「身心清淨.遠離分別。」「身心清淨.遠離分別」,因為你無相智慧,萬法一如了。萬法一如就是萬法如一了。既然如一了,你還有什麼叫染?還有什麼叫淨呀?它一個了,那不就平等了?還有什麼可取可捨呀?所以身心就清淨,「一切皆如」,就離開分別嘛。

念佛嘛,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相繼,所以也「身心清淨」;淨念相繼,也自然就「遠離分別」。

或者有人會懷疑,淨土宗要厭離娑婆、求極樂,這不就是有厭、有欣嗎?這不就是分別嗎?《妙宗鈔》的回答說,「取捨若極」,你這個「取」和「捨」達到了極點的時候,「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

這個就是淨土宗之妙就妙在這兒,你達到極點,你跟那個「不取不捨」不是兩樣事情。你捨到了極點,什麼都捨了,那就是我們常說的「萬緣放下」,都捨了,萬緣放下,那六根寂靜啊,萬緣放下;你取到了極點,那就是「一念單提」啊,只剩這一念,這才是達到極點哪。

你這麼念佛的時候,「萬緣放下,一念單提」,跟那個「不取不捨」的人念佛──不取不捨,他對於一切都無取捨,內心清淨,他在念,他也自然是萬緣放下,一念單提;我這也萬緣放下,一念單提,那豈不就是一樣嗎?所以說,不是異轍,不是兩件事啊。

《彌陀要解》還說到,(這一點就是說,我們要求離相智慧,大家又可能專門去注意離相去了;是要學習、要明白這些事,但是要圓融,不要死於句下。)「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這又是依文解義了,那麼不取不捨才對,我就要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你執著了理。你執著什麼?你不是執著這些情見了,你執著了理,你把事給廢了,你也有執著,把事情廢了;「既廢於事」,離開了事;「理亦不圓」,理要靠事來顯,你把事都廢了,理就不圓滿;「若達全事即理」,這一切事就是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所以這一種淨土宗的妙諦,不是情見所能及的。

所以我們「求生淨剎」就是至心信樂,願生彼國。那麼至心信樂,願生彼國,就是把我們微小的、一念的這個心願 (我們的心願是求生彼國),投入在彌陀無邊的、一乘的廣大的願海裡頭。彌陀願意眾生求生彼國,所以攝受了淨土,勸大家念佛。我們也念佛,也求生極樂,這就是把我們這個一念的心願投入在彌陀的願海裡頭。

底下我這兒寫了這兩句〔註二〕

「是乃舉我介爾一念心願,投入彌陀無邊願海。
    亦即攝彼一乘無邊願海,入我介爾一念心中。」

這也就是攝彼彌陀的一乘無邊的願海,進入到我自己的介爾一念的心中啊!前頭一句好懂,我這個心願就投入彌陀的願海裡頭,那我們就成為一體了,能如是理解也就很不容易。

底下說,這樣的話,也就是等於把彌陀整個的願海,攝入在我們自己的心中。這個費解嗎?這個在我看,還多了一個「攝」字,哈哈哈哈……,本在我們心中啊!所以「十念必生,有願必滿」哪。

「趣佛菩提」,我們在因中發菩提心就是「趣佛菩提」,趣向於佛的菩提。以這個為因,我們果上必定是成阿鞞跋致,究竟佛果。

所以,這個「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我們本經的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照著宗去修持,宗就指明修持的捷徑,就「當生佛剎。永得解脫」。所以剛才我們說到這些個,都是離相智慧。以這個離相的智慧來求生佛剎,就永得解脫。

所以,現在大家對於這些內容應當著重,應當要去掉這些執著。我常常說,咱們修行如剝筍皮,這個筍本來很髒、很粗,應該耐心的去剝,剝了一層還有一層,剝到最後筍心都露出來,就無可剝了,就是如此。你這個剝的過程,就是筍心顯現的過程。在這個裡頭如果貪著,自己要得點什麼,這種思想就是執著。你本來是佛,你還要得什麼?

「無所得故」嘛,「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無智亦無得」就說明這個「無所得」。所以不用功則已,一用功就想馬上要修出個什麼樣來,一有個樣不就壞了嗎?不就有個相了嗎?「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偏偏要出個什麼相,只是要去東西,掃除這些情見。

一方面要用功,一方面要看一些書,用般若智慧掃除自己修行中的這些絆腳石。這個盲修瞎練,得的好處就太小了,要避免盲修瞎練嘛。要知道,我們一方面要跑、要走路,一方面要把眼睛睜開,眼睛也要好好的擦呀,看不清楚那是很危險的。

註一:黃念老在《淨土資糧》一書中,對「六信」有詳盡的解釋。
註二:「這兩句」是指黃念老在《大經解》中所總結的一個開示﹔為方便讀者,網頁上將這兩句原文錄出。

上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