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八相」說法也不一樣,有的經說「七相」,有的說「九相」、「十相」。現在我們經中說「八相」也是多數,多數經中說「八相」。說「八相」的內容還有不同。《大乘起信論》說的「八相」跟《四教儀》說的就不一樣。《大乘起信論》謂八相為:「從兜率天下,入胎,住胎,出胎」,胎字有三個,然後「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它這裡沒有「降魔」。
《四教儀》是:「從兜率天下,托胎」,只有一個帶胎字的,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這就沒有多少出入,就是開合的不一樣。《四教儀》是把《起信論》裡頭的「成道」,它只有「成道」,沒有「降魔」,《四教儀》就把「成道」開為兩個,「成道」裡頭有「降魔」、「成道」。這兩部把它分開了,「降魔」、「成道」,多了一個「降魔」;把《起信論》的「入胎」、「住胎」合於「托胎」,那就少了一個,所以就是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這就是「八相成道」。
底下我們就說,這也就是根據《嘉祥疏》,《嘉祥疏》是講《魏譯》的,所以跟我們現在這個會集本還是很相合,和它一致。咱們現在不是「捨兜率」嗎,「捨兜率」就是第一相。根據《四教儀》,不根據《大乘起信論》這個「八相」。
「降王宮」是第二、第三兩相。第二、第三就是降王宮,托胎、出生。「降王宮」就是合這兩個,第二、第三。「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是第四相,第四相是出家。「降伏魔怨」,就是降魔是第五相。「成最正覺」是第六相,是成道了。「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以下很大一段都是轉法輪,第七相。到了最後,「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現滅度了,這第八相。所以這個裡頭就是說這一切來會的菩薩都要在無量的世界去示現這「八相成道」的佛。
「捨兜率」這第一相,就是從兜率天下來了。這個音可以翻成「兜術」、「睹史多」都是。它意思有「妙足」、「知足」、「喜足」等等的意思,這是欲界的第四天。本來是欲界天,但是特殊的就是有個兜率內院,兜率天是欲界天,兜率內院才是道場,彌勒大士是在兜率內院說法。因此有的求生兜率內院的人沒有進內院,就被欲界天這種天人的生活所迷,他就不進內院了。所以求生兜率內院也是非常殊勝,但是它多了一點這樣的危險。
古時候有三個人結伴修行,就說誰要到了兜率內院一定回來給沒去的人送信,證明一下,增加大家的信心。其中頭一個死了,一直沒有信。第二個死了之後,過了一年來給他送信,他說:「我真的生到兜率內院了」,怎麼怎麼情況。他說:「你怎麼才來?」他說:「我去了馬上就來了。」兜率天的時間跟咱們這的時間不一樣,他說馬上就來,可是咱們這兒等了一年。他說:「那位呢?」說:「那位到了兜率天,他玩去了,他沒進內院。」所以他也沒資格回來送信。所以就是說有的不見得能進內院。
底下,這個道場的情況《普曜經》解釋,「其兜術天,有大天宮,名曰高幢。廣長二千五百六十里」,在那兒說法。《佛地論》就說,兜率天後身的菩薩「於中教化」,就是補處菩薩在兜率內院中教化眾生在說法。「後身菩薩」就說的是一生補處的菩薩。將來這一切菩薩還都是在兜率內院補佛位,從那下來降生到王宮,出家、修道、成佛。所以第一句就是「捨兜率」,從兜率天,兜率天的情況。
第二句「降王宮」,降生於王宮。《因果經》說,摩耶夫人看見菩薩乘著六牙白象從空中來,從右脇進入自己身體,可是還看得見菩薩還在裡面。出生的情況《涅槃經》說,「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所謂自行七步,還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淨影疏》說「於十方各行七步」表示什麼,表示「丈夫奮迅之力」,所謂大雄寶殿。 所以人家總說咱們出家是消極,怎麼能說消極啊,你看咱們寶殿,大雄寶殿,這大雄啊!所以這個「大丈夫奮迅之力」,自行七步。所以我們這個是大丈夫事,大家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爲。哪裏是消極厭世。我們要擔負一切眾生的慧命,是大雄啊,所以佛的示現就是如此,這個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哪。對這個「我」字咱們要體會,不是咱們這個「我相」的「我」。
底下「棄位出家.苦行學道。」「出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苦行學道」這個地方應該是第四相。這個詳細情形,《魏譯》說得很詳細,釋迦牟尼佛看見老人、病人、死人,看見這個,於是乎決定出家。棄了一切眷屬,騎著白馬從城門出去,然後就是穿法服端坐樹下苦行六年。所以我們看到有那個相,畫著一個人坐在那裡,完全骨頭都露出來了,那就是太子那個時候苦行學道時候的相。
底下就是「作斯示現.順世間故。」所以這一切都是示現,釋迦牟尼佛我們說早在無量劫前成佛了,所以這一切示現是隨順世間。這個隨順世間是從《唐譯》,《魏譯》本中沒有的,這就完全合乎《法華》中所說,《法華壽量品》,剛才我已經說過一點了,他們無量的天人、阿修羅都說釋迦牟尼佛出了王宮,到了城外頭,坐道場,成了佛。「然善男子」,釋迦牟尼佛說,「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所以是早已成佛了。為什麼這樣?因為看見「眾生樂於小法」,對大法他不能信受。所以現在很多人樂於小法,就根據人類所有的一點點記載來考證,什麼什麼是真的,什麼什麼是假的,對於從龍宮中取出《華嚴》、龍宮中取出《楞嚴》都不能相信,這就是「樂於小法」。
「樂於小法」的人,他「德薄垢重」,德很薄,垢障很重。所以為了這種人,我就是示現什麼呢,我很小出家了,後來成佛了,然而實在是成佛以來是久遠久遠,像無量無邊那由他劫,我一直都是用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才這麼說。為了教化所以只好這樣說,現在示現剛成佛。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跟《法華》就相合了,把《唐譯》兩句加上來,這個是示現。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是第五相「降魔」,以定慧的力量降伏魔怨。「魔」者,是「魔羅」的略稱,翻譯為「障礙」,能給咱們修道的人作障礙。又翻為殺者,他是破壞人行善。他又放逸,使人放逸,斷人的慧命。斷人的慧命所以翻譯爲「殺者」。又翻「惡」者,他這很惡,他很多的愛慾,「魔」的意思就這些意思,障礙、殺害、惡。
「魔」有四種,《淨影疏》講:
一個是「煩惱魔」。貪瞋等煩惱,這都是「魔」。
第二是「陰魔」。色、受、想、行、識,這都是「魔」。
第三是「死魔」。因為人一死,有善知識要一死就不住世了,還有就是說你修行之後你一死就不能繼續了,死魔。
再有「天魔」。他就是破壞你、妨礙你,壞他人的善,他不願意大家成道。他第一個是妒忌,將來你比我強;再有,你成功了你教化很多人,魔的徒眾就少了,他要保持他的勢力、擴充他的勢力,他就不希望別人成功。這個弄得很厲害,所以有人就批評現在是群魔亂舞,所以大家都很要提起正念,在這群魔亂舞的時候。不怕嘛,降魔才成道,八相成道裡頭首先要降魔。咱們經中說的魔這就說的是「天魔」。
《婆沙論》節錄下來,當時太子在樹下的時候,魔現了很多魔女來誘惑(但是這個我沒有引全),這些魔女一走到釋迦牟尼佛的跟前變得非常醜陋,自然就變得很醜陋,她那種幻化的一種淫色以及這些相、美容都不存在。後來就是武力,放弓、放箭、放武器種種的,這些武器在靠近佛的身體之前,都在空中它的尖端都變成蓮花,那還能傷人嗎?所以入了這樣的大定,魔無所施其技,魔就敗退了。
這是以「定慧力」來「降伏魔怨」,佛並沒有要跟魔鬥法之心。所以提婆達多那個時候害佛,用五百醉象,象喝醉的時候它最厲害了,五百個醉象放出來,那要把佛和佛的弟子都踩死的意思。提婆達多是佛的弟弟,他修道得了五神通,他這個神通它不管事,他還起這樣的心,他教阿闍世王殺父親、殺母親,都是提婆達多幹的事。所以這個神通,現在大家很羨慕神通,還有這些奇異功能,它這個不是根本。你看看提婆達多,這多好的例子,得了五神通,那比現在的奇異功能強一萬倍,但是於他無補,他做這些事。他放了五百醉象,五百醉象出來之後,佛就是一伸手就現出五百個獅子,這五百個獅子使得這五百個象,一個象前面有個獅子,這個醉象雖然是醉,看見大獅子它也就不敢動了,所以佛就沒有被害,他安然入城。
人家就問佛,佛說:「我並沒有起個思想要現五百獅子降伏醉象。」它自然。所以佛降伏了這些魔軍之後,這些魔就問佛,「你是有什麼功德,你有這麼大的本領?」佛說:「地神乃知。」問地神。地神說:「我們這個地球上沒有一塊土不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流血捨生命的地方。」所以耶穌咱們也說他相當偉大,他為眾生釘在十字架上他流血。但是釋迦牟尼佛多生以來,整個地球上沒有一寸土不是釋迦牟尼佛捨生命之處,地神他知道,他做了證明,魔就沒話說了。
所以降魔,是以定慧之力。這就是第五相「降伏魔怨」。「魔」,剛才解釋了,「魔」就是這些,可以翻成「障礙」、翻成「殺害」、翻成「惡」。「怨」就是怨家,有冤有怨,降伏這些「魔怨」。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這是第六相,成道了。「微妙」,《維摩詰經》說,「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解釋「微妙」,「微妙」就是菩提。「菩提」,佛的知見是菩提,也就是實際的本體、理體,當人的自性。這個不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所以就是微妙,所以就難知。所以「微妙」就是菩提、是本體,微妙它就難知,諸法難知。《淨影疏》的解釋就「理是妙法」,「理體」是妙法,由得到了本體,所以「成正覺」。「得微妙法」者,就是認識了本體,得了本體,所以「成等正覺」。「得微妙法」者,就得本體,所以就「成最正覺」。
《長阿含》說,「如來大智,微妙獨尊。」這個「微妙」的意思也就顯出來了,小乘的經典也是如此,如來的偉大智慧是微妙、是獨尊,最高,所以得「微妙法」就是得到如來最獨尊的殊勝之法。所以「得微妙法」者就是契入如來的佛智,佛的智慧。入了實相的妙理,證了真正的菩提,所以成正覺,這就是成道。「正覺」就是如來的真實智慧,智慧就是覺悟,所以成佛就說是「成正覺」。
「最正覺」,這兒說「成最正覺」,就是尊崇佛的覺悟是無上圓滿究竟的,所以稱之為「最」。《釋迦譜》說,「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不是說「正覺」之中又出了一個最拔尖的叫「最正覺」,不是這個,就是真正得了「無上之道」就稱為「最正覺」,沒有更超過於這個的。《會疏》就說「覺之中」他是最究竟,登峰造極了,所以說「成最正覺」,「成最正覺」也就是究竟成佛。這個是什麼呢,就是第六相的成道。
再底下就是「轉法輪」和第八相,轉法輪很長,留到下一次。