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心精進第五 (之二)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願.悉現與之。說是法時.經千億歲。

「世間自在王佛知其高明」。「高」是崇高、高超,指持戒、禪定超過世間。「明」是明哲、明智,指智慧明朗,照了諸法。「志願深廣」,所發的志願深遠廣大。遠至未來沒有窮盡,普攝一切沒有遺漏,所以叫做「深廣」。

「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淨廣大圓滿之相。」世自在王佛就宣說了二百一十億佛國。為什麼二百一十億呢?這有兩個解釋:㈠ 據《華嚴經 • 華藏世界品》,佛剎蓮華世界海有二十重,每一重有二百一十微塵數的佛國。本經也是二百一十億,正好相合。看來是用二百一十億代表二百一十微塵數,也就是代表無量的佛國。㈡《大智度論》講:佛導法藏比丘遍至十方;佛把他導引到十方,顯示種種的佛國,令法藏從中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他所願成的國土。可見佛所顯示的是十方種種佛剎。根據以上兩種意見:① 二百一十億暗括無量,② 佛導法藏遍至十方,所以二百一十億是指十方無量佛剎。因此法藏比丘所攝佛國能勝過一切佛土。世自在王佛宣說種種國土功德嚴淨(莊嚴清淨)、廣大圓滿(圓是圓明、圓融,滿是具足,所以圓滿就是《華嚴》的圓明具德)的無邊的妙相,為了滿足法藏菩薩的心願,就全部都顯示與宣說了。說法的時間,經過千億歲。時間長短,本無定格。現在人壽不到百歲,彌勒下生時,人壽八萬四千歲。

至於所顯佛土其中有沒有穢土,過去有爭論。但根據淨影大師對本經經文的分析,以及《悲華經》的經文,所示佛國其中應該包括穢土。本經法藏比丘於見土聞法後,就思考所見佛國的「天人善惡.國土麤妙」。若是人惡國麤,那就是穢土呀。還有《悲華經》說:所現佛國「或有世界嚴淨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災。」可見當時所示諸佛國中,包括穢土。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覩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於彼天人善惡.國土麤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爾時法藏聞佛所說.皆悉覩見」。眼睛看見叫做「覩」,以智慧來見叫做「見」;兩個字都有,那就是眼也見了,心也見了,也就是智慧的見,就像《唯識論》所說的見分,是推求照察的意思。見了心裡頭都通達,就是所謂心明了。法藏比丘還是在因地之中,但由於世自在王如來的威神加被之力,所以能同佛的天眼一樣,十方國土都在一時之內完全目覩心明了。「起發無上殊勝之願」。「起發」就是發起。「殊勝」就是超出其他,絕妙希有。「無上」,沒有比這個更上更高。所願成就的佛剎,國土莊嚴,人民受樂,他的光明、壽量、名號功德等等都是無上,超過其他佛國。

「於彼天人善惡.國土麤妙」。對於他所看到的一切世界中,天人的「善」與「惡」,以及國土的「麤」與「妙」,他都徹底「思惟」,求其「究竟」。至於善惡,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標準很不一樣。例如飲酒,世人看作風雅,佛法就定為重戒。在佛法中也因行人水平不一,而有不同的善惡標準。

《淨影》判為三種:㈠「順益為善,違損為惡。」這個相同於《唯識論》,是用順益與違損來判定善惡。所行對於現在與未來相順有益就是善;相反,對於現在與將來相違有害就是惡。㈡「順理為善,違理為惡。」「理」是無相空性。比方你要布施,若能不住於相,施者、受者同所施的東西,都體空無物,這叫三輪體空,這是順理的無相的行動,這就是善。你如果有所著 ── 我做了功德,把錢布施給他了 ── 這是違理的有相行動,這就是惡。所以這就比 ㈠ 深刻了,超出人們一般的想法:布施給他錢,做了好事總是善。殊不知你有所著,覺得做了好事,不能離相,這個就是惡。所以這麼來看的話,那麼就是只有佛菩薩,下至阿羅漢,所修的法才是善法。人天眾生所謂的善法,沒有離相,都叫做惡。㈢「體順為善,體違為惡。」「體」是實際理體,也就是真如實相、中道、第一義諦等。順於理體的,才是善;跟理體相違,都是惡。這正同於《菩薩瓔絡經》的「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起名善,背第一義諦起為惡。」心起一念,所住之緣只是自體,任運施為都合理體就是善。所以凡夫二乘以至菩薩,一切有所住緣未能順理的修,都叫做惡。

法藏菩薩對於所見的二百一十億佛國的善妙與麤惡,一一思考比較,對它們的因果得失,深入「思惟」,達於「究竟」。「究竟」用俗話說,就是徹底裡面的徹底,是對於這些法的本源深入追究,窮盡根源。這個本源就是經中所說的這個真實之際,也就是《往生論》裡頭說的一法句、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法藏菩薩的思惟達到了究竟,所以稱為「思惟究竟」。

「便一其心.選擇所欲.結得大願」。「一其心」,淺近地說,就是把自己專一起來,集中到一處。從所見的諸佛國裡,挑選自己「所欲」,即自己所須所求,也正是度生所須所求。所挑選的,都是能使眾生普得最極真實之利的地方,這樣形成大願。經文是「結得大願」。進一步來說,「一其心」就是一心。「心無異念」叫做一心。《教行信證文類》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心無異念」是指自心專一沒有雜念,「信心無二」表信心純一,都是事上的一心。若能契入實相便是理一心。所以說一心即是真如。法藏菩薩的一心是事理兼備,所以成為清淨報土的真因。本經第八品法藏菩薩「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於是從法藏本心流出西方極樂淨土,正顯一心是清淨報土的真因。

「精勤求索」。「精」是精進,「勤」是勤苦,「求」是願求,「索」是索取。法藏菩薩為了圓滿大願,他勇猛精進,勤勞辛苦,一心願求成就大願。對於形成之願就「恭慎保持」。「恭」是恭敬,「慎」是慎重。「保持」與禪宗的保任同一個「保」字,這也實是同一意思。宗門悟後還要保任。「保」是「心心不異謂之保」(「任」是「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這個心和這個心一念一念之間沒有兩樣,沒有兩樣就是彼此相如,念念都相如。所以如如不動,不是這個心一點不動,是堆死灰,而是隨便你是動是靜,想這個、想那個,種種動作施為,都與實相不相違背。「持」是行持、奉持。所以「恭慎保持」,就是恭敬慎重,一心專注,念念不異,自然奉持。

「修習功德.滿足五劫」。古德有爭論:有人認為是發願之後,修行的時間用了五劫;有人認為這仍是發願的時間。根據《宋譯》,「住一靜處,獨坐思惟,修習功德,莊嚴佛剎。發大誓願,經於五劫。」所以在五劫中既在思惟,又在修習,正同於嘉祥師所說,這五劫是「修行、發願」時也。法藏菩薩經五劫長時,於二十一俱胝(即二百一十億,俱胝即千萬)佛土中種種「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於是捨其麤惡,廣選善妙,結成心願。願中的佛國「超過於彼」,「彼」就是二百一十億佛土。此時願中的佛國譬如建築中的藍圖,但從藍圖已可看出佛國殊勝獨妙,超越十方。

既攝受已.復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禮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佛言善哉。今正是時。汝應具說.令眾歡喜。亦令大眾.聞是法已.得大善利。能於佛剎.修習攝受.滿足無量大願。

法藏菩薩在完成了攝取佛國的具體大願之後,他又去參見世間自在王如來,「稽首禮足」。「稽首」是頂禮,頭要碰地或拜墊(反之就不恭敬,叫做我慢禮);「禮足」是用自己的頭部承接佛足。然後繞佛三周,站立合掌說:「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發願要超勝一切佛土,是自己從真實之際的開化,唯願一切眾生得真實之利,迅速同證大覺。所願所行,都是真實智慧的流現,故所行清淨。現在此行已經成就。

「佛言善哉(是讚歎之詞)。今正是時(現在正是時候)。」《法華》要開權顯實,也同樣用了「今正是時」。為了讓十方九界一切眾生,都入彌陀一乘大願之海,一切含靈都能依此妙法來得度脫,這樣一件大事,現在因緣成熟,你現在說正是時候。你應該全部都說出來,普令大眾全都歡喜,也令大眾聽了之後,得到殊勝的法益,所以經文說「得大善利」。「大眾」指當時會上以及未來的一切凡夫、二乘與菩薩,當前我等凡夫自然也包括在內。讓大眾聽了,得大歡喜,也能夠對於佛剎修習攝取。這樣的話,都可以「滿足無量大願」。

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說:「滿足往生淨土一願,即一切志願悉滿足,故云『滿足無量大願』。」大師是說,種種行願,廣大如海,雖然無量無數,可是只要滿足往生極樂淨土這一願,一切其它的志願,全部得到滿足。這一開示超情離見,純粹是華嚴境界,和盤托出了諸佛的心髓。末世修行人,在當前「億萬人修道,罕一得道」的形式下,但能信奉滿足往生淨土的一願,就是投入彌陀一乘大誓願海,就同彌陀同體,一切大願都得圓滿。方便直截,不可思議。曇鸞大師的希有開示,應與以下妙句同參:善導大師的「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蕅益大師的「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嚴普賢行願品》的「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以及本經釋尊讚歎阿難說「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這都是畫龍點睛的無上開示,都是教眼,都是釋尊一代時教、十方諸佛無上大法的心中心。若能染入心神,決定立脫生死,直趨究竟。

上一頁                回《大經白話解》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