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H老居士

一、答 ㈠願貴切實    ㈡臨終觀行

拜讀大願,至表讚歎。妙解如環,情辭真摯,定邀四寶加被圓滿成就。竊以願貴切,貴落實。令學長勝願即貴在「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十六字。果能逐步落實,決定有願必滿,往生極樂,位登不退。甚至即此肉身,圓滿菩提。

承詢嫂夫人臨終觀何本尊為宜問題。頗瓦法本尊為觀音,嫂夫人平素自修為綠度母,臨時更改困難,故可直接觀自為度母。諦信度母即觀音(實際亦真是觀音)無二無別,決得相應。總之,諾祖開示:「汝能往生與不能往生,只看汝是真願意去與不願意去為斷。」故古云:「但辦肯心,決不相賺。」

更有進者,既承下問,敢不掬誠!行人於臨終緊張關頭,仍能自在修習頗瓦者,恐百中無一,甚至千萬中亦難有多少也。例如宋代蘇東坡居士才智過人,兼擅禪辯,晚歲以淨土為業,臨終又有善友在側。但最後一著,仍只是以手指心,自云「這裏著力不得」而已。持名尚不能著力,況於臨終時自運明點開頂往生乎!可見臨終一關,非同小可,萬勿掉以輕心。唯當勇猛精進,如救頭燃。養之於平日,方能用之於臨時也。我輩行人,結其求生淨土之勝願,臨終之際,萬緣放下,一心求佛接引,此時但能續念聖號或本尊真言,直到最後剎那,決蒙接引生西。只此最為簡易可靠。由此可見,嫂夫人於臨終之際,只要能提起平素熟念之度母咒(或聖號),即大事了畢矣!

二、 ㈠論開悟    ㈡勸躡解起修

大函敬悉。承詢樹上之猴,必以一手攀枝,若雙手齊放,即是悟境之說。

此為老學長數十年來久參之老問題,既承下問,焉敢緘默,只好再扯一堆葛藤。禪云:「撒手空行。」又云:「如萬丈懸崖,縱身直下。」此兩語與老學長所聆之法喻相似。教云:「真心以實相為相,妄心以攀緣思慮為相。」有所攀緣執著,即是妄心用事。雙手齊放,頓無所攀,即是離妄。離妄即真。故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又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此時若有毫釐求真作聖之念,便是頭上安頭,於是猴子又攀住一枝新條矣!正當悟時,赤裸裸,淨洒洒,取捨情盡,凡聖體空,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非思量分別所能及。喻曰:「如萬里尋親,突於十字街頭,一眼看見親爹。」此喻初見本面時之驚喜也。又喻曰「賊入空室」,此語更好,蓋喻「死盡偷心」也。可憐生這個小偷,冒危險,費心機,撬開門鎖,誰知室中空無所有,於是這一顆熾盛的「偷心」頓然止息。這也即是雙手齊放之喻也。數喻合參,或能稍窺悟時情景。

至於函中所引《宗鏡》法語,均是妙諦,正宜「躡解起行,行起解絕」「此是行時,非是解時」。近頗有以「解」為「悟」者,此皆錯認驢鞍橋為阿爺下巴頦者也。猿猴之病在於捨一取一,厭喧求靜,棄穢取淨,除迷求悟,捨凡求聖,去妄想入禪定,出生死求涅槃,總之手中必牢執一物,可換而不可無,故永無了期。此尚屬上者。近更多有雙手齊執之行人,縱變為三頭六臂,每臂也必須執著,愛鎖情枷,名韁利鎖,邪見疑根,一一視同拱璧,愛玩不捨。如是修行,徒自欺耳!

老學長久侍    上師,聞法獨多,修法又勤,此皆多數師兄所未能及者。敬祈百尺竿頭,日新又新。敬獻蒭言,以備採擇。

(一)進一步加深對上師之敬信。
(二)繼續發起大菩提心。
(三)嚴守密戒。
(四)老實修法。
(五)下座後憶念不斷,如未能,則應不忘佛法。
(六)未悟前,決不妄談經論,更不可談禪說密。

古云「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焉有心腸與人喋喋!且大事未明,即是大法未明;既未明法,又要談法,只是一盲引眾盲而已。不但無益於人,更是有害於己。因無知妄談,難免輕師慢法之語,犯罪於趾高氣揚之中,破戒在雄談闊論之際,真是可憐憫者。倘更深墮謗師謗法之坑,則其下場吾不忍言矣!

老學長用功勤而過失少,故成功希望甚大。近閱《大圓勝慧》,中云修「且卻」見性者,方可修「妥噶」。其課程表為:

1-2點:上師法,        2-3點:且卻,
3-5點:拙火定,        5-7點:禮供念誦燒(火供),
7-11點:妥噶,         11-13點:禮供念誦,
13-17點:妥噶,       17-19點:護法與氣功,
19-20點:觀無常,   20-22點:本尊法,       
22-24點:臥入光明定。

可見24小時全部在修持。臥床只兩小時,仍在入定。於是乃知密法之所以能即身成就者,在於菩提心大,從悟起修,晝夜精進不已也。近多有既未悟心,又不勤修,侈言即身成佛,直是笑談而已。唯願老學長以《宗鏡》為導,密法為行,淨土為歸。唯精唯一,再接再勵。誓盡此身出娑婆,無生而生證佛智。願共勉之!

上一頁            回《谷響集》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